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2)
2023(16138)
2022(13290)
2021(12033)
2020(9900)
2019(22445)
2018(22186)
2017(41800)
2016(23216)
2015(26064)
2014(26577)
2013(26131)
2012(24485)
2011(22306)
2010(22635)
2009(20855)
2008(20856)
2007(19102)
2006(16962)
2005(15654)
作者
(72630)
(60729)
(60559)
(57505)
(38447)
(29356)
(27457)
(23817)
(23044)
(21867)
(20847)
(20238)
(19741)
(19200)
(19018)
(18905)
(18756)
(18045)
(17540)
(17531)
(15489)
(15173)
(14868)
(13901)
(13862)
(13823)
(13589)
(13525)
(12443)
(12308)
学科
(100077)
经济(99965)
管理(63152)
(62392)
(47405)
企业(47405)
方法(38120)
数学(32855)
数学方法(32564)
(31256)
中国(31182)
地方(26406)
(23875)
业经(23768)
(21576)
农业(21311)
(19655)
贸易(19642)
(18965)
(18867)
(17138)
银行(17067)
(16346)
(16301)
金融(16299)
环境(15502)
(15440)
(14799)
技术(14692)
理论(14516)
机构
学院(341013)
大学(338111)
(137175)
经济(134172)
研究(122719)
管理(122474)
理学(104061)
理学院(102745)
管理学(100859)
管理学院(100226)
中国(92542)
科学(78942)
(73269)
(70840)
(65517)
(63042)
研究所(59407)
业大(56387)
中心(55956)
农业(55878)
(55066)
财经(49256)
北京(46463)
(46243)
师范(45609)
(44477)
(43752)
(43735)
(41767)
经济学(41757)
基金
项目(221703)
科学(171103)
研究(157236)
基金(156495)
(139786)
国家(138519)
科学基金(115490)
社会(98181)
社会科(92866)
社会科学(92836)
(89532)
基金项目(82917)
(75291)
自然(75093)
自然科(73314)
自然科学(73290)
自然科学基金(71960)
教育(71727)
编号(64040)
资助(63206)
(53042)
成果(51978)
重点(50946)
(47175)
(45833)
课题(45786)
创新(42934)
科研(42691)
计划(42452)
发展(41339)
期刊
(161377)
经济(161377)
研究(99979)
中国(73972)
(65905)
学报(62266)
科学(53934)
(49077)
大学(45238)
管理(44521)
农业(43975)
学学(42709)
教育(38767)
(33719)
金融(33719)
技术(29383)
业经(28564)
经济研究(25621)
财经(24088)
(23943)
问题(21688)
(20743)
(18248)
商业(17290)
技术经济(16899)
图书(16886)
(16713)
科技(16457)
业大(15710)
理论(15054)
共检索到52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若痴  武靖州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已成为各级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共识,但实际历程中,我国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并没有使消费率相应同步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对城乡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城乡消费和区域消费差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等诸多方面有着迥然不同的的影响,我们只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质量,才能真正长效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国平  
城镇化是任何一国实现工业化和摆脱贫困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过程,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住宅,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强  
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分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对制定正确的城镇化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如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水平、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建设、收入差别与体制障碍、农民素质、观念和认识障碍、政策不配套等,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下,其中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是制约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振山  蔡建明  温婷  宋涛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对二者协调程度的判断上,对于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既缺少实证分析,也缺少具体的解决途径。基于广东顺德这一极具中国工业化特色的城市,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顺德目前工业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服务业增长乏力、民间资本充足但缺少投资渠道、人才科技资源匮乏,以及内需不足等问题;而城镇化可以从经济和空间两个层面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经济层面包括:以集群化方式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内需动力;拓宽资本使用渠道;嵌入国际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引人才,培育创新基地。空间层面包括:构建生产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平台;发展生活空间,为内需提供场所;加强对外经济空间联系,促进区域合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关系可以辩证地解释为点—环发展模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出发点,其自身发展特点是追逐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问题和挑战;城镇化是一个环,有利于发挥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提供多元和多样化的发展环境,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李伟  
城镇化模式是指城镇化引发的社会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发生的动力机制、呈现的外部形态及特征的总和。地理区位、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这些因素为主要依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日本和印度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并据此推演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桑艳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并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把握好人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强化政府治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促进农民市民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分析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城镇化居民生活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2)土地整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新型城镇化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牢牢抓住《决定》的改革方向,循序渐进,全方位协调推进。总之,西安市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将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整治项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素君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发展为提高全民生活水平"这一终极目标的体现,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消费的持续增长。基于此,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的发展进行分析,着重梳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伴随该进程的消费需求演进过程,并进一步对这两者进行耦合研究,以期为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郎贵飞  何涛  
城镇化建设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素质文化提高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于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的实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英  
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 ,提出了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通过研究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城镇化的特点 ,对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静  赵美玲  
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解决"三农"难题的新途径;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供给、农村教育及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钦臣  查良松  陈旺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安徽黟县宏村镇的研究,分析了该镇的城镇化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古村落城镇化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研究如何协调好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古村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于全国同类古村落的城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倩  宋冬梅  
新型城镇化将全民参与、共享成果作为发展的核心,将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互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较为迟钝,未能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改革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让新型城镇化助推产业的集聚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倩  宋冬梅  
新型城镇化将全民参与、共享成果作为发展的核心,将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互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较为迟钝,未能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改革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让新型城镇化助推产业的集聚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倩  宋冬梅  
新型城镇化将全民参与、共享成果作为发展的核心,将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互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作为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较为迟钝,未能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在商贸流通领域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应借助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改革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让新型城镇化助推产业的集聚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