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7)
- 2023(3953)
- 2022(3541)
- 2021(3363)
- 2020(3227)
- 2019(7196)
- 2018(7105)
- 2017(13300)
- 2016(7893)
- 2015(8841)
- 2014(8999)
- 2013(8709)
- 2012(8300)
- 2011(7679)
- 2010(8016)
- 2009(7275)
- 2008(7265)
- 2007(6332)
- 2006(5514)
- 2005(5087)
- 学科
- 济(30924)
- 经济(30905)
- 方法(17235)
- 管理(17007)
- 业(16455)
- 数学(15562)
- 数学方法(15188)
- 企(13502)
- 企业(13502)
- 学(13342)
- 中国(6637)
- 农(6184)
- 理论(6049)
- 财(5777)
- 贸(4943)
- 贸易(4941)
- 易(4769)
- 地方(4632)
- 业经(4476)
- 和(4449)
- 制(4274)
- 融(4162)
- 金融(4160)
- 农业(4085)
- 教育(4066)
- 技术(4002)
- 银(3991)
- 经济学(3975)
- 银行(3941)
- 行(3777)
- 机构
- 大学(117531)
- 学院(114666)
- 研究(44620)
- 济(40213)
- 经济(39300)
- 管理(38985)
- 理学(33662)
- 理学院(33160)
- 科学(32752)
- 管理学(31973)
- 管理学院(31759)
- 中国(30116)
- 农(29434)
- 京(25915)
- 所(25870)
- 研究所(24158)
- 业大(23981)
- 农业(23808)
- 中心(19339)
- 江(17657)
- 财(16955)
- 北京(16583)
- 院(15708)
- 范(15657)
- 省(15650)
- 农业大学(15406)
- 师范(15354)
- 技术(14659)
- 室(14465)
- 科学院(14089)
- 基金
- 项目(80931)
- 科学(60396)
- 基金(56301)
- 家(53369)
- 国家(52970)
- 研究(51084)
- 科学基金(42068)
- 省(32963)
- 自然(30767)
- 自然科(30073)
- 自然科学(30064)
- 自然科学基金(29496)
- 划(29133)
- 社会(28978)
- 基金项目(28695)
- 社会科(27274)
- 社会科学(27266)
- 资助(25583)
- 教育(24862)
- 重点(19461)
- 编号(19382)
- 计划(19008)
- 科技(18057)
- 发(17162)
- 部(17052)
- 成果(16744)
- 创(16481)
- 科研(16409)
- 创新(15497)
- 课题(15208)
共检索到166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琼琼 贾志宽 韩清芳 王红艳
选择9个苜蓿品种的多叶单株进行了茎节扦插繁殖,时繁殖后不同苜蓿群体的生长速度、再生性、茎叶比、鲜干比、多叶数量百分率、多叶重量百分率、产量等多个性状进行了综合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多叶枝、多叶节、三叶节扦插均表现出多叶性状,其多叶植株数量百分率和多叶数量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参试品种扦插多叶型苜蓿的多叶植株数量百分率均远大于亲本;皇冠、阿尔冈金2个品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快,而WL-252HQ 和WL-232HQ 2个品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慢,苜蓿王、阿尔冈金、皇冠、WL-323、飞马5个苜蓿品种的二茬、三茬再生速度均较快,而WL-252HQ和WL-232HQ 2个苜蓿品种的再生速度最慢;飞马的平...
关键词:
多叶型苜蓿 扦插 生物学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安丹丹 王慧军 刘忠宽 陶佩君
河北对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磷等其他营养的情况下,就不同硫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再生速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2处理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株高、茎粗、产量和增产效益最佳;S3处理的再生速度最大;茎叶比随着硫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逐渐下降。通过对各个性状的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S2为硫肥最佳用量。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硫营养 生物学性状 再生速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宝 李茹 付佑胜 赵桂东 梁照文 张凯
通过在不同抗性甘薯品种上接种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来研究线虫群体繁殖量、性比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基因型B群体De YL随着接种数量的增加,线虫在不同甘薯品种下繁殖数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在栗子香品种上的繁殖量增加最高,与其它2个甘薯品种相比,线虫繁殖量在(P<0.05)上差异显著;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在栗子香上线虫性比从0.77增加到1.44,表现线虫向雌虫方向分化;在徐薯18上同样表现为线虫向雌虫分化,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胜利百号、栗子香、徐薯18甘薯品种上,线虫群体繁殖量与性比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营养环境 繁殖量 雌雄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文利 刘忠宽 刘振宇 智健飞
通过7个浓度水平的咸水灌溉盆栽试验,研究了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加大,分枝期、现蕾期、初花期的株高均呈下降的趋势。随株龄的增长,紫花苜蓿对咸水灌溉的耐受力增强。在初花期,高盐分含量的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茎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著,而低盐分含量的咸水对其也有抑制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过高盐分含量的咸水灌溉将增大紫花苜蓿的茎叶比,降低紫花苜蓿的品质。低盐分含量的咸水对紫花苜蓿的再生速度虽有抑制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咸水灌溉 生物学性状 再生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翔宇 谢晓红 黄邓萍 雷岷 李金良 杨锐 肖嵩扬
【目的】比较不同肉兔品种断奶后的生长性能,并进行种质评估。【方法】分别分析了弗朗德巨兔、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青紫蓝兔和福建黄兔的5、6、7、8、9和10周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上市日龄。断奶后生长数据来自上述5个品种的173窝肉兔,共计909只。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包括品种类型、出生月份、母兔胎次、性别。窝效应作为随机效应,断奶数量和称重时间作为线性协变量。【结果】①5、6、7、8、9和10周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及上市日龄的总平均数分别为619.46、791.57、941.51、1 107.51、1 309.51和1 445.52 g,23.64 g.d-1及103.14 d;②品种和断奶数量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华开 刘岳飞 张传进 吴人敏 杨尚东
【目的】比较并探究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能否作为筛选具有促生效果作物组合的生物学指标,为筛选促生的间套种作物组合及对土壤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葫芦科、豆科及旋花科作物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作物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同为葫芦科的根际土壤中涉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水平,缺乏互补性;而葫芦科作物与豆科的豇豆和旋花科的红薯根际土壤相应的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水平,表现出良好的互补效果;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建新 惠筠 杨兴丽 周晓林 杨慧 王兆平
比较了淇河鲫和彭泽鲫的形态特征 ,存在显著差异的性状有 :侧线鳞 (分别为 2 9 7± 2 2、30 9±1 3) ,左侧鳃耙数 (分别为 4 1 7± 5 2、4 7 7± 5 7) ,全长 /体长 (分别为 1 30 0± 0 134、1 2 5 4± 0 0 6 6 ) ,尾柄长 /尾柄高 (分别为 0 80 8± 0 10 7、0 876± 0 2 4 2 ) ,体长 /体宽 (分别为 5 5 88± 0 4 2 4、5 2 33± 0 5 75 )。两种鱼的脊肉厚与体重、体长、体高、体宽的比值有极显著异 ,淇河鲫较大。两种鱼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相同生长...
关键词:
淇河鲫 彭泽鲫 形态特征 生长 营养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珍珍 李明贵 郭亚楠 印象初 张帆 许永玉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晓东 施瑞城
综述了近年来在芒果采后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在芒果采后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前景和方向,为芒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芒果 采后生理 贮藏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李梅 李发根 吴坤明 吴菊英 卢国桓 白嘉雨
对尾叶桉×细叶桉5个杂种组合的181个无性系扦插生根和生长性状的研究表明:每穗根数、每穗最长根长和生根率3个扦插生根性状,杂种组合间和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46个月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3个生长性状,杂种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杂种组合内无性系间的差异达0.01显著水平。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介于0.32(每穗最长根长)~0.94(生根率)之间,表明各性状受中等到高等程度的遗传控制。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平均值与生长性状平均值的表型相关均不显著。无性系各生长性状在13、18、46个月生之间的年年相关均达到0.01显著水平,表明在较早生长期进行无性系选择具有一定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清 汪旭光 文祝友 肖克宇 张元跃 王宇
为鉴定、保护和保存牛蛙原种优良性状 ,研究了牛蛙的主要外部性状、繁殖力及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雌、雄牛蛙间体长 /头长、鼓膜径 /眼径差异极为显著 ,雄蛙性成熟阶段的净重 /体重值比雌蛙高 16 .35 % .牛蛙体长生长方程为Lt=17.32 [1-e-0 .2 93 7(t+ 1.0 0 2 ) ],体重生长方程为Mt =6 81.77[1-e-0 .3 14 6(t+ 1.2 3 0 2 ) ] 3 .9557;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M =0 .0 387×L3 .442 7;绝对怀卵量 (5 .0± 0 .77)× 10 4粒 ,相对怀卵量 (10 6 .7± 8.6 9)粒 /g .
关键词:
牛蛙 生长 繁殖力 生物学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潘龙其 王生荣 袁庆华 王瑜 苗丽宏
为明确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光照、碳氮源及湿度对病原的影响。结果显示:被鉴定病原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0和25℃;最适培养基有V8培养基、苜蓿煎汁培养基和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pH 3~12均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pH均为6;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不同光照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明显;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分生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在相对湿度(R...
关键词: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雯玥 韩清芳 宗毓铮 贾志宽 聂俊峰 闵安成 马晓丽
【目的】分析多叶型和三叶型苜蓿的生长特性、光合速率和产量等,以及相同性状在两类叶型之间的差异,为苜蓿的品种改良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选育的多叶型紫花苜蓿和普通的三叶型紫花苜蓿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其生长性状、光合速率和产量数据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性的回归方程,并对两个方程中的相同性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枝条密度、比叶重、单枝干重、株高、单枝复叶数、光合速率、茎叶比和鲜干比等性状与多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株高、枝条密度、比叶重、节间数、鲜干比和茎叶比等性状与普通三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5个显著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相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贾志宽 李国领 罗诗峰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材料地膜覆盖的集雨效果,为选择高效集雨保墒、环保无污染的覆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8-2009年于渭北旱塬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3种材料,在玉米不同时期进行覆盖(生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以不覆盖的传统平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及玉米生长发育、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5~10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6和1.3℃,0~2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增加了7.8%和7.3%,玉米生育期普遍提前,株高和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液态膜覆盖表现不稳定。2年试验中,玉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