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3)
- 2023(5424)
- 2022(4477)
- 2021(4004)
- 2020(3300)
- 2019(7209)
- 2018(6805)
- 2017(12451)
- 2016(7028)
- 2015(7266)
- 2014(6922)
- 2013(6702)
- 2012(6089)
- 2011(5370)
- 2010(5074)
- 2009(4613)
- 2008(4463)
- 2007(3675)
- 2006(3089)
- 2005(2468)
- 学科
- 济(23666)
- 经济(23636)
- 业(18824)
- 管理(18677)
- 企(14367)
- 企业(14367)
- 方法(12104)
- 数学(11095)
- 数学方法(11009)
- 学(7682)
- 农(7539)
- 财(6820)
- 贸(6579)
- 贸易(6579)
- 易(6436)
- 中国(5740)
- 业经(5567)
- 农业(5275)
- 技术(4749)
- 环境(4576)
- 务(4382)
- 财务(4381)
- 财务管理(4375)
- 企业财务(4180)
- 制(3880)
- 产业(3818)
- 划(3637)
- 地方(3481)
- 出(3461)
- 银(3426)
- 机构
- 大学(100012)
- 学院(99578)
- 研究(37625)
- 济(37401)
- 经济(36828)
- 管理(35807)
- 理学(32506)
- 理学院(32096)
- 农(32024)
- 管理学(31411)
- 管理学院(31266)
- 科学(29052)
- 农业(26124)
- 中国(25516)
- 业大(25508)
- 所(21568)
- 京(20620)
- 研究所(20601)
- 农业大学(17933)
- 中心(16104)
- 财(14550)
- 室(14487)
- 实验(14044)
- 江(14031)
- 省(13995)
- 院(13910)
- 业(13548)
- 实验室(13429)
- 科学院(12789)
- 重点(12784)
- 基金
- 项目(80280)
- 科学(61019)
- 基金(59098)
- 家(57554)
- 国家(57115)
- 研究(46471)
- 科学基金(46320)
- 自然(34170)
- 自然科(33424)
- 自然科学(33404)
- 自然科学基金(32843)
- 基金项目(32245)
- 省(32118)
- 社会(30042)
- 社会科(28564)
- 社会科学(28554)
- 划(28105)
- 资助(23194)
- 教育(20345)
- 计划(19782)
- 重点(18846)
- 科技(18703)
- 创(17181)
- 科研(16933)
- 发(16891)
- 业(16665)
- 部(16383)
- 创新(16169)
- 农(15433)
- 编号(15368)
共检索到12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昱洁 韦小丽 周兴武 聂瑞馨 代立
【目的】筛选适宜木荚红豆容器育苗生长的基质配方,为培育优质的木荚红豆的容器育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泥炭、椰糠、珍珠岩、蛭石、塘泥为基质原料,按体积比共配置成7种基质对木荚红豆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分析各配比基质对木荚红豆容器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7组基质的容重范围在0.14~0.44 g·cm-3之间,其中T6处理的基质容重最大,T3处理最小。T6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最高,为276.75 mg·kg-1。不同配比基质培育的木荚红豆容器苗生长差异显著,T6处理的木荚红豆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硝态氮、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等指标最优,T5次之。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容重和碱解氮与木荚红豆容器苗苗高、地径、地下生物量和硝态氮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对木荚红豆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等14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T6的隶属函数值排名第一。【结论】T6(泥炭∶蛭石∶塘泥=1∶1∶1)基质配方容重较大,黏结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且其氮素含量高,利于叶绿素和光合作用酶的合成,增强光合能力,故而是培育木荚红豆容器育苗的理想基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月生 周志春 金国庆 洪桂木 王晖
2005-2006年,在浙江省淳安县,设计4种轻型、半轻型的配比基质,进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容器苗生长、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基质容器苗与大田裸根苗出圃质量和栽植当年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田裸根苗比较,容器苗出圃质量显著提高,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各器官和总干物质积累量高,根系发达,须根大量增生,根茎比大幅增高。在4种配比基质处理中,以泥炭为主的配比基质(占配比基质的39%~49%)容器苗生长量大,出圃质量高。容器苗不仅出圃质量较大田裸根苗高,而且移栽当年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短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琰燚 任少秋 高飞 朱咏莉
为探讨醋糟与不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的影响,遴选适宜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比,以南方红豆杉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10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测定不同配比复合基质性状特征,分析不同配比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醋糟基质可促进南方红豆杉苗株高、地径和总侧枝数的增长,且以醋糟∶锯末体积比为80%∶20%和醋糟∶锯末∶珍珠岩配比为60%∶20%∶20%2个处理的容器苗生长效果较好。醋糟可以替代泥炭作为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轻基质;醋糟中添加锯末比例较高的基质不利于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钱 欧静 杨小燕 张燕莎 张智叶
【目的】江户彼岸樱苗木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上传统育苗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筛选适宜江户彼岸樱容器苗的育苗基质,为快速培育江户彼岸樱容优质容器苗提供提供实践操作和理论基础。【方法】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和黄泥土为材料,常规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对一年生江户彼岸樱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各项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质配比对一年生江户彼岸樱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各项生理特性影响显著,4种容器育苗基质无论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均优于常规基质容器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黄泥土体积比为3:2:1:1时,江户彼岸樱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最优;体积比为2:1:0:1时,基质对容器苗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部分;体积比为1:1:1:1时,苗长势最差,根系出现盘根及畸形生长,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体积比为1:0:0:1时,容器苗出现由于低钾胁迫引起的光系统Ⅱ受损,容器苗光合能力减弱。【结论】基质对江户彼岸樱容器苗质量具有一定的调控性,4种容器育苗基质无论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均优于常规基质。一年生江户彼岸樱容器苗培育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黄泥土体积比为3:2:1:1的轻型基质最佳,培育的江户彼岸樱苗根系发达、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最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媛媛 杨晓玥 吴文 张于卉 喻方圆
【目的】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是我国珍贵树种,它不仅材质优良,且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榉树容器苗营养累积的影响,筛选出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营养积累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为榉树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设置了两个因素即不同配比的苗圃土、农林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农作物秸秆)、珍珠岩组成的基质,以及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通过对不同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影响下榉树容器苗的生物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蛋白质浓度、全碳、全氮等矿质元素浓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基质配比、容器规格以及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榉树容器苗营养积累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如下:在生物量方面,基质M2(90%农林废弃物+10%珍珠岩)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生物量(111.19 g)的积累,基质M3(45%苗圃土+45%农林废弃物+10%珍珠岩)、M5(25%苗圃土+65%农林废弃物+10%珍珠岩)次之;容器C1(30 cm×30 cm的黑色塑料控根容器)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生物量(148.20 g)的积累,容器C2(20 cm×30 cm的黑色塑料控根容器)次之。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方面,基质M1(90%苗圃土+10%珍珠岩)、M2处理下的榉树容器苗中可溶性糖等指标浓度较高;容器C1处理下的可溶性糖(88.029 mg/g)等指标浓度最高,C2次之。在蛋白质浓度方面,基质M5处理下的榉树容器苗中蛋白质浓度(2.59 mg/g)最高,M1、M2、M3次之;容器C1处理下的蛋白质浓度(2.77 mg/g)最高,C2、C4(20 cm×20 cm的普通无纺布容器)次之。在矿质元素方面,基质M2和M5处理下榉树容器苗中全碳等指标浓度较高;容器C1处理下的全碳等指标浓度(9.18 mg/g)最高,C2次之。【结论】综上所述,基质M2(90%农林废弃物+10%珍珠岩)和容器C2(20 cm×30 cm的黑色塑料控根容器)的组合,最适合榉树容器苗的营养积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溧姣 王晓明 王湘莹 蔡能 曾慧杰 陈艺 李永欣 唐丽
【目的】探讨基质配方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紫叶紫薇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方,为紫叶紫薇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方法】以紫叶紫薇优良品种‘丹红紫叶’为研究对象,设计圃地土、泥炭、珍珠岩、蛭石配制成17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不同处理的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紫薇容器苗的综合质量。【结果】不同基质对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影响显著,圃地土30%+泥炭50%+蛭石10%+珍珠岩10%(T11)在生长和生理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圃地土(CK)最差,T11配方的容器苗高、冠幅生长量及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纯圃地土(CK)高出28.52%、25.10%、159.42%、152.55%、139.94%、225.58%、28.20%、25.08%。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为:T11> T13> T5> T15> T12> T2> T6> T1> T7>T10> T16> T9> T8> T14> T3> T4> CK。基质的理化性质与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的物理性质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生物量、根系生长有显著影响,基质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从基质的理化性质、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看,T11是紫薇容器苗的理想基质配方。
关键词:
紫叶紫薇 容器苗 基质 生长 生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鲁敏 李英杰 王仁卿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研究不同配方基质性质与油松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关系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松容器苗的地径、高径比、单株鲜质量、地下干质量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苗木单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地上鲜质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基质的苗木在顶芽干质量、根系活力和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基质的密度、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是影响油松容器苗生长的主要因子;基质中碱解氮的含量是影响容器苗地上与地下部分比例关系的主要因子;在北方培育油松容器苗,基质配方以表土40%、黄色粘土15%、松林表土20%、腐熟粪肥20、炉灰渣5%的配方比例,质地为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霞 郑坚 刘洪见 钱仁卷 王金旺
以珍珠岩、锯屑、稻谷壳和泥炭土为材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设计14种轻型基质配方。以常规基质为对照,研究这14种基质对无柄小叶榕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容器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5,6和8号基质容器苗的生长极显著优于常规基质容器苗,而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的生长则极显著差于对照。5,6和8号基质容器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此外,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O2·-产生速率明显高于对照。3,12和14号基质容器苗较低的光合性能是由于光合色素合成不足和光合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为探索桑树幼苗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以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 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桑树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但引起桑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碳代谢能力降低;而补充蓝光虽然抑制桑树幼苗茎伸长和叶片展开,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促进叶片比叶质量、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Rubisco活性增强。相比于白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处理,红光下桑树叶片Pn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Rubisco含量和活性降低造成的。总体来看,红蓝组合光下植株的生长状况、生理特征与白光处理相似。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红光基础上补充蓝光对保持桑树幼苗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驱动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
桑树 光质 红光 蓝光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家琛 陈钢 戴嘉豪 范福金 曹光球 曹世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质下杉木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揭示杉木幼苗对不同光质的响应差异,为杉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材料,利用LED智能调光台为人工光源,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1:1)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结构,并测定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结果】白光、红蓝复合光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红光处理和蓝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红光处理分别高130.61%、204.05%、112.14%,比蓝光处理分别高37.80%、31.34%、49.91%,而红蓝复合光处理比红光分别高89.02%、176%、51.09%,比蓝光处理分别高13.07%、18.96%、6.81%。白光处理和红光处理下幼苗叶片胞间CO_(2)高于蓝光处理和红蓝复合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6.32%、5.10%,红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4.18%、3.01%。光合色素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27.81%、26.51%、15.52%。叶绿素比值在红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3.32%、1.90%、3.79%,而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余3种处理。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出,红蓝复合光下细胞壁更加完整平滑,基粒、基质片层及其结构更加完整。【结论】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蓝光以及掺杂一定比例的红蓝光是杉木幼苗良种壮苗的理想光质。
关键词:
光质 杉木 光合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雪红 胡根长 冯建国 周志春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kg以上时,缓释肥施用量对木荷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大却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发育;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但根冠比有所下降。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综合考虑,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的优化培育方案为:基质的泥炭与谷糠比为7∶3,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为2.5 kg,容器规格为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关键词:
雄性毛白杨 氮素形态 生长 养分累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思毅 孙娜 秦雪龙 蔡丽平 梁锋娜 靳城 于乐 侯晓龙
植生工程是边坡治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探讨废弃菌渣在植生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食用菌栽培的废弃菌渣作为植生基材的有机质材料,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保水剂,将其与土壤、水泥、肥料、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种子按不同配比混拌后形成不同植生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宽叶雀稗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生基材配比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影响,随着土壤比例的减小和菌渣比例的增大,宽叶雀稗种子发芽速率加快,促进萌发和幼苗生长,土壤:菌渣比为0:4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佳,显著优于其他配比。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土壤:菌渣比为0:4时,PAM添加量2.0%加速发芽过程,PAM添加量对宽叶雀稗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与土壤:菌渣配比有关,当PAM添加量为1.0%时,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差异较小,但PAM添加量2.0%时,对萌发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菌渣配比和PAM对萌发幼苗的生理指标存在较大影响,不同指标变化特征不同,但均存在较大影响。因此,植生工程中菌渣含量高、PAM添加量0.5%~1.0%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有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王秀花 楚秀丽 张东北 周志春
以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2年生容器苗为材料,研究轻基质配比对其生长、根系发育及氮、磷吸收的影响,共设置2种体积分数基质配比,分别为45%泥炭+40%谷壳+15%黄心土(S1)和35%泥炭+40%谷壳+25%黄心土(S2)。结果表明:浙江楠在S1基质下,其苗高和茎生物量分别达88.91 cm和23.35 g,明显优于S2基质,分别较其高6.61 cm和3.39 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亚敬 毕君 李秋艳 髙红真
为探索不同粒径配比松树皮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找到适合油松生长的不同粒径的最佳含量比例,本研究对不同粒径含量的松树皮基质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和油松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处理基质的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比较稳定,且栽培前后的各项物理指标均满足理想基质的要求;综合油松生物量、生长指标、生理指标等分析,配比方案T4较好,即按照粒径大小2~5 mm∶0.5~2 mm∶
关键词:
松树皮 粒径 物理性状 油松 生长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