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7)
2023(10460)
2022(8746)
2021(7798)
2020(6227)
2019(13947)
2018(13427)
2017(24466)
2016(13715)
2015(14792)
2014(14539)
2013(14310)
2012(13607)
2011(12479)
2010(12460)
2009(11227)
2008(10991)
2007(9769)
2006(8743)
2005(7972)
作者
(45505)
(38071)
(37976)
(35480)
(24198)
(18584)
(16755)
(14981)
(14552)
(13479)
(13270)
(12630)
(12530)
(12297)
(12078)
(11831)
(11546)
(11370)
(11014)
(10898)
(10056)
(9492)
(9372)
(8721)
(8650)
(8631)
(8590)
(8441)
(7890)
(7725)
学科
(57553)
经济(57497)
(34602)
管理(33111)
(24312)
企业(24312)
中国(19171)
(18930)
地方(18859)
方法(18273)
数学(15847)
数学方法(15717)
(15494)
业经(14392)
农业(13449)
(12050)
贸易(12040)
(11616)
(11163)
环境(10638)
地方经济(10564)
(10478)
(10042)
(10025)
金融(10024)
银行(9972)
技术(9885)
(9687)
(9564)
产业(8231)
机构
学院(197154)
大学(193959)
研究(79389)
(77101)
经济(75558)
管理(67435)
理学(57843)
中国(57621)
理学院(57029)
管理学(55836)
管理学院(55508)
科学(55370)
(52766)
(44243)
(42723)
农业(42012)
研究所(40912)
业大(39715)
中心(34289)
(32395)
(31290)
(28991)
(28779)
北京(27185)
农业大学(26771)
(26335)
科学院(25864)
师范(25780)
财经(25436)
(24889)
基金
项目(138603)
科学(105897)
基金(97640)
(91266)
研究(90977)
国家(90476)
科学基金(73736)
(56956)
社会(56508)
社会科(53522)
社会科学(53509)
基金项目(52036)
自然(50653)
自然科(49426)
自然科学(49405)
(48675)
自然科学基金(48508)
教育(39760)
资助(39153)
(36496)
编号(34016)
重点(32678)
计划(30319)
(29117)
科技(28761)
(28084)
发展(27438)
创新(27361)
科研(27350)
(26996)
期刊
(88939)
经济(88939)
研究(54508)
(48583)
学报(46503)
中国(43868)
科学(38668)
农业(33232)
大学(32873)
学学(31801)
管理(24479)
(22691)
教育(19245)
(18653)
金融(18653)
(18248)
业经(17208)
技术(15002)
经济研究(14628)
业大(13819)
财经(12126)
科技(11999)
问题(11912)
(11844)
农业大学(11419)
林业(10677)
(10467)
资源(10042)
商业(9864)
(9195)
共检索到300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冰  谭瑶  付晓彤  韩海斌  常静  庞保平  
室内条件下测定了8种寄主植物饲养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后,其若、成虫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体重及性比等生命参数变化,并测定了牧草盲蝽成虫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黑豆(Glycine max)上饲养,牧草盲蝽不能发育存活;在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大豆(Glycine max)上饲养,若虫发育期最短,分别为14.27和17.24d;在苜蓿和玉米(Zea mays)上饲养,若虫存活率最高。在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及苜蓿上饲养,成虫的发育期最长,雌成虫均为29.40d,雄成虫分别为28.87及30.00d;在四季豆、大豆及玉米上饲养,单雌产卵量最高,均超过了每雌120粒;在四季豆上饲养成虫产卵期最长,为22.53d。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和苜蓿上饲养,牧草盲蝽成虫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植物(P0.05)。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与繁殖及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但对海藻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兴苗  潘亚飞  王小平  李红  雷朝亮  
在室内观察了豆野螟取食扁豆、豇豆和四季豆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结果表明:豆野螟取食不同寄主后的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蛹重、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以取食四季豆为最低;豆野螟取食四季豆、豇豆和扁豆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9.9 d1、1.2 d和11.7 d,三者差异显著;取食豇豆后5龄幼虫体重达53.9 mg,显著高于取食扁豆和四季豆的5龄幼虫体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淑慧  申洁  原祥鹤  郝炯  马瑞燕  
喜旱莲子草是水陆两栖的入侵杂草,为探讨在利用其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防治过程中,发现的陆生型喜旱莲子草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本试验从水分变化的角度,通过设置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5%、10%、15%、20%和25%)模拟干旱环境,对喜旱莲子草胁迫处理后,饲喂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和成虫,记录该跳甲取食后的发育历期、虫重、幼虫死亡情况、化蛹量及羽化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莲草直胸跳甲1~3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当胁迫质量分数达到25%时,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均达到最长;而成虫的寿命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加而缩短,当胁迫程度为25%时,和对照相比寿命缩短了5.59d;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文  陶万强  关玲  李兴鹏  陈越渠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向玉勇  孙星  殷培峰  
【目的】通过研究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金银花尺蠖环境适应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福林-酚法和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滴定管测定了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取食3个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品种’九丰1号’’Jiufeng No. 1’、’响水1号’’Xiangshui No. 1’、’响水2号’’Xiangshui No. 2’和野生金银花后,金银花尺蠖各龄幼虫消化酶活性均不一样。取食野生金银花的金银花尺蠖淀粉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最高,脂肪酶活性最低,在1龄幼虫中4种消化酶的活性分别为18.37、 26.45、 22.31和5.54 mmol·g-1·min-1。4种消化酶活性均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取食4种金银花后5龄幼虫的淀粉酶活性分别比1龄幼虫增加了33.39%、 27.48%、 33.31%和45.29%,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9.12%、 15.02%、 14.64%和29.64%,蛋白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5.55%、 18.69%、 21.69%和41.46%,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84.95%、 68.04%、68.41%和77.80%。在16~34℃,4种消化酶活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龄幼虫的淀粉酶活性在22℃最高,分别为19.95、 20.57、 21.79、 23.64和25.86 mmol·g-1·min-1; 1~5龄幼虫的蔗糖酶活性在22℃最高,分别为27.65、 28.89、 29.85、 31.45和32.89 mmol·g-1·min-1; 1~5龄幼虫的蛋白酶活性在25℃最高,分别为21.65、 22.76、 23.43、 25.71和26.98 mmol·g-1·min-1; 1~5龄幼虫的脂肪酶活性在28℃最高,分别为7.38、 8.49、9.81、 11.33和13.21 mmol·g-1·min-1。方差分析显示:寄主植物和幼虫龄期的交互作用,以及温度和幼虫龄期的交互作用对金银花尺蠖幼虫4种消化酶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寄主植物、温度能影响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的活性。表3参2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宏伟  王竹红  王联德  黄建  
分别提供6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供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捕食.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显著影响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捕食花椰菜上粉虱的小黑瓢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占有明显优势,瓢虫种群增长的大小表现为花椰菜(rm=0.0771)>胜红蓟(rm=0.0722)>豇豆(rm=0.0714)>一品红(rm=0.0677)>甘薯(rm=0.0640)>烟草(rm=0.0540).由此可见,人工大量繁殖小黑瓢虫可采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胜红蓟、豇豆和一品红,其中花椰菜为首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孙绪艮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业苟  喻爱林  阙生全  余能富  刘晓华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松褐天牛成虫寿命和生殖的影响,为筛选松褐天牛适宜的寄主植物和室内大规模饲养松褐天牛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的自然条件下,用马尾松、湿地松和雪松等3种寄主植物分别笼养24对松褐天牛雌雄成虫,记录成虫的寿命、产卵前期、刻槽数和产卵量;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75%和避光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褐天牛卵孵化历期、卵孵化率和每雌子代幼虫数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松褐天牛雌性成虫寿命、每雌刻槽数、每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每雌子代幼虫数有显著影响(P0.05)。松褐天牛取食马尾松的雌性成虫寿命最长(63.13 d)、每雌平均刻槽数最多(150.17个)、每雌平均产卵量最高(108.83粒)、卵孵化率最高(87.36%)和每雌子代幼虫数量最多(95.05头)。[结论]在室内大规模饲养松褐天牛时,马尾松最有利于松褐天牛繁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娟  孙涛  仵均祥  
【目的】研究黑粪蚊(Scatopse sp.)取食不同食用菌后的生长发育、存活情况及体内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为生产上利用不同种类食用菌的合理布局防止和减轻黑粪蚊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控制温度(25±0.5)℃、黑暗、相对湿度(80±10)%条件下,人工接虫,系统饲养观察平菇、木耳、银耳3种食用菌对黑粪蚊生长发育、繁殖和磷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取食平菇的黑粪蚊全幼虫期的发育历期为10.4d,显著短于取食木耳(14.8d)和银耳(18.9d)的幼虫;黑粪蚊取食平菇时,幼虫存活率、蛹质量和雌虫产卵量均最大,分别为61.15%,0.74mg和145.15粒,其次为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淑斐  武予清  段云  蒋月丽  申小卫  刘顺通  高新国  
【目的】寻找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规模化饲养的饲料来源。【方法】用腐食酪螨、朱砂叶螨和桃蚜在17.5、22.5、27.5℃,RH70%下饲养东亚小花蝽,并组建生命表。【结果】腐食酪螨饲养的东亚小花蝽若虫70%-80%能发育为成虫,与桃蚜饲养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朱砂叶螨饲养的(低于50%);在17.5℃下,该猎物饲养的东亚小花蝽没有产卵,净生殖率Ro为0,用朱砂叶螨和桃蚜饲养时其净生殖率Ro分别为1.18和1.09;在22.5℃时用腐食酪螨、朱砂叶螨和桃蚜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净生殖率Ro分别为12.86、15.93和6.11,三种猎物均可完成小花蝽的世代增殖;在27.5℃时用腐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永玉  李昆  陈晓鸣  
综述了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及久树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久树的种类、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与进展 ,提出了寄主植物无性繁殖研究的思路和对策 ,展望了寄主植物的研究发展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艳龙  温小遂  施明清  杨清培  王丽娜  何小龙  
在25℃恒温、RH90%的条件下,对萧氏松茎象成虫在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黑松、雪松、杉木、金钱松和罗汉松共8种植物上取食、繁殖及生活历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虫取食湿地松的量最大,为83.9 mm2.头-1.d-1,其次是马尾松、黑松和火炬松;取食金钱松和罗汉松的量最小。成虫取食湿地松的产卵期最长,为57.4天;产卵量最大,平均为14.3粒,取食马尾松、黑松和火炬松的次之。取食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黑松和雪松产的卵孵化率均在80%以上;取食杉木的最小,为50%,取食金钱松和罗汉松的雌虫不产卵。取食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的成虫历期较长,取食杉木、罗汉松和金钱松的历期较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俐  贾炜  洪晓月  王冬生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 inn.)、茄子(Solanum m elongenaL inn.)、月季(Ro-sa chinensis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L inn.)和转B t基因抗虫棉(transgen ic B 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巧丝  高宗仁  王文夕  张馨  王淑华  刘殿选  
在恒温(27℃±1℃)、恒湿(70±5)%RH条件下,研究了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5种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及其不同部位上取食的棉铃虫,其发育历期、蛹重、存活率、成虫的繁殖力和寿命均有显著差异;棉铃虫在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密度较高,且不同作物上的幼虫发育参差不齐。作者认为,田间多种作物并存的局面是造成棉铃虫世代混杂、防治困难及猖獗危害的原因之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自杰  张婉婷  廖美德  
【目的】本文明确了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配制成单位饲料含菌量分别为6×10~8,6×10~6和6×10~(4 )cfu/g的含菌饲料,以不含菌的人工饲料作为对照(CK)。然后,将待测幼虫在初生阶段从正常饮食中转移到不同含菌量饮食中,连续喂食直至化蛹,并对斜纹夜蛾幼虫消化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统计。【结果】斜纹夜蛾幼虫在取食不同含菌量人工饲料下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但对其世代总历期有一定延滞效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取食率虽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其食物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8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生长率和近似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但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四龄幼虫蔗糖酶活力与其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成正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化蛹率以及蛹羽化率最高,虫/蛹重最重,单雌产卵量也最大。【结论】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取食适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