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6)
2023(17444)
2022(15054)
2021(13777)
2020(11737)
2019(26556)
2018(26293)
2017(50578)
2016(27773)
2015(30698)
2014(30295)
2013(30231)
2012(27565)
2011(24750)
2010(24498)
2009(23113)
2008(23033)
2007(20377)
2006(18134)
2005(16204)
作者
(82934)
(69060)
(68742)
(65025)
(43743)
(33252)
(30837)
(27073)
(26107)
(24652)
(23583)
(23292)
(22004)
(21967)
(21494)
(20853)
(20852)
(20625)
(19729)
(19655)
(17461)
(16841)
(16785)
(15758)
(15413)
(15403)
(15367)
(15250)
(13884)
(13603)
学科
(112948)
经济(112780)
(101175)
管理(93788)
(89301)
企业(89301)
方法(51053)
数学(41247)
数学方法(40817)
(36194)
(35395)
业经(33402)
中国(27067)
(25435)
(25153)
财务(25084)
财务管理(25052)
农业(24673)
企业财务(23785)
(22426)
地方(21768)
技术(21236)
(19838)
贸易(19828)
(19808)
理论(19606)
(19238)
(18708)
(18383)
环境(17647)
机构
学院(400621)
大学(399073)
管理(159646)
(159623)
经济(156368)
理学(138270)
理学院(136767)
管理学(134494)
管理学院(133784)
研究(132325)
中国(99634)
(84918)
科学(84227)
(75893)
(75579)
(67627)
业大(65472)
研究所(61589)
财经(60175)
农业(59995)
(59588)
中心(59422)
(54678)
北京(52938)
(48683)
师范(48081)
(47673)
(47515)
经济学(47472)
财经大学(44555)
基金
项目(274118)
科学(214843)
基金(199525)
研究(195005)
(176207)
国家(174736)
科学基金(149539)
社会(123383)
社会科(116919)
社会科学(116886)
(107896)
基金项目(106644)
自然(99546)
自然科(97212)
自然科学(97184)
自然科学基金(95472)
(90474)
教育(87838)
资助(81462)
编号(77829)
成果(61879)
重点(61389)
(59478)
(58878)
(58074)
创新(54510)
课题(53190)
科研(52792)
(52333)
(51166)
期刊
(177612)
经济(177612)
研究(114654)
中国(73734)
(70138)
学报(69202)
科学(61894)
管理(61211)
(60603)
大学(51798)
学学(49515)
农业(47794)
教育(36460)
(33852)
金融(33852)
技术(33117)
业经(31085)
财经(29908)
经济研究(27230)
(26694)
(25563)
问题(23443)
科技(20507)
技术经济(20474)
(20153)
现代(18945)
业大(18243)
理论(18132)
商业(18064)
财会(17420)
共检索到582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关系,而与能源消耗成正向关系,交通拥挤影响着经济发展,且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高能耗为基础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玮  张万里  
笔者基于中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5年~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根据生产要素密集度对制造业加以分类,以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方法(DEA)和非线性光滑面板转换方法(PSTR)作为分析工具,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生产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1)将环境污染作为负外部性因素,得到的效率差异很大;(2)不同类型制造业效率和集聚的关系不同,但基本都是非线性关系;(3)过度集聚型和集聚递减型制造业说明集聚并非越大越好,负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希果  刘培森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出制造业集聚的理论框架,采用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城镇规模、交通运输与制造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城镇规模、知识密集度、交通运输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提高信息化水平会降低制造业集聚程度;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城镇规模、交通运输与制造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城镇规模与制造业集聚呈"U"形关系,城镇化带来的拥挤效用快于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与制造业集聚呈"倒U"形关系,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将长期处于集聚效应递增阶段。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兴志  李沙沙  
改善资源错配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具体探讨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在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和资源错配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产业集聚水平只有高于临界值才能起到降低资源错配的作用;而且,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存在显著的滞后性;此外,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改善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  郭砚  王球琳  
文章选取并分析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阈值内外转换特征,阈值范围内流通产业集聚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反之则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省份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就控制变量而言,固定资产净值、劳动力投入、内部研发总投入均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陈文艳  
集聚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国大部分制造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省际差异、行业差异明显;环境效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环境效率较高,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较低;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效率呈显著N型关系,制造业集聚的不同演化阶段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不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意识、政府规制、城镇化、对外开放水平等是影响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环境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制造业集聚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外资准入环境门槛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阳  唐晓华  
本文利用中国21个制造业行业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考察区域互动中的学习和竞争机制如何影响制造业集聚改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区域互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区域互动减弱制造业集聚效应;区域互动减缓产业集聚在技术进步中的效果,但对集聚改善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竞争机制增进制造业集聚效应,提升行业效率;学习机制中的科研人员流动提升行业效率,而研发经费强度和研发效率减缓效率改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立平  鲍鑫  
本文利用三个测度指标分析了近几年来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特征,结果表明各区域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差异很大,其中广东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最高,江苏、浙江等地的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通过技术效率指标发现,大部分省市文化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资源配置水平同样存在差异。为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与综合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促进文化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技术效率。建议技术效率较低的区域着力促进文化制造业集聚,从而提升技术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申雨琦  
根据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估算全国装备制造业集聚水平;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地区差异明显;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东部、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呈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先降后升态势,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N型关系;研发投入强度、能源消耗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水平、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提高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应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王业斌  王旦  贺正楚  
使用2000-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数据,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铁路,一级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低等级公路建设越多越不利于制造业集聚,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对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基于2000—2018年省际层面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金融业集聚对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均对其所在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也会对该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带来显著提升;各地区的绿色生态效率水平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本省的集聚经济会通过刺激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绿色生态效率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基于2000—2018年省际层面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金融业集聚对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均对其所在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邻近省份的制造业集聚和金融业集聚也会对该省份的绿色生态效率带来显著提升;各地区的绿色生态效率水平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本省的集聚经济会通过刺激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绿色生态效率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呙小明  康继军  
为研究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式,笔者运用25个制造业行业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能源库兹涅兹曲线的思路,用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来表征对外开放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对外开放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呈非线性,能源强度随外贸依存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随外资依存度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目前我国制造业稳中有降的外贸依存度和稳中有升的外资依存度都对能源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良德  
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推动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各商贸流通企业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使集群供应链网络不断升级和重构。对于制造业而言,一方面流通业的集聚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不断改变,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供应链内的竞争也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了制造产业的内外部重构。本文拟针对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