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3)
2023(7272)
2022(6025)
2021(5483)
2020(4499)
2019(9977)
2018(9528)
2017(16607)
2016(10044)
2015(10808)
2014(10375)
2013(9822)
2012(8824)
2011(7922)
2010(7827)
2009(6836)
2008(6755)
2007(5714)
2006(4827)
2005(4012)
作者
(32748)
(27319)
(27291)
(25488)
(17123)
(13556)
(12027)
(10893)
(10511)
(9503)
(9354)
(9211)
(9025)
(8875)
(8711)
(8421)
(8296)
(8095)
(7896)
(7805)
(7402)
(6795)
(6642)
(6291)
(6264)
(6063)
(6038)
(6020)
(5721)
(5671)
学科
(29148)
经济(29111)
管理(24352)
(23875)
(18291)
企业(18291)
方法(14545)
数学(13300)
数学方法(13088)
(10079)
(9325)
(8928)
中国(8359)
教育(7433)
(7365)
贸易(7365)
(7202)
(6941)
业经(6902)
农业(6741)
理论(6654)
技术(5983)
(5766)
财务(5746)
财务管理(5738)
研究(5624)
企业财务(5453)
教学(5383)
环境(5312)
地方(4782)
机构
大学(136138)
学院(135968)
研究(50730)
(46863)
经济(45675)
管理(45657)
理学(40651)
理学院(40083)
(39927)
管理学(39014)
管理学院(38826)
科学(37024)
中国(32516)
农业(32404)
业大(31499)
(28187)
(27988)
研究所(26305)
农业大学(22130)
中心(21573)
(20495)
(19632)
(18983)
技术(18807)
(18527)
(18318)
(17088)
北京(16973)
(16803)
师范(16659)
基金
项目(103101)
科学(77999)
基金(72753)
(69044)
国家(68469)
研究(64701)
科学基金(56017)
(43455)
自然(40818)
自然科(39925)
自然科学(39900)
自然科学基金(39222)
基金项目(39041)
社会(38725)
(37143)
社会科(36654)
社会科学(36639)
教育(32237)
资助(29469)
重点(24492)
编号(24428)
计划(23981)
(22327)
科技(22295)
(21626)
(21082)
科研(20965)
创新(20891)
(20111)
(18959)
期刊
(45929)
经济(45929)
学报(37679)
(35126)
研究(33843)
中国(30347)
科学(28147)
大学(26472)
学学(25610)
农业(23955)
教育(19979)
管理(14724)
(14560)
(13080)
业大(12112)
技术(10783)
农业大学(10535)
(9678)
科技(8303)
业经(8065)
经济研究(8030)
(7921)
金融(7921)
财经(7667)
林业(7578)
(7334)
自然(7047)
中国农业(6962)
(6507)
自然科(6079)
共检索到187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杰  张晓  梁琼月  董蒙蒙  李立  肖未  何冰  
【目的】解析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A02,A08固氮酶活力的影响,以期找到菌株的培养条件最优组合,为木薯固氮菌的培养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法研究5个培养条件(pH、温度、KNO_3、NH_4Cl、O_2)对2个菌株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确定2个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体系。【结果】2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随着pH、温度和KNO_3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规律;菌株A02和A08固氮酶活性随着NH_4Cl和O_2浓度升高呈现出线性下降趋势,其中A02对NH_4Cl浓度增加更敏感,而A08对O_2浓度升高更敏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菌株A02的最适培养条件组合是pH 7.5,温度25℃,KNO_3 8 g/L,O_2浓度21%,此时A02固氮酶活力达935 nmol/(mL·h),各条件的影响效应为温度>O_2>pH值> NH_4Cl>KNO_3;菌株A08的最佳培养条件组合是pH 7.5,温度25℃,KNO_3 6 g/L,NH_4Cl 8 g/L,此时固氮酶活力为768 nmol/(mL·h),各培养条件的影响效应为温度>KNO_3>pH值>O_2>NH_4Cl。【结论】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木薯内生固氮菌A02和A08的最适培养体系,在最适条件下2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得到显著提高,为2种菌株在木薯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标声  汪丽芳  宋昭昭  贾雨雷  林占熺  
采用Ashby和Nfb无氮培养基从巨菌草成熟期根部分离得到1株具有高效固氮性能的内生固氮菌GN02,其在分离的菌落中所占比例最高,且酶活性较高.经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株与克雷伯氏菌属各菌株同源性关系可达99%,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在含氮源的KP培养基中菌株GN02的生长情况明显优于无氮源的Ashby培养基.菌株GN02在KP培养基中的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7.1℃,pH 5.6,蔗糖25.6 g·L~(-1),在此条件下其D_(600 nm)能达到1.48,比优化前提高了22.31%.响应面优化所得到的培养条件重复性好,准确、可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琦  李文涛  张沛东  张秀梅  
为了解鳗草(Zostera marina)根际微生物的共生固氮功能,并分离得到对海草有潜在促生效果的功能微生物,以山东荣城天鹅湖鳗草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固氮培养基从其根际分离得到了两株具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3A和4G),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和固氮基因nifH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筛选和鉴定,探讨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并获得了菌株典型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菌株3A为海旋菌(Thalassospira),革兰氏阳性菌,菌落圆形桔黄色,可利用的碳源:D-甘露糖,D-松三糖,L-鼠李糖等,最佳培养条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莎莎  曹煜成  李卓佳  胡晓娟  徐煜  徐武杰  杨铿  苏浩昌  文国樑  
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是一株具有溶甲藻能力的菌株,为探究营养条件与培养条件对A4生长的影响,明确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菌株的生长特性,先以单因素方法比较不同碳、氮营养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再以Plackett-Burman方法综合比较碳源、氮源、pH、接种菌量、温度、转速、装液量等因子对其生长的协同影响效应。结果显示,A4菌对有机碳源玉米浆和有机氮源大豆蛋白利用效果最好,培养24 h后菌量分别达到3.58×108、3.19×108 CFU/ml。各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大豆蛋白、温度、玉米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武杰  杨铿  苏浩昌  文国樑  
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是一株具有溶甲藻能力的菌株,为探究营养条件与培养条件对A4生长的影响,明确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菌株的生长特性,先以单因素方法比较不同碳、氮营养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再以Plackett-Burman方法综合比较碳源、氮源、p H、接种菌量、温度、转速、装液量等因子对其生长的协同影响效应。结果显示,A4菌对有机碳源玉米浆和有机氮源大豆蛋白利用效果最好,培养24 h后菌量分别达到3.58×108、3.19×108 CFU/ml。各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大豆蛋白、温度、玉米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逄昔莎  徐汉虹  廖美德  黄海翔  
【目的】对抗真菌活性菌株BP08进行鉴定,并对其最适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方法】从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土壤中筛选出1株BP08拮抗菌株,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P08进行鉴定;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发酵液拮抗水稻纹枯病菌活性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菌株BP08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在培养基初始pH值7.0~8.0,发酵温度30℃,装液量100 mL/L,接种量为3%,180 r/min条件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魏冉  李丽娜  韩晓日  
将研究室保藏的固氮菌(GY)、溶磷菌(LY)和硅酸盐细菌(JY)以不同组合进行混合培养,探讨通过此方式提高菌剂的固氮、解磷和解钾能力。分别以单菌株培养、两两混合双菌株培养及三菌株混合培养方式,对培养液的固氮酶活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固氮能力方面,培养24h,pH值7.0条件下,分别对7种组合固氮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菌株组合GY+LY+JY的C2H4浓度达到1987.4nmol.h-1.mL-1,其固氮酶活性最强;在解磷能力方面,培养10d,pH值7.0条件下,各体系解磷量达到最高值;其中,LY菌液中可溶性磷浓度为0.930μg·mL-1,其解磷能力最强;在解钾能力方面,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高婕  曹福祥  龙绛雪  董旭杰  
在ABTS法检测漆酶酶活性的基础上对黑孢漆斑菌的生长条件进行摸索.采用生长曲线分析,正交多因素分析及单因素分析对初始酸碱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菌龄,摇床转速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5.5,接种量7.5%,菌龄9天,摇床转速160 r/min,自然光照,培养9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黄镇亚  
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最有效的木低聚糖可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为此 ,可以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的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该文就木霉合成木聚糖酶过程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气条件、pH值等 ,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活性在培养 84h时达到最大值 ;当将温度控制在 30℃ ,摇床转速为 180r min时 ,木聚糖酶活性最高 ,达到 2 0IU mL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继莲  李明源  任羽  陈芸  
从慕士塔格峰江布拉克冰川融水中筛选获得一株耐低温蛋白酶细菌菌株P3-1,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其分泌的蛋白酶最适催化温度为25℃,符合低温酶特性.通过单因子筛选及正交试验优化P3-1发酵条件,确定其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比为:3.0%葡萄糖、1.5%蛋白胨、0.3%Mg SO4,最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P H 7.0,发酵时间42 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产酶活力可达82.1 U·M L~(-1),是最初(37.3 U·M L~(-1))的2.2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卫华  陆承平  
对体外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胞外蛋白酶 (ECPase)产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 ,其产量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等有关。蔗糖能促进蛋白酶的产生 ,NH4 + 抑制蛋白酶的产生。其最佳产酶条件为 :pH 7 5的0 0 2mol·L-1KC1,0 0 6mol·L-1K2 HPO4 ,5g·L-1的蔗糖和 5g·L-1的胰蛋白胨水 ,2 8℃ ,15 0r·min-1摇床培养 6 5h。在此条件下酶活性可达 2 0 8U·mL-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绳桃  
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黑斑病菌产孢量的影响杨绳桃(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关键词甘薯黑斑病菌;培养条件;产孢量THEEFFECTOFDIFFERENTINCUBATIONCONDITIONONTHESPOREPRODUCTIONINCER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付娇娇  王旭  刘海泉  孙晓红  谢晶  潘迎捷  赵勇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4、15、25和37℃)、pH(4、5、6和7)及NaCl浓度(0.5%、2.5%、4.5%和6.5%)对单增李斯特菌野生型菌株(WaX12)及sigB缺失突变型菌株(WaX12-Δsig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WaX12菌株,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变异系数分析显示,不同培养条件对WaX12菌株及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均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NaCl浓度次之,pH最弱;且WaX12-ΔsigB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更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其次,分别选取了WaX12菌株与WaX1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明  胡景江  武杭菊  曹支敏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试验,对皱柄白马鞍菌液体深层培养中培养基成分、pH值、装液量及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小麦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适pH 5.5-6.5,装液量300-400 mL/L,接种量5 mL培养菌液,温度26-28℃;摇床转速100 r/min,培养时间7 d。适宜条件下最大菌丝生物量可达5.867 g/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冬  曹铮  沈锦玉  沈智华  尹文林  吴颖蕾  张念慈  
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BSK - 10株的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葡萄糖、甘油对BSK - 10株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各种无机离子中 ,HPO4 2 - 、Fe2 + 、Ca2 + 、(NH4 ) 2 SO4 、Mg2 + 、Zn2 + 、Mn2 + 对BSK - 10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Cu2 + 、Co2 + 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Na2 HPO4 与各种离子间存在交互作用 ,Fe2 + 、Mg2 + 、Zn2 + 、Mn2 + 的促生长作用在Na2 HPO4 的存在时表现得极为明显 ,而 (NH4 ) 2 SO4 、Mn2 + 在Na2 HPO4存在时有轻微抑制作用 ;葡萄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