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4)
- 2023(7147)
- 2022(5768)
- 2021(5102)
- 2020(4089)
- 2019(8886)
- 2018(8268)
- 2017(14555)
- 2016(8261)
- 2015(8497)
- 2014(8235)
- 2013(8003)
- 2012(7297)
- 2011(6696)
- 2010(6365)
- 2009(5850)
- 2008(5551)
- 2007(4707)
- 2006(3991)
- 2005(3281)
- 学科
- 济(30873)
- 经济(30837)
- 业(21768)
- 管理(20600)
- 企(15806)
- 企业(15806)
- 农(14226)
- 方法(13635)
- 数学(12407)
- 数学方法(12275)
- 农业(10336)
- 业经(9524)
- 学(9241)
- 财(8618)
- 中国(8061)
- 贸(6999)
- 贸易(6998)
- 易(6836)
- 地方(6018)
- 发(5163)
- 技术(5067)
- 环境(5035)
- 制(4860)
- 农业经济(4822)
- 务(4542)
- 财务(4540)
- 财务管理(4534)
- 产业(4452)
- 收入(4448)
- 发展(4411)
- 机构
- 学院(119687)
- 大学(119306)
- 研究(45608)
- 济(43832)
- 经济(43015)
- 管理(41968)
- 理学(37709)
- 农(37333)
- 理学院(37216)
- 管理学(36261)
- 管理学院(36080)
- 科学(34389)
- 中国(30942)
- 农业(29802)
- 业大(29419)
- 所(25694)
- 京(25000)
- 研究所(24400)
- 农业大学(20321)
- 中心(19579)
- 财(17705)
- 省(17489)
- 江(17293)
- 院(16938)
- 室(16282)
- 实验(15446)
- 业(15308)
- 科学院(15237)
- 北京(15023)
- 财经(14879)
- 基金
- 项目(94464)
- 科学(71882)
- 基金(68971)
- 家(66444)
- 国家(65916)
- 研究(56703)
- 科学基金(53512)
- 自然(38416)
- 省(37988)
- 自然科(37557)
- 自然科学(37537)
- 基金项目(37325)
- 自然科学基金(36904)
- 社会(36717)
- 社会科(34781)
- 社会科学(34771)
- 划(32529)
- 资助(26917)
- 教育(24615)
- 重点(22087)
- 计划(22075)
- 科技(20979)
- 发(20143)
- 创(19816)
- 科研(19521)
- 编号(19407)
- 部(19005)
- 创新(18549)
- 农(18289)
- 业(18267)
共检索到159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余明 王卓敏 薛立
对木荷Schima superba、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不同坡位的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化学计量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这些树种在不同坡位上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1)4个树种在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叶片碳含量范围分别为483.58~527.36、501.99~507.58和473.85~527.18 g·kg~(-1),叶片氮含量范围分别为10.31~14.86、12.34~16.94和11.37~18.38 g·kg~(-1),叶片磷含量范围分别为0.65~1.05、0.82~1.14和0.93~1.44 g·kg~(-1);2)通常上坡的叶片氮、磷含量较低,同一树种不同坡位之间的叶片氮、磷含量大多差异显著;3)4种树种叶片C∶N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32.5~48.1、29.6~41.0、25.8~45.3;C∶P较低,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0.1~766.0、439.9~614.0、329.6~557.0;N∶P在上坡、中坡、下坡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4.0~16.4、12.9~15.1、12.3~16.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国庆 周志春 胡红宝 余琳 王月生 洪桂木
选用香樟、乳源木莲和马褂木3种乡土阔叶树种,开展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木出圃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容器苗对基质类型和配比的生长反应差异很大,树种与基质间的互作效应显著。以泥炭土为主的配比基质容器苗生长较快,而以沤制后锯屑为主的配比基质容器苗生长较慢。纯泥炭土基质虽具有很多优点,但因其价格高,浇水后饱和持水量过大而影响苗木根系生长,不提倡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本试验优先推荐泥炭土∶焦泥灰∶黄心土=39∶40∶20(体积比)的基质(另加w=1%的钙镁磷)配方。如若利用锯屑作基质,应减少锯屑的配比用量,其比例控制在20%以下。针对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适用配比基质,确定相应的容器苗出圃规格,以实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建民 陈存及 潘标志 李生 梁彦兰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n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ing characters, site adaptability, economic character of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eighteen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method of polygonal decision. 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wed that six tree species were in ...
关键词:
阔叶树 速生丰产 综合评价 多目标决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朋 沈汝彬 陈勇 代色平 钱磊 郑丹菁 陈婉颖
【目的】探讨桉树化感作用对华南地区乡土阔叶树种生长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尾巨桉叶片水提液对8种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种子萌发、幼苗根茎生长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1)尾巨桉叶片水提液对8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影响有限,只有高浓度(0.2 g/mL)和中高浓度(0.1 g/mL)的叶片水提液显著抑制了木荷、火力楠和枫香种子的萌发;2)尾巨桉叶片水提液显著抑制了木荷、火力楠和坡垒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生长,对樟树、米老排、枫香和红锥的根茎生长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3)受体植物苗期生长过程中,木荷和火力楠在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累积方面受到桉树化感作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米老排、枫香和红锥的苗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累积则在化感作用下表现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抑制或促进作用均随着尾巨桉叶片水提液浓度的提高而提升。樟树和降香黄檀苗期生长对尾巨桉叶片水提液不敏感,各处理间差异不大。【结论】通过对化感效应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8种受体植物分为化感作用抑制型、化感作用稳定型和化感作用促进型三个类别。其中米老排、枫香、红锥和樟树在桉树化感作用下表现较好,是尾巨桉人工林较为理想的混交树种。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叶片水提液 乡土树种 尾巨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平 陶建平 刘晋仙 何泽
研究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下缙云山常绿阔叶林6种常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叶片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光照较弱的林窗和林下,树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N:P比显著高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叶干物质含量(LDMC)变化趋势与SLA相反,叶片磷含量(LPC)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2)演替前期种具有较高的SLA,LNC和LPC,而演替后期种的LDMC和N:P比显著高于演替前期种。随光照的减弱,演替前期种的LPC无显著差异,而演替后期种则呈下降趋势;3)在3种光环境下,LNC与LPC,SLA正相关,LDMC与LPC,LNC,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道雄 贾宏炎 卢立华 郭文福 张万幸
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培育珍优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可以兼顾珍贵用材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效益最大化追求、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近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增进了人们对珍优乡土阔叶树种的了解,必须重新评价其林学特性和重要性。经营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依据生境异质性和树种特性细致规划林地,使用良种壮苗,适时调控林分密度,运用多树种混交,通过抹芽修枝培育无节良材,实施择伐和林隙更新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本文以红椎为例,对经营珍优乡土阔叶树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概算,并提出了珍优阔叶树种大径材培育的未来优先研究方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方怡然 蔡金桓 薛立
为人工阔叶林的经营模式提供合理的依据,对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云勇林场的3种人工阔叶林(贼佬坑石笔木林,白石岗阔叶混交林,仙人春阔叶混交林)的树种叶片养分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叶片氮、磷、钙、镁含量水平均不高;混交林中各树种的叶片养分状况优于纯林,且仙人春阔叶混交林的混交模式优于白石岗阔叶混交林;仙人春阔叶混交林中格木、米老排及白石岗阔叶混交林中黄兰和火力楠的叶片养分状况优于其他树种;混交林中各树种的整体光合指标高于纯林,且白石岗阔叶混交林各树种的光合能力高于仙人春阔叶混交林;贼佬坑石笔木林的各项光合指标均最低,而白石岗阔叶混交林的华南毛柃的各项光合指标均较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瑶 张学霞 杨维
植物叶片的水分含量是评价植物水分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快速、准确地获取植物的叶片含水量,分别使用传统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扩展傅立叶振幅灵敏度分析(EFAST方法)对PROSPECT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与叶片含水量敏感度高的光谱水分指数,并以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根据地面实测叶片等效水厚度(lEWT)和光谱数据建立了叶片等效水厚度估算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EFAST方法比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可以量化叶片各项生化参数的敏感特征。叶片等效水厚度的敏感波段为900~2 500 nm,但在这个范围内光谱反射率也受叶片结构(N)和干物质含量(Cm)的影响;在选取的8个光谱水分指数中,水分胁迫指数(IMSI)、归一化差异红外指数(INDII)和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INDWI1640)可以有效提高lEWT的敏感度。基于实测数据对植被水分指数建立的叶片等效水厚度估算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INDWI1640和INDII估算模型的预测精度要优于其他指数。对比分析表明:在选取的光谱水分指数中,INDWI1640和INDII是叶片尺度上估算水分的最佳指数,而归一化差异水分指数(INDWI1240)和简单水分指数(ISRWI)适合于低值区域的叶片等效水厚度反演。图3表5参2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熙萌 李征珍 刘海鸥 石莎 冯金朝
【目的】探讨不同树种叶片的呼吸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呼吸作用的差异量化叶片碳通量估计的影响,以期揭示不同树种叶片呼吸作用的差异以及光对暗呼吸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北美地区温带针阔混交林中的尖叶扁柏、刚松、脂松、乔松和铁杉5个常绿树种叶片为试验材料,测量叶片的光响应CO_2响应和呼吸温度响应曲线及叶片结构和生化指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叶片呼吸特性同结构、生化及生理指标间的关系,并运用气孔-光合作用耦合模型和测量得到的参数模拟试验期间叶片碳同化速率。【结果】1)不同树种间叶片比叶面积(SLA)和单位面积氮含量(N_(AreA))呈显著差异,但单位质量氮含量(N_(mASS))差异不显著。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春泉 徐期瑚 林丽平 何潇 罗勇 赵菡 曹磊 雷渊才
【目的】建立樟树、木荷和枫香3个树种以胸径、年龄为自变量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为精准估计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实践支撑和技术支持。【方法】基于每个树种按10个径阶均匀分配的90株伐倒木数据(3个树种共270株伐倒木),使用破坏性试验和树干解析分别获取生物量和年龄,采用哑变量方法区分起源,分别建立和比较3个树种不同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含胸径、年龄和2种常用的含胸径、树高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并通过联立方程组总量控制法解决地上部分各组分(干材、树皮、树枝、树叶)的模型相容性问题。【结果】3个树种3个地上生物量模型修正的确定系数(R■)在0.89~0.94之间,使用含胸径、年龄的生物量模型(1)估计地上生物量是可行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效果且方便使用。增加哑变量后,3个树种3个地上生物量模型的R■均达0.90以上,模型(4)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细化模型应用条件;基于B-D-T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7)3个树种树干生物量模型的R■在0.90~0.95之间,树皮生物量模型的R■在0.84~0.94之间,树枝生物量模型的R■在0.73~0.91之间,树叶生物量模型的R■在0.63~0.75之间;构建含有哑变量的B-D-T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8),树干生物量模型的R■在0.88~0.97之间,树皮生物量模型的R■在0.82~0.93之间,树枝生物量模型的R■在0.84~0.90之间,树叶生物量模型的R■在0.62~0.69之间,表明含胸径、年龄的生物量模型比含胸径、树高的生物量模型效果更好,满足估计需求。【结论】含胸径、年龄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1)和分起源的单木地上生物量哑变量模型(4)拟合精度均高于2种常用的含胸径、树高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2)和(3)以及分起源的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5)和(6),含哑变量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8)比B-D-T模型系统(7)精度更高,同时含胸径、年龄的哑变量非线性联立方程组(8)精度指标也优于含胸径、树高的哑变量联立方程组(9)和(10),联立方程组(8)不仅可保证不同起源各分量生物量之间的相容性,还能得到更优化的参数估计。含胸径、年龄的单木生物量模型(1)和考虑起源的地上生物量模型(4)、模型系统(7)中的含胸径、年龄的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组以及考虑起源的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组(8)比2种常用的含胸径、树高的地上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高,实践中更适用于人工阔叶林和碳汇造林项目的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牧 郑绍伟 黎燕琼 陈俊华 龚固堂 慕长龙
本试验以活性炭缓释氮肥、一般缓释氮肥、尿素和对照4种处理,针对桤木、香椿和喜树等3个阔叶树种开展了外援施氮试验,研究不同氮肥对几个阔叶树种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香椿和喜树表现为在外源施氮处理后冠幅年生长量高于对照,并以活性炭缓释氮肥后最大,分别达到(43.3±5.99)和(78.8±4.39)cm;桤木则以对照处理下值最大,为(44.1±3.81)cm。2外源施氮处理后,桤木、香椿和喜树3个树种的树高年生长量值均高于对照(42.7±4.61)cm,其中,桤木和喜树以活性炭缓释氮肥处理下树高年生长量达到最大,为(85.0±3.87)和(80.3±2.92)cm;香椿则以一般缓释氮肥后树高年...
关键词:
缓释氮肥 氮 阔叶树种 营养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建国 徐耀庭 陈益泰
A species test with 8 native broadleaved species was set up on the hill country, having rather poorer soil conditions,in Longquan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1983. After eight years from planting,survival percents of all 8 species were above 95%,but significa...
关键词:
乡土阔叶树种 生长 适应性 丘陵地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兵 林佳慧 林荣晓 高婕 曾曙才
采用浸泡法和喷淋法模拟林冠降雨截留,研究了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白兰Michelia alBa、木荷schiMa superB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等华南地区4个重要树种叶片持水率和降雨截留率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采用浸泡法时,构树和白兰叶片持水率与其它树种均差异显著,马占相思和木荷差异不显著,叶片持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构树972.2%>白兰361.0%>木荷275.0%>马占相思256.3%,截留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构树519.8%>白兰111.00%>木荷75.3%>马占相思62.0%,构树显著高于其它树种,白兰与其它树种均差异显著;当浸泡时间达...
关键词:
持水率 截留率 影响因子 浸泡法 喷淋法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梁星云
演替能显著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叶片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分别将叶片性状和元素平衡关系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完整的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并与周边分布的不同林龄的杨桦次生林,共同形成了从先锋到顶级群落的次生演替系列。本论文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过程中主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变异性,为深入理解森林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动态及其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11个20 m×20 m不同林龄的样地数据,发现随着阔叶红松林演替系列的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姿
植物叶片养分特征能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对福建省灵石山米槠林Castanopsis carlesii优势树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年龄叶片的养分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将优势种按养分对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为4类,结果优势种各种养分处于第2分类等级的较多;厚叶冬青Ilex elmerrilliana对磷,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对锌有较强的"排斥"效应(处于第1分类等级);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对钾,狗骨柴Diplospora dubia对钠和钾,围涎树Pithecellob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