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2)
2023(5840)
2022(4884)
2021(4443)
2020(3518)
2019(7821)
2018(7445)
2017(12637)
2016(7787)
2015(8683)
2014(8789)
2013(8495)
2012(8141)
2011(7757)
2010(8009)
2009(7267)
2008(7166)
2007(6787)
2006(5968)
2005(5065)
作者
(26792)
(22529)
(22460)
(21402)
(14311)
(11176)
(10192)
(9074)
(8772)
(8169)
(7895)
(7734)
(7513)
(7475)
(7389)
(7353)
(6972)
(6521)
(6495)
(6454)
(6124)
(5931)
(5603)
(5381)
(5237)
(5165)
(5051)
(4971)
(4959)
(4902)
学科
(30491)
经济(30473)
(22865)
(16240)
农业(15378)
地方(12804)
管理(11885)
业经(9929)
(9184)
中国(9100)
方法(8165)
(7190)
企业(7190)
数学(7074)
数学方法(6995)
农业经济(6922)
地方经济(6700)
(6607)
(5998)
教育(5882)
理论(5575)
发展(5547)
(5533)
及其(5202)
教学(5025)
环境(4906)
(4595)
农村(4575)
建设(4371)
(4349)
机构
学院(115282)
大学(109457)
研究(46696)
(38092)
(37160)
经济(35970)
科学(34442)
管理(34133)
中国(31810)
农业(29369)
理学(29228)
理学院(28688)
管理学(27879)
管理学院(27688)
(26867)
业大(25223)
研究所(25098)
(23673)
中心(20633)
(19640)
(19053)
农业大学(18560)
(18145)
师范(17847)
技术(17232)
(16607)
科学院(15964)
(15763)
(15494)
(15094)
基金
项目(82834)
科学(61791)
研究(57608)
基金(54322)
(50725)
国家(50179)
科学基金(39765)
(37761)
社会(33100)
(31014)
社会科(30833)
社会科学(30830)
基金项目(28861)
教育(27012)
自然(26268)
自然科(25603)
自然科学(25586)
自然科学基金(25067)
编号(24440)
资助(21593)
(20712)
重点(20331)
(20230)
成果(19914)
课题(19303)
计划(18318)
科技(18010)
(17364)
(16305)
创新(16253)
期刊
(48670)
经济(48670)
(41586)
学报(30226)
中国(29782)
研究(28307)
农业(27976)
科学(23786)
大学(21071)
学学(20291)
教育(19389)
(12383)
业经(11897)
管理(10147)
业大(10136)
技术(9634)
(9634)
金融(9634)
(9476)
农业大学(9000)
(8792)
农业经济(7690)
科技(6991)
农村(6950)
(6950)
资源(6931)
职业(6760)
问题(6426)
中国农业(5862)
经济研究(5736)
共检索到172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维媛  彭小东  王欢  周换景  张义明  
研究了来自山东、安徽、河南的3株莱氏野村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物学性状,并测定了它们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3株莱氏野村菌的菌落形态类似,但产孢量差异显著,其中以来自安徽的菌株Nr19的产孢量最高,为1.64×108个/cm2;3株莱氏野村菌对斜纹夜蛾幼虫都有明显的致病效果,致死率和僵虫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其中以Nr19菌株的综合致病效果最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7.62%和84.09%,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4.044 1 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燕  王中康  陈环  冯二艳  殷幼平  
【目的】研究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基因(SpLPDI)的表达特性以及在莱氏野村菌入侵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为深入探讨斜纹夜蛾应答莱氏野村菌侵染的免疫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斜纹夜蛾脂肪体抑制差减杂交文库(SSH)中筛选的PDI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结合SMART RACE技术,克隆SpLPDI的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半定量RT-PCR和定量qPCR进行该基因的组织分布与差异分析;用qPCR研究SpLPDI被莱氏野村侵染诱导后的表达特性;用原核表达来研究其蛋白特征。【结果】斜纹夜蛾SpLPDI的cDNA全长为2 367 bp,包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广祖  陈斌  李正跃  肖肖  
以分离自鳞翅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gnate)罹病虫体的3个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菌株NY-LE01、NY-PL02和NY-AA00为材料,研究了各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量、萌发率、抗旱力及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株NY-LE01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培养24 h的孢子平均萌发率及抗旱能力明显高于NY-PL02和NY-AA00菌株。菌株NY-LE01、NY-PL02和NY-AA00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侵染致病毒力回归方程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洪涛  李陆逸  刘宝生  郭慧芳  
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采用饲毒法测定了该菌在不同使用温度和培养温度下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22~31℃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力呈正温度系数,但在31~34℃,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下降,呈负温度系数。对于22~34℃的培养温度,28℃培养的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最高。因此,在一定的培养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菌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与温度先呈正相关,到达最佳致病力温度后再呈负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骏  刘强  荣湘民  王征  姚文昌  
防治斜纹夜蛾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为了寻求防治该虫新的有效措施,从自然罹病虫体上分离得到爪哇拟青霉Paecilomyces javanicus(Friedrichs & Bally)Brown&Smith,经室内毒力测定后,筛选出1株对斜纹夜蛾具有较强致病力菌株Px04.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拟合结果表明,26℃下幼虫接菌后第10天的LC50为1.722×106个孢子/mL.当剂量为107个孢子/mL时,致死中时间为3.6 d.在不同温度下,菌丝生长与产孢量均在25℃时达到最大.不同培养基对Px04菌株的生长和产孢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26℃下采用PD(马铃薯葡萄糖)+0.5%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3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慧芳  武海威  钟万芳  刘宝生  牛洪涛  
核型多角体病毒不仅直接感染幼虫,也与宿主成虫的生殖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斜纹夜蛾成虫在不同日龄摄入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 NPV)时对其生殖力和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在不同日龄通过补充营养摄入病毒后,其生殖力所受影响因成虫日龄不同而异,随日龄增加,病毒的影响减弱。羽化后第1天即1日龄成虫摄入病毒,其平均产卵量和残留卵量分别为221.6和163.7粒/雌,均显著低于对照(390.5和237.5粒/雌),交配次数也显著降低;4日龄成虫摄入病毒,生殖力未受影响。成虫寿命均未受到病毒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斜纹夜蛾卵巢发育分成5级;病毒对1日龄雌蛾卵巢长度有影响,雌蛾在摄入病毒1 d后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劲飞  贾建文  罗建军  翁群芳  钟国华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斜纹夜蛾细胞凋亡小体,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研究了骆驼蓬碱、喜树碱、蓖麻碱、苦参碱、博落回碱和烟碱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的作用方式和细胞毒理。结果表明:骆驼蓬碱5.0μg/mL、20.0μg/mL和喜树碱0.5μmol/L、1.0μmol/L处理后48~60 h,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处理后12~48 h,明显抑制SL-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阻滞于G2/M期;博落回碱和蓖麻碱5.0μg/mL、20.0μg/mL对SL-1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20.0μg/mL处理具有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游兰韶  陈永年  
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力 ,当饲毒在 1.12× 10 6 PIBs/ m L 以上时引起个体全部死亡 ;单独考察病毒对宿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在饲毒后的第 3天至第 15天内 ,致死中浓度 L C5 0 为 2 .5 7× 10 4~2 .17× 10 8PIBs/ m L,第 8天的 L C5 0 为 5 .95× 10 5 PIBs/ m L,在试验的病毒浓度范围内 ,致死中时间 L T5 0 为 1.3795~ 9.30 3 9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杰贤  朱亚芳  万年峰  季香云  
用9.44×108 OB/mL和9.44×107 OB/mL病毒液分别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和成虫,观察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对宿主子1、2代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4~6龄初幼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2.73%~18.59%、5.88%~10.21%,羽化率分别下降了11.31%~15.41%、5.70%~8.46%;成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4.00%~34.63%、8.33%~9.84%,羽化率分别下降了10.77%~19.61%、11.36%~12.00%;4~5龄幼虫饲毒和成虫饲毒后,F1代、F2代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幼平  黄姗  宋章永  王中康  
【目的】诱导莱氏野村菌的微菌核形成,为该菌靶标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制剂类型和生产工艺。【方法】采用包含特定盐离子成分的液体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并对培养基中的碳﹑氮源浓度及碳氮比例进行优化;将微菌核干燥保存后复水测定菌核萌发率及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优化筛选出莱氏野村菌CQNr01微菌核诱导培养基,成功诱导莱氏野村菌菌株CQNr01产生细胞结构分化、色素沉着的微菌核结构;微菌核的产生数量受培养基中碳和氮素含量和相对比例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同样碳氮比情况下,低碳培养液有利于微菌核的产生。微菌核耐干燥保存,掺加硅藻土制备的微菌核制剂经干燥处理并贮存6个月吸水后仍能萌发产孢。微菌核制剂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汉虹  张志祥  程东美  吴毓林  范俊发  
通过对 19种茼蒿素类似物进行拒食活性筛选 ,研究了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毒杀活性及对斜纹夜蛾幼虫体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 :2 0号和 12号化合物的拒食活性最高。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 3龄幼虫的LC5 0 值分别为 945 .2 5 μg ml和 12 95 .76 μg ml;12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 3龄幼虫非选择性AFC5 0 值为 40 3.83μg ml,对斜纹夜蛾 4龄幼虫选择性AFC5 0 值为 340 .39μg ml;以每头 10 μg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注射处理斜纹夜蛾 4龄幼虫 ,2 4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6 6 .6 7%和 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翼  于飞  曾鑫年  
通过控制取食量的方法模拟拒食作用,研究了不同取食量和印楝素拒食处理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量的减少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斜纹夜蛾 3 龄幼虫进行控制取食量处理,发现随取食量的降低,生长抑制作用增大,试虫的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高,但化蛹率和羽化率所受影响不大.用不同浓度的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 3 龄幼虫,发现随印楝素浓度的增高,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印楝素拒食处理使试虫的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升高,这与控制取食量的结果相似,但印楝素使试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明显降低,这与控制取食量的结果有差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南  陈巨龙  仵均祥  
【目的】改进斜纹夜蛾半人工饲料配方,为斜纹夜蛾室内批量饲养奠定基础。【方法】设计4种半人工饲料配方,于温度(27±0.5)℃、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h∶8h、光照强度8 250Lx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群体饲养,观察不同饲料配方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供试4种饲料配方中,配方4(玉米粉200g,大豆粉100g,酵母粉12g,琼脂15g,抗坏血酸6g,山梨酸2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g,复配维生素液15mL,蔗糖50g,蒸馏水1 000mL)的饲养效果最好。用配方4饲养斜纹夜蛾幼虫,其幼虫到成虫发育历期最短,仅26.77D,幼虫存活率高达97%,蛹质量0.3g,雌雄性比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奎武  蒋杰贤  游兰韶  陈永年  蒋祝瑞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 ,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生作用 ,建立了 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 .根据模型 ,计算了寄生蜂对 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 1~ 4龄幼虫 ,但当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 ,该蜂偏爱寄生 1龄末~ 2龄初幼虫 ,其次为 3龄幼虫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盛勇  薛春丽  陈斌  孔琼  李正跃  肖春  
进行了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分生孢子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分生孢子浓度为4.5×104~4.5×108个/mL时,该菌对4龄和5龄的斜纹夜蛾幼虫的最高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87%和82.94%,4龄幼虫接种后4~8 d的LC50分别为(3.213±0.055)×108、(5.953±0.111)×107、(6.548±0.058)×106、(6.993±0.074)×105和(5.171±0.068)×104个/mL,LT50分别是(8.73±0.19)、(6.99±0.27)、(5.79±0.16)、(5.18±0.21)和(4.48±0.12)d;5龄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