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8)
2023(15026)
2022(13289)
2021(12574)
2020(10668)
2019(24857)
2018(24664)
2017(47214)
2016(25934)
2015(29304)
2014(29006)
2013(28422)
2012(26109)
2011(23304)
2010(23461)
2009(21323)
2008(20571)
2007(17901)
2006(15517)
2005(13317)
作者
(76493)
(63572)
(63152)
(60071)
(40650)
(30778)
(28694)
(24965)
(24284)
(22814)
(21966)
(21356)
(20613)
(20087)
(19669)
(19652)
(19270)
(18941)
(18222)
(18198)
(16117)
(15565)
(15532)
(14547)
(14393)
(14282)
(14151)
(14028)
(12862)
(12753)
学科
(98490)
经济(98384)
管理(68797)
(64248)
(53558)
企业(53558)
方法(47120)
数学(40399)
数学方法(39658)
(26182)
(25373)
中国(24202)
(22218)
地方(22202)
业经(21710)
理论(18836)
农业(17806)
(17314)
贸易(17301)
(16729)
(16210)
环境(15537)
(15504)
技术(14859)
(14385)
财务(14306)
财务管理(14279)
企业财务(13422)
(13411)
教育(13163)
机构
学院(358908)
大学(358382)
管理(137735)
(129706)
经济(126586)
研究(123059)
理学(119633)
理学院(118169)
管理学(115358)
管理学院(114748)
中国(88624)
科学(83679)
(79800)
(66301)
(63705)
业大(60393)
研究所(58822)
(57303)
中心(55074)
(52579)
农业(52424)
北京(50990)
(49596)
师范(48989)
财经(46408)
(45710)
(43093)
(42066)
技术(41498)
师范大学(39540)
基金
项目(254106)
科学(196497)
基金(180684)
研究(178588)
(161318)
国家(160004)
科学基金(135046)
社会(107498)
社会科(101470)
社会科学(101438)
(101184)
基金项目(96190)
自然(92704)
自然科(90457)
自然科学(90431)
自然科学基金(88747)
(86386)
教育(82724)
资助(76249)
编号(73017)
成果(58215)
重点(57930)
(54559)
(53693)
(52328)
课题(51566)
科研(49427)
计划(49332)
创新(48774)
大学(46220)
期刊
(140294)
经济(140294)
研究(98696)
中国(67671)
学报(66336)
(59216)
科学(58742)
管理(49141)
大学(48669)
学学(45768)
教育(43249)
(42334)
农业(41378)
技术(31668)
(24386)
金融(24386)
业经(24209)
(22613)
经济研究(22170)
财经(20888)
图书(19859)
科技(18898)
(18281)
问题(18233)
业大(18030)
资源(17887)
(17796)
林业(16624)
技术经济(16374)
统计(15788)
共检索到514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燚  张茵  
游憩价值是指游客在景区从事休闲游憩活动所产生的效益。游憩价值评估有助于景区管理者了解景区价值,并辅助制定相关管理决策。虽然旅行费用法在我国已有大量实践,但对于个人旅行费用法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自然和人文不同属性的景区,采用ITCM的何种模型能获得最优结果更鲜有探索。本文采用个人旅行费用法中的计数模型方法,分别应用截断泊松模型与截断负二项模型,对北海公园和北京植物园进行游憩价值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自然还是人文类型景区,截断负二项模型均比截断泊松模型具有更佳的拟合度,采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16年北京植物园和北海公园的人均游憩价值分别为477.90元、959.50元。北海公园价值更高的原因,可能与人文景观更易为游客感知、且北海公园具有更高比例的外地游客有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春波  林璧属  
分析了国外较新的游憩价值评估方法——高级个体旅行费用法(AITCM)的理论适用性,严格按照其调查流程对福建省太姥山、白水洋和冠豸山景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截断泊松模型实证估计旅游需求函数以评估游憩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景区的游憩价值分别为5.9438亿元、2.4566亿元、1.8292亿元;旅行费用、景点游憩数、游憩时间、月收入与旅游需求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别、教育程度与旅游需求呈现显著正相关;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表明基于截断泊松模型的AITCM是一种适用于评估景区游憩价值的有效性较高的方法。研究对于政府制定景区经营权交易政策,景区管理者衡量旅游的社会收益,以及投资者开发管理景区等都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萍  张茵  
解说需求研究是构建及优化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基础。从解说受众角度研究解说需求以优化解说系统,能更有效地将环境知识传达给受众,从而激发受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北京植物园解说受众的类型及其解说需求。对于解说受众类型,以Stewart等人提出的4类解说受众,即信息搜寻者、信息受阻者、信息从属者和信息避让者为依据,通过调查得出北京植物园解说受众近1/2为信息搜寻者,约1/3为信息受阻者,信息从属者和信息避让者占比例最少。与此同时,从解说媒介、解说内容和解说活动3方面对北京植物园不同解说受众的解说需求及其需求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不同受众的解说需求与北京植物园解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廉欢  王尔大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载体的历史遗迹、古代建筑、文物等因其具有典型的准公共品属性,使其真实的经济价值难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正确反映。基于非市场价值评价理论,以沈阳东陵公园为研究区,运用选择实验法(CEM)开展游客问卷调查,获得游客对历史古迹旅游景区属性偏好的第一手数据,构建条件Logit模型测算历史古迹旅游景区主要环境属性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当该公园属性从当前状态改善到较好状态,平均给每个游客带来的经济价值将从现在的55.45元增加到658.11元,递增11倍。提出了沈阳东陵公园景区未来投资和改善管理的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丽芳  张志刚  孙昊天  王冠孝  
山西省历山风景区拥有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繁多,被誉为"山西省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和"天然大公园",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正确地估算历山景区的游憩价值,对于正确认识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该景区的旅游资源,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旅行费用法(TCM)对历山景区的游憩价值进行测评,选用旅行费用、旅行时间、出游率等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旅游需求曲线,计算旅游者消费者剩余,从而计算出2014年历山旅游资源游憩价值为39697万元,由此表明历山的游憩价值很高,在此基础上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国栋  陈效逑  
木本植物物候相的更替鲜明地显示出自然景观外貌及其色彩的季节变化 ,成为园林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植物造景工作中 ,恰当地运用木本植物的物候相变化及其组合特征进行配植 ,可以增添空间构图的韵律 ,显示时间演变的节奏 ,协调不同时段之间景观季相的匹配关系 ,从而表现景观的时间与空间之美。为此 ,本文利用多年的物候观测资料 ,依据木本植物的展叶、开花、叶变色和落叶等物候相出现日期的早晚 ,对北京市植物园的 70余种木本植物进行了物候相组合分类的研究。这一工作为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各种园林木本植物季相的观赏价值 ,认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物候学角度对造园木本植物材料进行类型划分 ,提供了一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丽忠  张江山  王菲凤  李国业  
多目的地环程旅行问题是TCM模型研究应用的难点和热点,减少费用分成权重确定中的主观因素成为旅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熵权的费用分成法,综合考虑了游客在旅游区的消费情况、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权重确定完全基于组合景点间的差异,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费用分成合理、科学。通过对武夷山景区国内旅游价值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武夷山景区游憩资源的国内旅游价值为22.301×108元,其中消费者支出15.407×108元,人均实际支出1 452元;消费者剩余6.894×108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650元。研究结果表明,熵权多目的地TCM模型是正确可行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喜刚  王尔大  
非市场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一直是环境经济学、旅游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非市场资源游憩价值评估,有助于旅游景区的管理者横向和纵向比较非市场资源存在状态和价值,更好地为保护、利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使景区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旅行成本法为基本原理、福利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为基础理论,利用负二项分布计数模型对传统旅行成本法进行修正,并对大连市老虎滩国家海洋公园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老虎滩国家海洋公园游憩价值为5.805亿元,根据这一评价结果,管理者可以在资源利用、保护、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鸿铭  韩莉  杜潇  
分析比较了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与区域旅行费用法(ZTCM),线性模型与计数模型的特点,结合实地调查收集到的游客数据和休闲农业的旅游需求特征,选择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的计数模型评估长春荣发农业园的游憩价值。结果显示,旅行费用的差异性、旅行次数的正整数特性和过离散性,使得负二项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负二项模型计算得出的年总消费者剩余达10×10~7元,是年总经营收入的3.33倍,平均每亩农地的游憩价值达205 166元,是当前经营收益的4.10倍,休闲农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福利。评估农地的游憩价值对提高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完善农地价格体系、有效保护农地和科学管理农地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德帅  李玉新  靳乐山  
生态涵养区承担着为都市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职能,城郊旅游业对于生态涵养区在各种产业限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珍珠泉景区的实地调研,运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珍珠泉景区休闲农业的游憩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2015年珍珠泉景区休闲农业的游憩价值分别为3386.85万元和1912.08万元,且该结果具有较高的收敛有效性;都市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远高于其传统农业产值。基于此,认为提升休闲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促进当地城郊旅游业发展,是带动都市生态涵养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良泉  唐文跃  李文明  
游客对旅游地的依恋情感是刺激旅游者重游的重要因素,因而地方依恋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旅游资源。测算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对旅游地的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实际参考意义,而将旅游者地方依恋纳入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文章以韶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在红色旅游的情境下将旅游者地方依恋纳入到传统旅行费用模型中,测算红色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而评估旅游者地方依恋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考虑地方依恋因素后,韶山风景区的总游憩价值为676.65亿元,每位旅游者的地方依恋经济价值为556.40元,对韶山总游憩价值的经济贡献率为19.2%,可见旅游者地方依恋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文章证实了旅游者与旅游地的情感关系的经济效益,明确了游憩价值评估中纳入环境心理因素的必要性,可为红色旅游地的资源开发利用、游客管理和情感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南生  翟明普  杜天真  董建文  
北京市风景游憩林分为山区型与平原型两大类,平原型又划分为经济林型、花园型、片林型、通道型等四类。本文在分析研究后提出风景游憩林的植物配置应以“美景度与可及度为中心”,要切合北京市的独有特征,要实现“结构、功能、效益相协调统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峰  丁风芹  何杨  杜林华  颜廷凯  
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基于游客支付意愿(WTP)的调查,对南京市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游客(62.1%)对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有支付意愿,表明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和价值。2011年,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4.73亿元,其中,存在价值为3.07亿元,遗产价值为0.88亿元,选择价值为0.79亿元。通过对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其保护玄武湖公园游憩资源的支付意愿、支付意愿值的相关分析可知:游客受教育程度、年龄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而性别、客源地、月收入及游客对玄武湖公园的了解程度等对支付意愿影响较小;月收入与支付意愿值显著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目的】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理论效度,为CVM评估中国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方法】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对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进行详细探讨。【结果】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人均游憩价值为37.930元,总游憩价值为18 016.750万元,由于森林景区游憩价值构成相对单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明显低于大型风景名胜区。2)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良好,检验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合理解释。无论剔除样本选择偏差时的支付意愿还是全样本的支付金额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存在奉承偏差,游客的支付金额比支付意愿更容易受到游客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城市居民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游憩替代品,导致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较低。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边际支付意愿表现最为强烈,同时边际支付金额也处于最高值,可能是最为真实支付意愿。退休人员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其边际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相对其他人员均为负数;游客距离森林公园越远,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越低。【结论】从理论效度来说,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可以将CVM引入到森林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但CVM其他效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本文以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并通过实证研究在时空路径聚类要素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时间、空间、活动和路径是景区内部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汇总的重要因素;差异度和显著度可以作为聚类量化要素选择的指标;颐和园旅游者群体按时空行为模式聚类为6个类型。刻画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活动过程和需求情况,对优化景区产品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