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7)
- 2023(5351)
- 2022(4556)
- 2021(4267)
- 2020(3753)
- 2019(8445)
- 2018(8306)
- 2017(15520)
- 2016(9000)
- 2015(9584)
- 2014(9657)
- 2013(9242)
- 2012(8460)
- 2011(7696)
- 2010(7789)
- 2009(7039)
- 2008(6951)
- 2007(6002)
- 2006(4984)
- 2005(4365)
- 学科
- 济(34280)
- 经济(34255)
- 管理(23968)
- 业(21323)
- 方法(20385)
- 数学(18705)
- 数学方法(18333)
- 企(17559)
- 企业(17559)
- 学(11448)
- 环境(9469)
- 农(7801)
- 财(7371)
- 中国(6784)
- 生态(6437)
- 划(6092)
- 理论(5749)
- 业经(5733)
- 地方(5591)
- 技术(5454)
- 农业(5252)
- 和(5233)
- 务(5026)
- 财务(5007)
- 财务管理(4998)
- 制(4856)
- 企业财务(4853)
- 融(4836)
- 金融(4835)
- 资源(4723)
- 机构
- 学院(126206)
- 大学(125656)
- 研究(47193)
- 济(44473)
- 管理(44145)
- 经济(43540)
- 理学(39394)
- 理学院(38826)
- 管理学(37524)
- 管理学院(37318)
- 科学(35898)
- 农(34139)
- 中国(31735)
- 农业(27764)
- 业大(27293)
- 所(26649)
- 京(26445)
- 研究所(25209)
- 中心(20826)
- 财(19216)
- 江(18546)
- 农业大学(18065)
- 室(17381)
- 省(17017)
- 院(16636)
- 实验(16278)
- 科学院(16119)
- 财经(16114)
- 北京(15845)
- 实验室(15697)
- 基金
- 项目(96791)
- 科学(75322)
- 基金(71375)
- 家(67323)
- 国家(66910)
- 研究(59356)
- 科学基金(55341)
- 自然(40720)
- 省(39848)
- 自然科(39791)
- 自然科学(39781)
- 自然科学基金(39048)
- 基金项目(37780)
- 社会(36540)
- 社会科(34731)
- 社会科学(34720)
- 划(34477)
- 资助(30037)
- 教育(27613)
- 重点(23260)
- 计划(22886)
- 科技(20714)
- 编号(20603)
- 发(20470)
- 创(20286)
- 部(20073)
- 科研(19758)
- 创新(19067)
- 业(17349)
- 专项(17086)
共检索到169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清 李阳生 胡新喜
12 个生育期相近的早稻中的早熟和早中熟水稻品种在1996~1997 年7 月21 日至8 月5 日每5 天一次的分期直播试验中生育特征表现出了广泛的差异。根据各品种在4 个不同播期中的生育与产量表现及所需的有效积温及营养期与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比, 可将参试品种分为“强温敏型、灌浆促进型和灌浆迟滞型”三类, 其中灌浆促进型是最适合秋涝减灾的翻秋品种, 它具有当播期推迟时, 全生育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减少、营养期与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比逐渐升高、灌浆期所需的有效积温迅速减少、丰产性与早熟性关系协调等特点。根据各品种随播期推迟而产量迅速下降的特点, 认为即使最适宜的早稻品种翻秋直播最迟不应超过7 月底。
关键词:
早稻翻秋 分期直播 生态适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马丽敏 孙祖琰 王运华
选择 4 9个全国主产区玉米基因型 ,在水培条件下进行缺锌胁迫适应性研究 ,计算其缺锌和正常供锌水平下生物产量的比值 ,即为玉米锌效率系数。提出该系数≤ 0 5为锌低效 ,即对缺锌敏感基因型 ;0 5~ 0 9之间为锌效率中等 ,即对缺锌中度敏感基因型 ;≥ 0 9为锌高效 ,即对缺锌不敏感基因型。这一概念可以较好地反映生产实际。研究发现 ,缺锌时玉米的根生长几乎不受影响 ,表现为根 /冠值高于锌供应正常时根 /冠值。同时 ,锌敏感基因型缺锌时根 /冠值高于锌不敏感基因型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锌胁迫 适应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峰 贺立源 刘艳飞 吴照辉 郭再华
为了解不同磷效率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的生态适应性情况,以中性土壤上筛选获得的45份耐低磷水稻品种和5份低磷敏感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用中性土壤为对照,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上进行了水稻苗期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3种土壤相对分蘖数均值表现为中性土>酸性土>碱性土,相对株高均值表现却相反,分别为碱性土>酸性土>中性土,但不同土壤变化不大;部分中性土壤上筛选的耐低磷水稻品种存在对不同酸度土壤的生态适应性差异。可见,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表现出对低磷的耐受能力不同,存在着耐低磷特性对不同酸度土壤的基因型差异。
关键词:
磷效率 不同酸度土壤 生态适应性 鉴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廷波 荆奇 王勋 姜东 曹卫星
以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及其生态变异性。结果表明,丽江点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南京点,丽江点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南京点,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数是限制丽江点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南京点是有效穗数。基因型、生态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每穗颖花数受基因型控制,千粒重受基因型或环境的独立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生态环境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夏小环 赵旭 方晓东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涛 彭潞波
以云南省育成的14个功能型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新平、玉溪和寻甸3个生态点种植,研究不同基因型粳稻的产量和功能成分含量及其生态变异。结果表明:寻甸的水稻平均产量、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新平和玉溪,以新平最低,玉溪每穗穗粒数显著高于新平和寻甸,不同地区粳稻千粒重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限制新平、玉溪、寻甸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功能成分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千粒重受基因型控制,γ–氨基丁酸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总黄酮、生物碱受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共同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吉志军 尤娟 王龙俊 王绍华 杜永林 张国发 王强盛 丁艳锋
以7个粳稻品种和4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在江苏省不同生态地区间的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的水稻品种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着差异,并有强弱之分;粳稻的加工品质根据其品种类型的不同,在不同稻区有不同的表现,籼稻的加工品质在江苏中北部地区表现较好;粳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在江苏中部里下河稻区较优,籼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则以纬度较高的地区较优。
关键词:
稻米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生态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仓 吴龙龙 张露 黄晶 朱练峰 虞轶俊 张均华 武美燕 曹小闯 金千瑜
【目的】阐明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发育、磷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利用抗逆基因选育水稻新品种,提高稻田水磷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粳稻(Nipponbare,Nip)、籼稻(Kasalath,Kas)和旱稻502 (Upland rice,U502) 3种不同基因型水稻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培养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磷吸收、氧化损伤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磷水平相比,低磷胁迫显著抑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Nip、Kas和U502)生物量和磷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根系和叶片氧化损伤水平,且水分胁迫进一步加剧了低磷对Nip和Kas水稻的抑制作用;但是水分胁迫对U502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相反,低磷胁迫显著提高了Nip、U502和Kas水稻根系和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且Nip和U502水稻可通过增加根系磷含量和磷分配比例增强其低磷胁迫适应能力,而Kas水稻可通过提高其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磷吸收利用能力。同时,不同基因型水稻均可通过提高根系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花青素)和抗氧化酶(如SOD、POD和CAT)活性来提高其抗水分和低磷胁迫能力。【结论】水稻可通过增加根系吸收或吸收后再分配策略、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其低磷和水分胁迫胁迫适应能力,且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慧 王家银 辜琼瑶 涂建 刘晓利 黄平 杨久 李自超 卢义宣 张云 陈忆昆 奎丽梅 王明蓉
根据低磷胁迫下植株总吸磷量、单株籽粒重、相对根体积等将耐低磷种质对低磷的适应机制分为5类:根系扩展适应型、低浓度适应型、奢侈型、植株利用高效型、被动适应型。在进行耐低磷种质筛选的时候应选择植株利用高效型(单位磷能产生较高生物量或经济产量的基因型),即植株磷绝对吸收量低但产量不低。本试验筛选出7份植株利用高效型品种,分别为捻大粒、双城糯、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老爷胡子、承德京租、糯子,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提供可靠的资源。
关键词:
水稻 耐低磷 分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红梅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正常氮和低氮水平下两个早稻常规品种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高蛋白基因型湘早籼 2 4号在两种氮水平下其根系活性吸收面积 ,α-萘胺氧化力 ,叶、茎鞘、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与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明显高于低蛋白基因型中优早 81号 .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氮素的吸收和同化能力及籽粒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早稻 基因型 籽粒蛋白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杰 丁彦
播种期的安排是水稻生产十分重要的措施.通过对引进的2个巴西旱稻品种(Iapar-9和Tangara)不同播种期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探讨了巴西旱稻的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Iapar-9和Tangara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左右,此时期播种产量最高;2个巴西旱稻品种不同播种期处理LAI和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变化总的趋势是齐穗期最大,随后逐渐减小;不同播种期处理齐穗期前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齐穗期后根系活力随播种期的延迟而降低,且差异显著;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低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巴西旱稻 生育期 产量 最佳播种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慧 辜琼瑶 黄平 奎丽梅 涂建 张洪亮 卢义宣 张云 陈忆昆 李自超
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28份耐低磷种质资源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苗期耐低磷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5×10-6磷水平下可有效鉴定苗期各水稻基因型的耐低磷能力,以苗期相对根干重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以相对根干重为筛选指标获得苗期耐低磷种质共14份,分别为武糯1号、盐粳2号、双城糯、麻酒谷、软稻子、大红芒、大白芒、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普粘7号、嘉农育257、农林12、意大利4号、滇屯502,这些品种可作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低磷能力 鉴定 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辛星光 肖立中 莫钊文 聂俊 闻祥成 李媛 刘琪 唐湘如
以常规稻(中花11和华航31)、二系杂交稻(Y58S/1589和P88S/1589)和三系杂交稻(深优9586和湘丰优10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光合特性以及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试验设超声波和对照2种处理方法,采用单本移栽,株行距规格为20 cm×20 cm。试验每处理设置3次重复,各小区面积为42 m2,按当地高产栽培措施进行管理。测定剑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提高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物质输出率...
关键词:
水稻 超声波 基因型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鸿 吴洁 张亚丽 王东升 沈其荣
以矮秆粳稻4007、武运粳和高秆粳稻豫粳和云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株高水稻累积和转运氮素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4007和武运粳的产量显著高于豫粳和云粳。矮秆粳稻4007和武运粳在分蘖期累积的氮素量低于豫粳和云粳,开花期后吸收的氮素显著高于豫粳和云粳。矮秆粳稻转运到籽粒中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以及籽粒氮素产量均显著高于高秆粳稻,而成熟时残留在茎叶中的氮素低于高秆粳稻。上述结果表明,种植矮秆粳稻更有利于水稻高产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粳稻 株高 产量 氮素累积 氮素转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莉梅
以磷高效基因型水稻屉优418、辽优2005和磷效低基因型培杂茂三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分别从根系形态学,磷吸收、利用和运转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磷素营养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磷高效基因型水稻是磷吸收效率、运转效率和利用效率高的结果。较大的根体积、根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Km、Cmin小,Imax大等是水稻对磷高效吸收的特征。但基因型不同,特征也有区别,本试验中屉优418对磷高的吸收效率主要是由于根系强大,Imax大所致,而辽优1025高的磷吸收效率则主要缘于根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大,根系活力强。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差异 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莉梅 郭荣发 郭智娟
为了筛选磷高效基因型水稻种质,以14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供试材料,对低磷和正常供磷处理下水稻分蘖期的生物学性状、磷的吸收利用效率、成熟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明显影响水稻的生长,分蘖期的株高、分蘖数、干物质量、磷吸收效率、单株产量分别低于正常供磷处理5.9~14.5cm,4.5~14.8,2.15~7.53 g/株,5.35~14.46 mg/株,0.5~13.4 g,而根冠比和磷利用效率分别高于正常供磷处理0.01~0.08,133.8~416.4 g/g,且不同基因型水稻间差异显著。说明筛选具有较高磷吸收利用效率和较高产量的水稻种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 磷营养 吸收效率 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