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2)
- 2023(6290)
- 2022(5256)
- 2021(4628)
- 2020(3935)
- 2019(8571)
- 2018(8197)
- 2017(14641)
- 2016(7996)
- 2015(8315)
- 2014(7926)
- 2013(7775)
- 2012(7035)
- 2011(6194)
- 2010(5908)
- 2009(5287)
- 2008(5204)
- 2007(4317)
- 2006(3608)
- 2005(2941)
- 学科
- 济(26511)
- 经济(26468)
- 管理(22074)
- 业(21526)
- 企(16810)
- 企业(16810)
- 方法(13052)
- 数学(11809)
- 数学方法(11699)
- 财(9964)
- 学(9547)
- 农(7963)
- 贸(6826)
- 贸易(6826)
- 易(6673)
- 中国(6492)
- 业经(6172)
- 务(5914)
- 财务(5910)
- 财务管理(5904)
- 农业(5642)
- 企业财务(5638)
- 环境(5079)
- 技术(5044)
- 收入(4610)
- 制(4543)
- 产业(4293)
- 划(4004)
- 银(3820)
- 银行(3757)
- 机构
- 大学(115231)
- 学院(114034)
- 济(42808)
- 研究(42413)
- 经济(42103)
- 管理(39932)
- 理学(35768)
- 理学院(35315)
- 管理学(34458)
- 农(34436)
- 管理学院(34294)
- 科学(32726)
- 中国(29667)
- 农业(28192)
- 业大(27177)
- 所(24235)
- 京(23394)
- 研究所(22923)
- 农业大学(19052)
- 中心(18455)
- 财(17579)
- 室(16776)
- 实验(16481)
- 江(16465)
- 院(15751)
- 省(15691)
- 实验室(15492)
- 业(14854)
- 财经(14835)
- 重点(14512)
- 基金
- 项目(90100)
- 科学(68131)
- 基金(66055)
- 家(63861)
- 国家(63368)
- 研究(52835)
- 科学基金(51556)
- 自然(37886)
- 自然科(37058)
- 自然科学(37037)
- 自然科学基金(36411)
- 省(35818)
- 基金项目(35725)
- 社会(33621)
- 社会科(31870)
- 社会科学(31860)
- 划(31331)
- 资助(26064)
- 教育(23670)
- 计划(21839)
- 重点(21150)
- 科技(20203)
- 创(19031)
- 科研(18966)
- 发(18635)
- 部(18371)
- 业(18129)
- 创新(17960)
- 编号(17115)
- 专项(16715)
共检索到150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力 王海洋 陈艳 马小焕
通过田间实验,将采自重庆缙云山4个野外居群的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分别进行施肥、浇水、遮阴处理,对其生长、开花期、繁殖分配等性状进行了观测,并结合野外观察对居群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采自黄色沙壤的头花蓼居群在既浇水又施肥的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浇水、施肥处理对促进头花蓼的生物量有明显益处,且施肥处理的效果大于浇水处理。全光照对其有性生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遮阴处理的头花蓼生物量和生殖分配均最小。
关键词:
头花蓼 克隆生长 生物量 繁殖分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亚 薛毓才 陈慧聪 舒皝 穆亮亮 蒋刚 王伟隆 黄旭雄
为了探究培养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的适宜饵料,选用玉米粉、酵母、小球藻粉(Chlorella sp.)、裂壶藻粉(Schizochytrium sp.)、绿球藻(Chlorococcum sp.)和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6种饵料分别喂养隆线溞,并测定隆线溞的生长繁殖参数、饵料营养组成及养殖水体水质和细菌含量等参数。结果显示,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在培养各阶段均具有最高的成活率;投喂小球藻粉、绿球藻和微绿球藻组隆线溞首次产子代时间(4.0 d)显著快于其他各组;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具有最大的繁殖量(375.2 ind);投喂玉米粉组子代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其他组。投喂绿球藻组隆线溞具有最大的净繁殖率R0 (293.3),且显著高于其他组;投喂小球藻粉组隆线溞具有最短的平均世代时间T (5.0 d),且显著低于其他组;投喂小球藻粉、绿球藻和微绿球藻组隆线溞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无显著差异(P>0.05), 3组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关键词:
隆线溞 饵料 生长繁殖 种群动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玲 魏升华 杜富强 严福林 朱勋翠 安江勇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年限头花蓼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探究其连作障碍机制,为贵州头花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以头花蓼与玉米轮作地块土壤为对照(CK),通过对头花蓼连续种植2年(T_(2))、3年(T_(3))和4年(T_(4))地块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种植年限对头花蓼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随连作年限增加,细菌群落丰度呈上升趋势,丰度从1 620.30升至1 787.22,物种多样性逐渐趋于平稳;真菌群落丰度呈下降趋势,丰度从635.00降至612.89,物种多样性变化不大。细菌群落:门水平下,变形菌门与酸杆菌门为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总占比>64%;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从40.80%降至34.80%),酸杆菌门显著增加(从24.20%升至29.10%);变形菌门(40.80%、40.20%、37.60%和34.80%)、浮霉菌门(1.50%、1.50%、2.60%和2.50%)在不同连作年限间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属水平下,uncultured_bacterium_c_Subgroup_6所占比例最大,为10.66%~20.50%。真菌群落:门水平下,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总占比>61%,较CK逐年下降;被孢霉门和壶菌门在连作第4年(T_(4))几乎完全消失。属水平下,被孢霉属占比最大,为2.66%~14.30%,在连作第3年(T_(3))出现多孢囊霉属真菌。【结论】连作加大了头花蓼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差异。随着连续种植年限增加,变形菌门细菌、被孢霉门被孢霉属真菌等相对丰度逐渐降低,酸杆菌门细菌、子囊菌门镰刀菌属真菌等相对丰度逐渐增加,可能是头花蓼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头花蓼 连作 连作障碍 土壤微生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桂美 孙华 王海洋
利用不同浓度的IAA、NAA、ABT和GGR处理头花蓼枝条,分析了各处理对扦插繁殖生根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同时,对4个土壤水分含量处理条件下的头花蓼插枝的生根率和根系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浓度为50 mg/L的IAA处理后的头花蓼插枝生根率较高(86.7%),且生根数量较多,根较长;②在土壤含水量为16%和22%的环境下,扦插生根率较高(75.7%),生根量较多,在土壤含水量为7%的环境下根系较长。因此,适当的激素处理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能够促进头花蓼的扦插生根。
关键词:
头花蓼 激素 土壤含水量 扦插生根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卓琳 穆春生 吴春英
气候变化是多因子的综合体,常相伴发生,其对地球上各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克隆植物,是一类兼具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的植物,由于其长期以来对环境的适应,很多克隆植物已放弃或较少地进行有性繁殖,导致其无性繁殖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地上生产力,所以克隆植物无性繁殖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从气候变化的几个主要因子出发,综述其对多年生克隆植物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绝大部分文献指出CO2升高和氮沉降均促进子株的输出,而降水量的减少抑制或不影响子株的输出,此
关键词:
CO2 增温 降水格局 氮沉降 无性繁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滢 朱玲 周春娅 陈四清 庄志猛
采用RACE技术解析了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Frizzled1基因的cDNA和基因组结构:Re-Fzd1基因的全长cDNA为2387 bp,其中编码区为1761bp,编码586个氨基酸的多肽。SMART分析表明,Re-Fzd1基因具备Fzd家族共同的结构特征,包括:一个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一个位于N-末端富含10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的半胱氨酸富集域(CRD),一个含有7个跨膜片段的跨膜结构域,以及一个含有5个重要的磷酸化位点的C端尾巴。多序列比对表明,Re-Fzd1基因与刺胞动物贝螅(Hydra echinata)、水螅(Hydra vulgaris)、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和海葵(Nematostella vectensis)Fzd1具有高度相似性,与来自脊椎动物人(Homo sapiens)、鼠(Mus musculus)、爪蟾(Xenopus laevis)和斑马鱼(Danio rerio)的Fzd1、Fzd2和Fzd7家族基因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N-J法,将人、鼠、爪蟾、斑马鱼和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所有Fzd家族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除果蝇外,所有Fzd家族成员聚类成4个类群,11个亚家族,海蜇Re-Fzd1基因首先与刺胞动物门的Fzd1聚类在一起,然后与脊椎动物Fzd1、Fzd2和Fzd7三个家族聚成一个类群,表明脊椎动物Fzd1、Fzd2和Fzd7家族可能与刺胞动物门的Fzd1起源于同一个共同祖先。Re-Fzd1基因组序列中不含有内含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e-Fzd1基因在海蜇无性繁殖的4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横裂体阶段是表达量最低的稚水母阶段的3.67倍。整体原位杂交显示,在海蜇横裂体时期,Re-Fzd1原位表达在触手、基座及发生横裂的部位。这些结果都表明,Re-Fzd1不但参与了海蜇的早期发育过程,还调控了海蜇无性繁殖的发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晓宁 方梅霞 何小梅 聂庆华 张细权
同源异形盒A10基因(Homeobox 10 gene,HoxA10)是Hox基因家族中重要一员,与子宫形态的发生,生育期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形态发育密切相关,是与猪繁殖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以长白猪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HoxA10基因,并用Real-Time PCR测定该基因在猪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从猪子宫组织中克隆获得HoxA10基因cDNA长538 bp,包括1个28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合成94个氨基酸残基,与人和小鼠的Hox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7.9%;在猪各组织中,前肌是HoxA10基因表达量最高的组织,其次为肾、子宫、后肌、输卵管、大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梅霞 张伟 胡永胜 欧阳宏佳 贾新正 聂庆华 张细权
【目的】ERK2基因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以及启动卵巢排卵的分子信号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影响猪繁殖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试验对猪ERK2基因序列、基因结构、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规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大白猪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猪ERK2基因,Real-Time PCR测定该基因在猪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并对该基因的结构和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从猪卵巢组织中克隆获得ERK2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1 888 bp,包括一个1 08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59个氨基酸与预测的猪ERK2基因、已报道的人和小鼠等的ERK2基因高度相似;猪ERK2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广泛,其中脾脏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树山 戴建军 吴彩凤 张廷宇 张德福
【目的】探讨体细胞核移植(即克隆)操作对克隆猪心脏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对3头正常繁殖猪和3头成年克隆猪的心脏进行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切片分析。提取心脏蛋白样品,利用基于双向电泳-质谱体系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心脏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切片分析证实,克隆猪心脏发育异常;与正常繁殖猪相比,克隆猪心脏蛋白共有6种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组织蛋白酶-D、骨骼肌型α-肌动蛋白、心肌肌球蛋白重链、热休克蛋白-27、Telethonin和骨骼肌型α-肌动蛋白,其中前5种蛋白表达上调,后1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一些重要的心脏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导致了克隆猪的心脏发育缺陷,比较蛋白质组学手段可以作为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志新 陈孝煊 刘小玲 梅晓华 陈喜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苏 戴建君 李玉峰 段舒怡 姜平
利用重组真核质粒pcDNA3-GP5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和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3株能稳定分泌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C9、5D10、5F12,其中5D10的Ig亚类为IgM。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抗体的效价为1∶64~1∶1 024,腹水的效价为1∶3200~1∶10240,IFA和IPMA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Western-blot检测证明,这3株McAb均针对PRRSV的GP5蛋白。中和试验表明,5D10和5F12具有病毒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分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唐兵 赵欢 苟久兰 张萌 陈龙
为筛选出对头花蓼连作障碍调控效果较好的肥料品种,研究阿姆斯生物肥、地宝生物肥、药渣菌肥(RW促腐剂)、头花蓼专用肥等几种肥料对头花蓼连作土壤中栽培植株生长、产量、营养元素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头花蓼连作不施肥的产量较低,仅247 kg/667m2,土壤中微生物放线菌>细菌>真菌。施肥后头花蓼1级、2级分蘖数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加62.5%125%和41.18%123.53%;产量提高55.87%418.62%;根、茎、叶中总元素含量分别提高0.97%16.39%、6.33%23.14%和3.59%3
关键词:
头花蓼 连作障碍 肥料 产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振辉 吕红健 付梅 赵荣荣 陈灵涵 史建全 祁洪芳 姚维志
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青海湖的洱海、大湖、黑马河口、泉吉河口、沙柳河口、布哈河口6处采样点,共采集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繁殖群体样本295尾,对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泉吉河口的性比(♀∶♂)1);6个繁殖群体的所有样本中,雌性的生物学最小型大于雄性。其中,雌性群体(布哈河口)的生物学最小型的年龄、全长、体重分别为5龄、157 mm、42.5 g,雄性(沙柳河口)为4龄、124 mm、24.5 g;6个繁殖群体的雌性性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雄性(P0.05);黑马河口平均绝对繁殖力(F_(t), 3338.18±324.25粒)和相对繁殖力(F_(r), 21.88±2.10粒/g)分别与沙柳河口的F_(t)(10699.40±613.91粒)和F_(r)(82.68±4.63粒/g)存在显著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