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4)
2023(15911)
2022(13474)
2021(12823)
2020(10914)
2019(25160)
2018(24741)
2017(47127)
2016(25403)
2015(28686)
2014(28224)
2013(27937)
2012(25500)
2011(22981)
2010(22686)
2009(21297)
2008(20952)
2007(18248)
2006(15454)
2005(13759)
作者
(71511)
(59918)
(59603)
(56802)
(38056)
(28952)
(27250)
(23357)
(22674)
(21189)
(20295)
(20201)
(18760)
(18731)
(18633)
(18585)
(18065)
(17676)
(17409)
(17249)
(14651)
(14538)
(14497)
(13652)
(13565)
(13427)
(13230)
(13009)
(12050)
(11827)
学科
(108470)
经济(108366)
管理(71793)
(70008)
(57596)
企业(57596)
方法(54044)
数学(48656)
数学方法(48150)
中国(28951)
(28642)
(28195)
(22934)
贸易(22923)
(22290)
业经(21607)
(20400)
(19619)
(18989)
财务(18938)
财务管理(18896)
地方(18894)
农业(18237)
企业财务(17992)
(17023)
金融(17020)
(16686)
银行(16648)
(15889)
(15291)
机构
学院(359020)
大学(358658)
(154752)
经济(151932)
管理(140189)
理学(121267)
研究(120583)
理学院(120002)
管理学(117979)
管理学院(117309)
中国(93751)
(74881)
科学(71412)
(69833)
(60043)
(58754)
财经(56853)
中心(56687)
研究所(54485)
业大(52293)
(51918)
(51223)
经济学(48633)
北京(47081)
农业(46503)
(44116)
经济学院(44023)
师范(43644)
(43287)
财经大学(42547)
基金
项目(242316)
科学(191676)
基金(179130)
研究(174291)
(156291)
国家(155094)
科学基金(133844)
社会(112415)
社会科(106748)
社会科学(106720)
基金项目(94224)
(92298)
自然(87513)
自然科(85594)
自然科学(85567)
自然科学基金(84079)
教育(80939)
(78852)
资助(74661)
编号(69554)
成果(55256)
(54842)
重点(54625)
(51527)
(50550)
课题(47464)
教育部(47409)
创新(47389)
科研(47316)
国家社会(47271)
期刊
(162678)
经济(162678)
研究(102019)
中国(65117)
(55497)
学报(54836)
(52318)
科学(51103)
管理(50421)
大学(41342)
学学(39252)
农业(35667)
(34876)
金融(34876)
教育(31710)
技术(30867)
财经(28496)
经济研究(27798)
业经(26099)
(24430)
问题(21669)
(20343)
(20138)
统计(18786)
技术经济(17762)
国际(17545)
世界(17023)
理论(16927)
(16833)
商业(16619)
共检索到523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兴强  李涛  
本文以上证股市为例,首次同时考察不同市场态势下收益和波动的非对称反应,发现牛、熊态势下股市收益的均值回归特征差异明显,理性预期假设不成立:牛市阶段负收益均值回归的速度和幅度更大、呈反转趋势。正收益则具有一定持续性;熊市阶段正负收益均呈反转趋势,其中正收益反转趋势更明显;牛、熊市阶段股市对"坏消息"都反应过度,牛市阶段市场对"好消息"反应不足,熊市阶段市场对"好消息"比对"坏消息"的过度反应更明显。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淑娥  仲伟周  黄振雷  王筝  
在把中国股票市场划分为熊市、牛市的基础上,利用1999年1月到2012年1月的月度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调整对股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在不同市场态势下对股价影响的方向和力度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非对称影响十分明显;从不同股市态势下投资者的反应差异来看,卡纳曼的预期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也是成立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黄杰鲲  
本文采用GJRGARCH -M模型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在划分时段分别建模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对消息的反应不同于现存文献 ,对此我们提出了新的解释。此外 ,我们的结论也为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成分不断趋于减少、投资者不断成熟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松  龙革生  
货币政策是否影响股票市场,对该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中央银行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干预股票市场。本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货币供应量M1、M2与股市流通市值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名义利率Nr、实际利率Rr是股市流通市值Nc 的Granger原因;2.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种方式影响股票市场,其中利率更有效。这些结论对于货币当局调控股票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皮天雷,杨浩  
我们研究了从1999年发生股票名称变更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结果发现: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经济意义,不包含新信息的股票名称变更这种“非事件”可以像具有经济意义,包含新信息的“事件”那样引起股价的显著波动,而且投资者对这种波动往往还表现出过度反应。这种股价波动可能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有关,从本质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效率损失造成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维奇  武翰章  
本文以2003201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结合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误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存在误定价,在模型加入情绪因子后,股票的误定价消失,表明投资者情绪确实与股票市场的误定价有关。进一步分析得出,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正相关;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价格与基准相比存在被高估的情况;乐观的投资者情绪是股票市场误定价产生的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卢霞  
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并表现出较明显的向均值复归的特征。非预期冲击对各板块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更易受冲击影响,工业、材料等板块抗冲击影响能力较强,而信息技术与医疗保健板块受冲击影响的程度则与大盘相似,电信服务与可选消费板块对冲击反应方向与大盘相反,消费板块表现出了最强的抗冲击能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洋  陈守东  
本文将股票价格分解为持久性成分和暂时性成分,实证分析了深沪股市股票价格对分红变动的非对称反应。结果表明:深沪股市股票价格对分红变动的反应存在非对称性,符合不完全信息理论假设;深沪两市对分红历史变动的反应差异明显。非对称冲击反应视角下的实证分析为研究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新思路,股票价格对分红变动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突显监管部门引导上市企业加强现金分红连续性、合理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炜  周宇  
本文以沪市为对象考察了我国股市的“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西方国家股市普遍出现的“小公司 1月份效应”。但小公司“规模效应”表现显著 ,其中小公司股票在 3月份和 8月份的相对收益率明显强于市场指数 ,而剔除风险因素以后 ,统计数据显示小公司效应几乎在全年大部分月份都有较显著表现。分析上述“异象” ,我们认为 ,中国股市复杂的市场结构和制度背景所导致的小公司股票独特的流动性问题 ,是小公司股价存在持续超额收益率的内在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鑫杰  
不同周期信息不对称反应是导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T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从牛市、熊市两种不同时期分别比较利好信息与利坏信息对股市冲击程度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受不同周期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同时面对信息不对称而引起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从投资者预期和投资者构成角度分析其原因,并从投资者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柴婷昱  
由于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导致证券市场上出现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现象。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阐明了传统金融理论下信息与价格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鉴于对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之后股价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实证检验,证明了我国市场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的存在,并针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投资者投资策略和监管当局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功  徐尧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4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是在短期内人工速成的市场,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力主做庄,恶炒个股,内幕交易等等许多不规范的运作行为。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本文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寻找我国股市行情变化的规律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毅  张宏鸣  
本文运用T-Garch-M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风格指数和不同样本期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道(牛市或熊市)、市盈率高低、盈利状况(绩优或绩差)、股价高低和股票风格特征(价值股或成长股)等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信息非对称反应有显著影响,股票规模大小(盘子大小和市值大小)对非对称性反应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胜  陈金贤  
论文采用 1 999— 2 0 0 0两年的深圳股票市场数据 ,通过实施配对样本检验 ,分析了业绩因素、行业因素、流通股规模因素、庄家因素此四因素影响庄家行为结果——股价超额振幅在两水平上的显著性经验分析 ,获得了以大户持仓比例衡量的庄家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有显著影响的直观的经验结论。通过采用随机 2 4析因设计 ,分析了该四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的主效应、交互效应 ,获得了只有庄家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有显著效应的经验证据 ,从而找到了支持深圳股票市场是庄股市场的充分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彦斌  张玉琴  
首先通过对证券有效市场假说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说明其检验的原理及其方法,最后在对中国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中国股市进行检验得出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