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050)
2022(5804)
2021(5375)
2020(4537)
2019(10050)
2018(9524)
2017(17455)
2016(9715)
2015(10519)
2014(10232)
2013(9807)
2012(8928)
2011(8183)
2010(7806)
2009(7443)
2008(7242)
2007(6213)
2006(5436)
2005(4758)
作者
(31183)
(26299)
(26051)
(24521)
(16428)
(12845)
(11505)
(10343)
(9977)
(9108)
(8959)
(8522)
(8463)
(8301)
(8233)
(8139)
(7891)
(7877)
(7518)
(7450)
(6915)
(6392)
(6170)
(6049)
(5930)
(5749)
(5742)
(5660)
(5411)
(5261)
学科
(35504)
经济(35424)
管理(29133)
(27547)
(22127)
企业(22127)
方法(16436)
数学(14695)
数学方法(14554)
(10902)
(10538)
中国(9685)
(9461)
(8825)
(8208)
贸易(8206)
业经(8065)
(8019)
农业(7038)
技术(6495)
(6424)
财务(6410)
财务管理(6396)
(6167)
银行(6122)
企业财务(6067)
(6043)
(6010)
金融(6010)
(5816)
机构
大学(141394)
学院(139065)
(55636)
经济(54661)
管理(52020)
研究(49900)
理学(46209)
理学院(45648)
管理学(44804)
管理学院(44573)
中国(36482)
(34619)
科学(34282)
(29134)
业大(28685)
农业(27791)
(26804)
(25029)
研究所(24962)
中心(22110)
财经(20181)
(19548)
农业大学(19044)
(18529)
(18126)
北京(17879)
经济学(17321)
(16874)
(16152)
师范(15813)
基金
项目(102962)
科学(80043)
基金(76871)
(71824)
国家(71261)
研究(65093)
科学基金(59241)
社会(43117)
自然(41548)
基金项目(41393)
社会科(40828)
社会科学(40818)
自然科(40629)
自然科学(40610)
自然科学基金(39954)
(39564)
(34578)
资助(30217)
教育(29133)
重点(23838)
编号(22928)
(22198)
计划(22172)
(21803)
(21002)
科研(20795)
创新(20473)
科技(19773)
(19282)
国家社会(18679)
期刊
(55961)
经济(55961)
研究(35905)
学报(33366)
(30312)
科学(27749)
中国(25771)
大学(24105)
学学(23402)
农业(19949)
(19033)
管理(17437)
(11518)
金融(11518)
(10841)
财经(10141)
业大(9910)
经济研究(9826)
业经(9665)
(8751)
(8592)
教育(8412)
科技(8222)
技术(8218)
农业大学(8163)
林业(7956)
问题(7805)
商业(6670)
(6142)
资源(6133)
共检索到194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海  潘明旭  段铁成  王秋实  胡斌  
油锯伐木作业动作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其强度达到重体力劳动等级(段铁成,2010)。由于我国伐区作业条件不同,对油锯手的生理与心理影响较大,导致作业效率因环境变化而变化(王立海等,1995)。如何使油锯手在高强度作业与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保持比较高的作业效率,能保障作业人员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春雨  刘晋浩  
利用横断面的CT数据建立具有高度几何材料相似性的用油锯伐木作业时伐木工腰椎节段L4-L5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伐木作业时伐木工弯腰和直立状态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受力变化。通过本研究建立的L4-L5腰椎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发现:伐木工伐木作业前屈时,椎间盘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外层纤维的中后部,在后部更为明显;椎体应力值高于其下方髓核应力值,邻近椎体终板应力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应力分布在皮质骨椎弓周围及邻近终板的地方,椎体后部结构应力集中在小关节上下关节突与椎弓根等位置;伐木工处于中立位时,椎间盘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后外侧;最大应力产生的部位有椎体松质骨临近终板的中央部位、椎体前方及前下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君祥  
摘 要:依据天然次生林结构特点、生长与演替规律及天然林经营目标,选择影响控制择伐木最相关的 4 个独立定量指标:成熟度、林木类别、林隙等级和可及度作为林木的择伐几率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 4 个指标的权重;调查试验林分每株林木指标值,得到每株林木的择伐几率大小并按其大小排序,当林分蓄积或密度达到择伐要求时,在确定择伐强度后可依据择伐几率大小来控制择伐木,为天然次生林收获调整与经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君祥  
依据天然次生林结构特点、生长与演替规律及天然林经营目标,选择影响控制择伐木最相关的4个独立定量指标:成熟度、林木类别、林隙等级和可及度作为林木的择伐几率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4个指标的权重;调查试验林分每株林木指标值,得到每株林木的择伐几率大小并按其大小排序,当林分蓄积或密度达到择伐要求时,在确定择伐强度后可依据择伐几率大小来控制择伐木,为天然次生林收获调整与经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轩  
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木材工业产值(包括木材与纸张)约为4000亿美元。该报告显示木材的实际价格在1975年~1996年间上涨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云皓  孙宁  辛璐  陈旭  马春晖  
为深入研究环保产业发展各阶段不同环境政策/制度发挥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环保产业特点,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度分为产业需求型、产业供给型、产业规范型3大类24小项;采用德尔菲法和单因素评价模型,评价环保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环境政策/制度对环保产业发展作用力的大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洪超  薛张芝  丁源  徐晓蓉  金洋  李和生  王鸿飞  许凤  
为研究反复冻融对乌贼肉蛋白质性质的影响,探究冻融过程中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以新鲜金乌贼肉为研究对象,3种不同解冻方式(0°C解冻、流水解冻和室温解冻)分别进行9次冻融处理。结果显示,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冻融方式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显著,0°C解冻优于流水解冻优于室温解冻。3种解冻方式解冻乌贼肉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离子键和氢键含量降低,离子键分别降低了7.71%、10.64%和13.61%,氢键分别由31.91%、31.97%和31.87%降低到了26.76%、25.53%和23.94%;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的含量均增加,疏水作用力分别增加了8.86%、12.35%和14.72%,二硫键分别增加了1.43%、1.96%和2.85%,非二硫共价键分别由1.16%、1.28%和1.55%增加到了3.75%、4.05%和5.50%;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分别由30.47、31.31和32.26μg增加至46.10、53.51和58.91μg,与疏水作用力的结果保持一致;巯基与活性巯基含量降低,巯基分别降低了13.07、38.99和40.32 nmol/mg,活性巯基分别降低了6.55、24.26和43.16 nmol/mg,与二硫键生成趋势保持一致。红外光谱分析反复冻融过程中蛋白质中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得到反复冻融使肌原纤维蛋白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9次冻融后,0°C解冻、流水解冻和室温解冻3种冻融方式的光谱带向不同波数方向依次有规律移动,其中酰胺A带和酰胺Ⅲ带向高波数方向微移,酰胺Ⅰ带、酰胺Ⅱ带向低波数方向微移。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和β-折叠二者含量之和占总比降低,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二者含量之和增加。反复冻融过程实则是蛋白质缓慢氧化的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海  游祥飞  孟春  
采用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案例研究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针阔混交林冬季择伐作业中油锯伐木对保留树木损伤率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保留木损伤率与择伐强度、采伐木单株材积及初始林分密度的理论数学模型;其次,利用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实地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案例研究,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关性较好,模型有效。经过研究,得出保留木损伤率与择伐强度呈抛物线关系,与采伐木单株材积和林分密度的乘积呈线性关系,并利用调查数据模拟出保留木损伤率与择伐强度、采伐木单株材积和林分密度乘积的三维立体曲面图;人为控制采伐木倒向对降低保留木损伤率效果显著(损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大光  范昊明  王铁良  
为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治理坡地因径流产生侵蚀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4种不同坡形(凸形坡、凹形坡、直线形坡、内聚直坡)、3种坡度(5°,10°,15°)在3种不同雨强(0.64,1.05,1.52mm·min(-1))下坡面径流量产生规律,共36种组合,采用无重复全面试验法,共计降雨36场,并应用无重复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多重比较得到坡形对径流量影响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凹形坡、凸形坡、内聚直坡、直线坡;不同坡形、坡度、雨强以及这三个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静宇  杨玉玲  康大成  汤晓智  张兴  马云  倪文溪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化学作用力与保水性的影响,并探讨化学作用力与保水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取活AA鸡屠宰,提取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MP),用不同超声时间处理MP并制成热诱导凝胶,运用凝胶中总巯基含量的变化来反应二硫键的形成;凝胶的表面疏水性S0和Zeta电位值来表征疏水作用力和静电斥力;用拉曼光谱的I850/I830比值大小反映凝胶氢键的变化;凝胶保水性用高速离心机测定。【结果】超声波处理0—6 min时,MP凝胶的总巯基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兴  杨玉玲  马云  王静宇  
【目的】研究pH对鸡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非共价键作用力和结构的影响,揭示凝胶非共价键作用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活AA鸡宰杀,提取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配制不同pH(5.0、5.5、6.0、6.5、7.0)的肌原纤维蛋白溶液并制成热诱导凝胶,运用Zeta电位仪测定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分子表面的电位值来表征静电相互作用;利用拉曼光谱仪测定肌原纤维蛋白凝胶I760/I1003反映疏水相互作用变化,I850/I830反映凝胶氢键变化,并通过分析酰胺带I最大峰的波数计算蛋白和凝胶的二级结构含量;用粒度仪测定肌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林开敏  
[目的]探究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杉木无节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间伐强度为67%, L)、1 800株·hm~(-2)(间伐强度为51%, M)和2 250株·hm~(-2)(间伐强度:27%, H),间伐后的第5年,在各样地内选取标准木进行观测,探讨不同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对杉木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1)枝条总量、8 m以下枝条数量、8 m以上枝条数量、死枝数量、活枝数量均表现为:L>M>H,枯枝率表现为H>M>L;2)基径随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L与H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L的枝长大于M和H,说明低的林分保留密度更有利于枝条生长;3)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呈明显的线性相关,死枝枝条基径和枝长线性相关性较小。4)死枝的基径、枝长、数量与活枝数量随树干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的基径与枝长随垂直高度的增大而减小,H、M的分枝角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5)死枝与活枝的基径、枝长与分枝角在南部区域(90°~225°)整体大于北部区域,但枝条数量在东部区域(0°~180°)大于西部区域。[结论]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调整杉木间伐后的林分保留密度,高的林分保留密度会抑制枝条基径和数量的生长,从而减少节子的大小和数量,提高木材质量。在杉木幼龄期时可以对林木进行修枝,以减少宿存枝条,达到提高木材质量、培育无节材的目的,综合本研究的3种间伐保留密度,其中1 800株·hm~(-2)的林分保留密度更适宜培育无节大径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瑄  赵茜  
坡面侵蚀影响因素众多,为研究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的降雨影响因子。选择坡度为5°,10°,15°野外径流小区,观测雨强、径流量、降雨过程,接取沙样。利用SPSS分析统计软件,对降雨量P(X1)、平均雨强I(X2)、瞬时最大雨强IMAX(X3)、最大10min雨强I10(X4)、最大30 min雨强I30(X5)、降雨动能E(X6)、最大30min雨强与降雨动能的乘积EI30(X7)、降雨量与平均雨强的乘积PI(X8)、降雨量与最大瞬时雨强的乘积PIMAX(X9)、降雨量与最大10min雨强的乘积PI10(X10)、降雨动能与最大10min雨强的乘积EI10(X11)、降雨量与最大30min雨强的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鹏  刘泽勇  李向军  刘四围  支恩波  李新利  
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探讨不同造林密度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用材林的最佳采伐期,以期为河北省平原地区杨树经营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株行距为4 m×6m、4 m×5 m、3 m×5 m、3 m×4 m、3 m×3 m、2 m×3 m和2 m×2 m共7个不同的造林密度,然后对其进行了连续8年的生长情况调查,与此同时,对其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以及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1)造林后8 a,各密度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位面积蓄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2)各密度林分最佳采伐期一般为6~7 a;(3)就经济效益而言,各密度林分中,4 m×5 m林分造林后8年的总净收益和年均净收益最大,分别为71 480±6 036元·hm~(-2)和9 505±990元·hm~(-2)a~(-1),其中年均净收益最大值出现在造林后第7 a。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在进行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的欧美107杨造林时,应采用株行距为4 m×5 m的林分密度,并于造林7 a后采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冠军  郑宏  林开敏  林强  邹显花  曹光球  马祥庆  
通过研究两种不同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3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大径材产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与仅经过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相比,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更大,径阶分布范围更为集中,高径比更小,尖削度更大.(2)就林分蓄积量和材种结构而言,经1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的蓄积量明显大于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经2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林分大径材及超大径材(D≥40)出材量更高.表明两次强度间伐的密度管理模式更适合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