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7)
- 2023(7795)
- 2022(6798)
- 2021(6075)
- 2020(5448)
- 2019(12584)
- 2018(12212)
- 2017(23439)
- 2016(13365)
- 2015(15231)
- 2014(15573)
- 2013(15643)
- 2012(15035)
- 2011(13880)
- 2010(13809)
- 2009(12980)
- 2008(13101)
- 2007(12056)
- 2006(10465)
- 2005(9387)
- 学科
- 济(60182)
- 经济(60128)
- 管理(33547)
- 业(31690)
- 方法(28368)
- 数学(25484)
- 数学方法(25236)
- 企(24462)
- 企业(24462)
- 学(15722)
- 农(15616)
- 地方(15218)
- 中国(14035)
- 财(13435)
- 贸(10653)
- 贸易(10652)
- 业经(10529)
- 农业(10414)
- 易(10285)
- 制(9705)
- 地方经济(9307)
- 和(9002)
- 环境(8807)
- 融(8192)
- 金融(8190)
- 银(7953)
- 银行(7882)
- 务(7866)
- 财务(7848)
- 财务管理(7820)
- 机构
- 大学(204433)
- 学院(202742)
- 济(79626)
- 经济(77836)
- 研究(77161)
- 管理(70790)
- 理学(60849)
- 理学院(60025)
- 管理学(58698)
- 管理学院(58344)
- 中国(55507)
- 科学(53480)
- 农(48542)
- 京(44697)
- 所(43106)
- 研究所(39825)
- 农业(39196)
- 业大(38079)
- 财(34697)
- 中心(34565)
- 江(32019)
- 北京(28079)
- 财经(27738)
- 院(27575)
- 范(26774)
- 师范(26320)
- 省(25864)
- 农业大学(25136)
- 经(25090)
- 州(25029)
- 基金
- 项目(138741)
- 科学(105616)
- 基金(98218)
- 研究(92247)
- 家(90448)
- 国家(89752)
- 科学基金(72715)
- 社会(55708)
- 省(55614)
- 社会科(52615)
- 社会科学(52593)
- 基金项目(52028)
- 自然(50160)
- 自然科(48913)
- 自然科学(48888)
- 划(48310)
- 自然科学基金(48004)
- 教育(42226)
- 资助(41402)
- 编号(36321)
- 重点(32951)
- 发(31319)
- 部(30004)
- 计划(29853)
- 成果(29722)
- 创(28035)
- 科研(27902)
- 科技(27635)
- 课题(26504)
- 创新(26470)
共检索到29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杰 徐亚伟 李春美
为探究不同地域条件下不同品种柿果有效成分组成、含量及活性差异,以湖北武汉地区种植的19个柿品种、陕西杨凌地区种植的33个柿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地域及品种间可溶性单宁含量及组成、不溶性单宁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湖北武汉与陕西杨凌的柿果单宁含量及组成存在差异;柿果可溶性单宁的单体成分主要有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和儿茶素(catehin,C);湖北武汉种植的完全甜柿(pollination content non-astringent,PCNA)可溶性单宁的总酚含量及组成整体上高于其在陕西杨凌的完全甜柿(PCNA)中的含量;绝大多数非完全甜柿(non-PCNA)品种的总酚含量和没食子酸含量显著高于甜柿品种。甜柿和涩柿品种中的不溶性单宁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湖北武汉的非完全甜柿和完全甜柿中不溶性单宁含量整体上高于其在陕西杨凌的涩柿和完全甜柿中的含量;且涩柿中不溶性单宁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高于甜柿中的不溶性单宁。这表明地区差异和品种差异均是影响柿果中单宁含量及组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柿 单宁 多酚 抗氧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春莲 王正加 夏国华 黄坚钦 刘力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0.00%,其中以油酸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且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相同,但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为73.01%~58.7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32.20%~19.6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佩 李平 郝艳宾 齐建勋 戴圣杰 王灿磊 冷平
为了解从柿中提取果胶和单宁的最适宜时期,本试验以磨盘柿和平核无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法和folin-ciocaileu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时期2个柿品种果皮和果肉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变化。随着果实的成熟,柿果中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是逐渐升高,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各个取样时期,2个品种的柿中可溶性单宁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逐渐下降,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榨汁的果汁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变化。随着榨汁时间的不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分别在果汁存放0、10和30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果汁存放的20到30d含量最大;且平核无果...
关键词:
柿 可溶性果胶 可溶性单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玉琴 韩卫娟 张嘉嘉 梁晋军 孙鹏 傅建敏
【目的】分析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差异性,并根据成分含量对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初步筛选出高含量优良柿种质。【方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22份柿种质资源进行叶片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测定,分析各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分布规律和相关性及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各成分含量高低进行资源分类与筛选。【结果】 河南省柿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2.75,81.09和52.15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30.56%,46.85%和27.58%。总酚含量集中分布在103.87~144.25 mg/g,黄酮含量集中分布在54.39~96.93 mg/g,单宁含...
关键词:
总酚 总黄酮 单宁 柿 种质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登超 王钧毅 韩传明 崔淑英 侯立群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核桃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含量在66%左右。核桃仁中共检测出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珠光脂酸、顺-10-十七碳-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二十二碳酸12种脂肪酸。脂肪酸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6~C18之间,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其他脂肪酸含量较少(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脂肪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乔芳 李欢 李东亮 张美玲 杜震宇
为了解不同季节不同鱼类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脂肪酸含量,科学地指导鱼类膳食消费,本实验研究了冬夏两季,采集自上海市场常见的5种经济鱼类:大黄鱼(海洋肉食性),银鲳(海洋杂食性),日本鳗鲡(淡水肉食性),莫桑比克罗非鱼(淡水杂食性),草鱼(淡水草食性),分别检测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尾部肌肉、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显示,5种鱼肌肉脂肪酸谱存在显著差异,并与各自的生活环境及食性均有关系;在鱼的腹腔脂肪或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较高,且与组织脂肪含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春胜 周性恒
本文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分析了褐刺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组成与含量,发现其由16种氨基酸组成,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不含脯氨酸,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的比值为0.54。
关键词:
昆虫病毒 褐刺蛾 多角体 蛋白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宏义 杨勇 杨婷婷 夏乐晗 王仁梓
自1981年以来,Haslam等学者认为植物单宁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即存在于柿(Diospyros kaki)果实使其呈涩味的酚类物质称为柿单宁(张宝善等,2008),并将植物单宁改称为植物总酚。植物总酚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制革工业、冶金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张宝善等,2008;石闪闪等,2012)。缩合单宁又称原花青素(Akagi et al.,2009),是羟基黄烷类单体组成的缩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亚美 戴国礼 冉林武 罗青 李晓莺 秦垦 巫鹏举 曾晓雄 曹有龙
目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其果实在传统中药中被用来治疗心脏病、月经异常及停经等疾病。近年来,发现多酚特别是花色苷类物质是其主要的功效成分。测定并评价不同产地野生黑果枸杞果实中花色苷等多酚的组成情况,为黑果枸杞的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采用HPLC-MS方法分析鉴定黑果枸杞酚类物质组成及结构;并根据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及多酚共有峰峰面积分别对26个不同产地黑果枸杞的多酚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6个不同产地的黑果枸杞资源果实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总花色苷含量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卫国 王曙光 史雨刚 孙黛珍
为了解山西小麦品质现状并且为今后山西小麦育种提供材料和依据,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法分析123份山西小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的组成。结果表明:在123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8种HMW-GS,其中Glu-A1位点上有1、2*和Null共3种,Glu-B1位点上有7+8、7+9、7、6+8、17+18、14+15、20、13+16和13+19共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玮娜 任战军
【目的】比较獭兔和中系安哥拉兔背最长肌、皮下和肠系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方法】采用氯仿-甲醇超声法提取獭兔和中系安哥拉兔背最长肌、皮下和肠系脂肪组织中的油脂,用碱法甲酯化法对油脂进行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脂肪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獭兔和中系安哥拉兔的不饱和脂肪酸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59.98%和66.10%,均高于饱和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主体成分。在獭兔和中系安哥拉兔的背最长肌、皮下和肠系脂肪组织中,软脂酸(十六碳酸,C16:0)、油酸(9-十八碳烯酸,C18:1)和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都是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成分。獭兔相对含量最大的脂肪酸是软脂酸(平均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加银 徐海风 程保山
高产抗病大豆品种淮豆11由18个亲本经4轮杂交而成,其中包含5个骨干亲本。对淮豆11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大豆高产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使用筛选出的分布于大豆基因组的46个SSR引物,并结合系谱分析数据研究淮豆11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细胞核基因主要来自于2份美国品种(MaMotan和WilliaMS)和2份育成品种(58-161和徐豆1号),其中徐豆1号核遗传贡献率最大(37.5%);细胞质基因来自于南农493-1。采用SSR标记分析淮豆11与系谱亲本间的亲缘关系,大部分材料间的遗传变异较小,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为0.5781~0.9609,SSR标记遗传距离为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俊 郭燕 刘玉莲 李敏敏 赵政阳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苹果品质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苹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且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糖,秦冠、新红星、富士Ⅰ、富士Ⅱ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弘前富士、金冠、华冠、粉红女士、乔纳金、皮诺娃、红玉、澳洲青苹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有苹果酸、琥珀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乙酸,其中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甜度/总酸值比较高的是华冠和秦冠...
关键词:
苹果 高效液相色谱 糖 有机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先喆 徐庆国 刘红梅
以分别种植在湖南长沙和广东惠州的湘直粳、齐丰占、玉香油占等4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淀粉黏滞谱(RVA谱)特征值,分析RVA谱各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沙和惠州2个点的稻米RVA谱特征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地域稻米RVA谱各特征值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消减值、崩解值、回复值、最终黏度、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其中长沙点的消减值变异系数为137.7%,惠州点的为71.3%,崩解值分别为48.3%和63.1%;长沙点稻米最终黏度与回复值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952,惠州点的最终黏度与最低黏度相关系数最大,达0.908;长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南 张庆路 李凯凯 陈浩
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