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9)
- 2023(9929)
- 2022(8480)
- 2021(7740)
- 2020(6417)
- 2019(13855)
- 2018(13417)
- 2017(24852)
- 2016(13520)
- 2015(14262)
- 2014(13390)
- 2013(12617)
- 2012(11095)
- 2011(10066)
- 2010(9709)
- 2009(9364)
- 2008(8633)
- 2007(7367)
- 2006(6344)
- 2005(5461)
- 学科
- 济(45467)
- 经济(45380)
- 管理(36375)
- 业(33416)
- 企(26455)
- 企业(26455)
- 方法(19422)
- 数学(17029)
- 数学方法(16815)
- 农(14620)
- 中国(12917)
- 财(12875)
- 学(11931)
- 业经(10989)
- 贸(10842)
- 贸易(10838)
- 制(10743)
- 易(10521)
- 农业(9646)
- 地方(8631)
- 环境(8225)
- 银(7686)
- 银行(7638)
- 务(7514)
- 财务(7496)
- 财务管理(7484)
- 技术(7389)
- 行(7256)
- 融(7224)
- 金融(7222)
- 机构
- 学院(181848)
- 大学(180130)
- 济(69363)
- 经济(67941)
- 管理(65835)
- 研究(62996)
- 理学(58040)
- 理学院(57307)
- 管理学(56066)
- 管理学院(55762)
- 中国(45794)
- 科学(43116)
- 农(40207)
- 京(37191)
- 业大(34027)
- 所(32844)
- 农业(32218)
- 财(31521)
- 研究所(30451)
- 中心(28328)
- 江(26160)
- 财经(25475)
- 院(23321)
- 范(23230)
- 经(23190)
- 师范(22849)
- 北京(22356)
- 农业大学(21921)
- 经济学(21391)
- 州(20688)
- 基金
- 项目(133684)
- 科学(104474)
- 基金(98130)
- 家(90156)
- 国家(89455)
- 研究(89138)
- 科学基金(75189)
- 社会(58105)
- 社会科(55082)
- 社会科学(55070)
- 基金项目(52912)
- 省(52768)
- 自然(51384)
- 自然科(50252)
- 自然科学(50233)
- 自然科学基金(49338)
- 划(45393)
- 教育(40345)
- 资助(38079)
- 编号(34034)
- 重点(30857)
- 创(28575)
- 发(28287)
- 部(28006)
- 计划(27395)
- 创新(26794)
- 科研(26613)
- 成果(25321)
- 国家社会(24769)
- 科技(23984)
共检索到252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聪 周清 屈金莲 朱玉琼
以湖南省安仁县的豪山乡(山地地形)和渡口乡(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变异函数分析法和空间插值估计法,研究耕地土壤养分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不同地形条件样点密度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16.56%~97.9%,属于中等变异;山地地区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基底效应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贻忠 李保国 胡克林 徐艳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夏初不同地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 ,本试验在鄂尔多斯高原几种地形的沙质荒漠化土壤上 ,用时域反射仪 (TDR)测定表层土壤 (0~ 30 cm)的含水量 ,对表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在不同地形部位选择典型土壤剖面 ,测定各层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 :在 2个地形断面上 ,随着地势降低 ,表层土壤水含量升高 ,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关系 ,其独立间距为 16 .38m和 2 8.90 m;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上的表层土壤水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均呈球状模型 ,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异向性 ,独立间距分别为 18.86 m和2 2 .5 0 m。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表层土壤水分的 C0 /...
关键词:
鄂尔多斯 荒漠化 水分 空间变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范曼曼 吴鹏豹 张欢 魏晓 陈富荣 高超
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以便更有效地揭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是提高土壤质量评价工作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以合肥市北部地区为例,从5 207个土壤采样点(采样密度为1个/km2)中重复20次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六个样本子集(对应采样密度分别是0.8个/km2、0.56个/km2、0.39个/km2、0.28个/km2、0.19个/km2、0.13个/km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含量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样本对总体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土壤有机质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采样密度为0.28个/k...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关勖 仝纪龙 莫欣岳 潘峰 谢南洪
【目的】在使用AERMOD模式进行复杂地形区域大气预测时,控制气象条件与污染源源强等参数相同,采用分辨率更高的DEM地形数据可使得预测结果更加精确。【方法】设置气象条件相同,对于同一无组织面源,在复杂山地、复杂河谷2种地形条件下分别进行不添加地形数据、添加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添加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的大气预测。【结果】在复杂山地地形条件下,不添加地形数据、添加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下预测结果与添加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下最优预测结果相关性分别为24.0%与52.4%;在复杂河谷地形条件下,不添加地形数据、添加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下预测结果与添加30 m×30m精度地形数据下最优预测结果相关性分别为48.7%与89.3%。【结论】在使用AERMOD模式进行大气预测时,若面源为复杂山地地形,建议采用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以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地形数据 AERMOD 面源 相关性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显龙 苏华 李永庚 汤洁
为研究草原牧鸡在不同密度和距鸡舍不同距离对沙草地养分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草原牧鸡试验平台为依托,测试样地的土壤容重、pH值、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等7项理化指标。测定的数据经过Excel处理后,采用SPSS 18.0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对土壤7项理化指标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密度和距鸡舍不同距离土壤容重低于对照,放牧密度的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但距离对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pH值始终在9.0~9.5之间,放牧密度和距离对pH值没有显著影响;草原牧鸡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及速效磷的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英男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田松岩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尽一致;对土壤养分含量与环境要素(凋落量、现存量、林分密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凋落量、现存量和林分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密切;林分密度为750900株·hm(-2)时,土壤多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养分含量,有利于该地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林分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雪梅 孙向阳 王海燕 康向阳
以三倍体毛白杨不同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4 a生长期内5个不同密度(2 m×2 m、2 m×3 m、2 m×4 m、2 m×5 m和3 m×4 m)试验林的0 20、20 40、40 60 cm土壤层次的理化指标(pH值、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全K和速效K含量),结果表明:(1)4 a生长期内,三倍体毛白杨各密度试验林3个土层的pH值均增加,尤其是低密度(3 m×4 m)试验林增幅最大,且随土层加深碱性增强。(2)各密度试验林3个土层有机质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高密度(2 m×2 m、2 m×3 m)试验林有机质消耗量显著比其它密度的大。(3)土壤全P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玮 周运超 叶立鹏
测定了不同种植密度及土壤养分含量下马尾松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根系呈直线下降趋势,当种植株数达到一定株数(6株)时,根系生长对土壤养分产生竞争;胁迫促使根系增加,而在土壤空间足够的条件下随着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其根系呈增加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薄慧娟 朱嘉磊 文春燕 聂立水 宋连君
【目的】研究栽植密度对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在3种不同栽植密度[行距×株距分别为2 m×2 m(T_1)、 4 m×3 m(T_2)和4 m×5 m(T_3)]下,对10年生毛白杨速生丰产林试验地0~5、 5~10、 10~20、 20~40、 40~60和60~100 cm共6个土层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栽植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用单因素分析法,数据间的多重比较用Ducan法。【结果】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所占比例分别为69%、 79%、 71%和74%;不同栽植密度下土壤养分质量分数不一致:T_2栽植密度下有机质在0~5 cm处最高,为15.44 g·kg~(-1),显著高于T_1,在5~20 cm土层处3栽密度间有机质差异显著(P0.05)。【结论】10年生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富集在0~20 cm土层,栽植密度为2 m(行距)×2 m(株距)的养分低于栽植密度为4m×3m和4m×5m,养分质量分数随栽植密度和不同土层的变化而变化。图5表2参31
关键词:
土壤学 土壤垂直养分 栽植密度 毛白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卜明娜 杨习文 滕政凯 胡乃月 张烁 王春艳 杨键 梁文宪 马文奇 贺德先 周苏玫
【目的】探究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塑造良好的根系构型,为麦田的科学施肥和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1—2023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原阳科教示范园区进行,采用池栽定位试验,设置3个施肥处理(F_0:不施肥;F_1:N、P、K肥浅施;F_2:N、P、K肥1/3浅施+2/3深施)和3个灌水处理(W_1:底墒水;W_2:底墒水+拔节水;W_3:底墒水+拔节水+扬花水),共计9个组合处理,测定0—100 cm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和根系性状。【结果】在不同灌水频次下,土壤耕层养分含量较高,随着土层加深,有效养分减少,0—60 cm土层养分含量表现出F_2>F_1>F_0。分层施肥(F_2)明显增加了20—40 cm土层肥力,较浅层施肥(F_1)相比,不同灌水频次下开花期至成熟期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6.03%、7.67%、8.82%、6.32%。8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全氮含量上升,灌水增大了富集效应;0—10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呈“S”分布,且成熟期含量升高,出现钾素外排现象。小麦根系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中,分层施肥(F_2)显著提高了根系在20—40 cm土层根系的形态分布和功能,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比、根干重密度、根系活力和根系生理势两年均值比浅层施肥分别提高38.42%、16.93%、25.65%、43.07%、33.12%、31.10%。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各养分指标与根系形态指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0—60 cm土层根系生理势在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分层施肥结合3次关键水实现了根系分布与土壤氮磷钾分布的高度协调,增强了根系在20—40 cm土层的分布比例,有利于土壤氮磷钾的协同吸收和产量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江明 余华波 周海鹏 俞乒乒 王晓东 章秀福
在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设置不同水平施用量,研究地力条件和养分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平均以施180 kg/hm2产量最高。土壤氮素背景值与空白区产量呈正相关关系,R=0.8930,也就是说土壤氮含量高,不施氮肥水稻也能高产。氮素利用率与施氮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背景氮呈单峰曲线关系。氮素收获指数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土壤氮含量对其并无影响。在土壤严重缺磷和钾素情况下,施磷钾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产量和施肥量有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841和0.9408,随着土壤磷素和钾素量的上升,施肥增产效果逐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香 王呈祥 高儒萍 王丰林 宋旭东
以 13个外引高粱品种为试材 ,分别播种于中等肥力地块 (对照区 )和瘠薄地块 (鉴定区 )。遗传分析表明 ,所有 9个性状在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土壤的养分状况不影响品种间差异性的表达。两区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幅度基本趋于一致 ,但各性状在两区的遗传变异系数之差值却有明显不同 ,该值愈大 ,说明该性状对土壤养分愈敏感。试验中该值较大的性状有穗粒重、三级枝梗数和二级枝梗数 ,对旱瘠地来说属不良性状 ,但却有大的改良潜力。其余 6个性状的该值较小 ,其中以穗长为最小 ,这可为高粱抗性材料的早期选育工作提供依据 ,也使高粱资源的遗传评价更为深刻、全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洋 齐雁冰 王茵茵 黄标 刘姣姣 张亮亮
论文以张家港市耕层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为目标变量,通过网格布点建立11种样点密度梯度,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其空间特性随布点密度变化的趋势规律。结果表明,各密度下Som的变异系数稳定在21.70%~23.12%之间,表现出中等程度变异;随着布点密度降低,Som的块基比和分维数分别由37.52%、1.838波动降至18.70%、1.714,moran’S i则由0.485起伏升高至0.857,相应地其空间变异中结构变异组分增多、随机变异贡献减少,空间自相关性也逐渐增强;Som呈现西南—东北递减分布,随着样点密度减小,其空间格局趋于简化。论文以布点...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布点密度 空间变异 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昊
在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置20块调查样地,采取土壤样品测定了该区森林土壤0~20、20~40和40~60 cm 3个土层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7项养分指标。通过计算不同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技术,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海拔、坡位、坡向和坡度4项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而全磷、全钾在不同土层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2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土层的7项养分指标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性,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丰骥 常庆瑞 钟德燕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安塞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水平曲率、垂直曲率、地形湿度指数和河流动能指数等5个地形因子,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这些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14.14%~26.84%,块金效应值为16.45%~45.87%。(2)研究区西南部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北部土壤养分含量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