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0)
2023(7752)
2022(6428)
2021(6177)
2020(4801)
2019(10493)
2018(10274)
2017(18631)
2016(10157)
2015(11052)
2014(10227)
2013(9599)
2012(8297)
2011(7200)
2010(7407)
2009(6747)
2008(6404)
2007(5448)
2006(4564)
2005(3811)
作者
(26728)
(22275)
(22163)
(21192)
(13890)
(10591)
(10003)
(8779)
(8230)
(7844)
(7378)
(7296)
(6942)
(6858)
(6842)
(6714)
(6714)
(6688)
(6289)
(6257)
(5674)
(5353)
(5227)
(5161)
(5101)
(4954)
(4854)
(4773)
(4638)
(4439)
学科
(31591)
经济(31562)
管理(29306)
(24477)
(21157)
企业(21157)
(16248)
方法(12707)
(10687)
数学(10677)
数学方法(10408)
财政(10363)
中国(10304)
(8677)
业经(8655)
(8027)
地方(7837)
(7399)
农业(6780)
理论(6762)
(6650)
(6033)
技术(6031)
(5791)
(5530)
财务(5508)
财务管理(5492)
环境(5393)
(5367)
贸易(5364)
机构
学院(127113)
大学(121666)
管理(45889)
(43666)
经济(42565)
研究(41067)
理学(39867)
理学院(39406)
管理学(38428)
管理学院(38198)
中国(30634)
(28692)
科学(27772)
(25411)
(22021)
(20965)
业大(20473)
研究所(18992)
中心(18827)
(18722)
北京(18329)
农业(17511)
财经(17248)
技术(16760)
(16272)
师范(16068)
(15588)
(15565)
(15210)
(14041)
基金
项目(89048)
科学(68637)
研究(65744)
基金(61401)
(54057)
国家(53562)
科学基金(45680)
社会(39808)
社会科(37600)
社会科学(37594)
(37125)
基金项目(32046)
(31048)
教育(30903)
自然(29392)
自然科(28737)
自然科学(28729)
自然科学基金(28164)
编号(27958)
资助(24405)
成果(22199)
重点(20585)
课题(20219)
(19835)
(19741)
创新(18306)
(17776)
(17725)
项目编号(17456)
科研(17162)
期刊
(50844)
经济(50844)
研究(35239)
中国(27623)
(22556)
学报(22358)
(20894)
科学(18688)
教育(17855)
管理(17261)
大学(16345)
学学(15460)
农业(14391)
技术(11928)
业经(10320)
经济研究(9132)
(8437)
金融(8437)
财经(7908)
(7438)
科技(6939)
(6799)
职业(6786)
(6747)
财会(6028)
商业(5928)
(5776)
财政(5776)
图书(5728)
业大(5707)
共检索到18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关晓光  汪毅霖  
文章从对“北京共识”的认识出发,认为对于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国家,转轨中的制度选择对转轨的绩效至关重要,各国应该结合各自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文章设计了一个公共选择模型以解释各国间转轨效益的差异。转轨的成本不仅取决于经济考虑,更取决于政治的因素。政治选择影响新制度安排的效率,因此与转轨成本正相关。中国在转轨中选择了宪政平滑变迁的方式,这可在短期内化解转轨的经济体制成本和政治体制成本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小凯  
有两种转轨模式,一种是中国和越南采用的,在这种模式里,市场取向和改革是在没有宪政秩序转轨的条件下实施的,另一种是东欧和俄罗斯采用的,在这种模式里,市场取向改革只是宪政规则转轨的一小部分。 萨克斯和皮斯特(Sachs and Pistor,1997)指出,在俄罗斯缺乏法治传统,在1992年1月到1993年10月的转轨第一阶段里,改革是在原有政权基础上实施的,在这个期间,由三个重要支柱:价格和贸易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构成的经济改革开始进行。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刘文革  
中俄改革的比较研究 ,一直是新兴的转轨经济学关注的热点。1 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 ,激进改革的支持者一度趋于沉寂。然而 ,从 1 999年下半年开始 ,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 ,2 0 0 0年经济增长居世界第一 ,GDP增幅达 8 3 %。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的中期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 ,渐进改革积累的矛盾日趋严峻 ,同时还面临加入WTO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外在压力。毫无疑问 ,中国经济仍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 ,国内外经济学界又在进一步探讨中俄改革的道路和方式问题。本文是对目前讨论的一个著名观点“宪政转轨”论进行分析和批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卿志琼  
通过对体制转轨过程中违规行为的特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违规行为存在的深刻必然性。其关键是所违之规是计划经济之规还是市场经济之规,这种制度规则是不是各方利益的均衡点。违规构成中国转轨秩序的基本特色。它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产物。违规既是市场经济冲破旧体制的手段,又是旧体制“扼杀”市场经济的根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铁建  
社会交换域中传统影响和民众对民主的渴望导致了专权风格的叶利钦宪法,进而为普京时期的威权政治模式打下了基础。普京执政后,推行的这一整套相对集权的政策并不是普京的创造和发明。这种选择其实在1993年已经作出,千年以后的发展只是战术层面的一个调整,是对叶利钦时期政治遗产的整体性继承和局部性调整。原因在于,普京的作为都是在1993年宪法的框架内进行的。从法理角度看,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和他的连任,是完全符合宪法准则并按照这些准则实施的,宪法制度为俄罗斯总统权力的集中提供了法律保证。俄罗斯知识界和自由民主派对普京的一系列作法颇有微词,但普京在俄罗斯社会的支持度居高不下,这种状况可以用亨廷顿的一句话来诠释: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1]普京做了人民希望的事情,而不是普京自己想作的事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中国的转轨秩序是多重秩序的共存与冲突,它带有明显的计划秩序痕迹。转轨秩序的基本特点是违规。违规既是计划秩序的内在变异,又是市场秩序冲破计划秩序"壁垒"的基本手段,它能满足秩序的"共同"要求。市场秩序替代计划秩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主要障碍是"关系"秩序已有普遍化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军生  李纪建  
文章尝试采用演进主义的视角,从转轨经济改革过程中分权化的角度分析信用秩序。分权化改革,使政府作用结构发生了变异,地方利益的独立化及其与中央的博弈对金融资源的分配结构发生了深刻影响,信用格局分化为三元结构。与此同时,信用秩序的演进分别呈现“权力分配秩序———权力博弈秩序———市场竞争秩序”的特征,市场竞争下的信用秩序形成依赖于政府行为准则的确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昕  
自1993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秩序已经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劳动力市场分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顺畅等等。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政府应当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从而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以及服务保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元  
纪宝成教授长期从事市场学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市场理论和贸易问题专家,近日拜读了他主编的《转轨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颇受启迪。一、市场秩序的核心是利益的实现和协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兴龙  刘文革  
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俄罗斯经济便陷入了困境,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更加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困境,不仅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经济的大国影响力。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我们的观点认为正是普京的威权治国模式才使得俄罗斯经济重新崛起。中国和东亚一些国家威权治理的成功经验,反衬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宪政治理的弊端与缺陷,从而得出在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保证国家的权威,即实行威权治理。而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必须适时由威权治理向宪政治理转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文革  朱兴龙  
从叶利钦时代到普京时代,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从叶利钦时代以私有化和自由化为主题,追求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到普京时代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追求务实、创新和实验的国家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战略模式的调整与"北京共识"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不同发展模式给俄罗斯经济绩效带来的强烈反差,论证"北京共识"的普适性价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映西  谢正勤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引发了大规模的通货失控,信用紧缩及资本外流问题。经验告诉我们,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次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初始经济条件、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政府能力和政府的社会信任度,我国金融开放应做出适合自己的次序安排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本文综述解释转轨国家经济绩效差异的几篇文献。指出:实际上有两类初始条件,一类与转轨相关,另一类则与转轨不相关。萨克斯和胡永泰的分析主要立足于第二类初始条件。立足于第二类初始条件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中俄两国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但是却得出了“与转轨方式无关”的论断。一旦对初始条件作了上述的区分,“与转轨方式无关”的论断就需要推敲了。俄罗斯的经济绩效与转轨方式无关,具有事前决定的性质,中国的经济绩效却是与转轨方式有关的。进一步,既然转轨方式具有内生性,那么究竞是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究竞是第二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勉强可问,究竟是第一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生华  邬爱其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深刻改变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使企业面临着新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企业成长的动力来源也相应发生变化。本文在综述和整理关于转轨经济国家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转轨经济中企业成长的路径和绩效差异 ,发现政府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私有化改造与市场竞争具有互补性 ,新建企业的持续成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