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5)
2023(5667)
2022(4766)
2021(4290)
2020(3582)
2019(7819)
2018(7472)
2017(14051)
2016(7811)
2015(8181)
2014(7871)
2013(7751)
2012(6996)
2011(6275)
2010(5936)
2009(5259)
2008(5276)
2007(4369)
2006(3572)
2005(2962)
作者
(26103)
(21970)
(21944)
(20311)
(13735)
(10921)
(9562)
(8850)
(8253)
(7591)
(7526)
(7204)
(7134)
(7134)
(6841)
(6647)
(6571)
(6535)
(6261)
(6222)
(5899)
(5456)
(5093)
(5058)
(4869)
(4846)
(4822)
(4784)
(4657)
(4510)
学科
(26904)
经济(26873)
(22070)
管理(21798)
(16846)
企业(16846)
方法(13341)
数学(12112)
数学方法(12028)
(9023)
(8810)
(8220)
(7642)
贸易(7642)
(7475)
中国(6465)
业经(6032)
(5990)
财务(5989)
财务管理(5984)
农业(5933)
企业财务(5707)
环境(5395)
技术(5006)
(4709)
(4117)
地方(4025)
产业(3998)
(3990)
(3938)
机构
学院(110314)
大学(109934)
(42535)
经济(41857)
研究(41036)
管理(39975)
理学(35959)
理学院(35462)
管理学(34685)
管理学院(34512)
(32981)
科学(30627)
中国(28706)
农业(26905)
业大(25904)
(23383)
(23146)
研究所(22000)
农业大学(18332)
中心(17929)
(17241)
(15334)
(14841)
(14680)
(14631)
财经(14544)
科学院(14331)
实验(14097)
(14047)
北京(13813)
基金
项目(85905)
科学(65847)
基金(63559)
(61017)
国家(60544)
研究(50713)
科学基金(49648)
自然(36446)
自然科(35641)
自然科学(35625)
自然科学基金(35018)
基金项目(34689)
(33675)
社会(32926)
社会科(31297)
社会科学(31288)
(29729)
资助(25010)
教育(22242)
计划(20433)
重点(20214)
科技(18959)
(18236)
(18062)
科研(17791)
(17789)
编号(17550)
创新(17185)
(17127)
(15889)
期刊
(38622)
经济(38622)
学报(30956)
(28567)
科学(24303)
研究(24140)
大学(21143)
学学(20784)
农业(19303)
中国(18098)
(13595)
管理(12138)
(10769)
业大(9667)
农业大学(8296)
(7775)
经济研究(7418)
业经(7194)
(6920)
金融(6920)
科技(6876)
财经(6758)
资源(6516)
林业(6295)
自然(5946)
技术(5943)
中国农业(5875)
(5762)
问题(5500)
商业(5488)
共检索到14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成志伟  李精华  胡超  
为降低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含量 ,避免其食用的不安全性 ,对鲜黄花菜分别进行室温下 10 % Na Cl,10 %乙醇 ,p H12 (Na OH调 p H)的水、水及 0℃的 10 % Na Cl的处理 ,测定不同处理的鲜黄花菜秋水仙碱含量 .结果发现 ,0℃的 10 % Na Cl处理效果较好 ,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秀斌  汤敏娜  黄嘉璐  曾建国  
基于已解析的秋水仙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 MS)方法,检测黄花菜和秋水仙样本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以下简称中间代谢物)。结果从黄花菜样本中未检出中间代谢物和终产物秋水仙碱,而在秋水仙样本中均能检出中间代谢物和秋水仙碱,其中的中间代谢物秋水仙胺(Cp5)、去乙酰基秋水仙碱(Cp6)和终产物秋水仙碱(Cp7)已进一步经对照品确证,因此认为食用黄花菜中不存在秋水仙碱的生源合成途径,也不含秋水仙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曜  刘爽  张旭辉  唐书泽  
为了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饮用水秋水仙碱污染事件发生,探索饮用水中秋水仙碱含量预警的在线监测方法,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秋水仙碱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饮用水中秋水仙碱含量预警的在线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较佳检测条件为泵速1 m L/min、鲁米诺溶液p H 13.20、鲁米诺溶液浓度3.00×10–4 mol/L、铁氰化钾溶液浓度3.00×10–4 mol/L。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3~1.0 mg/L,检出限为3.01×10–5 mg/L,RSD为2.78%(n=11)。所建立的预警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灵敏度高、操作便利、预警实时等特点,可用于对饮用水中因人为因素或自然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楠  曾希柏  高菊生  王伯仁  
目的探讨红壤旱地、特别是低肥力红壤旱地中镁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镁肥的合理施用和含镁复合肥的研制奠定进一步的基础。方法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镁含量的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产量及红壤旱地养分含量的影响,并对其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等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两种含镁复合肥对促进黄花菜生长发育、提高黄花菜产量和抗病能力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含镁量较高的镁肥II增产效果更优,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7.4%,比施氮磷钾处理增产32.8%,比含镁较低的镁肥I增产14.5%。两种含镁复合肥对土壤交换性镁和氮磷钾含量亦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施用镁肥II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钾及交换性镁含量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张永和  屠波  兰崎杰  胡超  
采用国标测定方法 ,对不同品种的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的 Ca,Fe,P,Mn维生素 C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鲜黄花菜的脂肪和维生素 C含量高于干黄花菜 ,而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干黄花菜 .在所测定的 4个品种中 ,冲天花和猛子花的蛋白质、糖类、Ca,Fe含量较高 ,且黄花菜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香菇、木耳、冬笋的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红梅  叶文君  任亚梅  宋社果  刘兴华  
为了明确硫处理黄花菜的食用安全性,将硫处理的黄花菜在常温下贮藏,对贮藏后的黄花菜进行复水和加热熟化处理,测定贮藏、复水和加热熟化过程中黄花菜SO2残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Na2S2O5溶液浸泡处理的黄花菜,在常温下贮藏90 d后SO2残留量降至100 mg/kg以下,复水60 min后SO2残留量降至32.3~50.6 mg/kg,再经加热熟化后,SO2残留量降至20.80~40.00 mg/kg;0.5 g/kg硫磺熏蒸处理的黄花菜中SO2残留量低于200 mg/kg,复水60 min后SO2残留量降至114~187 mg/kg;而撒拌Na2S2O5粉剂处理的黄花菜在常温下贮藏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张文  彭克勤  唐婕  
利用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技术 ,采用从 18个 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来的 4个引物对 9个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总 DNA进行扩增 ,运用特殊谱带 ,建立了黄花菜的不同品种间的分子标识表 ,并根据结果进行了品种间基因型相似系数分析 ,对黄花菜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相应的分子依据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志平  张海霞  张红利  李侠  
【目的】分析盐胁迫下黄花菜体内矿质离子含量的变化,为在盐碱地推广种植黄花菜以及利用黄花菜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方法】以山西大同黄花菜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正常营养液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Ca(NO_3)_2(50,100,150,200,250 mmol/L)胁迫对黄花菜生物量及植株体内矿质离子含量的影响,探讨黄花菜可能的耐盐机制。【结果】随Ca(NO_3)_2胁迫浓度的提高,黄花菜植株生物量显著降低,根系和叶片Ca~(2+)、Na~+、Fe~(2+)、Zn~(2+)及Cl~-含量均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规律,Mg~(2+)含量逐渐降低,Cu~(2+)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NO~-_3含量逐渐增加。除Mg~(2+)含量叶片高于根系、Cl~-含量随Ca(NO_3)_2胁迫浓度的提高出现"根叶相当-根低于叶-根高于叶"的变化外,各处理其他矿质离子含量均表现为根系高于叶片。【结论】可在中度(70~150 mmol/L单价盐)以下盐碱地种植黄花菜,扩大其生产规模;通过每年割除地上部逐渐改良盐碱地,使其成为宜耕良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夏延斌  
为了确定薄层黄花菜的最佳干燥温度,将薄层黄花菜分别在60,70,80,90,100℃温度下进行干燥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低于80℃时,干燥时间长(2~5h),干制品形态饱满,呈黄色;干燥温度高于90℃时,干燥时间短(1.5~2h),产品呈褐色的油条状,由此确定薄层黄花菜的最佳干燥温度为80~90℃.同时建立了薄层黄花菜干燥的数学模型MR=e-rtn(r=e-4.31+0.056T,n=0.522+0.01007T,T为温度),可较好地描述干燥过程中物料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淑稳  周永明  )吴江生  
用秋水仙碱对 5 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 (种 )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 10~ 80 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 16~ 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 ,用 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 4 8h ,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 37.10 %~ 90 .12 % ,平均为 6 5 .4 4 %。 5 0mg/L处理 4 8h的 8份材料是 4 8.72 %~ 97.81% ,平均88.86 %。 10 0~ 80 0mg/L处理 16~ 4 8h的试验 ,多数加倍率在 90 %~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吉军  谭兴和  夏延斌  杨大伟  李映武  张继红  
为了有效延长鲜黄花菜的保藏时间,提高其经济效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黄花菜的最佳气调贮藏温度、成熟度和处理方法.贮藏期间对黄花菜的失重率、好花率、V-C含量、总糖含量和呼吸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熟度为4级的黄花菜在2℃的贮温下,用还原铁粉作吸氧剂、6-BA作保鲜剂处理,保鲜效果好,28d后仍有商品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文正  邸向乾  王锡昌  汪之和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雄贵  洪亚辉  张学文  黄丽华  
采用聚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 ,对湖南邵东 8个黄花菜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淀粉同工酶进行了酶谱测定 ,并对其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表明 :供试 8个品种均有一条共同特征谱带 ,同时又蕴含着丰富多态性 .因而根据谱带表型可以有效地鉴定黄花菜品种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于莉  张蜀宁  王雅美  徐丽娟  侯喜林  
研究秋水仙素离体双层培养诱导对3种青花菜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建立青花菜四倍体的离体双层培养诱导体系,为植物倍性育种提供新途径。以子叶期保留下胚轴0.4~0.6 cm的子叶为外植体,接入含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离体双层培养基(上层为含秋水仙素的液体培养基,下层为不含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24、48和96 h。结果表明:以300mg·L-1秋水仙素处理48 h诱导获得四倍体的效果最佳,LQ-2、S139-2和LQ-23三个材料外植体存活率达100.00%,增殖系数分别为2.00、2.33和2.67,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66.67%、71.42%和62.50%。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在株高、叶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超  王令怡  孙嘉豪  靳莎莎  芮荣  剧世强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猪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以及秋水仙碱对卵母细胞成熟及MⅠ期纺锤体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微管蛋白(α-tubulin)等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之后采用秋水仙碱处理猪卵母细胞,研究秋水仙碱对卵母细胞成熟及MⅠ期纺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猪卵母细胞α-tubulin在生发泡破裂(GVbD)之后开始组装,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Ⅰ)形成典型的纺锤体结构,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至末期(AtⅠ)则分布于两组染色体之间,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在染色体附近重新组装形成典型的纺锤体;微丝蛋白(F-Actin)在GVbD之后富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