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
2023(1398)
2022(1256)
2021(1144)
2020(1071)
2019(2345)
2018(2317)
2017(4161)
2016(2640)
2015(2842)
2014(2881)
2013(2950)
2012(2971)
2011(2659)
2010(2648)
2009(2393)
2008(2554)
2007(2244)
2006(1986)
2005(1741)
作者
(10681)
(8916)
(8859)
(8388)
(5738)
(4569)
(4035)
(3728)
(3476)
(3195)
(3193)
(3160)
(3134)
(3104)
(2974)
(2970)
(2876)
(2796)
(2684)
(2648)
(2516)
(2391)
(2270)
(2113)
(2098)
(2067)
(2045)
(2010)
(2006)
(1974)
学科
(6953)
经济(6941)
(4853)
(4753)
管理(4519)
(3513)
企业(3513)
方法(3379)
数学(2793)
数学方法(2731)
(2219)
(2198)
(1645)
(1597)
贸易(1593)
(1558)
(1513)
金融(1513)
农业(1481)
中国(1461)
及其(1432)
生物(1427)
地方(1382)
(1371)
(1365)
土壤(1362)
水产(1335)
(1329)
银行(1305)
理论(1272)
机构
大学(40234)
学院(39087)
研究(18455)
(15661)
科学(14827)
农业(12903)
中国(11845)
(11796)
(11647)
经济(11471)
业大(11052)
研究所(10965)
管理(10541)
(9165)
理学(9053)
理学院(8882)
管理学(8576)
管理学院(8509)
农业大学(8304)
(7894)
中心(7698)
(7660)
实验(7279)
(7170)
实验室(6991)
重点(6740)
(6613)
(6550)
科学院(6356)
技术(5862)
基金
项目(29564)
科学(20554)
(20532)
国家(20398)
基金(19657)
研究(16056)
科学基金(14816)
(12158)
自然(11594)
自然科(11304)
自然科学(11296)
(11172)
自然科学基金(11091)
基金项目(10285)
科技(8998)
资助(8784)
计划(8499)
社会(8176)
重点(7685)
社会科(7650)
社会科学(7647)
教育(7136)
(6767)
(6709)
专项(6672)
(6414)
科研(6304)
(6068)
(5924)
创新(5805)
期刊
学报(15151)
(14066)
(12051)
经济(12051)
科学(10216)
大学(9848)
农业(9628)
学学(9568)
研究(9539)
中国(7940)
(5712)
业大(4833)
(4202)
农业大学(4105)
林业(3647)
管理(3366)
(3281)
教育(3198)
科技(3048)
中国农业(2794)
自然(2703)
(2693)
金融(2693)
自然科(2391)
自然科学(2391)
科技大(2230)
科技大学(2230)
农林(2117)
(2117)
财经(2039)
共检索到57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尧   李渭军   程楠   陈萍   周菲   齐明星   吴昊   赵井波   梁东丽  
【目的】比较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硒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番茄生物量、不同部位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富硒番茄和开发其他富硒蔬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金美丽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拌施0.5,1,2和5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溶液对番茄进行硒生物强化,以不施用硒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成熟番茄的果实生物量、不同部位(果实、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硒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参数(有机酸、可溶性糖组成及其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比较2种硒肥对番茄的硒生物强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2种外源硒均增加了番茄果实生物量。与对照相比,0.5~5 mg/kg外源硒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P<0.05),且当土壤中施用硒肥量相同时,硒酸钠处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处理(P<0.01)。各施硒处理番茄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这5个部位的硒含量均随外源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外源施用硒肥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几乎没有变化,各处理番茄果实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但各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较大。与对照相比,外源施0.5~2 mg/kg硒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0.5~2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后,番茄果实总有机酸、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升高(P <0.05)。【结论】土壤中施入0.5~2 mg/kg硒酸钠既可确保硒富集效果,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基于人体健康的考虑,推荐以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硒酸钠的方式进行番茄的硒生物强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尧   李渭军   程楠   陈萍   周菲   齐明星   吴昊   赵井波   梁东丽  
【目的】比较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硒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番茄生物量、不同部位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富硒番茄和开发其他富硒蔬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金美丽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拌施0.5,1,2和5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溶液对番茄进行硒生物强化,以不施用硒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成熟番茄的果实生物量、不同部位(果实、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硒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参数(有机酸、可溶性糖组成及其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比较2种硒肥对番茄的硒生物强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2种外源硒均增加了番茄果实生物量。与对照相比,0.5~5 mg/kg外源硒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P<0.05),且当土壤中施用硒肥量相同时,硒酸钠处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处理(P<0.01)。各施硒处理番茄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这5个部位的硒含量均随外源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外源施用硒肥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几乎没有变化,各处理番茄果实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但各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较大。与对照相比,外源施0.5~2 mg/kg硒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0.5~2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后,番茄果实总有机酸、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土壤中施入0.5~2 mg/kg硒酸钠既可确保硒富集效果,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基于人体健康的考虑,推荐以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硒酸钠的方式进行番茄的硒生物强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娟  高登国  刘星  刘艳  朱英  叶林  
【目的】为明确生物降解穴盘育苗的生产适应性以及喷硒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番茄‘丰收128’为试材,采用普通塑料穴盘(-J)和生物降解穴盘(+J) 2种穴盘类型育苗,在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15 d)后进行叶面喷施浓度分别为0 mg/L(N)和2 mg/L (P)的亚硒酸钠溶液,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2种穴盘类型及不同喷硒浓度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生物降解穴盘及喷硒对番茄幼苗生长初期株高、茎粗、叶面积、下胚轴长、根长、鲜重、干重、壮苗指数和日均干物质增长量(G值)无显著交互作用。播种26 d时对番茄幼苗株高的交互影响极显著(P<0.01),对幼苗根冠比交互影响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琳  生吉萍  罗云波  
本文结合反义ACC基因向番茄中的导入,就番茄外源基因转化系统建立中的几个问题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的组织培养比普通番茄更复杂和困难,需要对其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做系统研究,以选择更适合的培养基;抗生素的使用要掌握好剂量,在番茄的子叶上以50mg/L为宜;叶盘法转化番茄子叶时采用的菌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转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农杆菌过夜培养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泡时间为5min为宜;转基因植株的鉴定可以从分子杂交及性状检测多方面进行,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娜  须晖  孙周平  李天来  韩国强  
在日光温室中对5种营养液配方(英国休伊特配方、日本园试配方、日本山崎配方、山东农大番茄配方和华农大番茄配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英国休伊特配方使雾培番茄植株的长势更为旺盛,其茎粗、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最大,同时植株的产量也明显高于其他4种营养液配方。因此最适合雾培番茄的营养液配方是英国休伊特配方,其次为日本园试配方,日本山崎配方和山东农大番茄配方居中,华农大番茄配方最不适合雾培番茄植株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升  陈会鲜  严华兵  谢向誉  尚小红  肖亮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天然富硒品种和高效外源硒强化技术,为食用木薯的富硒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硒背景值分别为1.45和0.63 mg/kg 2个土壤环境下常规种植,测定7个木薯品种天然富硒能力大小,然后在食用木薯块根膨大期通过叶面喷施、根施和"叶面喷施+根施"3种方式施入不同量的外源硒,研究不同强化方式和强化量下食用木薯的块根硒含量和外源硒利用率的差异。【结果】在自然条件下,7个食用木薯品种块根的硒含量在0.017~0.109 mg/kg之间波动,其中NK-10和NZ199两个品种的块根硒含量和硒吸收系数皆大于其它5个品种,然而两者向地上的转运系数却低于其他5个品种;外源硒强化条件下的食用木薯块根的硒含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外源强化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面喷施、根施和"叶面喷施+根施"3种外源硒强化方式的外源硒利用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5%~1.62%、0.16%~0.61%和0.06%~0.32%。【结论】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的天然富硒能力差别较大,其中NK-10和NZ199两个木薯品种的天然富硒能力较强;在外源强化条件下,适量的外源硒能有效提高木薯块根的硒含量,其中叶面喷施方式下的外源硒利用率最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俊杰  肖孔操  段鹏鹏  李德军  刘永贤  
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增强免疫、抗癌及抗衰老等功效,但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毒素。外源施硒是提高作物硒浓度的常见措施,然而目前其对土壤生物活性方面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态硒)与水平(土壤硒含量3 mg/kg和6 mg/kg)硒肥施用对小白菜硒富集、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硒添加水平越高,小白菜硒富集效果越明显。同等硒添加水平下,亚硒酸钠处理小白菜硒富集的效果显著优于氨基酸螯合态硒处理。2)外源硒低量施用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施用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3)高低量亚硒酸钠施用对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影响均不明显;氨基酸螯合态硒则是在低量施用时无影响而高量施用时显著提升土壤NAG、ALP酶活性。总体而言,外源施硒对小白菜硒富集的影响与硒形态和硒施用水平均密切相关,而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则取决于硒施用水平而非硒形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倩  周宝利  于洋  付亚文  
为探索外源激素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改进从番茄果实中正己烷、乙醇以及丁烯羟基甲苯BHT的丙酮混合试剂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确定了番茄红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该条件检测分析了外源ABA(脱落酸)、BR(油菜素内酯)和ETH(乙烯)处理番茄果实后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00mg·L-1的外源ABA、0.001mg·L-1的外源BR和3000mg·L-1的外源ETH对促进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的效果较好,番茄红素含量分别达到115.11μg·g-1FW,106.16μg·g-1FW和125.21μg.g-1FW。外源ABA、BR和ETH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凤  彭文勇  刘新伟  赵竹青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不同形态硒后,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硒累积曲线接近“S”形;施用硒矿后,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花期,施用其他3种形态的硒肥,油菜硒最大累积速率出现在蕾薹期;施用硒酸盐后,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油菜籽粒硒含量高达44.56 mg/kg,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含量依次降低;施用硒矿后,油菜籽粒硒累积分配比例最高,达23.20%;油菜收获后,硒酸盐、亚硒酸盐、硒矿、硒粉、对照处理中土壤残留有效态硒含量依次降低。综合分析,硒酸盐对油菜富硒的效果最强,亚硒酸盐次之,而硒矿也能显著的促进油菜籽粒富硒,硒粉则无显著的富硒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雨微  李梓嫣  邓硕真  汪玉清  
番茄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ato)是目前国内外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病害之一。为建立准确有效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本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人工接种方式(剪顶法、喷雾法、复叶柄注射法、茎顶端注射法和茎基部注射法)对番茄植株进行接种,比较和分析了接种后各群体植株起始发病时间、平均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平均死株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剪顶法和茎部注射法接种病原菌致病效果最好,发病率达到100.0%,病情指数>75.0,但是剪顶法接种后植株死亡率很高,接种40d时死亡率高达96.7%,不利于后续的遗传分析及留种;进一步分析发现茎基部注射接种时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传播速度更快;用5份抗感性不同的番茄材料及2个遗传分离群体共计742株番茄进行茎基部注射接种,结果表明该法接种后可以准确区分番茄材料的抗感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茎基部注射法接种适用于番茄材料抗溃疡病评价及遗传分析,为抗溃疡病番茄材料的筛选及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梦珠  王芽芽  张铖锋  曹凯  石玉  侯雷平  张毅  
[目的]探究红蓝光和外源钙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为高品质番茄果实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樱粉1号’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1/2倍的霍格兰营养液,以椰糠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叶面喷施蒸馏水+自然光(CK)、叶面喷施10 g/L CaCl_2溶液+自然光(Ca)、叶面喷施蒸馏水+补充红蓝光(LED)、叶面喷施10 g/L CaCl_2溶液+补充红蓝光(Ca+LED),其中在番茄初花初果期叶面喷施蒸馏水或者10 g/L CaCl_2,在果实转色期进行补充红蓝光或者自然光处理,取各处理第1穗和第2穗完全转色的番茄果实,测定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生长特性、氮代谢、糖代谢、品质以及不同组分钙含量,分析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番茄果实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Ca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了38.45%,37.83%,40.80%和23.08%;LED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升高了25.76%,11.30%,58.60%和22.84%,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1.58%;Ca+LED处理糖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3.80%,30.49%和61.60%,番茄果实硬度、纵径和果型指数均有升高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9.28%。Ca、LED和Ca+LED处理均能促进果实可溶性钙含量的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果实的硝态氮与总酚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与类黄酮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呈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与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钙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综合评价排名为Ca+LED>LED>Ca>CK。[结论]叶面喷施CaCl_2和补充红蓝光均能促进番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改善,并以两者共同作用效果最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朝阁  李天来  孟庆娟  李晓丽  杜妍妍  魏爽  
为探明外源化学物质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生长和番茄抗灰霉性的影响,将其加入培养基中或喷施到番茄植株上,调查菌落直径和番茄发病程度,比较各种化学物质对灰霉菌生长和番茄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物质诱导番茄抗病性与其抑菌活性无关。20~50mmol.L-1的CaCl2,0.5g·L-1的SA和0.5~1.0g·L-1的β-氨基丁酸诱导番茄抗病性显著增强,防病效果达60%;处理后3~5d番茄抗病性最强,其中水杨酸、龙胆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18d,β-氨基丁酸处理后25d,还出现第2个抗病高峰;相关性分析表明,抗病化学诱导物处理改变番茄抗病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具一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关志华  程智慧  
【目的】明确外源钙对加工番茄果实硬度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和"石红12"为材料,在果实发育期定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CaCl2溶液,分析成熟果实的硬度及品质指标与施钙的关系。【结果】与CK(0 g/L)相比,对于品种"里格尔87-5"而言,2,4,8 g/L的CaCl2处理分别可使果实产量增加9.2%,39.6%和14.2%,果实硬度增加9.34%,5.09%和5.01%,PG酶活性降低21.08%,17.73%和14.89%,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增加12.57%,9.16%和8.64%,番茄红素含量增加42.86%,42.86%和38.86%;2和4 g/L CaC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荣雪  周永海  程登虎  李世玉  张显  李好  马建祥  张勇  
[目的]探讨脱落酸(ABA)、MnSO_4、褪黑素(MT)对西瓜番茄红素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明确番茄红素积累内在机理和提高西瓜番茄红素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瓜品种玲珑王为材料,在植株伸蔓期叶面喷施ABA、MnSO_4和MT,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3种外源物质处理对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番茄红素积累及关键酶基因西瓜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GGPS)、植物烯合酶基因(PSY)、酶解-胡萝卜素去饱和酶基因(ZDS)、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LCYB、LCYE)、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NCED)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 MnSO,、ABA、MT处理均可使西瓜果实的转色期提前,并增加了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在授粉后10 d,只有ABA、MnSO_4处理可检测到西瓜果实中含有番茄红素;授粉后17 d各处理均可检测到番茄红素,授粉后17~24 d番茄红素积累速度最快;授粉后38 d时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MnSO_4、ABA、MT处理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90.78,82.24和82.13μg/g,且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65.00μg/g)。外源物质对西瓜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受番茄红素合成代谢酶基因表达差异的调控,其中ABA处理会引起番茄红素代谢酶基因LCYB1、LCYB2、LCYE在多个时期下调表达,MnSO_4处理会引起西瓜GGPS1、GGPS2、PSY1、PSY2、ZDS番茄红素合成基因在多数时期上调表达,MT处理主要引起NCED1、NCED7基因大幅下调表达。[结论]叶面喷施MnSO_4、ABA、MT会加快西瓜果实番茄红素的积累,其中ABA处理主要通过降低番茄红素转化速率来实现西瓜番茄红素的积累,MnSO_4处理主要通过提高番茄红素合成速率使番茄红素含量增加,MT处理主要通过NCED基因的低表达降低类胡萝卜素的分解速率,从而使番茄红素含量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