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7)
2023(6505)
2022(5860)
2021(5487)
2020(5036)
2019(11951)
2018(11677)
2017(22738)
2016(12927)
2015(14908)
2014(15296)
2013(15385)
2012(14597)
2011(13406)
2010(13400)
2009(12778)
2008(13130)
2007(12236)
2006(10617)
2005(9755)
作者
(41613)
(34899)
(34777)
(33408)
(21851)
(16793)
(15967)
(13731)
(13182)
(12492)
(12151)
(11630)
(11321)
(11311)
(11148)
(11042)
(10949)
(10268)
(10183)
(10129)
(8911)
(8767)
(8706)
(8118)
(7886)
(7861)
(7857)
(7802)
(7272)
(7081)
学科
(50571)
经济(50497)
管理(31837)
(31148)
方法(26216)
(24673)
企业(24673)
数学(23593)
数学方法(23362)
(18263)
(18187)
银行(18041)
(16722)
(13951)
(13685)
(13449)
中国(12713)
(11699)
金融(11697)
(11676)
制度(11642)
(9765)
贸易(9760)
业务(9684)
地方(9479)
(9475)
业经(9194)
农业(8864)
(8504)
银行制(8390)
机构
大学(192767)
学院(189414)
(75648)
经济(73925)
研究(68267)
管理(68211)
理学(57632)
中国(57240)
理学院(56950)
管理学(55882)
管理学院(55531)
科学(44935)
(43573)
(41803)
(37467)
(36588)
农业(34660)
研究所(34398)
业大(34297)
中心(32238)
(30419)
财经(28773)
北京(26789)
(25956)
(24493)
(24192)
经济学(24057)
(23571)
师范(23220)
(23179)
基金
项目(124194)
科学(93718)
基金(87951)
研究(84668)
(79851)
国家(79229)
科学基金(64078)
社会(50921)
(48835)
社会科(48076)
社会科学(48055)
基金项目(46708)
自然(43295)
自然科(42175)
自然科学(42156)
(42104)
自然科学基金(41404)
教育(38626)
资助(37433)
编号(33701)
重点(29053)
成果(28127)
(27314)
(26492)
计划(25565)
科研(25086)
(24881)
课题(23923)
科技(23555)
创新(23478)
期刊
(82218)
经济(82218)
研究(55542)
学报(38896)
(38244)
中国(36688)
科学(32515)
(30601)
金融(30601)
(29326)
大学(27834)
学学(26660)
农业(23278)
管理(21710)
教育(15815)
财经(15034)
技术(14382)
业经(13391)
(13021)
(12712)
经济研究(12432)
问题(11836)
林业(11251)
(10508)
理论(10226)
业大(9702)
实践(9339)
(9339)
技术经济(9299)
科技(9174)
共检索到288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洁  列志旸  许松葵  薛立  黄威龙  
对不同密度(1、2、4和8株/m2)的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和枝下高进行调查,研究其生长规律,以期为这种树种的密度管理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按幂指数函数减小,平均树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不同密度间的个体差异不如胸径明显。树木的高径比随密度增加而上升,其关系可用对数曲线拟合。枝下高与林分密度呈线性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翰琛  张雄清  张建国  屈彦成  姜丽  
[目的 ]利用杉木密度间伐林探究林分生长优势在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规律,为杉木林栽培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 ]以江西省分宜年珠林场青石湾杉木密度间伐林为研究对象,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生长优势与林龄、累积间伐强度、保留株数密度以及这些变量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 ]在间伐前后,生长优势伴随着累积间伐强度、林龄以及保留株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长优势的负值未在最后的观测年出现。同一保留株数密度下,生长优势随累积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低密度种植,低密度管理,使得生长优势更趋近于0,有利于林木均衡生长,提高大径材产量。高密度种植,低密度管理不仅在间伐收获小树的同时,伴随着累积间伐强度的增强,生长优势增加,促进林分内大树的生长,从而收获大径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林开敏  
[目的]探究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杉木无节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间伐强度为67%, L)、1 800株·hm~(-2)(间伐强度为51%, M)和2 250株·hm~(-2)(间伐强度:27%, H),间伐后的第5年,在各样地内选取标准木进行观测,探讨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1)枝条总量、8 m以下枝条数量、8 m以上枝条数量、死枝数量、活枝数量均表现为:L>M>H,枯枝率表现为H>M>L;2)基径随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L与H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L的枝长大于M和H,说明低的林分保留密度更有利于枝条生长;3)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线性相关性较小。4)死枝的基径、枝长、数量与活枝数量随树干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的基径与枝长随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减小,H、M的分枝角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死枝与活枝的基径、枝长与分枝角在南部区域(90°~225°)整体大于北部区域,但枝条数量在东部区域(0°~180°)大于西部区域。[结论]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调整杉木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高的林分保留密度会抑制枝条基径和数量的生长,从而减少节子的大小和数量,提高木材质量。在杉木幼龄期时可以对林木进行修枝,以减少宿存枝条,达到提高木材质量、培育无节材的目的,综合本研究的3种间伐保留密度,其中1 800株·hm~(-2)的林分保留密度更适宜培育无节大径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梅  张文辉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油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对群落更新和持续发育的影响,为当地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陕西宜川地区不同初植密度(1 m×1 m(密度Ⅰ),1 m×2 m(密度Ⅱ),2 m×2.5 m(密度Ⅲ))35年生油松人工林的林木个体生长、林地更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结果】油松人工林的死亡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油松死亡年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随初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油松死亡率、胸径、冠高和冠幅与初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油松树高与初植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油松人工林林下幼苗(树)的更新状况在低密度林地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李志辉  李天会  周国福  吴志华  周群英  
通过分析1993年设立于广西东门林场的桉树人工林5种造林密度(1)2222株.hm-2、(2)1667株.hm-2、(3)1250株.hm-2、(4)883株.hm-2和(5)667株.hm-212年的生长数据,计算了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显示,6.3 a前5种密度蓄积生长量的差距达到极显著水平,8.3 a以后差异就不再显著;密度2222株.hm-2、1667株.hm-2和1250株.hm-2的数量成熟均为6 a,密度883株.hm-2为6.5a,密度667株.hm-2为7 a;造林密度越大,纸浆材的出材比例越高,而大、中径材出材比例越小,造林密度小,锯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勤  王百田  王斌瑞  高海平  
在黄土高原 ,集水造林与常规造林相比 ,林木的生长规律和林分的生产力水平有显著的差异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集水造林通过增加植树带汇流量改善了林地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对 4种密度 (84 0、1110、2 2 2 0和 3330株·hm- 2 )自然坡面集水造林的 15a生刺槐林及拍光坡面集水造林和常规造林 (密度同为 10 0 0株·hm- 2 )的 9a生刺槐林进行研究 ,表明林分密度越小 (集水面积越大 ) ,微型集水区产流率越高 ,则植树带汇流量越大。以密度为 84 0株·hm- 2 的林分植树带汇流量为 10 0 %计 ,则从小到大其余 3种密度的林分植树带汇流量分别占 93 6 0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佐安  谭克非  张明  李大成  李华琳  王笑月  
为分析养殖过程中各项成本(扇贝成本、劳动力成本、养殖设备成本等),讨论筏式虾夷扇贝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的经济效益。2013年5月9日—2014年4月9日,在一龄虾夷扇贝养成至二龄贝期间,设置10枚/层、15枚/层、20枚/层、25枚/层和30枚/层5个密度组,测量统计扇贝壳高和累积死亡率等指标评价其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不同养殖密度生长测量结果表明:低密度养殖组别(10枚/层、15枚/层)平均壳高大于高密度养殖组别(20枚/层、25枚/层和30枚/层)(P<0.05),一龄至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褚欣  潘萍  郭丽玲  宁金魁  欧阳勋志  吴自荣  
根据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的林木密度,将林分分为Ⅰ组(9001 500株·hm(-2)),Ⅱ组(1 5002 100株·hm(-2)),Ⅲ组(2 1002 700株·hm(-2)),Ⅳ组(2 7003 300株·hm(-2))等4个密度组,并分别各密度组设立标准地调查和样品测定,分析比较其凋落物和土壤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1)各密度组凋落物储存量都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凋落物总储存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为密度组Ⅱ>密度组Ⅲ>密度组Ⅰ>密度组Ⅳ,最大值分别为4.26,1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青华  周志春  张开明  兰永兆  吴吉富  聂国勤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种源与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研究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初植密度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因性状而异。种源胸径和活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m×2.0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活枝下高的初植密度效应差异显著,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除发现江西崇义种源树干通直度和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在不同初植密度间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翔  徐永荣  王鹏程  高方彬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鄂中丘陵岗地不同密度湿地松纸浆原料试验林前4年冠幅生长与树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湿地松幼林冠幅生长遵循逻辑斯蒂生长模型,中等密度湿地松幼林冠幅生长遵循严格苏玛克生长模型,低密度湿地松幼林冠幅生长则遵循指数生长模型,并对各密度冠幅生长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丽玲  潘萍  欧阳勋志  宁金魁  臧颢  刘苑秋  杨阳  桂亚可  
【目的】通过对赣南马尾松天然林碳密度的分析,为其区域尺度上森林碳储量的准确估算以及开展碳汇林业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标准地调查与碳含量的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林龄、层次及不同组分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1)林分总碳密度为129.00 t/hm2,表现为成熟林(185.41 t/hm2)>近熟林(140.54 t/hm2)>中龄林(114.21 t/hm2)>幼龄林(75.83 t/hm2);各层碳密度为土壤层(80.02 t/hm2)>乔木层(43.81 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秀丽  王艺  金国庆  范辉华  周志春  
木荷(Schima superba)为山茶科(Teaceae)木荷属(Schima)常绿阔叶大乔木,为我国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高效生态树种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栽树种,被列为我国南方重要珍贵优质阔叶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阮传成等,1995)。因其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颖  冯健  于世河  卜鹏图  王月婵  黄夏  郑璐  
【目的】探究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土壤特性与初植密度的关系,为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清原大孤家林场内3种初植密度(1 600、2 500、3 300株/hm~2)的1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木生长指标和土壤养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随初植密度增大而减小,而蓄积量和高径比则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影响很小。低密度林分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比高密度分别高出了17.6%、17.6%、32.1%,而蓄积量则表现为高密度比低密度高出39.3%。在不同土层间,除了全钾外,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规律,而pH值则相反;在不同初植密度间,不同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3 300株/hm~2)或低密度(1 600株/hm~2)林分达到最大。在0~20 cm土层中,铵态氮、含水率和pH值以初植密度为1 600株/hm~2最高,当株数密度为2 500株/hm~2时pH值最低,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当密度增加到3 300株/hm~2时,硝态氮、全磷、速效钾、全钾、全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在20~40 cm土层中,硝态氮、pH值、全钾、有效磷以1 600株/hm~2最高,铵态氮、含水率以2 500株/hm~2最高,当密度增加到3 300株/hm~2时,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最高。从不同土层看,在0~20 cm土层的全磷、有效磷、铵态氮与林木生长指标关系更为密切,而在20~40 cm土层的速效钾与林木生长指标关系更为密切。从不同初植密度看,密度为2 500株/hm~2时,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氮、磷含量关系密切;密度为3 300株/hm~2时,林木树高、单株材积与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而蓄积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植密度与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特性密切相关,同其他初植密度相比,当林分初植密度为3 300株/hm~2时,0~40 cm土层中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且蓄积量最大,适宜培育长周期工业用材林,随着林龄的增大,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采取适宜的抚育间伐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秀花  马丽珍  马雪红  陈柳英  周志春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新辉  孙荣喜  李军  赵长海  杨敏生  
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是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的杂交品种,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绮纹等科技人员经过10多年引育成功的欧美杨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易管理,耐旱,耐寒及抗病虫等特性,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可制作密度板、家具、火柴、筷子等,用途十分广泛(高俊华,2008)。107杨已在我国黄淮以北、辽河以南广泛种植,区域包括山东、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席忠诚等,2008),已成为营造工业原料林和防护林的首选杨树品种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