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361)
- 2022(9423)
- 2021(8940)
- 2020(7682)
- 2019(17844)
- 2018(17908)
- 2017(34029)
- 2016(19104)
- 2015(21452)
- 2014(21386)
- 2013(21160)
- 2012(19296)
- 2011(17289)
- 2010(17010)
- 2009(15465)
- 2008(14817)
- 2007(12552)
- 2006(10681)
- 2005(9064)
- 学科
- 济(72331)
- 经济(72256)
- 管理(51632)
- 业(48792)
- 企(41643)
- 企业(41643)
- 方法(39496)
- 数学(34871)
- 数学方法(34336)
- 学(19546)
- 农(17290)
- 财(16435)
- 中国(16311)
- 业经(14897)
- 地方(13888)
- 理论(12793)
- 和(11918)
- 贸(11697)
- 贸易(11691)
- 农业(11641)
- 技术(11444)
- 易(11338)
- 环境(11322)
- 务(11024)
- 财务(10958)
- 财务管理(10941)
- 企业财务(10373)
- 制(10336)
- 划(10076)
- 教育(9130)
- 机构
- 大学(268103)
- 学院(266575)
- 管理(105444)
- 济(95269)
- 理学(93227)
- 经济(93094)
- 理学院(92135)
- 管理学(89974)
- 管理学院(89540)
- 研究(89284)
- 科学(63744)
- 中国(61894)
- 京(56926)
- 农(54446)
- 业大(48927)
- 所(47101)
- 研究所(43998)
- 农业(43739)
- 财(40989)
- 中心(39580)
- 江(36929)
- 北京(35203)
- 财经(34093)
- 范(34028)
- 师范(33532)
- 院(32072)
- 技术(31364)
- 经(31089)
- 州(30425)
- 农业大学(29087)
- 基金
- 项目(196594)
- 科学(152621)
- 基金(142266)
- 研究(133868)
- 家(127745)
- 国家(126749)
- 科学基金(107231)
- 社会(80160)
- 省(79388)
- 基金项目(76173)
- 社会科(75897)
- 社会科学(75876)
- 自然(75584)
- 自然科(73866)
- 自然科学(73848)
- 自然科学基金(72442)
- 划(67426)
- 教育(61780)
- 资助(59823)
- 编号(53285)
- 重点(44502)
- 成果(42094)
- 部(41508)
- 创(41105)
- 发(41026)
- 计划(40435)
- 科研(38941)
- 创新(38348)
- 课题(37238)
- 科技(36063)
- 期刊
- 济(95398)
- 经济(95398)
- 研究(69095)
- 学报(54813)
- 农(49119)
- 科学(46451)
- 中国(45545)
- 大学(38561)
- 管理(36962)
- 学学(36847)
- 农业(34326)
- 财(29021)
- 教育(27034)
- 技术(22504)
- 业(18154)
- 融(16212)
- 金融(16212)
- 业经(15889)
- 业大(15487)
- 财经(15272)
- 科技(15196)
- 经济研究(15187)
- 版(13976)
- 图书(13940)
- 经(12799)
- 理论(12781)
- 技术经济(12735)
- 林业(12680)
- 农业大学(12456)
- 问题(12434)
共检索到362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兵 高荣岐 尹燕枰 管延安 张华文
以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下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关系,以及小麦生育期功能叶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及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营养水平下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都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籽粒的蛋白质积累过程品种间存在差异,PH82-2-2一直处于最高水平,而PH97-4一直处于最低水平,PH97-5在籽粒发育后期蛋白质含量超过济南17,低于PH82-2-2,高于PH97-4。籽粒GS活性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籽粒GS活性较高,反之,较低,PH8...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功能叶 蛋白质含量 酶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研究了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和扬麦 9号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特征及叶茎鞘中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差异。结果表明 :蛋白质含量不仅与后期回升时间有关 ,还和回升速度有关 ;淀粉含量主要和前期的快速积累有关。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而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关系密切 ;籽粒淀粉产量由低到高为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扬麦 9号 ,并随淀粉含量升高而上升。不同基因型小麦茎鞘碳、氮积累和运转有明显差异 :黑麦 76和扬麦 10号碳、氮在灌浆后期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少 ,而徐州 2 6和扬麦 9号转运量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敏 王振林 尹燕枰 高荣岐 李圣福 闫素辉 于安玲
【目的】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旗叶、籽粒氮代谢主要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阐明其源、库氮形态以及相关酶活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高、中、低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各2个,研究籽粒形成期硝态氮、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形成期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蛋白质积累量呈现为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随籽粒发育,3种类型品种籽粒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成熟时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旗叶氨态氮含量与籽粒硝态氮含量呈类似变化趋势,成熟时氨态氮含量因品种而异。...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 何建国 熊淑萍 马新明
针对专用小麦栽培的氮素合理利用问题,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NH4+-N)能提高强筋小麦豫麦34、中筋小麦豫麦49旗叶的GS和GOGAT活性,硝态氮(NO3--N)则能提高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的GS和GOGAT活性。施用铵态氮和酰胺态氮(NH2-N)有利于提高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而NO3--N则不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GS活性呈正相关。NO3--N可提高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NH2-N能提高中筋小麦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红梅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正常氮和低氮水平下两个早稻常规品种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高蛋白基因型湘早籼 2 4号在两种氮水平下其根系活性吸收面积 ,α-萘胺氧化力 ,叶、茎鞘、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与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明显高于低蛋白基因型中优早 81号 .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氮素的吸收和同化能力及籽粒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早稻 基因型 籽粒蛋白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向辉 邵运辉 任中信 郑飞
以3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起垄栽培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栽培可以提高灌浆初期小麦旗叶及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灌浆后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但不同基因型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起垄栽培可以显著提高藁麦8901和郑麦975子粒蛋白质含量,而对弱筋品种豫麦50号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占玲 刘宾 田宾 谢全刚 李文福 田纪春
【目的】检测灌浆过程中控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的条件及非条件QTL,阐明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段内QTL的表达方式,揭示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以花培3号×豫麦57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取样,对小麦GPC进行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影响GPC的9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QGpc3A为整个灌浆过程都能表达的非条件QTL,其余条件和非条件QTL只在几个或单独一个时期表达。花后12 d,控制GPC的基因表达活跃,非条件QTL和条件QTL总共能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的42.6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蒋晓菲
为揭示小麦籽粒蛋白质在制麦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籽粒蛋白质对麦芽品质影响的机理,以皖麦38、扬麦13和小偃6号3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澳大利亚啤酒大麦品种Stilling为对照,系统分析了参试材料在降温发芽过程中的蛋白质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总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小,仅变化了2.09%;可溶性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大,制麦前后相比可溶性氮增加了约4.8倍;隆丁区分的高分子氮变化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约为48%),中分子氮变化不大(约为7%),而低分子氮在40%~48%变化。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制麦地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差异较大,揭示其制麦工艺应与啤酒大麦有所不同。
关键词:
小麦 小麦啤酒 小麦制麦 蛋白质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晓燕 朱艳 汤亮 曹卫星
【目的】建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模型,以期为预测小麦籽粒品质状况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水氮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过程,构建了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随花后生长度日(GDD)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清蛋白含量随花后GDD的动态变化,对数函数方程描述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变化过程;并以籽粒氮素和水分因子描述了不同水氮状况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的定量影响。同时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灌浆期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预测的均方根差分别为0.44%、0.58%、0.53%和0...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蛋白质组分 模拟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左毅 马冬云 张艳菲 李愿 王晨阳 郭天财
为了给不同专用小麦的育种及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强、中、弱筋小麦品种郑麦366、豫麦49-198、郑麦004,研究了不同穗粒位籽粒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蛋白质含量,强、弱筋力类型小麦品种穗位差异均表现为下>中>上,而中筋品种豫麦49-198则表现为中>下>上;3个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粒位之间均表现为G1、G2位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3位,表明G1、G2位籽粒对提高蛋白质含量有利。3个品种籽粒SDS沉降值均表现为中、下部籽粒较高;郑麦366的中、下部穗位的G1位SDS沉降值显著高于其他粒位;对于中筋和弱筋品种,粒位差异为G2>G1>...
关键词:
冬小麦 穗粒位 蛋白质 氮代谢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栓明 郭银巧 王克如 谢瑞芝 戴建国 肖春华 李静 李少昆
【目的】筛选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波段并建立优化模型,可实现快速、无损测定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田间便携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速测仪设计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以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施氮量和2个灌溉量共6个处理,建立丰富的样本类型,共采集176个小麦籽粒光谱数据;将ASD Field Spec Pro光谱仪采集到的基于全反射下垫面的整粒小麦籽粒反射光谱通过公式A=log(1/R)转换为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采用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基线校正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消除背景噪声,然后采用交叉验证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特征波段压缩;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静 江海东 周 琴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 和扬麦 16 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以喷施 pH5.6 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和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 17 旗叶中 NR、GS 活性,籽粒中 GS、GPT 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的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的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降低。花后酸雨提高了扬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启 李玉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静 江海东 周琴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和‘扬麦16’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试验设6个处理,以喷施p H5.6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17’旗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谷/醇比显著降低。花后酸...
关键词:
小麦 酸雨 渍水胁迫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静 刘福建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2个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大穗型品种豫麦66号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号籽粒库活性的差异。试验采用KI-I2法测定淀粉含量,参照Douglas等和Tsai等的方法测定SS和AGPP活性,采用Chhaya等的方法测定IAAO活性。结果表明,2个品种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偏晚,且高值持续期长;籽粒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15d和30d;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活性呈单峰曲线,均在花后20d达到峰值;豫麦66号淀粉积累高峰出现较晚,但在灌浆中后期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明显高于豫麦...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源库关系 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