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0)
- 2023(9597)
- 2022(8200)
- 2021(7610)
- 2020(6571)
- 2019(15054)
- 2018(14686)
- 2017(27856)
- 2016(15481)
- 2015(17411)
- 2014(17715)
- 2013(17640)
- 2012(16953)
- 2011(15591)
- 2010(15924)
- 2009(15093)
- 2008(15080)
- 2007(14058)
- 2006(12223)
- 2005(10811)
- 学科
- 济(68311)
- 经济(68220)
- 业(40830)
- 管理(37666)
- 农(31180)
- 方法(28664)
- 企(27961)
- 企业(27961)
- 数学(25654)
- 数学方法(25402)
- 农业(20717)
- 中国(17901)
- 财(16856)
- 地方(16413)
- 业经(16206)
- 学(15512)
- 制(14834)
- 贸(12091)
- 贸易(12088)
- 易(11710)
- 银(10711)
- 银行(10668)
- 融(10578)
- 金融(10575)
- 行(10232)
- 发(9664)
- 体(9399)
- 和(9029)
- 环境(8986)
- 务(8550)
- 机构
- 学院(231523)
- 大学(230013)
- 济(93147)
- 经济(91006)
- 研究(83953)
- 管理(81881)
- 理学(70127)
- 理学院(69203)
- 管理学(67843)
- 管理学院(67400)
- 中国(63002)
- 科学(54086)
- 农(51776)
- 京(49121)
- 所(44840)
- 财(42830)
- 研究所(40964)
- 农业(39957)
- 业大(39270)
- 中心(38956)
- 江(36062)
- 财经(33565)
- 范(32190)
- 师范(31859)
- 北京(30954)
- 经(30265)
- 院(29488)
- 经济学(29253)
- 州(28759)
- 省(27957)
- 基金
- 项目(153643)
- 科学(118089)
- 研究(109923)
- 基金(109179)
- 家(97250)
- 国家(96375)
- 科学基金(79424)
- 社会(68582)
- 社会科(64397)
- 社会科学(64376)
- 省(60657)
- 基金项目(58245)
- 划(51631)
- 自然(51016)
- 自然科(49708)
- 自然科学(49689)
- 教育(49538)
- 自然科学基金(48795)
- 编号(45510)
- 资助(44273)
- 成果(37675)
- 重点(35564)
- 发(34602)
- 部(33609)
- 课题(31842)
- 创(30767)
- 科研(29749)
- 计划(29241)
- 创新(28851)
- 农(28272)
共检索到344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禾 张茜 李良涛 郑博 宇振荣
小尺度景观变化研究,能补充宏观变化研究结果,为有效可行的乡村景观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图,于2009年与2012年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建立乡村景观数据库。通过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评价,研究乡村景观变化特征。在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与江苏省常熟市选取村级研究区,开展小尺度案例研究。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在较短时期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趋势各异。建设用地不再是单向增长趋势,出现了增长趋缓以及下降的现象,并因不同用地性质而具有相异的变化特征。农田保护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面积下降显著趋缓。受农业生产用地调整影响,果园与苗圃面积快速增加,提升了研究区乔木覆盖面积。坑塘、一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董煌标 纳磊 王鹏
水文观测是水文学的基础,尺度转换问题是水文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野外定位观测资料开展黄土区不同尺度小流域径流过程的研究对该区水文模型的构建与尺度转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对不同尺度小流域径流系数、径流深、洪水过程线的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尺度小流域的径流深、径流系数差异显著;雨强是影响小流域洪水过程线的主要因素;在小尺度上,不同雨量条件下小流域的洪水过程线相似,而在较大尺度上,不同雨量条件下流域的洪水过程线差异显著;如何定量描述下垫面覆盖、地形的变化和定量描述雨强、雨型的空间分布是水文模型构建与水文尺度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
径流 降雨 洪水过程线 尺度转换 黄土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王平 李阳兵 郭辉 陈萌萌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演变时空差异和内在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研究区1978~2013年多时序的MSS和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 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理论,从研究区整体尺度、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等3种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8~2013年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综合扩展程度指数变化特征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在2001年之后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过程由低缓发展向高速递增阶段过渡,各区尺度建设用地扩展深受地貌、经济、政策、交通等影响因素的干扰;(2)在不同空间尺度新增斑块数目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与跳跃扩展模式的主导优势先后发生3次转换,而在新增斑块面积比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始终保持绝对优势,填充扩展模式分别在新增斑块数目和面积比的比较中均处于弱势;(3)随着时间的变化,就整体尺度上景观指数变化而言,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和规则化,斑块之间连通性不断提高,与城市化进程趋于吻合。但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深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景观指数变化则相对复杂。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空间尺度对城市扩展信息进行挖掘和理解,为其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雪姣 沈强 聂超甲 胡青青 叶回春 张世文
[目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省域尺度下不同时序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选取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适宜粒度范围并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土地覆被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安徽省土地覆被的转移数量与方向进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栅格大小研究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选取合适的粒度范围;基于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结果](1) 2000—2010年安徽省的土地覆被始终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与人工表面;人工表面的增加是建立在耕地面积减少基础之上的,在10年间共有超过3 200km2的耕地转化为人工表面;(2)景观指数存在粒度效应,粒度变化会对景观指数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省域尺度下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合适粒度范围为100~125m;(3)研究安徽省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有4个,分别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结论]计算安徽省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0~125m,安徽省的代表性景观指数集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为进一步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小彤
文章以西安市2013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源数据,基于arcgis10.0与Fragstats3.4软件,运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等2个水平上分析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景观空间格局粒度效应。结果表明:(1)粒度效应敏感的指数有斑块密度、斑块个数、分离度指数、邻近度指数,粒度效应比较敏感的指数有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粒度效应最不敏感的指数有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及结合度指数。(2)大致可将上述9种景观指数分为3类:第一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第二类,随着粒度的增大,景观指数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第三类,随着尺度的增大,具有显著的尺度转折,可预测性差。(3)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阳 余新晓 贾子利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其中山区来水减少问题已成为该区域水资源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对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流域——红门川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水文动态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05年流域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其中,优势景观林地在研究时段内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趋势显著,增幅分别为43.1%和44.4%;水域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减幅达20.8%。(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有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土地结构不断优化,森林、耕地面积的增加,1998~2005年流域平均年径流系数较1990~1998年下降77%;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慧萍,吴炳方
分割是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前提,景观空间异质性特征给遥感信息获取提出了多尺度的要求。影像分割的多尺度分析以尺度效应与对象异质性最小原则为前提,描述多尺度效应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区域合并的分割原理与方法,为多尺度影像分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两个样区进行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基于区域合并的多尺度分割数据的几何丰富度与语义丰富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立宽 方斌 施龙博 马鑫雨 郑俊
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以江苏省东山镇和浙江省溪龙乡两个优质名茶种植区为例,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比研究了两个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按土壤肥力等级标准,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平均水平均较高,利于茶叶生长;(2)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6和0.52,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3)空间插值结果显示,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在空间上都具有相连成片的特征,但东山镇速效磷呈阶梯状分布特征,而溪龙乡速效磷则呈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俞飞 李智勇
通过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年间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对保护区美学质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水域和其它等6类景观类型组成。阔叶林为优势景观,面积比例维持在80%以上,是形成保护区优美景色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该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低,结合度和聚集度高,具有宏观美。2)常绿阔叶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平均斑块面积、结合度和聚集度也随之降低;而落叶阔叶林各指标变化与之相反,并在2004年开始超过了常绿阔叶林成为主导景观类型,丰富了保护区的季相变化,显著提升了秋季美景度。3)竹林面积扩张了近3倍,但是斑块破碎度较高,没有形成壮阔的竹海景观,而且极易入侵阔叶林,造成阔叶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美景度的下降,所以采取人为砍伐对其扩张进行了控制。4)景区道路、旅游基础设施、农家乐等面积增长了50%,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和统一规划,建筑物景观与当地的森林景观没有形成很好的融合,美学质量不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莎莎 胡守庚 瞿诗进
揭示区域耕地景观格局多尺度演变特征有助于从区域层面全面解读耕地利用状况,可为区域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手段,选取10个景观指数,从城市群、省域、流域3个不同空间尺度分析了长江中游1995~2014年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4年间,长江中游耕地总面积以平均每年308.21 km~2的降速大量减少。其中,湖北、湖南、江西3省年均降速分别为185.12、70.26、52.76 km~2/a,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年均降速分别为180.03、48.19、56.16 km~2/a。(2)不同省份耕地景观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湖南省耕地连通性先增后减,景观的破碎度先减后增,而湖北省和江西省耕地景观的连通性和破碎度变化趋势则与湖南省恰好相反,且变化强度明显弱于湖南省。(3)不同城市圈(群)耕地景观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差异明显,作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地区,长株潭城市群耕地景观变化的剧烈程度明显高于长江中游经济带内的其他两大城市圈(群)。(4)不同尺度耕地景观格局在数量、面积、聚集度、多样性方面差异较大。而城市圈(群)作为省内重点发展区域,其耕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与其所处省份大致相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小南 刘洪杰 王兵
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城市景观发生改变,而城市景观的改变又可反过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功能与服务。持久的高速城市化,导致城市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空间环境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变之中,机遇和风险并存。经常性地对城市景观做不同类型和专题的回顾,乃至综合评价均是十分具有建设性的。从中能大量总结关于城市景观变迁与城市功能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吸取和归纳当中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城市家园。为帮助城市景观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城市景观综合评价框架。如何振兴老城区而不进一步损害其城市风貌,同时营造宜居的新城区来满足定居城市人口客观上高速增长的需要,是许多中国城市必须长期应对的两大挑战。广州的例子具有一定...
关键词:
城市景 城市景观分析 城市设计 广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春连 张镱锂 王兆锋 摆万奇
以2006年中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拉萨河流域湿地类型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在ArcGIS支持下,基于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貌区3个不同尺度开展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湿地景观格局特征不同,高寒草甸湿地景观是流域湿地基质景观,占湿地总面积的77.74%。藏北嵩草沼泽草甸是高原湿地的核心生态系统类型(占65.45%),其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的聚散程度等景观指数都具有极大值。河源区湿地类型简单,仅5种,斑块破碎度较高。河谷区湿地景观类型丰富(13种),景观多样性指数最大(1.841),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弱。当雄盆地区优势度指数最大(1...
关键词:
拉萨河流域 高寒湿地 景观特征 地貌分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卫斌 胡秉民
以湖北四湖流域为中尺度流域的代表,对流域九种景观类型657个斑块的形状、6种景观类型分离程度、四个分区及全流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块伸长指数和形状系数是完全相关的,它们与周长/面积各自表达着形状复杂性的不同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四湖流域的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形状有较大差异,分区间的斑块形状差异较小;湿地类型的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其中湖泊斑块形状最简单,非湿地类型的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又以林地类型为最。这表明本地区的湿地,特别是湖泊,受到了更大的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斑块的分布最集中,居民点斑块的分布最分散,这不利于控制流域内的洪涝灾害;从流域的上游到下游,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呈增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春英 林从华 洪伟 吴承祯 何春玲 陈莺娇
采用变换矢栅转换过程中像元尺度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分维数方法选取最佳的像元尺度值。结果表明:蔓延度指数、邻近相似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递减的速率在10~50m区间上较快,在50~500m区间的减少较慢;连接度、结合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曲线;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而言,矢栅转换的像元尺度选择30m较为合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小南 刘洪杰
认为反映在各尺度的城市景观上的城市病日益凸现,以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越发显得必要;要使城市设计科学合理并能及早地介入,就必须始终把握城市设计的要义与精髓:即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城市景观发生改变,而城市景观的改变又可反过来影响一个城市的功能与服务;一个具有一定普适价值的城市景观综合分析框架对于分析城市景观是十分有益的,并且应该以宏观城市设计的角度经常性地检讨城市景观变化与城市功能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城市景观剧变 城市景观分析 城市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