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1)
- 2023(8962)
- 2022(7966)
- 2021(7328)
- 2020(6430)
- 2019(14670)
- 2018(14548)
- 2017(26936)
- 2016(15686)
- 2015(17774)
- 2014(17502)
- 2013(17176)
- 2012(15944)
- 2011(14580)
- 2010(14767)
- 2009(13800)
- 2008(13633)
- 2007(12429)
- 2006(10582)
- 2005(9343)
- 学科
- 济(54177)
- 经济(54129)
- 管理(36310)
- 业(34901)
- 企(27239)
- 企业(27239)
- 方法(27084)
- 数学(24037)
- 数学方法(23744)
- 农(17216)
- 学(15248)
- 中国(14461)
- 财(13993)
- 贸(11814)
- 贸易(11810)
- 易(11473)
- 制(11179)
- 理论(11119)
- 农业(11008)
- 业经(10971)
- 地方(10696)
- 教育(10494)
- 和(8713)
- 务(8620)
- 财务(8593)
- 财务管理(8569)
- 环境(8266)
- 银(8055)
- 企业财务(8011)
- 银行(7984)
- 机构
- 学院(221092)
- 大学(219382)
- 研究(79347)
- 济(78694)
- 经济(76595)
- 管理(74069)
- 理学(63656)
- 理学院(62809)
- 管理学(61134)
- 管理学院(60767)
- 科学(55260)
- 中国(55127)
- 农(52457)
- 京(47106)
- 所(43477)
- 农业(42211)
- 业大(42023)
- 研究所(40107)
- 财(35619)
- 中心(35510)
- 江(35250)
- 范(30095)
- 师范(29618)
- 技术(29459)
- 北京(29143)
- 院(28483)
- 财经(28408)
- 州(27872)
- 农业大学(27813)
- 省(27472)
- 基金
- 项目(149758)
- 科学(112377)
- 研究(103371)
- 基金(102531)
- 家(93062)
- 国家(92320)
- 科学基金(75106)
- 省(63182)
- 社会(59242)
- 社会科(55821)
- 社会科学(55800)
- 基金项目(54184)
- 划(53147)
- 自然(51554)
- 教育(50732)
- 自然科(50302)
- 自然科学(50273)
- 自然科学基金(49334)
- 编号(43703)
- 资助(43184)
- 重点(35672)
- 成果(35522)
- 发(32774)
- 课题(32198)
- 计划(31576)
- 部(31541)
- 创(31208)
- 科研(29845)
- 创新(29225)
- 科技(29142)
共检索到320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韩金栋 谢阳 刘周成 冯俊义 颜克成
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蜡蚧轮枝菌VL17分生孢子耐热力及其孢壁疏水蛋白(FA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孢子表现出较强的耐热力,残存指数(Is)分别为0.72和0.69;而麦芽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FAE蛋白含量高达28.7μg·mg-1和24.7μg·mg-1;培养基中添加50μg·mL-1Mn2+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最强,Is为0.68,而Zn2+浓度50μg·mL-1的培养基所产孢子FAE蛋白的含量最高,为19.9μg·mg-1;培养基pH值在6~7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及FEA蛋白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Is值为0.51,FAE含量为24.3μg·mg-1;30℃...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残存指数 耐热力 疏水蛋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戈婉儿 纪明山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比较蜡蚧轮枝菌不同菌株VL17和VL18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耐热性的差异,喷雾接菌法测定两菌株高温胁迫下的杀蚜毒力,qPCR法研究高温胁迫后热激蛋白sHsp和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初步探索热激蛋白抗高温胁迫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VL18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对高温的耐受性显著好于VL17菌株,34℃时VL18菌株的菌落直径比VL17大63.16%,37℃时VL18分生孢子萌发率比VL17高103%;温度高于31℃时两者的杀蚜活性差异显著,37℃时VL18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比VL17高166.67%;42℃时胁迫相同时间,VL18的sHsp和Hsp70基因表达量均高于VL17,胁迫120min时VL18的Hsp70和sHsp基因表达量分别是VL17的16.97倍和63.74倍。两菌株sHsp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sp70基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对蜡蚧轮枝菌抗高温胁迫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高温胁迫 热激蛋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世洋 屈佳欣 方香玲
为明确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dicaginis,Fom)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培养条件,本研究通过十字交叉法测量Fom菌株在PDA、SNA、CMC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直径,镜检法和血球板计数法观测分生孢子产量、比例及萌发率。结果发现,固体培养基中,在CMC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最快,大型分生孢子比例最高,为0.85%~4.64%(P<0.05);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量最高(P<0.05),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小型分生孢子比例较高。液体培养基中,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的孢子含量最高(P<0.05),达5.01×10~(6)·mL~(-1)~9.49×10~(6)·mL~(-1),且萌发率较高,在培养48 h时达24.98%~35.98%。由此可见,CMC固体培养基有利于Fom菌株生长,其液体培养基诱导菌株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效果较好;PDA、SNA、CMC的液体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本研究为防治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及有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苜蓿 根腐病 分生孢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俊国
水稻恶苗病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在PSA和PDA培养基上可以正常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但一般不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前人曾以灭菌的香石竹叶(Dianthum caryphyllus L.)水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同种的镰刀菌,获得形态稳定、数量多的大型分生孢子。香石竹是一种观赏花卉植物,我国各地城市虽有栽培,但不普遍,且冬季停止生长,取材有一定限制。为了寻找取材方便,且能使镰刀菌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并且孢子典型,畸形孢子少的植物材料,作者试用几种植物的叶片或茎杆培养水稻恶苗病菌串珠镰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思良 赵艳珠 黄连江 韦刚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芒果树上分离了6个芒果炭疽病菌株,用10个不同培养基在暗中26℃下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膏培养基对芒果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测试浓度范围内,供试菌株的产孢量基本与酵母膏的含量呈正相关。促进该菌产孢的最适酵母膏浓度为8~10g/1000ml。芒果树嫩叶培养基比成叶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成有利。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形成,酵母膏培养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ccurrence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strains. Su...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祖敏 陈思 韩金栋 李修伟 周飞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考察高温、紫外线、农用化学品和盐胁迫因子对杀虫真菌蜡蚧轮枝菌VL18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蜡蚧轮枝菌的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2℃对孢子萌发几乎无影响,48℃胁迫60 min,抑制率达86.6%。紫外线照射抑制了孢子萌发,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抑制作用强于365nm。供试的农用化学品中,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杀虫剂,叶面肥几乎无作用。盐胁迫对VL18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菌丝生长,在NaCl浓度为0.25mol·L-1时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5.09%和59.82%。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温度 紫外线 农药 NaC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小飞 李晓 崔丽娜 邹成佳 彭云良 杨晓蓉
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ATMT)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获得了表达gfp的转化子。结果表明,转化子经过5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的荧光,转化后的菌落形态与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明显,对寄主仍有致病能力。通过PCR验证也表明gfp基因已成功转入到菌株PX1015基因组中,轮枝镰孢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体的成功构建为该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 刁有祥 孟凡磊
将在含体积分数为0.050%、0.001%的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LB培养基中培养的血清5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分别以3×109CFU.只-1的菌量对30日龄小白鼠进行接种,观察不同NAD含量条件下培养的APP对小白鼠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01%NAD培养的血清5型APP对小白鼠的致病性较强,小白鼠接种APP后,多数表现肺脏严重出血;而用0.050%NAD培养的血清5型APP接种小白鼠后,只有少数小白鼠肺脏出血严重,多数表现为轻度出血.将上述条件培养的APP按常规方法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在第3周龄和第6周龄对小白鼠进行免疫接种,在2免后3周对免疫的小白鼠进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江英成
strains of Metarrhizium anisopliae and Metarrhizium guizhouense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with magnetized water, and the biomagnetic effects of magnetized water on submerged sporulation of Metarrhizium anisopliae and Metarrhizium guizhouense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平 黄家乐 史清翠 巫光宏 初志战 黄卓烈
【目的】探寻疏水参数(logP)不同的有机溶剂对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在疏水参数不同(logP=-1.30,-1.10,-0.76,-0.33,-0.24,0.28,0.49,0.68,0.80,1.31,1.80,2.0,2.5,3.5和5.0)的15种有机溶剂及其不同体积分数(φ=5%,10%,15%,20%,25%,30%,35%,40%,50%,60%和70%)的溶液中,测定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的活性,以不含相应有机溶剂的0.1 mol/L pH 7.2磷酸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为对照,分析不同有机溶剂及其体积分数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廉颖 桂朗 张俊彬
为了研究海水鱼类肾脏的渗透压调节功能,以金钱鱼肾原代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低渗、等渗和高渗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通过Label-free定量法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定性得到蛋白质共计3 787个,低渗组与等渗组比较,得到显著差异蛋白14个;高渗组与等渗组比较,得到显著差异蛋白31个。筛选标准为Ratio>+/-2,且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有金 尹华群 罗宽 邱德文
为了得到最高菌丝产量,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激活蛋白菌株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激活蛋白菌株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20% 1 号培养基,以温度 26 ℃,培养时间 60 h,转速 160 r/min,每个 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 120 mL,接种 4 mm×4 mm 的菌丝块 7 块,加入 8 粒玻璃珠于三角瓶为最佳,菌丝干重产量最高,达到 13.8 g/L.
关键词:
激活蛋白 温度 装液量 菌丝干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双阳 何钟佩 王保民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外源 Bt 杀虫晶体蛋白对棉花胚珠内源激素系统变化及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 Bt 杀虫晶体蛋白明显影响胚珠发育的进程,内源 CTKs,GAs,ABA 含量下降,IAA 含量增加,胚珠总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最终胚珠干重显著降低。0~200ng/mL 范围内,随外源Bt 杀虫晶体蛋白浓度增加,对胚珠发育的影响增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立明 王云生 高丽萍 夏涛
【目的】建立适合于茶树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并比较不同愈伤组织间的蛋白表达差异,为深入开展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优化蛋白质提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对"云茎63X"(儿茶素含量低)、"云茎63Y"(儿茶素含量较高)和光照诱导的"云茎63Y"(儿茶素含量最高)三类愈伤组织的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并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LTQ-ESI-MS/MS)分析。【结果】通过对蛋白得率和SDS-PAGE单向电泳图谱的比较,发现TCA-丙酮法最适合茶树愈伤组织中蛋白质的提取;从三类愈伤组织的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中,分析检测出14个差异较大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
关键词:
茶树 愈伤组织 儿茶素 蛋白质组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