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7)
- 2023(17392)
- 2022(15123)
- 2021(14039)
- 2020(12019)
- 2019(27270)
- 2018(26973)
- 2017(51813)
- 2016(28192)
- 2015(31323)
- 2014(30924)
- 2013(30144)
- 2012(27226)
- 2011(24239)
- 2010(24088)
- 2009(21765)
- 2008(20871)
- 2007(17851)
- 2006(15170)
- 2005(12565)
- 学科
- 济(106709)
- 经济(106598)
- 管理(79251)
- 业(75611)
- 企(63591)
- 企业(63591)
- 方法(54349)
- 数学(47806)
- 数学方法(47022)
- 农(28136)
- 财(26462)
- 中国(26323)
- 学(25583)
- 业经(23892)
- 地方(20336)
- 贸(19890)
- 贸易(19881)
- 易(19340)
- 理论(19072)
- 农业(19005)
- 技术(18224)
- 务(17602)
- 财务(17519)
- 财务管理(17485)
- 制(16992)
- 和(16943)
- 环境(16566)
- 企业财务(16528)
- 划(15029)
- 银(14385)
- 机构
- 学院(390367)
- 大学(389500)
- 管理(154696)
- 济(147214)
- 经济(144078)
- 理学(136268)
- 理学院(134747)
- 管理学(131784)
- 管理学院(131109)
- 研究(126424)
- 中国(90718)
- 科学(84618)
- 京(81437)
- 农(70819)
- 业大(65962)
- 财(63836)
- 所(63759)
- 研究所(59295)
- 中心(58066)
- 农业(56340)
- 江(54595)
- 财经(53047)
- 范(50536)
- 北京(50061)
- 师范(49856)
- 经(48432)
- 院(46498)
- 州(44444)
- 经济学(43831)
- 技术(43676)
- 基金
- 项目(283888)
- 科学(221686)
- 基金(205467)
- 研究(198147)
- 家(182939)
- 国家(181493)
- 科学基金(155133)
- 社会(123118)
- 社会科(116741)
- 社会科学(116710)
- 省(112464)
- 基金项目(109469)
- 自然(105553)
- 自然科(103196)
- 自然科学(103164)
- 自然科学基金(101280)
- 划(95261)
- 教育(92542)
- 资助(85095)
- 编号(80026)
- 重点(64015)
- 成果(62042)
- 部(60842)
- 发(59712)
- 创(59392)
- 科研(55541)
- 创新(55427)
- 课题(54902)
- 计划(54680)
- 大学(52097)
- 期刊
- 济(147166)
- 经济(147166)
- 研究(101693)
- 学报(71293)
- 中国(65913)
- 农(62536)
- 科学(62320)
- 管理(53932)
- 大学(52934)
- 学学(50367)
- 财(47560)
- 农业(43427)
- 教育(41467)
- 技术(34559)
- 融(26250)
- 金融(26250)
- 业经(25979)
- 经济研究(24575)
- 财经(24362)
- 业(22830)
- 经(20811)
- 科技(20754)
- 版(20057)
- 图书(19711)
- 业大(19593)
- 问题(19189)
- 统计(18222)
- 技术经济(18197)
- 商业(17432)
- 资源(17251)
共检索到53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帆 任若楠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研究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微信群内部显性、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差异,并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s)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作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互动关系强度、认同、互惠和信任;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认同、互惠、信任和共同语言。学习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认同、互惠和信任;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个体中心性、互动关系强度、互惠、信任和共同语言。生活场景下,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互动关系强度、认同、信任和共同语言;影响显性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信任和共同语言。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知识共享 微信群 ERGMs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罗尧成
从自我概念出发,基于自我差异理论,探讨在线科研社区成员的虚拟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程度对其心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构建"自我差异感知隐私权知识共享"概念模型。以275名在线科研社区成员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修正后的模型显示,科研人员的个人和社会自我差异、自主性、情绪恢复和情感宣泄感知对其在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质量和数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促进在线科研社区知识共享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格格 张军
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综合考虑知识共享能力,以知识生成能力和知识扩散能力两大层面为出发点,构建包含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3个指标属性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微信公众号知识共享能力加权综合云评价模型。以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为例,详细阐述应用综合云评价模型进行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的具体流程,得到"环球科学"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环球科学"进一步增强知识共享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知识共享 云评价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当前社交网络群组吸引着大量高度活跃的用户,使其可以发布丰富的原创内容,进行频繁的知识交流与传播。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梳理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引入知识共享意愿在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自我建构理论引入自我建构类型对行为动机的调节作用,构建了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动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采集微信群和Facebook Group共计467份样本数据,采用PLS-SEM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利他和社交参与是最主要的知识共享行为动机;自我效能和互惠受用户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依存自我显著负向调节自我效能与微信群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关系,独立自我显著负向调节互惠与Facebook Group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从个体自我认知角度提出了动机差异的文化阐释,丰富了知识共享行为动机的理论研究,并对社交网络的知识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熊大红 戴小鹏 罗影 张林峰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两大根本任务之一,组织知识共享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从组织知识共享的形式和途径入手,在分析已有知识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鉴于本体的特征及其对于组织知识共享的优势,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组织知识共享模型,并以实例介绍和分析实现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如RSS技术和基于本体与语义W eb的共享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春宝 陈建成 杨德林
本文重点考察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问题。然而,员工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是一个难题。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最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隐性知识。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和阐释了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这个模型由7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从结构上看,这个模型综合了以下7个要素:共同愿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关系、文化、激励、信任。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焜 彭灿
在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加权小世界网络模型,运用知识共享阻力、知识价值和知识共享成本三个参数来量化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并得出了三者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函数,这对供应链企业间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加权小世界网络模型 供应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王亚民
针对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效率低、可信关系难以建立等问题,文章将信任机制应用到知识共享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共享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信任机制的建立以及知识共享社区的形成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能够有效促进节点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使具有相似知识兴趣、知识类型和信任值高的节点聚集形成不同的知识共享社区,同时进一步验证了知识共享社区的"小世界"特性。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知识共享 信任模型 信任计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敏 李宏 占铭
文章从知识交易的视角出发,将知识共享分为三种:显性交易(市场交易)、隐性交易、以及组合交易,并利用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原理,模拟出基于市场交易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模型,该模型主要由知识、知识交易场所、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执行机制、组织、组织知识仓库等构成。
关键词:
市场交易 跨组织 知识共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志柱 丁长青
文章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知识共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行为取决于知识共享意愿,而知识共享意愿又取决于管理支持、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关键词:
理性行为理论 知识共享 模型 实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书松
本文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知识共享的动机结构问题。结果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知识共享动机主要由个人兴趣、集体情感与责任、规则服从、成就感知、关系建构五个部分构成;五个动机因子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存在相互影响;五个动机因子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也不相同,个人兴趣、集体情感与责任是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动机,对诱发知识共享行为起直接作用,而规则服从、成就感知、关系建构是知识共享的受控性动机,对诱发知识共享行为起间接作用。文章还对研究结论及其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紫璇 陈怀超 吕妍妍
通过构建知识异质性、集群学习、集群氛围和知识共享绩效的理论模型,对来自山西省7个产业集群的154份有效样本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的知识异质性有助于知识共享绩效的提升;集群学习在知识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集群氛围增强了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正向影响;集群氛围对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完全通过集群学习起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王夫芹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分别从员工、团队和企业层面分析了隐性知识共享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价值。基于隐性知识共享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建立了知识创新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深入认识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企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曹茹烨 杨梦晴 陈立军
[目的 /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典型工具微信的信息共享行为进行研究,以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微信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信息有用性、自我效能、信息技术创新性、信息环境交互性四个变量对微信用户信息共享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微信用户的信息共享态度对共享行为也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微信 信息共享 信息生态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晨 彭洁
文章运用共享心智模型描述团队的知识共享和态度、信念的协同性,并对学术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结构进行验证性研究,根据样本数据调研结果分析认为团队内在价值意义水平对于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要明显高于隐性知识共享水平,因此从提高团队成员的团队文化和谐、激励机制合理、团队结构合适等具体方面着手,在各个细节上保障,充分体现团队成员个体利益及共享信念的认可度对于提高团队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