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4)
2023(6883)
2022(5672)
2021(4838)
2020(3905)
2019(8438)
2018(7741)
2017(13868)
2016(7964)
2015(8276)
2014(7867)
2013(7449)
2012(6777)
2011(5980)
2010(5670)
2009(5077)
2008(4942)
2007(4098)
2006(3434)
2005(2747)
作者
(26355)
(22022)
(21918)
(20470)
(13728)
(10901)
(9594)
(8854)
(8373)
(7603)
(7467)
(7208)
(7098)
(7090)
(6846)
(6736)
(6732)
(6551)
(6367)
(6283)
(5924)
(5413)
(5117)
(5057)
(4979)
(4877)
(4851)
(4819)
(4668)
(4437)
学科
(27603)
经济(27571)
管理(23048)
(22011)
(16999)
企业(16999)
方法(13362)
数学(12137)
数学方法(12061)
(8399)
(8381)
(7661)
中国(7524)
(7283)
贸易(7277)
(7122)
业经(6679)
农业(6083)
(5662)
财务(5657)
财务管理(5651)
环境(5564)
企业财务(5420)
技术(5369)
地方(4708)
产业(4492)
(4480)
(4409)
(3971)
(3876)
机构
大学(111874)
学院(111373)
(42918)
经济(42213)
管理(41251)
研究(40402)
理学(37271)
理学院(36814)
管理学(36072)
管理学院(35899)
(31774)
科学(29504)
中国(27640)
农业(25864)
业大(25741)
(22778)
(21850)
研究所(20723)
农业大学(17813)
中心(17717)
(17422)
(15379)
(15004)
财经(14874)
(14379)
(14176)
(13698)
北京(13492)
实验(13417)
(13313)
基金
项目(88439)
科学(68181)
基金(65190)
(62009)
国家(61542)
研究(53916)
科学基金(50928)
自然(36488)
自然科(35683)
自然科学(35667)
基金项目(35425)
社会(35355)
自然科学基金(35053)
(35015)
社会科(33692)
社会科学(33682)
(30278)
资助(25404)
教育(24185)
重点(20752)
计划(20109)
(18734)
(18731)
编号(18596)
科技(18496)
(18278)
科研(18140)
创新(17627)
(17322)
国家社会(15528)
期刊
(38323)
经济(38323)
学报(30413)
(27360)
研究(25358)
科学(23770)
大学(21266)
学学(20830)
中国(18724)
农业(18624)
管理(12844)
(12675)
(10437)
业大(9533)
农业大学(8137)
(7718)
经济研究(7356)
业经(7118)
科技(6991)
教育(6912)
技术(6894)
财经(6862)
(6630)
金融(6630)
林业(6479)
(5823)
自然(5723)
中国农业(5564)
问题(5415)
商业(5411)
共检索到145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周利军  纪晓楠  姚二民  丁美宙  顾小燕  王海滨  
为研究不同尺寸规格烟梗物理及加工特性的差异,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首先研究了直径与长度对不同地区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比分析不同直径规格烟梗制得梗丝的成丝效果及物理质量。结果表明:(1)直径对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烟梗直径的增加,烟梗的含水率增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长度对部分地区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当烟梗长度为2060 mm时,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变化不大。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生产,可将6地区不同直径烟梗分为4组。(2)对照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赵子龙  景天  姚二民  陈瑞倩  袁帅  晋照普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微波膨胀烟梗的吸湿性能,旨在控制微波膨胀烟梗加工含水率的稳定性及加工参数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实验室模拟制梗丝线加工过程,设置洗梗水温为70℃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洗梗时间和贮梗时间对不同地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增量和回透率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对比分析。【结果】①随洗梗时间的增加,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增量及回透率呈上升趋势。洗梗时间30 s时,试验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达30%以上、回透率达99%以上。随贮梗时间的增加,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及其增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回透率呈现升高的趋势。贮梗时间3 h时,试验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及回透率满足要求。②洗梗时间、地区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微波膨胀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贮梗时间、地区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微波膨胀烟梗贮后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③在相同预处理参数下进行加工,试验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由多重比较可知,云南地区及河南地区微波膨胀烟梗需分别单独进行预处理,而四川、江西、贵州3地区微波膨胀烟梗可在相同预处理参数下进行加工。【结论】在洗梗水温70℃,洗梗时间30 s、贮梗时间3 h的条件下,各地区微波膨胀烟梗含水率达30%以上,回透率达99%以上且含水率标偏均在0. 3%以下,均已满足烟梗预处理加工参数要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全鹏  李芸  牟玉姝  刘元  胡进波  李贤军  
以脲醛(UF)树脂改性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过热蒸汽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UF树脂改性杉木吸湿性和耐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杉木对照材相比,UF树脂改性杉木吸湿性降低,耐湿尺寸稳定性提高;高温热处理能降低UF树脂改性杉木的吸湿性,提高其耐湿尺寸稳定性;与热处理时间相比,高温热处理温度对UF树脂改性杉木的吸湿性和耐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更大,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UF树脂改性杉木的平衡含水率、弦向湿胀率、径向湿胀率和体积湿胀率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与杉木对照材相比,热处理UF树脂改性杉木的平衡含水率、弦向、径向湿胀率和体积湿胀率最大分别降低了39.00%、62.02%、69.89%、59.99%;与未经热处理的UF树脂改性杉木相比,热处理UF树脂改性杉木的平衡含水率、弦向、径向湿胀率和体积湿胀率最大分别降低了28.71%、53.42%、65.85%、54.3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秀萍  刘煜宇  李红霞  普兴伟  李艳  徐兰兰  
【目的】提高梗丝在卷烟配方中的抽吸品质和使用比例。【方法】设计梗丝离线加工的改性工艺,对梗丝预处理条件、梗丝改性功能料液配方、改性梗丝抽吸品质进行研究。【结果】梗丝预处理最优化条件为:水的倍数为20倍,浸泡时间为40 min,浸泡温度为60℃;改性梗丝功能料液配方:烟草提取物2#∶梗膏∶烟草提取物5#∶SS-01∶葡糖糖∶BRJ-M为45∶48.8∶5∶0.15∶0.05∶1;改性梗丝较成品梗丝致香成分提升3.46倍,分别添加7%的改性梗丝及成品梗丝于卷烟牌号A中,改性梗丝较成品梗丝的烟气烟碱量提高了2.9%,焦油量降低2.8%。【结论】相比成品梗丝,改性梗丝的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若提升其在卷烟中的使用比例,可达到卷烟降本增效的目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静   吕文华   徐诗雨   杨志一  
【目的】解析试样尺寸和形状对木材压缩吸能特性的影响,指导木材压缩吸能特性的科学测试和评价。【方法】通过准静态大变形压缩试验,分别考察了毛白杨、杉木、泡桐和轻木4种木材,在不同截面尺寸(20 mm×20 mm、50 mm×50 mm)、不同截面形状(圆形Φ20 mm、方形20 mm×20 mm)下的压缩力学响应和吸能特性,并通过t检验分析其差异显著性。【结果】(1)木材“三段式”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不受试样尺寸和形状影响。(2)木材顺纹压缩破坏强度尺寸效应显著,强度随试样尺寸增大而减小,泡桐和轻木的顺纹压缩强度由小尺寸试样的30.94和14.56 MPa,分别减小至大尺寸试样的26.06和13.37 MPa,尺寸效应系数分别为0.84和0.92;木材横纹压缩强度、顺纹和横纹的破坏特征与吸能特性无明显尺寸效应。(3)木材顺纹压缩强度形状效应显著,圆形试样强度低于方形试样,形状效应系数为0.88~0.93;木材压缩破坏特征和吸能特性的形状效应与树种特性相关,杉木、泡桐和轻木的破坏模式以及吸能特性均不受形状影响;毛白杨吸能性能形状效应显著,圆形试样吸能性能优于方形试样。(4)木材密度越大,其尺寸和形状效应越明显。【结论】低密度轻软木材的吸能特性无尺寸和形状效应,建议采用取材易、加工简便、耗材少、成本低的小尺寸方形试样进行压缩吸能测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静宜  杨永锋  刘茂林  刘向真  王宝林  牛洋洋  姚旭博  陈红丽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卷烟工业配方模块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浓香型烤烟模块打叶后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打叶后大片烟(直径(D)> 25.40 mm)、中片烟(12.7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成龙  宋朝鹏  戴亚  马扩彦  王文超  石盼盼  王梅  佘世科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掺配不同比例"三丝"(梗丝、膨胀丝及薄片丝)的烟丝(不加香)卷制烟支,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3种有害成分(NH3,HCN,CO)的释放量。结果发现:以烟气NH3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15%和15%;以烟气HCN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5%和15%;以烟气CO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15%和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保艳  于海洋  程裕东  金银哲  
为了提高复水速率,增强复水效果,本研究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罗非鱼片进行复水。将提前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00 0 g/g d.b.(干基)的罗非鱼片放入亚克力材料制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容器内,进行微波复水,考察包装容器尺寸、形状及盐含量对微波复水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鱼片的含水率逐渐增高,在250~300 s左右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但复水后的样品水分含量没有达到样品的初始水分含量(3.859 0 g/g d.b.)。这表明,复水过程是不可逆的,干燥过程中细胞缩水和组织结构破坏导致样品的复水能力下降。实验条件范围内,容量大的容器较利于微波复水(V=115 455 mm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静宜  杨永锋  刘茂林  刘向真  王宝林  周子方  牛洋洋  刘超  陈红丽  
【目的】明确不同配打模块烟叶在打叶后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4个浓香型多等级配打模块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尺寸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①不同配打模块中,不同尺寸片烟的还原糖、总糖、烟碱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5.40 mm片烟和≤25.40~>12.70 mm片烟的常规化学成分相对较为协调。②不同配打模块中,不同尺寸片烟的葡萄糖、果糖含量和糖类物质总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5.40 mm片烟和≤25.40~>12.70 mm片烟的糖类物质含量较高,≤2.36 mm片烟的糖类物质含量最低。③不同配打模块中,不同尺寸片烟的绿原酸含量和多酚类物质总量存在一定差异,>25.40 mm片烟和≤25.40~>12.70 mm片烟的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2.36 mm片烟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最低。④不同配打模块中,不同尺寸片烟的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5.40 mm片烟和≤25.40~>12.70 mm片烟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较低,≤2.36 mm片烟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最高。⑤由主成分分析可知,不同配打模块中,不同尺寸片烟主要化学成分综合得分的变化规律相同,均表现为>25.40 mm片烟得分最高,≤25.40~>12.70 mm片烟得分仅次于>25.40 mm片烟,≤2.36 mm片烟得分最低。【结论】不同尺寸片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不受地区和部位两个因素的影响,且在不同配打模块烟叶中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均以>25.40 mm片烟的化学成分最协调,综合得分最高,可将该尺寸片烟作为中高档卷烟产品的原料;≤2.36 mm片烟的内在化学品质较差,化学成分综合得分最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将该尺寸片烟筛分后用作烟草薄片的原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天怡  范磊  史一轩  姚二民  李晓  楚晗  
【目的】本文探究了短支烟在加工过程中烟丝结构变化的关联性为给制丝工序烟丝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法和聚类分析对短支卷烟生产线上切丝后,烘丝后,加香后,卷烟机料斗处的烟丝结构之间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卷烟进行对比。【结果】①短支卷烟切丝后4.0~7.0、2.5~3.35 mm的烟丝与烘丝后1.0~4.0 mm的烟丝有较强关联性;烘丝后1.0~3.35、4.0~7.0 mm的烟丝与加香后2.5~4.0 mm的烟丝有较强关联性;加香后2.5~3.35 mm的烟丝与卷烟机料斗处2.5~3.35 mm的烟丝有强关联性。②对比常规卷烟和短支卷烟在加工过程中的烟丝结构变化,常规卷烟关联性强的烟丝层由长丝逐渐向中丝转移,关联的烟丝层区间较大,短支卷烟关联性强的烟丝层由中长丝逐渐转移为中丝,关联区间逐渐减小。不同规格的卷烟在各工序间关联的烟丝层不同,烟丝结构的调整方向不同。③本研究的范围贯穿短支卷烟整个制丝生产线以及卷制前的工序。【结论】通过相邻工序间不同尺寸烟丝的关联性,针对性地查找对烟丝卷制前某具体烟丝结构产生影响前面工序的具体烟丝尺寸,优化短支卷烟烟丝结构。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皓玮  祁桢尧  时敬军  纪杰  
木材因其优异的隔热性能、力学强度和观赏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家具和工艺品中。作为一种可燃材料,木材的燃烧过程会经历热解、点燃、炭化与开裂。目前对于木材燃烧特性的研究,样本通常选用均质的人造板材或避开缺陷的原木。但实际情况下,不同树种结构各异,制备而成的原木板表面的纹理分布不均匀,同时原木中还存在木节等结构缺陷,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原木板材的燃烧过程。该文在火焰蔓延量热仪下开展小尺寸原木板材燃烧实验,使用3种树种(辐射松、白松、杉木)的原木,比较了不同外部辐射热流下原木的燃烧特性,获得了不同树种的典型燃烧行为、热释放速率曲线和点燃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纹理、结构缺陷(木节)会影响原木的燃烧行为。随着外部辐射热流的增加,原木的点燃时间缩短,热释放速率峰值增加。在该文实验工况范围内,外部辐射热流15 kW/m~2时原木点燃时间的重复性差异最大约35%,高于均质人造板材,体现了原木结构非均质性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但这一差异随外部辐射热流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同一树种,疏、密纹理样本的燃烧特性存在差异,辐射松疏、密纹理原木点燃时间差值最大可达500 s以上,且平行于纹理方向上的炭化速率高于垂直于纹理方向上的。杉木中含有大量木节,低外部辐射热流条件下木节的存在会导致点燃时间缩短、热释放速率峰值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目的】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人工林樟子松、杉木、美洲黑杨木材平衡含水率和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人工林木材高附加值利用和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蒸气为保护介质,设定180、200和220℃3个温度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在25℃环境中以8种不同类型饱和盐溶液精确控制水蒸气相对湿度进行等温吸附试验,运用Hailwood-Horrobin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曲线,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形、平衡含水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影响。【结果】180、200和220℃处理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均值相当于素材含水率均值的80%、70%和50%左右; 3个树种素材试样和高温热处理材试样均表现为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形态特征,Hailwood-Horrobin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不同树种素材和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不同热处理条件试样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0 0,处理温度越高,等温吸附曲线越接近直线;高温热处理后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木材质量参数(W)显著增加,不同相对湿度下高温热处理材的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也随之降低; 180、200和220℃处理后,木材试样单层分子吸附水含量相较于素材下降20%、30%和50%左右,高温热处理对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影响规律与之相近;高温热处理后单层分子吸附水、多层分子吸附水和吸附水总量的最大值相较于素材明显下降,且处理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且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高温热处理会一定程度影响木材等温吸附曲线线形,Hailwood-Horrobin模型可用于描述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且拟合度较高;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等温吸附过程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且处理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最大含量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吸附水总量最大值。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  赵原  刘立业  肖运实  李君利  
目前所使用的累积因子是在无限大介质模型下计算得到的,与现实模型差异较大。为了提高累积因子在实际计算中的精度,基于Monte Carlo方法和圆柱模型对水中的γ射线吸收剂量累积因子随介质尺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中的累积因子值会随着圆柱半径的变大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其在趋于稳定值时对应的圆柱半径数值与能量和介质厚度无关,仅与点源和测量点到介质表面的距离有关。在累积因子达到稳定值之前,其大小随圆柱半径的变化较大,在一定自由程数范围内符合线性变化规律,并且随着介质厚度的增大,符合线性规律对应的自由程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文斌1  刘卫东2  聂东伶3  吴思政3  柏文富3  
摘 要:以引种栽培的短梗大参为研究对象,采用 LI-6400 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短梗大参叶片的光合参数,探讨了其光合生理特性,为短梗大参引种及在园林上推广应用提供栽培基础。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叶片净光合速率 (Pn)、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曲线,不存在“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短梗大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生理因子为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短梗大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在夏季6~7月维持在较高水平,春季和秋季较低,冬季最低。短梗大参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没有强光抑制现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红丽   周航   杨永锋   胡静宜   刘向真   刘茂林   贾涛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游离氨基酸和阿马杜里(Amadori)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稳定卷烟质量和调整配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6个中间香型烤烟多等级配打模块打叶后的片烟为研究对象,经叶片振动分选筛筛分后得到大片、中片、小片、碎片和碎末5种不同尺寸的片烟,分别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和阿马杜里化合物含量,并对其分别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尺寸片烟21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4 586.82~18 614.04μg/g,其中脯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不同尺寸片烟17种阿马杜里化合物总量为21 674.68~29 371.17μg/g,其中果糖-脯氨酸(Fru-Pro)、果糖-丙氨酸(FruAla)、果糖-氨基丁酸(Fru-Amb)和果糖-天冬酰胺(Fru-Asn)含量较高;不同尺寸片烟在多个游离氨基酸组分、阿马杜里化合物组分及阿马杜里化合物总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成分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89%,表明这3个主成分可以反映21个变量(游离氨基酸成分)的大部分信息;阿马杜里化合物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95%,表明这4个主成分能够反映17个变量(阿马杜里化合物)的大部分信息。(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游离氨基酸主成分综合得分,可将不同尺寸片烟聚为3类,其中大片、中片和小片烟聚为一类;碎片烟和碎末烟各自单独聚为一类;根据阿马杜里化合物主成分综合得分,可将不同尺寸片烟聚为2类,其中大片、中片和小片烟聚为一类;碎片烟和碎末烟聚为一类。【结论】大片片烟和中片片烟具有较好的品质,工业可用性较高;碎片烟和碎末烟品质较差,在打叶复烤时应尽量减少其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