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2)
2023(5124)
2022(4664)
2021(4226)
2020(3947)
2019(9292)
2018(9241)
2017(18026)
2016(10287)
2015(11785)
2014(12173)
2013(12214)
2012(11647)
2011(10664)
2010(10687)
2009(10091)
2008(10306)
2007(9510)
2006(7929)
2005(7021)
作者
(33060)
(27947)
(27636)
(26496)
(17527)
(13558)
(12818)
(11098)
(10250)
(9882)
(9459)
(9274)
(9029)
(8864)
(8812)
(8791)
(8775)
(8239)
(8045)
(7966)
(7245)
(6870)
(6826)
(6454)
(6305)
(6279)
(6246)
(6194)
(5768)
(5690)
学科
(44587)
经济(44549)
(26251)
管理(25957)
方法(24115)
数学(21754)
数学方法(21576)
(20272)
企业(20272)
(12304)
(11137)
(11098)
中国(10144)
(8858)
贸易(8858)
地方(8667)
(8593)
农业(8107)
业经(7701)
(7334)
(6892)
(6877)
财务(6864)
财务管理(6842)
企业财务(6442)
(6028)
银行(5994)
环境(5930)
理论(5861)
(5822)
机构
大学(156356)
学院(154861)
(62416)
经济(61054)
管理(56420)
研究(54585)
理学(48863)
理学院(48232)
管理学(47297)
管理学院(47007)
中国(39506)
科学(36968)
(34559)
(33063)
(29949)
业大(27943)
农业(27897)
研究所(27642)
(27463)
中心(25165)
(23774)
财经(22300)
北京(20666)
(20256)
(20144)
师范(19978)
经济学(19639)
(18973)
(18533)
农业大学(18292)
基金
项目(104018)
科学(79395)
基金(74151)
研究(70831)
(66744)
国家(66230)
科学基金(54362)
社会(43212)
(41330)
社会科(40870)
社会科学(40852)
基金项目(39801)
自然(36785)
自然科(35893)
自然科学(35878)
(35339)
自然科学基金(35228)
教育(32921)
资助(31068)
编号(28651)
重点(24272)
成果(23378)
(23126)
(22599)
计划(21302)
(20960)
科研(20868)
课题(19924)
创新(19743)
科技(19341)
期刊
(65119)
经济(65119)
研究(40846)
学报(31045)
(30419)
中国(26731)
科学(26050)
(22164)
大学(21686)
学学(20691)
农业(20186)
管理(17313)
教育(13149)
技术(12531)
(11689)
金融(11689)
(11536)
财经(11116)
经济研究(10519)
业经(10518)
(9530)
问题(9300)
(8812)
技术经济(8286)
统计(7956)
业大(7673)
(7522)
理论(7483)
商业(7357)
科技(7186)
共检索到21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永普  林志华  应雪萍  
Based on ni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populations of Tegillarca granosa from Guangxi, Zhejiang, Shandong,of China and Lishui, Korea,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among the fou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ANOVA indicated that four popu...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莹  徐东坡  刘凯  段金荣  施炜纲  
测量了326尾采自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5个地理种群的秀丽白虾的8个形态学特征,经过校正后形成10个形态学比例参数。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的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31.216%、21.577%、15.239%,累积贡献率为68.03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主要取决于腹部宽/体长、腹部宽/腹部长和头胸甲宽/体长3个形态学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种群最先和鄱阳湖种群聚成一类,随后与巢湖种群、洪泽湖种群聚集,最后才和洞庭湖种群聚集,说明太湖种群和鄱阳湖种群形态差异最小而和洞庭湖种群形态差异最大;建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达博  牛东红  姜志勇  李家乐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庄河、汉沽、海阳、盐城、崇明、宁波、漳州7个地理群体缢蛏的12个形态性状进行了形态差异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汉沽群体和海阳群体首先与庄河群体聚类,之后依次与崇明群体和盐城群体聚类,最后与宁波和漳州群体聚为一支。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36.28%,主成分2为22.23%,主成分3为12.72%,累积贡献率为71.23%。判别分析结果表明,7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7群体缢蛏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6.67%~86.67%,P2为68.96%~100%。7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77.9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清彪  李晓东  周波  孙娜  刘胥  
【目的】通过形态学参数对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幼蟹进行家系鉴别的判别分析。【方法】对中华绒螯蟹6个家系中每只幼蟹分别度量了18个形态参数,应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来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家系、f家系趋异程度较高,a家系、b家系、d家系、e家系形态差异不大。判别分析显示:选用10个贡献大的参数建立的判别函数,a、b、c、d、e、f家系判对概率分别为:83. 3%、93. 3%、96. 7%、93. 3%、0%、100%,平均拟合概率为77. 8%,交叉验证平均拟合概率为61. 1%。但实际验证结果并不理想,其中a (e)家系幼蟹容易判入e (a)家系,b家系判对率为53. 3%,c家系判对率为80%,f家系判对率为60%,d家系判对率为0%。【结论】因此基于形态参数的家系判别分析并不适用于本育种群体全部家系,形态差异很难作为本育种群体家系鉴别的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成波  刘建勇  陈梽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北部湾4个海区双线紫蛤的7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钦州和广西北海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广西湛江与广东廉江群体形态比较接近,广西北海和广东廉江群体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主成分1为38.395%,主成分2为27.653%,主成分3为20.224%,累积贡献率为86.272%。判别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毕宜慧  张鑫宇  李杰  孙亦如  王浩哲  付东勇  尹绍武  
为比较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雌雄个体之间的主要形态指标及形态差异,对296尾暗纹东方鲀的11项计量性状及11项比例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22项形态指标可以划分为整体轮廓、整体及尾部的浑圆程度、头部特征、尾部长度比例4个方面,累积贡献率达72.31%。逐步判别分析最终筛选出眼径、肥满度、头长/体长、尾柄高/体长和体宽/体长5个相关变量,并建立了该鱼的性别判别函数。通过数据回代方程检验可得出暗纹东方鲀雌雄判别的综合正确率为81.1%。同时对筛选出用于建立判别函数的5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尾柄高/体长、体宽/体长两个比例性状在雌雄个体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尾柄处较厚,体型较宽。上述差异性状和雌雄判别函数可为暗纹东方鲀性别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开建  熊邦喜  赵小红  龙良启  王明学  王卫民  赵振山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6个形态性状对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圆背角无齿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5种蚌的种间以及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受4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54.17%;第二主成分受1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34.08%。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褶纹冠蚌与三角帆蚌形态相近,椭圆背角无齿蚌与球形无齿蚌外形相似。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的不同地理种群分别表现出形态上的变异。建立了5种蚌的判别函数,三角帆蚌和圆背角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褶纹冠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依次为98.92%、86.3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劲松  
判别分析是一种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的统计判别与分组的技术方法,文章对距离判别分析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然后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根芳  张文府  罗雨  方爱萍  叶容晖  程霄玲  任岗  杨受保  
为了揭示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不同月龄形态性状及体重的生长规律和最佳生长季节各性状与月龄的关系,选择2~13月龄三角帆蚌各60余只,对壳长、壳高、壳宽、全高和体重共5个性状,进行主成分与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形态性状中壳长、壳高、全高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壳宽与它们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其中与体重相关性最强的形态性状是壳长。不同月龄三角帆蚌的主成分基本相同,第一主成分皆为体重因子,其贡献率都在70. 53%以上,第二主成分都为宽度因子,其平均贡献率为9. 18%。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各月龄三角帆蚌的判别函数,总的判别准确率为61. 16%,其中2月龄的判别准确率P1最高为100%,3月龄的判别准确率P2最高为1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颖  刘晓勇  曲秋芝  孙大江  
采用形态学和多变量形态度量方法,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种(大杂交)(达氏鳇(♀)×施氏鲟(♂))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施氏鲟、达氏鳇及大杂交头部形态差异明显,口唇形状、吻须形状及长度、鳃盖膜形态差异显著。在7项可数性状中,大杂交胸鳍、侧骨板、腹骨板和鳃耙数偏母本性状(HI>55),臀鳍条数明显地偏父本性状(HI<55),背骨板数偏离双亲性状,背鳍条数为中间性状。可数性状的平均杂交指数为74.97,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可数性状中鳃耙数可作为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2)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大杂交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窦亚琪  梁旭方  易提林  张进  田昌绪  骆小年  孙龙芳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各月龄各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各月龄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高之间显著相关,眼径与其他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各月龄第一主成分始终指向翘嘴鳜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二主成分有所不同,2~4月龄指向眼睛发育情况,5和6月龄分别指向头部发育和尾部发育情况。通过建立判别式来判断错过最佳生长季节翘嘴鳜的体格与大小相符的月龄,判别结果表明,总的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丹  李敏  李永振  李玉芳  张魁  陈作志  
对采集于中国南海北部近岸和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7个采样点共246尾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样品进行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 b,cyt b)序列的扩增与分析,获得了长度为684 bP的同源序列。碱基a、t、c、G含量分别为22.7%、28.4%、33.4%、15.5%,共检测到多态位点92个,定义了90个单倍型。其遗传多样性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0.8130~0.9012)和低核苷酸多样性(0.0040~0.0053)的特点。两两群体间的Fst分析显示,大部分群体间的Fst值均小于0.05,且差异不显著(P>0.05),样本总体分化指数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银雪  常亚青  庞震国  白雪秋  姬南京  
通过主成因判别分析法(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DAPC)建立仿刺参个体水平地理亚群体来源的判别模型。实验运用了20个微卫星引物,对俄罗斯海参崴(RS)和中国大连两个亚群(CN1、CN2)3个仿刺参地理群体进行了产物扩增和标记分型,获得3个地理群体分子标记表型数据。开创性地运用主成因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建立判别模型,以研究不同群体仿刺参个体水平上遗传背景及其群体来源。结果显示,运用20对微卫星引物在仿刺参不同地理群体中稳定扩增的136个等位基因位点数据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准确判别刺参个体的群体来源。用75%的原有数据集建立模型,剩余的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林霞  吴望星  徐同成  麦康森  
采用一直投喂(S0R0)和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2 d(S2R2)、饥饿7 d再投喂2 d(S7R2)、饥饿7 d再投喂7 d(S7R7)4种投喂方式,研究周期性饥饿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形态参数的影响,并对形态参数进行典型判别分析。实验周期为8周,所用饲料为浮性饲料。结果表明,4种处理对花鲈的形态参数影响有显著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