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4)
- 2023(9551)
- 2022(8711)
- 2021(8263)
- 2020(7000)
- 2019(16198)
- 2018(16273)
- 2017(31564)
- 2016(17446)
- 2015(19567)
- 2014(19580)
- 2013(19398)
- 2012(17808)
- 2011(15988)
- 2010(15752)
- 2009(14189)
- 2008(13751)
- 2007(11803)
- 2006(10134)
- 2005(8647)
- 学科
- 济(65679)
- 经济(65604)
- 管理(46873)
- 业(44856)
- 企(37830)
- 企业(37830)
- 方法(32063)
- 数学(27474)
- 数学方法(27128)
- 学(16883)
- 农(16594)
- 中国(15955)
- 财(15348)
- 业经(14382)
- 地方(14029)
- 贸(11976)
- 贸易(11971)
- 易(11598)
- 理论(11577)
- 和(11460)
- 农业(11103)
- 制(10524)
- 技术(10471)
- 环境(10282)
- 务(9879)
- 财务(9820)
- 财务管理(9802)
- 教育(9432)
- 企业财务(9290)
- 划(9262)
- 机构
- 大学(244541)
- 学院(242217)
- 管理(97486)
- 济(90551)
- 经济(88461)
- 理学(85262)
- 理学院(84302)
- 研究(83916)
- 管理学(82792)
- 管理学院(82373)
- 中国(58924)
- 科学(55724)
- 京(52587)
- 农(43679)
- 所(43565)
- 业大(40771)
- 研究所(40323)
- 财(39148)
- 中心(37006)
- 农业(34743)
- 江(33827)
- 北京(33335)
- 财经(32221)
- 范(32048)
- 师范(31629)
- 院(31043)
- 经(29306)
- 州(28066)
- 技术(26790)
- 师范大学(25741)
- 基金
- 项目(174607)
- 科学(134740)
- 基金(124611)
- 研究(123945)
- 家(110878)
- 国家(109980)
- 科学基金(92625)
- 社会(74604)
- 社会科(70535)
- 社会科学(70515)
- 省(68801)
- 基金项目(67270)
- 自然(62963)
- 自然科(61461)
- 自然科学(61446)
- 自然科学基金(60323)
- 划(58694)
- 教育(56082)
- 资助(51815)
- 编号(50456)
- 成果(40739)
- 重点(39293)
- 部(37576)
- 发(37155)
- 创(36328)
- 课题(34745)
- 科研(33981)
- 创新(33865)
- 计划(33556)
- 大学(31887)
共检索到339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馨 刘有贵 李林玉 杨丽英 谷安宇 杨斌 严世武 李绍平
为探明不同灯盏细辛居群生长势差异,以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22个灯盏细辛居群为材料,在昆明地区栽培后进行生长势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成苗至营养生长末期,不同灯盏细辛居群株高增长趋势相同,而基生叶高度、冠幅、叶片数、丛芽数、花数则显示出多样的增长趋势;文山广南及曲靖沾益居群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可作为优良种源筛选材料;昭通靖安、楚雄永仁、大理苍山居群则生长势较弱,不适于在昆明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居群 生长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玉 杨彭 李佳 王馨 董志渊 杨斌 马维思 杨丽英 李绍平
用对比法观察记载不同基质对灯盏细辛的生长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并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漂浮育苗较好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对灯盏细辛漂浮苗生长和农艺性状影响差异较大;自制基质作为育苗基质种苗综合素质最好,茎叶生长健康、根系发达、粗壮,出苗率达到83.3%,成苗率提高36.1%,且无根腐病发生;12个数量性状与种苗的成苗率相关度较大的是种苗地下部分。因此可以看出用猪粪、玉米秸秆和珍珠岩按比例制成的基质作为灯盏细辛漂浮育苗基质最佳,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漂浮育苗 种苗 生长 农艺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平 王馨 刘有贵 谷安宇 杨斌 李林玉 杨丽英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43份灯盏细辛资源的6个数量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盏细辛单株干重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花数>株高;野黄芩苷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丛芽数>冠幅>花数>基生叶高度>株高;总咖啡酸酯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基生叶高度>丛芽数>花数>株高。建议将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作为灯盏细辛单株选择的重点标识性状。
关键词:
灯盏细辛 产量 品质 关联度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林玉 杨丽英 王馨 谷安宇 杨斌 严世武 李绍平
对灯盏花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以及传粉昆虫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初花3月,盛花4~5月;花序花期为10~15 d,管状花单花花期3~5 d,整个花序由外向内逐渐开放。灯盏花为兼性异花授粉植物,主要传粉种类为蜜蜂类昆虫,昆虫在12:00~15:00时访花频率最高。在自然界中灯盏花结实率较低,结实率为5.0%,人工辅助授粉能较大程度提高灯盏花的结实率,本试验研究中人工辅助授粉灯盏花结实率达32.9%。环境条件对灯盏花的授粉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雌雄异熟和天气条件都是影响灯盏花结实的主要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亚哲 闻豪 杜江 杨勇 刘正杰 林春 文国松 毛自朝
【目的】灯盏乙素(scutellarin,SN)属黄酮苷,是灯盏花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效成分。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灯盏乙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为筛选灯盏花优质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HPLC测定灯盏花叶片中灯盏乙素含量,筛选其中有显著差异的4份样品,以1份低灯盏乙素含量叶片样品作为对照(CK)与3份高灯盏乙素含量样品同时进行RNAseq。测序完成后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进行Gene Ontology (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再选择表达量较高的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DEGs进行qRT-PCR验证其表达模式。【结果】样品S3和S5灯盏乙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样品S4(CK),样品S6灯盏乙素含量显著高于样品S4(CK)。高灯盏乙素样品S3、S5、S6与低灯盏乙素样品S4(CK),两两比较分别鉴定出2143个、1968个和1801个DEGs。3组差异比较组合的交集有490个共同基因,其中277个在高灯盏乙素含量样品中上调表达,另外213个在低灯盏乙素含量样品中上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分别有13、14、14条基因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其中类黄酮代谢下游的基因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和类黄酮3’-羟化酶(F3’H)在高灯盏乙素样品中上调表达,参与咖啡酸酯途径的莽草酸/奎宁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CT)和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MT)基因在低灯盏乙素样品S4(CK)中上调表达。qRT-PCR对5个DEGs表达模式的检测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CHI(Eb_V2_03181)、F3H(Eb_V2_40771)、F3'H(Eb_V2_04241)在高灯盏乙素样品中上调表达,HCT(Eb_V2_4655)、CCoAMT(Eb_V2_20841)在低灯盏乙素样品中上调表达。【结论】灯盏乙素生物合成涉及多个基因,与花青素途径及咖啡酸酯途径密切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梦莉 赖泳红 郭凤根 崔晓龙 王永霞 肖炜 李治滢
【目的】本研究对昆明市寻甸县人工栽培的大田灯盏花的根、茎、叶、花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植物内生真菌,利用形态鉴定及显色反应筛选产黄酮内生真菌。【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40株内生真菌初步分类鉴定为14个属。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筛选到7株内生真菌产黄酮类物质,这7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痕格孢属(Sirosporium sp.),根中内生菌产黄酮最
关键词:
灯盏花 内生真菌 多样性 黄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史且 苟文龙 张新全 泽柏 何光武 高荣 刘世贵
对 15个不同居群的假俭草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 :这些假俭草在气孔密度、表皮细胞长度、表皮细胞宽度与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层厚度、维管束直径的大小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在多数情况下 ,匍匐枝气孔密度要大于相应的直立枝的气孔密度 ,匍匐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111 3~ 171 98个 mm2 ,而直立枝气孔密度的变幅是 90 91~ 14 6 2 2个 mm2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长度要大于相应的匍匐枝下表皮细胞长度 ,直立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93 75~ 12 3 0 7μm ,而匍匐枝下表皮细胞的变化范围是 76 94~ 99 92 μm ;直立枝上、...
关键词:
假俭草 比较解剖学 居群 叶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世洁 董宽虎 王朋
为了比较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筛选出光合特性较好的居群及其最佳利用时期,运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平鲁、平定、代县、太谷4个居群的白羊草在不同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水分利用率(WUE)等参数。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4个居群在5个时期的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鲁、平定、代县、太谷4个居群的P_n、T_r、G_s在不同生育期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太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宾 杨生超 刘翠琼 李云 刘有贵 王云月 朱有勇 周江鸿
【目的】根腐病是云南省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病害,是限制灯盏花人工栽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确定引起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物,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工栽培田间的灯盏花根腐病进行调查、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结果】观察发现感病后植株地上部先萎蔫,然后整株枯死。根部和茎基部变为黑褐色,将根切开,可以明显看到维管束组织完全变为黑色。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在标准培养基上初生菌落为白色,后为红色和红褐色。无性繁殖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较少,镰刀状;小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很大,卵形至棍棒形。在弱培养基(2%的水琼脂)上产生厚垣孢子...
关键词:
灯盏花 根腐病 拟枝孢镰刀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华 宗建伟 杨风岭
以马尾松杂交子代的高(H5)、低生长势(L1)无性系及生长平均的无性系(C)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量马尾松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参数,同时记录相应植株的株高(H)和地径(D),探讨Pn、Tr、Ci、Gs等主要的光合生理参数与植株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H5、L1和C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现象,峰值分别在10:00和16:00,H5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远高于另外2个无性系;各无性系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8:00和13:00,H5与L1的蒸腾速率日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无性...
关键词:
马尾松 光合日变化 生长势 株高 地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燕 祁翔 向立荣 王济红
为探究生境对鸡爪黄连生长的影响,为野生鸡爪黄连引种栽培提供参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上、下表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上、下表皮细胞的数目、气孔器的大小、表皮毛的长度和基部宽度,对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特征:表皮细胞均具波浪状垂周壁;表皮毛均为单细胞毛类型,仅分布于上表皮,且都在叶脉及小脉上;气孔器卵圆形、或长圆形,外拱盖平滑,均属于无副卫细胞环绕型,保卫细胞呈肾形;气孔器均随机分布于下表皮,气孔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保卫细胞的长轴与叶脉平行。不同居群叶片微结构仅在于表皮细胞大小...
关键词:
叶表皮结构 比较研究 鸡爪黄连 梵净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自超 刘文欣 赵笃乐
选用 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 ,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 ,以 PEG作为水分胁迫剂 ,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 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 :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 ;陆稻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 3周后苗高等明显比水稻表现有较强的生长势 ,因此可用这些性状与抗旱品种的相对生长势鉴定水、陆稻的抗旱性 ,未浸种处理的种子可用 15%的 PEG溶液胁迫 ,浸种处理过的种子可用 2 0 %的 PEG溶液胁迫。低浓度的 PEG溶液 ( 2 0 % )胁迫对所有试验材料损...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PEG胁迫 抗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丽飞 唐宝林 罗冰 王传铭 金秋 刘艳红 张灿邦
【目的】研究He-Ne激光辐照不同时间对灯盏花组织培养的影响,为灯盏花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灯盏花的种子、无菌培养苗、叶片、愈伤组织及芽为材料,用He-Ne激光辐照不同时间(种子分别为0(CK),0.5,1,5,10min;叶片分别为0(CK),2,4,6,8min;愈伤组织分别为0(CK),1,2,3,4,5,6,7,8min;分化芽分别为0(CK),0.5,1,2,3,6min;根分别为0(CK),0.5,1,2min),分析He-Ne激光辐照对各组织的影响,筛选最佳辐照时间。【结果】He-Ne激光辐照1min能够提高灯盏花种子活力;诱导愈伤组织初期,较适宜的辐照时间是2min,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丽飞 胡先奇 刘春国
首次报道了灯盏花根际土壤的2种滑刃线虫: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Minegawa,1992),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Bastian,1865)。灯盏花是这2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昌俊 张伟溪 高暝 黄秦军 褚延广 苏晓华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杂种F1的基因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杂种优势形成机制,为杨树杂种优势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美洲黑杨杂种F1(3个生长势超过双亲、2个生长势低于亲本)及其亲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比较。【结果】转录组测序共产生171 154 127条ReadS(平均长度200 bp,约31.32 Gb),将处理后ReadS与毛果杨参考基因组数据库比对,有61.89%的ReadS可以与参考基因组匹配。超亲杂种F1 VS亲本中筛选出342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上调表达87个,下调表达255个);低亲杂种F1 VS...
关键词:
美洲黑杨 转录组 差异表达 杂种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