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1)
- 2023(17736)
- 2022(15018)
- 2021(13783)
- 2020(11867)
- 2019(26833)
- 2018(26455)
- 2017(50461)
- 2016(27580)
- 2015(30829)
- 2014(30732)
- 2013(30292)
- 2012(28086)
- 2011(25508)
- 2010(25552)
- 2009(23745)
- 2008(23241)
- 2007(20910)
- 2006(18507)
- 2005(16263)
- 学科
- 济(129826)
- 经济(129698)
- 业(78003)
- 管理(73904)
- 企(55458)
- 企业(55458)
- 方法(52668)
- 农(49717)
- 数学(46844)
- 数学方法(46286)
- 农业(32815)
- 中国(28839)
- 地方(28732)
- 业经(28504)
- 财(28257)
- 学(27389)
- 贸(21984)
- 贸易(21977)
- 制(21660)
- 易(21331)
- 环境(17864)
- 银(16976)
- 务(16962)
- 财务(16916)
- 银行(16900)
- 财务管理(16871)
- 融(16648)
- 金融(16644)
- 技术(16580)
- 和(16413)
- 机构
- 学院(401725)
- 大学(398076)
- 济(169763)
- 经济(166536)
- 管理(150875)
- 研究(140118)
- 理学(130851)
- 理学院(129338)
- 管理学(126902)
- 管理学院(126184)
- 中国(104685)
- 农(92294)
- 科学(90650)
- 京(82505)
- 所(73758)
- 财(72711)
- 农业(72482)
- 业大(70854)
- 研究所(67582)
- 中心(65478)
- 江(60517)
- 财经(58576)
- 经(53210)
- 经济学(52171)
- 北京(50721)
- 范(50076)
- 师范(49397)
- 院(48896)
- 州(47598)
- 省(47194)
- 基金
- 项目(275886)
- 科学(214853)
- 基金(200103)
- 研究(191620)
- 家(178923)
- 国家(177440)
- 科学基金(149752)
- 社会(122376)
- 社会科(115795)
- 社会科学(115759)
- 省(109734)
- 基金项目(106184)
- 自然(99500)
- 自然科(97194)
- 自然科学(97163)
- 自然科学基金(95434)
- 划(91792)
- 教育(86176)
- 资助(81827)
- 编号(75876)
- 重点(62725)
- 发(60567)
- 成果(60160)
- 部(59700)
- 创(56885)
- 科研(53877)
- 计划(53469)
- 创新(53368)
- 课题(51970)
- 国家社会(51241)
- 期刊
- 济(189234)
- 经济(189234)
- 研究(109902)
- 农(89657)
- 学报(74523)
- 中国(73647)
- 科学(64164)
- 农业(60806)
- 财(55735)
- 大学(55117)
- 学学(52952)
- 管理(51226)
- 融(36316)
- 金融(36316)
- 业经(34095)
- 技术(33297)
- 业(31057)
- 教育(31028)
- 经济研究(29678)
- 财经(28745)
- 问题(25883)
- 经(24738)
- 版(22195)
- 统计(21189)
- 技术经济(20709)
- 业大(20560)
- 世界(20066)
- 策(19011)
- 科技(18843)
- 资源(18666)
共检索到588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振华
本文以湖北、湖南、重庆三省份的500户稻农稻谷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归纳总结不同地形区稻谷生产特征,比较不同地形区稻谷生产经济效益水平及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地形区稻谷生产经济效益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区稻谷生产经济效益差异显著,不同地形区劳动力投入的差异是导致其经济效益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稻谷的家庭生产规模、田块面积、灌溉条件、交通条件、土地肥力、机械化程度及生产动因上的不同是导致其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不同地形地区 经济效益 影响因素 稻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庆根 杨万江
本文以浙江、湖南两省565户稻农2009年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对超级稻与常规稻种植效益的差异及影响中国稻农种稻收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稻在亩产量、抗性上优于常规稻,在亩净产值与纯利润上比常规稻略有优势,但由于超级稻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其成本利润率却低于常规稻。目前影响稻农生产经济效益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水稻亩产量、水稻生产成本与稻谷价格;家庭劳动力的多少、水稻生产技术的培训次数、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以及一年种植水稻的次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有显著影响;水稻生产面积、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田间管理是否及时到位、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次数与是否是示范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稻农 超级稻 常规稻 生产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雪 张俊飚 张露 程文能
基于农户经营规模的视角,利用湖北省395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探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被调查区域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呈正向变动趋势,大规模组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中规模组次之,小规模组最低;总体平均技术效率为71.88%,农户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尚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影响农户生产的技术效率因素中,年龄、受教育程度、灌溉条件、社会网络对小规模农户均有显著的影响,技术培训对中规模组农户有显著影响,土地细碎化对中规模与大规模组农户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振宏 梁凡丽 周慧 冯良宣
通过问卷分析、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的稻农进行了实证调查,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二元logit模型,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4个方面对影响农户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湖北省稻农对水稻新品种选择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是否采用水稻新品种主要取决于采用新品种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健康状况等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水稻新品种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对新品种选择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水稻 农户 新品种 技术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勇 张露 张俊飚 梁志会
伴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户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高的经济附加值,但同时也催生了农业生产行为中的"一家两制"现象,即分别为市场交易与家庭需求满足采取差异化种植策略,这尤其体现在涉及人体和环境健康的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决策上。本研究以商品化率为交易需求表征,利用湖北省稻农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稻谷商品化率与农户农药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谷商品化率与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以商品化率75.5%为拐点,当商品化率低于75.5%时,伴随着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户会更加规范其农药使用行为;但一旦超过75.5%,农户反而倾向于不规范地使用农药,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拐点前后行为改变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手段(即稻谷市场价格)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应该注重防范由商品化率过高而带来农药不规范使用行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农产品甄选机制,提高农户规范使用农药的意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喻永红 张巨勇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在水稻生产中采用IPM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出于对环境安全和健康安全的关注,大多数农户愿意采用水稻IPM技术;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家庭规模、未成年人数量、耕地规模及其分散程度、水稻生产主要目的、家中是否有人发生过农药中毒事件等因素对农户采用水稻IPM技术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耕地规模和决策者的工作性质对农户采用水稻IPM技术的意愿还存在交互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农户对水稻IPM技术的健康安全功能和环境安全功能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这表现为影响农户采用"健康型"IPM技术...
关键词:
水稻 IPM技术 采用意愿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研究目的:分别基于规模经济视角和农户经济福利视角,考察典型中部地区湖北省的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从规模经济视角来看,农地流转形成的规模经营存在规模效益,说明农地流转存在经济效益,可进一步通过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生产规模,提高农地利用效率。(2)从农户经济福利视角来看,农地流转促进了转入户农民收入的增长,此外,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其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也越大,表明农地流转存在经济效益;然而,农地流转对转出户的家庭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转出户多为常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地流转前后其家庭收入均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且从事非农劳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萌 齐振宏 罗丽娜 黄建 李欣蕊 张董敏
探索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传统散户和江苏省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两类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结果表明,影响传统散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现有住房价值、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影响种稻大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因素分别是受教育程度、水稻种植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提供机械补贴、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其中,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共同的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高雪
温度、降水及高温热害等气候条件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论文基于2003—2011年湖北农户层面的2 610个样本数据及气象数据,在考察湖北地区水稻生长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稻单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层模型,重点探讨了温度、降水、极端高温等气候因素对湖北水稻单产的影响,并检验了温度、降水对水稻单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湖北省高温热害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2003—2011年湖北省高温热害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伴随"V"型波动。空间上,高温热害在鄂中和鄂东地区比较严重,鄂西地区和江汉平原则相对更轻。另一方面,气候因素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温度对水稻单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两者间存在显著的倒"U"关系,降水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高温热害对水稻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机械、劳动等要素投入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单产。因此,加强对湖北省气象因素的预警及预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优化播种期、选择适宜品种等方式对于提高水稻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高温热害 分层模型 水稻单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高雪
温度、降水及高温热害等气候条件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论文基于2003—2011年湖北农户层面的2 610个样本数据及气象数据,在考察湖北地区水稻生长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稻单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层模型,重点探讨了温度、降水、极端高温等气候因素对湖北水稻单产的影响,并检验了温度、降水对水稻单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湖北省高温热害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2003—2011年湖北省高温热害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伴随"V"型波动。空间上,高温热害在鄂中和鄂东地区比较严重,鄂西地区和江汉平原则相对更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高温热害 分层模型 水稻单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正梁 熊绍华
湖南省开发区靠近老城、与旧城联系较为密切;沿江、沿线且沿边分布,布局较合理,级别较低,国家级开发区较少。与国内外相比,省内现有大多数开发区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对于湖南省开发区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并进一步制定与完善其建设规划,拓宽投资渠道,培育和提高其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湖南省 开发区 发展特点 经济效益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正洲 韩成英 吕建兴
本文以河南、湖北、湖南中部3省35个市(县)61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返乡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就业身份、职业技能等级以及了解培训政策信息程度、获取培训政策信息渠道等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6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巩前文 张俊飚 李瑾
本文假定各地区化肥市场价格是趋同的,地区之间化肥价格差异只是由于交易成本不同,因此可不考虑化肥价格变量对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构建农户施肥决策模型并运用湖北省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施肥量决策主要受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耕地灌溉、耕地租用、接受施肥技术培训、种粮是否划算、农产品出售比例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相同。
关键词:
农户 化肥施肥量 决策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学敏 刘惠君
有序推进离农农民市民化并逐步退出其承包地,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Logistic模型对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4省市1 086离农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寻求最大化经济补偿收益及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的两大动力引擎;离农农民退地意愿和行为受退地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约束;离农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将对农民退地进城产生促进作用;对退地后工作稳定程度及生活状况的预期,是离农农民考量退地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不但要消除"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露 郭晴 张俊飚 童庆蒙
在气候灾害的应对和救援中,政府提高生产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是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农户"因灾致贫"的重要途径。本文使用湖北省10个县(区、市)1115户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农户的需求特征与其需求强度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就现状而言,农户对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个别突出、整体不足的特征,农户对水电路基础设施恢复等灾后保障性服务以及保险定损理赔等协助性服务的需求水平较高,而对病虫害防治、农机维修等一般补救性服务的需求水平较低;就需求强度的影响因素而言,户主为男性以及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兼业则显著降低了这一需求强度,户主投入风险感知程度高和较高的农户对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较弱,而产出风险高的农户则表现出较强烈的需求;总体而言,农业依赖型农户的这一需求强度更大。为避免盲目供给,政府应为农民优先提供他们具有迫切需求的气候灾害响应型生产性公共服务,诸如发挥保障性功能的基础设施恢复等,并对农业依赖程度较高的气候灾害脆弱型农户进行重点和精准帮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湖北省城市用地经济效益的比较
农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类型农户权益诉求研究——以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县区为例
不同土地规模农户经营行为及其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以长江流域稻农调查数据为例
湖南不同熟制水稻产量重心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托管的增产效应研究——基于湖北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不同林区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河北、湖南、福建3省的实地调查
平原农区工业人工林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湖北省潜江市杨树工业人工林调查
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测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
玉米生产者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三省的农户调查
杂交稻与常规稻的技术性状及其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南方稻区11个品种的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