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6)
- 2023(4271)
- 2022(3725)
- 2021(3492)
- 2020(2709)
- 2019(6476)
- 2018(5582)
- 2017(8585)
- 2016(5331)
- 2015(6019)
- 2014(6102)
- 2013(6203)
- 2012(6146)
- 2011(5608)
- 2010(5620)
- 2009(5306)
- 2008(5415)
- 2007(4459)
- 2006(3985)
- 2005(3781)
- 学科
- 济(17104)
- 经济(17097)
- 管理(12671)
- 业(11792)
- 企(9154)
- 企业(9154)
- 中国(6998)
- 学(6987)
- 方法(6928)
- 数学(5985)
- 教育(5947)
- 数学方法(5870)
- 农(5511)
- 制(5258)
- 财(5243)
- 研究(4938)
- 生(4239)
- 农业(3711)
- 贸(3688)
- 贸易(3681)
- 研究生(3621)
- 易(3620)
- 业经(3536)
- 地方(3526)
- 度(3511)
- 制度(3494)
- 务(3324)
- 财务(3295)
- 财务管理(3287)
- 理论(3199)
- 机构
- 大学(81335)
- 学院(77219)
- 研究(37794)
- 济(27784)
- 经济(26915)
- 科学(25415)
- 中国(25109)
- 管理(24094)
- 农(22316)
- 所(21162)
- 理学(20332)
- 理学院(19979)
- 研究所(19439)
- 管理学(19356)
- 管理学院(19213)
- 京(19150)
- 农业(17713)
- 业大(17013)
- 中心(15695)
- 院(14537)
- 省(13522)
- 江(13166)
- 财(13007)
- 北京(12527)
- 室(11475)
- 范(11284)
- 农业大学(11242)
- 研究院(11085)
- 师范(11060)
- 科学院(10965)
- 基金
- 项目(55436)
- 科学(40906)
- 基金(37985)
- 家(37010)
- 国家(36724)
- 研究(35208)
- 科学基金(28711)
- 省(22112)
- 自然(20634)
- 自然科(20153)
- 自然科学(20143)
- 社会(19912)
- 自然科学基金(19803)
- 划(19584)
- 基金项目(19337)
- 社会科(18790)
- 社会科学(18786)
- 教育(17450)
- 资助(16324)
- 重点(13983)
- 编号(13153)
- 计划(12727)
- 科技(12559)
- 发(12062)
- 部(11696)
- 成果(11386)
- 科研(11215)
- 课题(11090)
- 创(11001)
- 创新(10434)
共检索到130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谭美 程小燕 曾平生 谭梓峰 李公荣
为揭示厚朴种质资源的品质优劣,同步研究了20个种源9年生厚朴林分的生长特性、药材产量和药效成分变异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源间厚朴生长及药材产量性状在各指标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物量和药材产量的性状遗传力(0.84~0.86)均很高,说明对这些性状选择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以隶属函数分析了20个厚朴地理种源的综合排名,以20%的比例进行筛选,4号(湖北利川)、12号(江西庐山)、20号(湖南永州)和17号(四川都江堰)等入选优良种源,综合排名第5、6名的5号(贵州习水)和16号(湖北香党坪)种源厚朴的总酚含量分别为4.06%、3.14%,在20个种源中处于次高水平,值得继续观察和选择.
关键词:
厚朴 种质资源 品质评价 隶属函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谭美 程小燕 曾平生 谭梓峰
厚朴为我国传统木本药材,用药面广、药材需求量大,人工林培育获得了广泛重视,但其药材质量优劣不等,优质资源筛选工作势在必行。厚朴生长性状及遗传力优劣决定药材产量及遗传稳定性高低。对20个厚朴种源8年生林分生长性状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树皮厚度均值为6.34 m、6.9 cm、1.97 mm,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方差均达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813 0、0.811 4和0.890 1。经综合评价,筛选出4号、12号、11号和17号等4个最优种源,4个入选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比群体分别提升16.32%、15.87%和10.78%,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的遗传增益比群体依次提升13.27%、12.88%和9.60%,胸径、树高和树皮厚度的遗传进度比群体则提升16.47%、12.81%和8.91%,胸径和树高为早期选择可靠的生长性状指标。建议厚朴育种先从地理种源筛选着手,结合对种源内的单株筛选,可望获得优良的无性系,为厚朴产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苗期性状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玉球 童再康 斯金平
采集 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 1 3个厚朴种源 1 30个单株的树叶样品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测定了POD、EST和GOT等 3种酶系同工酶。结果表明 :GOT同工酶各种源仅有 1条谱带 ,鄂西种源与其他种源呈等位基因分离关系 ;POD和EST同工酶各有 7条和 1 0条带。经 3种酶系谱带单独分析和综合 3种酶系的相似系数聚类分析 ,所划分的类群同叶形分化类型基本一致。图 4表 2参 9
关键词:
厚朴 种源试验 同工酶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王晓荣 林富荣
研究枫香种源间性状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为枫香良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省份22个枫香种源为研究材料,选取生长性状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种源间差异性分析,广义遗传力估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等。结果表明:枫香种源间在胸径、树高、材积、第一枝下高、冠幅和通直度6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选出优良种源6个,入选的优良种源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通直度分别大于总体均值的5.25%、8.30%、16.51%、1.26%和2.11%。选出的优良种源对调种造林、杂交育种、"边选边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枫香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优良种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琦梅 梁宗锁 杨东风 聂小妮 刘婷
【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
关键词:
黄芪 药材质量 HPLC指纹图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饶 潘明炎 潘心平 斯金平 陈德标
厚朴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休眠期4个阶段。在双周平均气温15.0℃左右开始萌动,双周平均气温25.0℃左右,降水300mm左右生长达到高峰。低海拔地区生长开始早,结束也早。胸径生长比树高生长开始早,结束迟。厚朴属于早期速生型树种,树高、胸径和树皮生长高峰期分别为3~10a,4~12a和6~14a。
关键词:
厚朴 生长特性 生长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治蛟 王家金 刘金美 戴堃 刘旭燕 余显伦 马聪吉 刘大会
分别采用直接晒制和煮制、蒸制后不同干燥方法,以及不同蒸制时间进行昭通天麻加工,比较加工后天麻药材折干率和内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天麻直接晒干或直接烘干,干燥时间长,易发生酶促褐变,导致天麻表皮变黑和天麻素含量降低。煮制处理天麻的折干率为20%~24%,天麻素含量为0.36%~0.45%,显著低于蒸制处理的折干率(24%~31%)和天麻素含量(0.66%~1.09%)。天麻煮制后采用传统燃煤烘干或熏硫处理,会增加药材总灰分、浸出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将天麻蒸制后采用鼓风干燥箱进行高温(55℃)-低温(35℃)变温干燥,药材外观形态较好,天麻素含量可达0.82%。昭通天麻最佳蒸制时间特级为35 m...
关键词:
昭通天麻 蒸煮 变温干燥 折干率 天麻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谭梓峰 舒枭 王洁 檀国印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苗期 生长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晏姝 郑会全 王润辉 胡德活
【目的】研究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幼林期与近成熟林期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探析乐昌含笑种源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方法】利用种植于广东省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和九曲水林场的乐昌含笑种源试验林多个年度的观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性状在林龄为3、6、11、14 a的遗传变异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范围。【结果】种源试验林的保存率在林龄为11~14 a有较明显下降;各林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修武 周文龙 曾浩生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关键词:
桉树,种源,木材构造,基本密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丙如 崔静轩 王雨懿 刘子君 宁凝 王云贺 杨利民 韩忠明
【目的】建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药材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并以多指标成分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成分对防风药材抗炎活性的贡献,分析不同产地的防风药材质量,为防风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防风6种色原酮和4种香豆素成分同时定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防风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分析防风10种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防风10种化学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准确度和分离度均良好。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把17批样品分为4类,其中以内蒙古S5和吉林S8~S11产地的2年生防风的综合质量相对较好;17批防风醇提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其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欧前胡素与抗炎活性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防风抗炎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与3个细胞炎症指标(NO、IL-6和IL-1β)的关联度均大于0.8,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防风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良好,可用于防风色原酮和香豆素成分的同时测定,结合抗炎活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基于生物活性的防风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模式,为建立防风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的标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科学依据。图3表7参3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再康 斯金平 刘饶
采集厚朴 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 13个种源 39个树皮样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PL 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 :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 /和厚朴酚比例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先端小凸尖型的鄂西种源酚类含量最高 ,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 ,总含量前者是后者的 10 .34倍。以上 4个厚朴品质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其种源遗传力为 0 .7585~ 0 .94 6 5,且呈经向为主 ,经、纬双向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志龙 虞木奎 唐罗忠 方升佐 王新洋 张春祥 曹一达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麻栎不同器官热值大小排序为叶>茎>根,生物量为根>茎>叶,能量为茎>根>叶。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器官生物量决定。初步选出安徽太湖、安徽太平、浙江开化、江苏句容、浙江建德、浙江龙泉和贵州榕江种源为优良种源。
关键词:
麻栎 地理种源 苗期性状 生物量 热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