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6)
- 2023(13486)
- 2022(11324)
- 2021(10575)
- 2020(8925)
- 2019(20581)
- 2018(20543)
- 2017(39621)
- 2016(21976)
- 2015(24509)
- 2014(24790)
- 2013(24267)
- 2012(22068)
- 2011(19777)
- 2010(19637)
- 2009(17875)
- 2008(17476)
- 2007(15322)
- 2006(13433)
- 2005(12081)
- 学科
- 济(85198)
- 经济(85077)
- 管理(60396)
- 业(57819)
- 企(48007)
- 企业(48007)
- 方法(38004)
- 数学(32550)
- 数学方法(32160)
- 农(23870)
- 中国(23445)
- 学(21763)
- 财(21421)
- 业经(19993)
- 制(17880)
- 地方(17635)
- 农业(15568)
- 贸(14307)
- 理论(14301)
- 贸易(14299)
- 易(13877)
- 和(13735)
- 务(13185)
- 体(13147)
- 财务(13114)
- 财务管理(13089)
- 技术(12924)
- 银(12895)
- 银行(12834)
- 环境(12605)
- 机构
- 大学(313226)
- 学院(309633)
- 管理(120082)
- 济(118630)
- 经济(115983)
- 研究(107424)
- 理学(104418)
- 理学院(103212)
- 管理学(101297)
- 管理学院(100747)
- 中国(77045)
- 科学(70192)
- 京(67200)
- 农(56433)
- 所(55490)
- 财(54145)
- 研究所(51100)
- 业大(50562)
- 中心(47179)
- 江(45042)
- 农业(44586)
- 财经(43661)
- 北京(42404)
- 范(41437)
- 师范(40879)
- 经(39665)
- 院(39316)
- 州(36661)
- 经济学(35472)
- 技术(33257)
- 基金
- 项目(217666)
- 科学(168904)
- 基金(156267)
- 研究(155350)
- 家(138703)
- 国家(137572)
- 科学基金(116098)
- 社会(95910)
- 社会科(90666)
- 社会科学(90644)
- 省(85065)
- 基金项目(83336)
- 自然(77010)
- 自然科(75146)
- 自然科学(75122)
- 自然科学基金(73778)
- 划(72484)
- 教育(70490)
- 资助(64346)
- 编号(62749)
- 成果(51355)
- 重点(49430)
- 部(47231)
- 发(46464)
- 创(44840)
- 课题(43724)
- 科研(42044)
- 创新(41948)
- 计划(40734)
- 大学(39830)
- 期刊
- 济(129024)
- 经济(129024)
- 研究(89569)
- 中国(56821)
- 学报(56398)
- 农(51120)
- 科学(50173)
- 管理(43287)
- 大学(41513)
- 财(39806)
- 学学(39158)
- 农业(35290)
- 教育(33955)
- 技术(25070)
- 融(24304)
- 金融(24304)
- 业经(21232)
- 财经(21031)
- 经济研究(20265)
- 业(18684)
- 经(17841)
- 问题(17584)
- 图书(16381)
- 科技(15912)
- 版(15392)
- 理论(14876)
- 业大(14660)
- 技术经济(14159)
- 现代(13998)
- 实践(13656)
共检索到443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露洪 谷孝鸿 曾庆飞 毛志刚 高华梅
为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以苦草为对照组,构建环棱螺螺-草生态系统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比较不同密度螺-草结构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探讨螺草互作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螺-草组合对养殖尾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以中密度组(螺密度50ind/m3)的去除效果最优,25d对Chl-a、CODMn、TN、TP、NH4+-N、NO3--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9.7%、44.2%、86.9%、58.2%、82.3%和91%,其中以17~25d的营养物质去除率最高,水质由原来的Ⅳ类、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环棱螺-苦草互作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与苦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其互利关系不明显;环棱螺-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峰 刘文畅 樊利鹏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监测条子泥垦区养殖尾水净化河道内的水体和沉积物,以探究河道内的细菌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内水质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显著,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在不同位点间的差异显著(P<0.05)。依总氮(TN)和总磷(TP)判断,河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但满足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二级标准。碳酸氢钠可提取磷(Olsen-P)表明沉积物不处于高营养水平。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同理化性质一致,两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水中的优势菌门之一,在9月份水体中的相对丰度高达39.33%。蓝细菌属(Cyanobium_PCC-6307)在水体(13.34%)和沉积物(8.15%)中均占据最高丰度,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水体中水温(T)、TN、可溶性活性磷酸盐(SR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P<0.05)。除TN外,其余3项指标均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沉积物中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和总碳(TC)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P<0.05),WSP和RDP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应加强对养殖尾水中磷的控制,以限制蓝细菌属在河道中的富集。本研究为沿海垦区水产养殖的尾水调控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嘉波 施永海 刘永士
[目的]探究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及各级沿程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总氮(TN)、总磷(TP)的变化规律,探明系统对TN、TP净化效果的最佳运行水力负荷。[方法]对5 hm~2养殖池塘配套的约0.5 hm~2养殖尾水处理系统,采用低(0.012 m/d)、中(0.023 m/d)、高(0.035 m/d) 3种水力负荷运行,在系统各级沿程(表面流湿地(SFW)、一级净化池塘(PP1)和二级净化池塘(PP2))采集水样,检测TN、TP质量浓度,运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各水力负荷条件下各级沿程TN、TP质量浓度的差异变化,以及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和各级净化功能区对TN、TP的净化处理效果,通过PP2、TN、TP去除率与水力负荷的拟合函数关系计算最佳运行水力负荷。[结果]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TN、TP质量浓度在各级沿程、不同水力负荷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沿程与水力负荷存在交互作用(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永健 韦玮 钱鲁闽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关键词:
菊花江蓠 陆基围隔 养殖污染 水质调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思媛 陶玲 彭亮 代梨梨 彭格格 郝柳柳 李谷 张辉
为了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本研究构建了稻田-农沟-强化沟协同净化系统,考察了各净化单元对池塘养殖尾水中TN、TP、COD_(Mn)和TSS的处理效果,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其去除特征和效果,通过浓度沿程衰减的模型拟合分析了相关水质指标沿流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净化系统出水中TN、TP、COD_(Mn)和TSS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33、0.19、6.61和12.00 mg/L,去除率分别为86.73%、89.26%、85.77%和93.68%。池塘养殖尾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综合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主要污染物TN得到了显著改善,相关水质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要求;TN、TP和COD_(Mn)沿流程变化规律符合线性削减模型。结果表明稻田-沟渠系统可用于池塘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丽 林翰翔 林坤 谢恩义 姜海波 朱文荣 崔建军
为了确定南方浒苔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效率、最适藻体密度和最佳处理时长,实验以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为藻体培养液,设置0.5、1.0、1.5、2.0、2.5 g/L(实验组)和0 g/L(对照组)共6个藻体密度梯度,培养于bluepard生化培养箱内,在第0,12,24,36,48,60,72 h测定藻体培养液中NH_4~+-N、NO_2~--N、NO_3~--N、PO_4~--P的浓度。结果显示,南方浒苔对水产养殖废水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P<0.05),其中净化养殖废水最适藻体密度为2.5 g/L。在南方浒苔最适藻体密度下有效净化水产养殖废水中NH_4~+-N、NO_2~--N、NO_3~--N、PO_4~--P时最佳处理时长分别为24、60、48、72 h,其去除率分别可达96.02%、51.83%、80.85%、97.67%。同时,南方浒苔对不同形式无机氮的吸收效率会受到水产养殖废水中不同氮源组成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先吸收NH_4~+-N再吸收NO_3~--N最后吸收NO_2~--N。研究表明,藻体密度为2.5 g/L的南方浒苔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处理72 h对废水中氮磷净化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生物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华 卫坚强 尹梅 陈检峰 王志远 洪丽芳 苏帆 任习荣 高朝双 付利波
【目的】试验研究水生蔬菜对水产养殖循环水水质改善效果,为水生蔬菜在养殖废水生态修复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以不种菜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研究空心菜、薄荷2种蔬菜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氮、磷和BOD_5的去除效果。【结果】空心菜和薄荷在循环养殖水中生长正常,二者对养殖水总氮、氨态氮、硝态氮、总磷和BOD5去除效果均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高达77.89%、83.18%、95.55%、93.43%、95.55%和77.56%、80.97%、94.95%、83.94%、91.94%。【结论】空心菜和薄荷对循环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国晶 段登选 杜兴华 田功太 张明磊 刘飞
为了研究由水生植物与人工介质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通过在大薸(Pistia stratiotes)底部放置生物陶粒基质构建了组合生态浮床,研究了该组合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数据表明,组合生态浮床对总氮、氨氮(NH+4-N)、亚硝氮(NO-2-N)、总磷、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2.38%、77.78%、81.97%、67.57%和43.98%,均显著高于植物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P
关键词:
大薸 组合生态浮床 水质净化 养殖排放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永辉 崔正国 曲克明 王艳艳 王加鹏 李悦悦 胡清静
为了探究不同耐盐植物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去污效果,选取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湿地植物,细沙、蛭石和珊瑚石为基质,构建了2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2种挺水植物的耐盐性及对海水养殖外排水中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高锰酸钾指数(COD_(Mn))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芦苇耐盐度最高为20,而互花米草在盐度35以下均能正常生长,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48±0.50)%和(95.01±1.18)%,对COD_(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74±4.40)%和(72.84±2.64)%。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和COD_(Mn)的平均去除率高于芦苇湿地,分别高9.53%和15.01%,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对无机氮(DIN)和COD_(M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芦苇,2种植物对磷酸盐和TP的去除率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耐盐植物 氮磷去除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爽 王良恺 文涛 毛欣宇 许明 邵孝侯
【目的】以粉煤灰与池塘底泥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落(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的方式制备具有高效去氮除磷的生物陶粒,用于处理污染的养殖水体。【方法】利用等温吸附试验确定最佳粉煤灰陶粒的配比,将粉煤灰陶粒与EM固定,在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50、55、20 mg·L-1的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中处理6 d。【结果】在预热温度300℃,烧制温度1 100℃条件下,当粉煤灰陶粒中质量比为m(粉煤灰)∶m(活性底泥)∶m(石灰石粉末)∶m(铁粉)=50∶40∶5∶5时,改性粉煤灰陶粒固定化EM对模拟水产养殖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6 d后,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14%、92.18%和44.35%。【结论】粉煤灰陶粒本身具有一定氮磷吸附净化能力,EM固定化陶粒可强化净水效果。图5表4参2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秋芬 张艳 王印庚
On the basis of purifying effect of single-strain probiotic bacteria on water of intensive turbot breeding,the purifying effect of multi-strain bacteria product was studied.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free multi-strain mixed bacteria had better purifying effect on turbot breeding wate...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珍
应用种群生长与密度关系的规律,对文蛤池塘养殖密度、产量和产品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依据密度制约方程,当养殖密度随个体增长而增大至一定程度并抑制生长速度时,分塘疏养。结果揭示在单位面积毛产量、净产量、总产值、净利润、产量/投放量比等方面,以放养密度8 840粒/m2(680 g/m2)组最好。分塘疏养以放养密度1 253粒/m2(1 724 g/m2)组为好。密度低的池塘内文蛤平均壳长、壳高、壳宽,增重量和增长率均比高密度组大。对文蛤池塘养殖产量、产品规格和产值进行比较分析,对养殖密度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蛤 池塘养殖 密度调控 综合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芳 刘小召 冯骞 白静 刘秋凤 田海峰 孟彦 肖汉兵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苗骏 柏如法 张彤晴 周刚 朱清顺
在平均水温为 14 8℃、同一鱼池底质的条件下 ,用自来水、养鱼池水作为实验用水进行铜锈环棱螺改善水质的研究 ,结果 :投放 1kg/m2 铜锈环棱螺 (Bellamyaaeruginosa) ,两水体中的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 :11 2 3%、 33 32 % ;5 0 %、 5 8 33% ;39 79%、 32 2 6 % ;17 14 %、2 4 2 4 % ;投放 2kg/m2 铜锈环棱螺的去除率分别为 :7 82 %、 2 8 38% ;6 5 %、 80 % ;83 5 4 %、 6 0 98% ;17 77%、 30 88%。实验表明 :在...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密度 水体环境 影响效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友 王印庚 倪琦 刘志伟 曲江波 王秉心
通过对养殖池排出污水经过弧形筛前后几个重要水质指标(溶解氧、pH、盐度、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的变化,评价了弧形筛对废水中固体废物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弧形筛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筛除率高达90%,起到了很好的阻截固体污染物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提高了pH值,降低了化学需氧量(COD),为后续的水处理减轻了负荷。
关键词:
弧形筛 工厂化养殖 水处理系统 净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