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4)
- 2023(8938)
- 2022(8085)
- 2021(7393)
- 2020(6371)
- 2019(14558)
- 2018(14435)
- 2017(27921)
- 2016(15498)
- 2015(17108)
- 2014(16796)
- 2013(16525)
- 2012(15331)
- 2011(13871)
- 2010(14013)
- 2009(13410)
- 2008(13084)
- 2007(11899)
- 2006(10184)
- 2005(9059)
- 学科
- 济(61105)
- 经济(61058)
- 管理(42524)
- 业(39276)
- 企(31918)
- 企业(31918)
- 方法(29642)
- 数学(26188)
- 数学方法(25930)
- 农(17552)
- 财(16757)
- 中国(15124)
- 学(15077)
- 环境(13345)
- 地方(12386)
- 业经(12245)
- 贸(12225)
- 贸易(12222)
- 易(11863)
- 制(11691)
- 农业(11221)
- 务(10854)
- 财务(10831)
- 财务管理(10804)
- 企业财务(10212)
- 和(9861)
- 划(9730)
- 理论(9091)
- 银(8919)
- 银行(8873)
- 机构
- 学院(220512)
- 大学(218605)
- 济(86833)
- 经济(84946)
- 管理(80137)
- 研究(75370)
- 理学(69369)
- 理学院(68546)
- 管理学(67147)
- 管理学院(66757)
- 中国(55335)
- 科学(50285)
- 京(46002)
- 农(43524)
- 所(40292)
- 财(39271)
- 业大(37184)
- 研究所(37068)
- 农业(34774)
- 中心(34359)
- 江(33501)
- 财经(31645)
- 范(28846)
- 北京(28622)
- 经(28578)
- 师范(28462)
- 院(27292)
- 经济学(27184)
- 州(26490)
- 经济学院(24791)
- 基金
- 项目(149469)
- 科学(115152)
- 基金(106270)
- 研究(104989)
- 家(94959)
- 国家(94221)
- 科学基金(78483)
- 社会(64828)
- 社会科(61385)
- 社会科学(61364)
- 省(60216)
- 基金项目(56630)
- 自然(52115)
- 自然科(50832)
- 自然科学(50812)
- 划(50683)
- 自然科学基金(49895)
- 教育(48399)
- 资助(43893)
- 编号(42963)
- 重点(34767)
- 成果(34266)
- 发(32978)
- 部(32307)
- 创(30822)
- 课题(29938)
- 科研(29701)
- 计划(29202)
- 创新(28937)
- 大学(27354)
共检索到313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禹博 方攀 杨志恒 朱晓梅 高琼 刘洋 李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樟子松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问题,了解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群体遗传结构层面揭示樟子松林分衰退现象。【方法】本文以红花尔基(HHEJ)种源天然林和章古台(ZGT)、围场(WC)、榆林(YL)3个人工引种林,共计4个樟子松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樟子松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平衡、遗传结构稳定性、遗传距离以及影响遗传变异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大小由低到高依次为HHEJ、ZGT、WC、YL;只有YL群体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ZGT群体的连锁不平衡位点达到128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的程度最大;HHEJ和ZGT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为接近,WC群体相距较远,YL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4个樟子松群体的遗传分化相对稳定,不易产生遗传分化;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樟子松期望杂合度(He)与地理纬度(La)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57),线性关系在α=0.05的水平上显著(P=0.012)。【结论】本研究发现樟子松的遗传多样性可能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阐明了不同地区樟子松群体的遗传差异情况,及其林分衰退的可能因素,为樟子松科学的遗传资源保护、引种造林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禹博 朱晓梅 李志娟 贾凤岭 李伟
当前樟子松遗传改良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但是不同地区育种资源调拨与交换频繁,导致了育种资源信息模糊、亲缘关系混乱,增加了樟子松遗传改良工作中近交衰退的风险,因此开展育种资源评价研究是樟子松优良单株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樟子松1、1.5、2代种子园224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和单株亲缘关系分析以及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按育种资源的来源分析,良种基地、头道桥、榆林1.5和泰来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宝根园和榆林群体相对较低;按育种资源的世代分析,不同世代樟子松育种资源维持
关键词:
樟子松 育种资源 遗传评价 亲缘关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廖梅杰 王锦锦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范瑞用
为分析中、韩、俄沿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种质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SSR指纹图谱技术对中国青岛、烟台,韩国浦项、群山、木浦,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8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刺参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_(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7和0.80。13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65(AJ06)~ 0.909(AJ09),除AJ06为中度多态性(0.25
关键词:
刺参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梁洲瑞 马兴宇
应用RAPD技术,对自然分布于山东半岛莱州湾、小石岛、俚岛、楮岛和汇泉湾的5个大叶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保护和移植修复提出了建议。实验用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42条条带,多态条带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86%。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大叶藻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5个种群99.68%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部,而0.32%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测试表明5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莱州湾种群,应该得到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是俚岛种群和汇泉湾种群,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海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磊 王冬梅 杨晓晖 喻泓
林分结构是影响天然樟子松林更新的重要因素,而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又将决定未来的林分结构。该文以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Ripley的单变量K函数和Hamill&Wright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林分下樟子松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更新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内,樟子松大树随尺度增加呈现随机分布,而樟子松幼树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分布。②针阔混交林下,樟子松幼树多分布在阔叶树周围4 m范围内,且数量较多、发育较好,呈现出良好的更新趋势;樟子松纯林内,幼树则多分布在樟子松大树周围且数量极少,平均树高明显低于混交林内幼树,更新情况远不如针阔混交林理想。掌握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慧荣 江世贵 周发林 龚世园
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3个天然群体的24尾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135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67.50%)。青岛、厦门和海南黑鲷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068、0.0939和0.1206,相似系数为0.8932、0.9061和0.87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550、0.1318和0.1228,其中青岛和海南黑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青岛...
关键词:
黑鲷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世贵 杨慧荣 苏天凤 龚世园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s among inter- and intra-population of three wild stocks(24 individuals) in Red Sea Bream from Jiaozhou Gulf(Qingdao), Taiwan Strait(Xiamen)and Beibu Gulf(Hainan). Under predetermined optimal reaction condi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陈发棣 张飞 陈素梅 房伟民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1份不同地理居群野生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03条扩增带,其中有187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1.9%;29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446条扩增带,其中有43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5%;11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088 7~0.615 5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紫花野菊、野路菊及其变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但是野生菊资源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似乎并不明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爱军 李晨 王新安 侯仕营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取自韩国沿海和俄罗斯沿海的星突江鲽养殖子一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效果稳定的引物,对每个群体40个个体进行扩增,各获得57个位点。韩国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3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7.89%;俄罗斯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2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6.14%。韩国群体和俄罗斯群体的Shannon遗传多样度分别为0.3384和0.2963,Nei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05和0.1947。星突江鲽两群体遗传多态度总量Hsp为0.4252。其中,群体内遗传多态度Hpop为0.3174,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的比例为0.7465,而源于群体间的...
关键词:
星突江鲽 遗传多样性 养殖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新培 穆淑梅 周楠 康现江 罗青 白俊杰
为研究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控制区结构,实验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长序列为905~908 bp。104个序列中共发现了37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同时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D)和保守序列区(CSB)的关键序列。3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875、0.003 27和2.939。群体间的平均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 distance,K 2-P)、遗传分化指数(Fs...
关键词:
乌鳢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强 郝雨 刘彤 姜静
该文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大兴安岭北段4个不同海拔梯度、3个不同群落及3个纬度梯度的樟子松天然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16个筛选出的随机引物在3组共240株个体中,分别检测出162、156和169个多态位点,总多态位点的百分率分别达到85.26%、82.11%和88.95%,樟子松天然林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海拔、群落和纬度等不同的尺度上,樟子松天然林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低,遗传变异多来自群体内部.海拔及纬度因子显著影响樟子松天然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群落类型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
樟子松 遗传多样性 海拔 纬度 群落类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张飞 陈发棣 郭慧敏 陈素梅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兴隆 刘竟星 吕宁 李健荣 杨金娟 于丽 杨俊丽 姬宇翔
【目的】探讨我国西北地区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系统发育关系,为枸杞木虱区域性发生规律和制定防控策略等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2023年6-8月采自西北地区18个不同地理种群的512份枸杞木虱样品的mt DNA CO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利用MEGA7.0、Dna SP 5.0、Arlequin 3.5和Network 10.0等软件分析了mt DNA COI基因序列变异、系统发育及遗传分化等情况。【结果】1)测定片段长度为474 bp,序列碱基T、C、A、G含量分别为35.6%、22.2%、26.8%、15.4%,A+T含量(62.4%)明显高于G+C含量(37.6%),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倚性,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 5,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为1.110。2)共检出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512,其中,单倍型H2为优势单倍型,该单倍型出现了344次,占所有检测个体的67.19%。3)18个枸杞木虱地理种群Taijima’s D及Fu’s Fs值分别为0.876、0.911,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642 78,基因流为0.21,种群内遗传变异百分率为35.72%,种群间遗传变异百分率为64.28%,种群内变异显著小于种群间变异(P<0.01)。5)单倍型NJ系统发育树及网络中介图均显示5个单倍型明显聚为4个聚类簇;6)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 ~ 0.007之间。UPGMA聚类图结果显示德令哈(DLH)和格尔木(GEM)种群、古浪县(GLX)和石河子(SHZ)种群与其他种群相比分化明显。7)Mantel检测结果显示,18个枸杞木虱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显著中度正相关(r=0.675,P<0.05)。【结论】西北地区18个枸杞木虱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地理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出现了遗传变异,种群总体变异的主要因素为种群间变异,种群内遗传分化相对较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良 赵奋成 胡燕菲 蔡坚 吴惠姗 张应中 郭文冰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非洲的5个不同地理群体非洲桃花心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28对SRAP引物组合用于群体遗传分析,共扩增出条带7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水平为76.62%;5个群体遗传距离在0.036 1~0.131 7之间,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9 3,总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0 0,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70.04%),群体基因流(Nm)为1.185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汉奇 阮桢媛 田波 杨宇明 孙茂盛
通直型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云南重要的经济竹种资源之一。为了保护和开发通直型巨龙竹种质资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对通直型巨龙竹核心分布区不同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用于正式扩增,在所研究的4个居群共54个个体中检测到54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036 3和0.053 6;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3.97%,H和I分别为0.260 0和0.392 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863 4,显示不同居群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