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4)
2023(5941)
2022(4943)
2021(4460)
2020(3664)
2019(8059)
2018(7782)
2017(13775)
2016(8096)
2015(8666)
2014(8311)
2013(7745)
2012(6878)
2011(6191)
2010(5997)
2009(5178)
2008(5065)
2007(4191)
2006(3518)
2005(2823)
作者
(25300)
(21201)
(21114)
(19784)
(13361)
(10529)
(9355)
(8537)
(8047)
(7345)
(7307)
(7069)
(7039)
(6830)
(6671)
(6487)
(6417)
(6397)
(6063)
(6036)
(5732)
(5238)
(5050)
(4923)
(4799)
(4797)
(4707)
(4607)
(4544)
(4385)
学科
(24379)
经济(24348)
(20085)
管理(20040)
(15092)
企业(15092)
方法(12247)
数学(11171)
数学方法(11072)
(8499)
(6994)
中国(6923)
(6728)
(6616)
贸易(6616)
(6475)
业经(5878)
农业(5841)
理论(5545)
技术(5374)
教学(4709)
环境(4507)
教育(4428)
(4397)
财务(4395)
财务管理(4390)
(4310)
企业财务(4192)
产业(3943)
(3888)
机构
学院(108757)
大学(107552)
(39532)
经济(38748)
研究(38542)
管理(38421)
理学(34575)
理学院(34150)
管理学(33371)
管理学院(33208)
(30592)
科学(27803)
中国(25499)
农业(24820)
业大(24500)
(21871)
(21019)
研究所(19872)
农业大学(17004)
中心(16891)
(15801)
(15694)
技术(14402)
(13961)
(13663)
(13492)
财经(13393)
师范(13146)
(13068)
北京(13063)
基金
项目(83636)
科学(63722)
基金(59291)
(55934)
国家(55451)
研究(53574)
科学基金(45650)
(34816)
社会(33149)
自然(32471)
基金项目(32379)
自然科(31780)
自然科学(31767)
社会科(31404)
社会科学(31393)
自然科学基金(31219)
(29736)
教育(26234)
资助(23229)
编号(20308)
重点(19764)
计划(18717)
(18567)
(17487)
(17419)
科技(17325)
创新(17309)
科研(16941)
(16741)
(15336)
期刊
(36019)
经济(36019)
学报(28315)
(26457)
研究(24931)
中国(22235)
科学(21798)
大学(19872)
学学(19270)
农业(18048)
教育(14448)
管理(11874)
(11287)
(10292)
业大(8863)
技术(8526)
农业大学(7629)
(7243)
业经(6800)
科技(6767)
经济研究(6674)
财经(6225)
(6095)
金融(6095)
林业(5751)
(5300)
中国农业(5145)
商业(5070)
自然(5038)
问题(4964)
共检索到144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激  邹学校  张竹青  杨博智  周书栋  
以灯笼椒、泡椒、线椒3种类型21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NTH、MS、B5培养基和在NTH、MS、B5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g/L活性炭+0.5mg/LNAA+1.0mg/LKT+0.1mg/L6-BA+5mg/LAgNO3的培养基NTH1、MS1、B51对辣椒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能诱导出胚状体的品种占71.43%,胚状体诱导率为0.41%~2.69%;按类型统计,分别有83.33%的灯笼椒、69.23%的泡椒、50.00%的线椒能诱导出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MS1、NTH1、B51、MS、NTH、B5,其中,MS1和NTH1差异不显著,两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博智  周书栋  张竹青  戴雄泽  李立恒  谢达平  
选用试验前期筛选出的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进行花药培养,对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种类和浓度、材料基因型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TH培养基为适宜于辣椒花药培养的最佳培养基,MS和B5培养基次之.2)以NTH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红艳花药,0.5mg/LNAA+1.0mg/LKT+0.3mg/LBA+1.0mg/L2,4-D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0.3mg/LNAA+1.0mg/LKT+0.1mg/LBA是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3)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产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2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余毓君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葛台明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EFFECTSOFGENOTYPESANDMEDIAONWHEATANTHERCULTUREGeTaimingYuYujun(Huazhon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斌  赵泓  耿三省  张宝玺  张月云  刘凡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和染色体计数法对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的染色体倍性构成情况进行了鉴定。显示了花药培养再生株中染色体倍性构成的多样性。观察到染色体倍性在不同检测组织器官中的差异现象,说明对同一材料不同器官进行倍性检测以确定植株倍性的必要性,以及植株上部器官的染色体倍性对于结籽能力的决定性。观察到再生株中个别细胞染色体的丢失现象。对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染色体计数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2种检测技术下二者的吻合度为0.95,并对流式检测技术中的偏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和现昌  王金兰  海燕  徐向阳  
研究了REA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REA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诱导率的提高均有显著作用.使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在C_(17)培养基上的诱导率提高了1.47~12.25倍,在“癸”培养基上提高了0.52~3.40倍;基因型、培养基和REA之间存在着互作,且对不同的基因型REA的最适附加量不同;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促进绿苗分化,大幅度提高绿苗分化率;并可降低白苗诱导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海燕  和现昌  王金兰  周阳  
根据黄淮冬麦区小麦生态类型及栽培品种的特点,从降低SO_4~--、NO_3~-入手,设计研制了癸培养基.采用L_(16)(4~5)正交试验筛选出优良配方.经多年试验,癸培养基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分别较C_(17)、W_(14)、N_6培养基高1.3、2.06、2.42个百分点;并对各种不同的基因型都有广泛的适应性,且有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早的显著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斌  耿三省  赵泓  张晓芬  张宝玺  刘凡  
对3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DH-R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株幅、首花节位、叶色、单果质量、商品果横径、商品果纵径、果形指数、老熟果色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的农艺性状存在基因型偏性;再生株群体的单果质量、商品果纵径、果形指数这3个性状都表现为低于供体,株高、株幅、首花节位、商品果横径这4个性状都表现为近似于供体;通过单倍体培养途径可以得到不同颜色层次的老熟果色的辣椒纯系,证明了该途径是多基因控制性状育种的有效途径;对耐TMV和CMV的亲本与感病亲本的杂种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兼具TMV和CMV抗性的株系,证明了单倍体培养途径可以创造新的超亲抗病种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对女峰等4个草莓品种的花药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激素条件进行了研究,不定芽可由花药直接诱导产生,但大部分是经一次培养由愈伤组织形成植株的.镜检结果表明,其单倍体植株仅占花培株的5.7%.染色体为56的花培株,经脱毒鉴定有94%的植株脱除了斑驳病毒(SMOV)、脉结病毒(SVBV)、轻黄边病毒(SMYEV)和皱叶病毒(SCr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跟基  杨琴  陈佩度  
花药接种前麦穗置- 20 °C、10 m in 预处理有利于出愈和绿苗分化。花药接种后37 °C、8 h 培养使出愈率由8.2%(对照) 提高到29.0% 。在诱导培养基上附加2 m g/L的水杨酸 (SA) 对愈伤组织分化有促进作用, 而不影响出愈和绿苗分化。诱导培养基上附加0.02 m g/L表-油菜素内酯 (epi-BR) 能使绿苗分化率由25.7% (对照) 提高到47.2% , 白苗分化率由31.4% 降低到24.3% , 当epi-BR浓度提高到0.2 m g/L时, 却对绿苗和白苗分化均表现抑制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华  金宝燕  任华中  
利用津春3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cv Jinchun 3)花药为外植体材料,调查了适于其培养的花药发育时期与外部形态的关系,研究了预处理方式、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以及添加植物生长物质2,4-D、NAA、BAP和KT对黄瓜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津春3号花药最佳培养时期单核中后期的取材标准是花蕾长度为0.6 ̄1.8cm,花药0.2 ̄0.3cm,瓣萼等长或者瓣稍长,花瓣淡绿,花药浅绿至白绿;2,4-D是影响黄瓜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其最适浓度为2 ̄4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影响显著,以N6培养基适应性最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耿建峰  张晓伟  蒋武生  韩永平  高睦枪  
对影响玉米花粉胚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花药接种前对雄穗进行 5℃低温预处理 15~ 2 1d效果较好 ;接种后高温 (33℃ )连续处理花药 ,胚出现早、质量好且效率高 ;活性炭 (0 5 g/L)加入培养基中能显著地提高胚诱导效率。此外 ,还对基因型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建华  王玲  尹桂芳  马继琼  李勇军  王云富  方顺权  
魔芋花药培养中褐变的一些因素研究,花药的消毒方法、冷处理、基因型、培养过程的温度、光照强度等都影响褐变的发生。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调整,使褐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褐变率得以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运贤  周素英  杜雪玲  花姝洁  魏平民  陈耀锋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F1、周麦16×BI0452F1、烟农19×开麦18F1、豫麦69×新麦208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双华  侯海军  廖江林  欧阳俊闻  肖国樱  
本文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播种期和光温处理对温敏核不育系香125S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8、N6和改良M8三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改良M8培养基的效果最佳,3月下旬播种和温度敏感期短日照低温处理能显著提高香125S花药培养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独臣  房超  李跃建  刘小俊  梁根云  
以10个茄子F1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茄子花药培养过程中基因型、激素配比、预处理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体系。研究表明,基因型对茄子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影响很大,10个基因型中只有2个诱导出了胚状体。低温(5~6℃)处理2 d是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适低温预处理条件。其胚状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1.0 mg/L+KT 1.0 mg/L+3%蔗糖。在无激素的1/2MS上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