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0)
- 2023(3956)
- 2022(3222)
- 2021(3212)
- 2020(2838)
- 2019(6836)
- 2018(6828)
- 2017(13298)
- 2016(7447)
- 2015(8528)
- 2014(8468)
- 2013(8202)
- 2012(7240)
- 2011(6643)
- 2010(6842)
- 2009(6254)
- 2008(6194)
- 2007(5490)
- 2006(4683)
- 2005(4038)
- 学科
- 济(28087)
- 经济(28070)
- 管理(17572)
- 方法(17483)
- 业(16587)
- 数学(16188)
- 数学方法(15685)
- 企(14194)
- 企业(14194)
- 学(8848)
- 农(6503)
- 理论(5884)
- 中国(5791)
- 业经(5056)
- 财(4716)
- 贸(4367)
- 贸易(4364)
- 易(4249)
- 农业(4143)
- 教学(4082)
- 和(3994)
- 技术(3991)
- 地方(3818)
- 制(3807)
- 环境(3553)
- 划(3420)
- 森(3398)
- 森林(3398)
- 林(3364)
- 策(3256)
- 机构
- 学院(105400)
- 大学(104635)
- 管理(38710)
- 研究(36959)
- 济(35646)
- 经济(34804)
- 理学(33734)
- 理学院(33378)
- 管理学(32183)
- 管理学院(32040)
- 科学(28186)
- 中国(26059)
- 农(25343)
- 京(23167)
- 业大(22700)
- 所(20946)
- 农业(19790)
- 研究所(19696)
- 中心(16153)
- 江(16123)
- 北京(14947)
- 财(14686)
- 院(14409)
- 技术(14146)
- 省(13987)
- 农业大学(13288)
- 州(12736)
- 范(12695)
- 室(12645)
- 师范(12447)
- 基金
- 项目(77253)
- 科学(57696)
- 基金(53551)
- 家(50790)
- 国家(50477)
- 研究(48210)
- 科学基金(41035)
- 省(32207)
- 自然(30586)
- 自然科(29913)
- 自然科学(29903)
- 自然科学基金(29325)
- 基金项目(27572)
- 划(27300)
- 社会(27143)
- 社会科(25736)
- 社会科学(25725)
- 资助(24690)
- 教育(23197)
- 编号(18630)
- 重点(18313)
- 计划(17825)
- 科技(17289)
- 科研(15818)
- 发(15706)
- 创(15542)
- 部(15330)
- 创新(14642)
- 成果(14138)
- 课题(13971)
共检索到146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纪元 肖青 李辛雷 李锦明 鲁仪增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plantation models on the soil and water losses of young tea oil plantations(Camellia oleifera),the soil and water losses of pure tea oil plantation;tea oil + big green bean(Phaseolus aureua);tea oil + peanut(Arachis hypogaea)were investigated for 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对设置于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5组不同整地方式水土流失多年观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地表径流量从147~1322mm,平均为546mm。径流系数从0098%~0852%,平均为0369%,年均土壤侵蚀量从00051~02510t/hm2,平均为01005t/hm2。整个幼龄林阶段,地表径流量5460m3/hm2,土壤侵蚀总量为10050kg/hm2;养分损失量:N19560kg/hm2,P22370kg/hm2,K26777kg/hm2,有机质50049kg/hm2。分析认为在板、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黄红壤,特别是腐植质层较厚结构良好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整地方式,地表径流,土壤侵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灏 杨志坚 冯金玲 陈世品 林文俊 白玉娜 郑国华 陈辉
采用磷脂脂肪酸方法评估套种圆叶决明(YY1)、羽叶决明(YY2)、花生(HS)、黄豆(HD)、豇豆(JD)、绿豆(LD)和对照(CK)7种不同措施对油茶幼林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各模式中真菌(18∶1ω9c)和细菌(16∶0、i16∶0和18∶0)均为优势种群.与CK相比,套种圆叶决明和羽叶决明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总PLFA、细菌和真菌的含量;细菌/真菌的比例在套种圆叶决明、套种羽叶决明模式中提高,其余均低于CK.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LFA总量、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等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氮和全氮显著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盛炜彤
198 4~ 1996年在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 3个林场 ,分别对杉木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进行了 8组水土保持及养分循环方面多点的试验观测 ,对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以幼林阶段为最大 ,其次中龄林阶段 ,最小是近熟林阶段。幼龄林地表迳流量为 546.0m3·hm- 2 ,土壤侵蚀总量为 10 0 5.0kg·hm- 2 ,土壤侵蚀量尤为明显 ;中龄林地表迳流量为 50 6.98m3·hm- 2 ,土壤侵蚀总量为 180 .7kg·hm- 2 ;而近熟林地表迳流量为 4 77.2 5m3·hm- 2 ,土壤侵蚀量可略而不计...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水土流失 养分损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祥庆 俞新妥 何智英 杨玉盛 刘爱琴 林开敏
利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的水、土、肥流失及产流过程进行的6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水、土、肥流失的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在缩小。林地缺少采伐剩余物覆盖及炼山时有机质烧失是炼山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南方杉木造林地水土流失诸因子中,炼山是首要因子。
关键词:
林地清理方式,杉木,生态系统,水土流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健 王笑山 沙德纯 吴明山
为了观测日本落叶松丰产林栽培措施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作者于1991~1995年分别在辽东宽甸、清原县设置了径流场,对林地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分析了林地水、土、肥流失年度和季节性变化及其与栽植、抚育等项营林措施的关系。指出在辽东地区气候条件下所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丰产林,造林后前几年有轻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最高年土壤流失量为19694t/hm2·a,低于我国目前规定的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200t/hm2·a的标准。清原县径流场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雨季7~8月份是一年中径流发生的主要时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24%,径流次数占617%。由于林地径流发生与立地、整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祖映 孙鸿有 江刘其 唐明荣 倪荣新
搜集了浙江、江西、江苏等省产量较高的夏(秋)大豆优良品种80个,在临安、淳安、庆元等地造林后1~3年生杉木幼林中进行套种对比试验。临安试验点通过3a试验,根据品种高产性能和品种稳定性,并适当参考籽粒百粒重,选出6个高产稳产、适宜杉木幼林套种的优良大豆品种,其产量比指定对照品种野猪戳平均增产38.4%~76.4%,平均遗传增益30.8%~50.9%。庆元、淳安试验点,通过初试,分别初选出3~5个较好的套种大豆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玉荣 钟武洪
本文对杉木新造林地进行了水土保持观测,取得了研究数据和科学结论,以指导杉木造林。1径流场地点基本情况径流场地位于湖南省浏阳县张访林场,地处幕阜山系大围山南麓。多年平均降水量15523mm,历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761mm(19650706),年...
关键词:
降水,液体径流量,固体径流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立雄 肖文发 黄志霖 雷静品 王鹏程 谭本旺
三峡库区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已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的关注重点之一,退耕还林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对于库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流失的监测,分析其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标明:(1)退耕还林后库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退耕还林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下降了70%~95%,泥沙流失量则比农田降低了97%以上,其中乔木林和竹林对水土保持的效果最为理想;(2)退耕还林后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较好的指数关系,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除农田和板栗林外,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兰陵溪小流域 降雨 水土流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蔡宏明 封剑文 关志山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何贵平陈益泰蔡宏明封剑文关志山关键词杉木、幼林地、水土—养分流失、预测模型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常以营造纯林为主,整地方式又以全垦挖大穴或火烧炼...
关键词:
杉木,幼林地,水土—养分流失,预测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虞沐奎 徐六一 邱辉 王桂琴 何小元
为了解高度集约化经营湿地松林对环境的影响,以湿地松新造幼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了连续6年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量为64353mm,林地径流量为1611241t/hm2,泥沙流失量为27844777kg/hm2,流失N、P、K等主要养分为131kg/hm2,径流系数为316%;在安徽丘岗地区营造湿地松林,实行大块状(80cm×80cm×50cm)整地,并集约经营,不致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林当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9559t/hm2,属于无明显侵蚀类型,该区可提倡高规格整地和实行集约经营;5~8月为集中降水期,应避免相关营林活动;水土流失量与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新妥 杨玉盛 何智英
在4个坡度级的山场上建立12个径流小区,连续4年对炼山的杉木幼林地定位观测,分析了杉木幼林从炼山起至郁闭止,林地的水、土、肥流失的季节和年度的变化规律,划分了水土流失时期,分析坡度与流失的关系。结果指出,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最严重,泥沙冲刷量达24.81t·ha~(-1),以后逐年递减,至第4年趋于稳定,与不炼山的接近。常规幼林抚育措施加剧了林地水土流失,建议调整幼林抚育方式和季节,并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顺恒
通过建立16个径流小区,对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间种绿肥和营造林模式等营林措施的杉木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林地5年的土壤流失量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穴垦比全垦、带垦分别减少4033%和2548%的土壤流失量;不同抚育方式林地5年土壤流失量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98695t/hm2)>块状抚育(92587t/hm2)>不抚育(4066t/hm2),块状抚育比扩穴连带抚育减少619%的土壤流失;不同造林模式林地5年的水、土、肥流失均表现为: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型模式,其中世行造林模式林地水、土、有机质和养分(N、P、K)流失量比传统模式造...
关键词:
杉木,幼林地,营林措施,水土流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利荣 何铁光 苏天明 秦芳 李琴 李杨瑞
【目的】通过探讨甘蔗/绿豆套种模式及绿豆秸秆还田的肥力效应,寻求最佳绿豆播种、秸秆还田期。【方法】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套种(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绿豆结荚期还田)处理的绿豆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最高;绿豆秸秆还田后,初期秸秆表面覆盖处理和深埋处理的氮、磷、钾养分降解率基本相同,后期表面覆盖处理的降解率高于深埋处理;套种绿豆对甘蔗出苗、分蘖有一定负面影响,且套种时间越早影响越大;套种绿豆各处理的绿豆秸秆在任何时期还田都可提高甘蔗株高、茎径、
关键词:
绿豆 甘蔗 套种 秸秆还田 肥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娟 陈永忠 王瑞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杨杨
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覆草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覆草处理,重复3次.处理-1。对各处理进行土样采集和生长量调查,土壤取样采用多点取样法,生长量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林地覆草后土壤理化性状均优于对照,而且随着覆草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处理D(覆草7.5 t.hm-2)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覆草可显著提高0~2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处理C(覆草6.0 t.hm-2)和处理D可显著提高20~4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不管是覆盖地还是对照,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