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2)
2023(6683)
2022(5693)
2021(5024)
2020(4155)
2019(8721)
2018(8743)
2017(15232)
2016(8711)
2015(9292)
2014(8592)
2013(8231)
2012(7354)
2011(6578)
2010(6424)
2009(6014)
2008(5675)
2007(4784)
2006(4097)
2005(3587)
作者
(27745)
(23455)
(23295)
(21978)
(14715)
(11698)
(10272)
(9022)
(8922)
(8161)
(8092)
(7806)
(7718)
(7631)
(7402)
(7365)
(7223)
(6979)
(6946)
(6727)
(6287)
(5833)
(5707)
(5266)
(5255)
(5198)
(5167)
(5063)
(4911)
(4873)
学科
(24402)
经济(24364)
管理(18161)
(16800)
(13418)
企业(13418)
(10950)
方法(9162)
(8596)
数学(7862)
数学方法(7629)
中国(7132)
业经(6436)
(6396)
地方(5988)
农业(5725)
(5397)
贸易(5392)
(5205)
(4986)
环境(4666)
理论(4335)
(4118)
(4026)
(3937)
(3917)
土壤(3904)
银行(3880)
(3788)
财务(3773)
机构
学院(114210)
大学(110523)
研究(45825)
科学(35834)
(34258)
管理(34104)
经济(33331)
(32801)
中国(32011)
理学(29268)
理学院(28818)
管理学(27757)
管理学院(27587)
农业(26584)
(26421)
业大(25422)
研究所(24944)
(23985)
中心(19965)
(18450)
(18196)
(17451)
(17437)
农业大学(17096)
技术(16691)
实验(16331)
(15922)
实验室(15656)
科学院(15295)
(15263)
基金
项目(86323)
科学(63975)
基金(59347)
(57717)
国家(57307)
研究(53785)
科学基金(45142)
(36076)
自然(33101)
自然科(32287)
自然科学(32270)
自然科学基金(31606)
(31465)
基金项目(31014)
社会(30557)
社会科(28733)
社会科学(28725)
教育(24302)
资助(24107)
重点(21507)
计划(20974)
编号(20944)
科技(20268)
(19408)
(17979)
科研(17859)
创新(16955)
(16433)
专项(16219)
成果(16170)
期刊
(38741)
经济(38741)
学报(32990)
(30301)
研究(27502)
科学(25527)
中国(22254)
大学(22047)
学学(21551)
农业(20569)
管理(12389)
(11930)
(11811)
教育(11359)
业大(10007)
林业(9001)
(8264)
业经(7973)
技术(7892)
农业大学(7859)
科技(7613)
(7283)
金融(7283)
经济研究(6841)
自然(6306)
资源(6277)
中国农业(5622)
财经(5343)
自然科(4978)
自然科学(4978)
共检索到16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备  王欣若  李建东  王国骄  李姝  
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两侧土壤铅含量通常显著高于土壤背景值。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入侵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杂草,其在公路两侧通常形成单优种群呈集群分布,但关于土壤铅含量对三裂叶豚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清楚。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土壤铅含量分别为背景值(CK),100,250,500,1000mg·Kg~(-1)共5个处理,分析土壤中不同的铅含量对三裂叶豚草生长及铅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升高,三裂叶豚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铅含量均增加,而且随着生长发育三裂叶豚草组织中铅含量不断上升。但三裂叶豚草铅转运系数低,根系铅含量要显著高于地上部分铅含量,根系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萍萍  李建东  殷红  孙备  孙佳楠  王国骄  燕雪飞  
于2008年6月选取5个不同的三裂叶豚草生长生境,测定每个样方出现的所有杂草的种类及数目并对不同生境下三裂叶豚草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再将样方内所有三裂叶豚草带回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三裂叶豚草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干扰程度越强,三裂叶豚草的平均株高越高,三裂叶豚草的生长越好。光照和水肥条件以及三裂叶豚草的入侵程度对其本身的生长同样有重要影响。在同一生境下,与生长环境中其他杂草相比,三裂叶豚草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强,更倾向于本研究区域的泛化种,它这种通过扩大生态位宽度来维持足够的种群竞争力方式可能是三裂叶豚草对资源水平适应进化的表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鹏  胡红玲  代大川  文静  陈刚  陈良华  
[目的]探讨铅(Pb)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与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及Pb的富集与转移特性。[方法]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CK)、250 mg/kg(T1)、500 mg/kg(T2)、750 mg/kg(T3)、1 000 mg/kg(T4)和1 500 mg/kg(T5))Pb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杉木幼苗的形态(株高、地径)、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各器官(吸收根、运输根、主干、枝、叶)中氮(N)、磷(P)、钾(K)、Pb含量,计算各器官的Pb富集系数和不同处理的Pb转运系数。[结果](1)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株高、地径净生长量以及总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株高净生长量与CK之间均无显著差异,T4、T5处理地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T5处理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CK,其余各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各处理间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3)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的N、K元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分P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地上部分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吸收根、运输根、枝、叶P元素含量均显著大于CK。(4)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中Pb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同一Pb胁迫处理下,各器官Pb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吸收根、运输根、主干、叶、枝。(5)随着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各器官Pb富集系数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间Pb转运系数无显著差异。[结论]杉木幼苗对Pb的转运能力有限,但在低含量Pb胁迫环境中生长受到促进,由于杉木生长迅速,因此可将其作为低含量Pb污染地区的造林树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东  殷萍萍  崔文慧  孙备  王国骄  孙佳楠  
应用生态学中竞争的理论,探讨增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和三裂叶豚草生长的变化情况。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除草剂处理,副区为三裂叶豚草密度处理。三裂叶豚草密度设0,8,32,48株·m-2共4个处理,分别用D0、D1、D2、D3表示,各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在结荚期施除草剂条件下,处理D0最大,达103.49cm,与未施除草剂下差异不显著;大豆生物量的表现为大豆茎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地下部分生物量,除开花期施除草剂的处理外,均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分枝数在各个生长时期均受到除草剂和自身密度的共同作用,各个时期施除草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备  王果骄  李建东  胡冀宁  燕雪飞  
采用取代系列试验设计,研究三裂叶豚草和菊芋的密度比为1.00:0.00,0.75:0.25,0.5:0.5,0.25:0.75,0.00:1.00条件下,菊芋对三裂叶豚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控制效果,结合相对产量,分析菊芋替代三裂叶豚草的地上部分竞争效应。结果表明:混种条件下,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三裂叶豚草的叶面积在其和菊芋的密度比为0.5:0.5和0.25:0.75时也显著低于单种处理,即菊芋有效地控制了三裂叶豚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增加。菊芋的光竞争优势可能是其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主要原因,菊芋对三裂叶豚草存在竞争抑制作用,而菊芋种内竞争影响大于种间竞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丰涛  祁建民  牛韶华  方平平  林荔辉  陶爱芬  徐建堂  
分析闽中南4个地区的山地农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以及在农田内12个采样点种植红麻福红952对重金属Cu、Cd、Zn、Cr、Ni和Pb的吸收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漳浦县前亭镇某村山地Cr和Ni平均含量达187.1和109.5 mg·kg-1,分别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的1.3倍和2.7倍,是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5倍和7.6倍,是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2.9倍和4.8倍.4个地区中,Cd全量较低,但有效态含量占全量的比重均>15%,且红麻对Cd的富集系数都>1.红麻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较强,当季对Cu最高累积量为251.6 g·hm-2;Pb最高累积量为263.4 g·hm-2;Zn...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小平  程曦  
本文比较了美国和中国的一些地区儿童血铅调查和研究成果,证明儿童血铅(BL)与土壤含铅量(SL)直接相关,土壤铅已经成为儿童铅暴露的主要来源。当土壤含铅量超过500–600 mg/kg时,长期暴露在这种土壤环境下的儿童血铅浓度超过10μg/dL是可以预期的。中美儿童血铅模型(IEUBK模型)的实际计算结果也表明,当表层土壤含铅量超过600 mg/kg时,其土地利用不适合任何儿童活动。为了更好地预防儿童高血铅,我国土壤修复的标准可定为居住用地Pb≤250 mg/kg,非居住用地Pb≤600 mg/kg。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东  孙备  王国骄  燕雪飞  
采用取代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比条件下,菊芋对三裂叶豚草光合特性的竞争机理。结果表明:竞争条件下,菊芋具有光竞争优势,对豚草造成弱光胁迫,使豚草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下降,光合速率降低,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受到抑制,气孔导度减小,但胞间CO2浓度无明显差异,非气孔限制是竞争条件下豚草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见,菊芋竞争对三裂叶豚草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混种种群中菊芋密度的增加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聪  陈世宝  宋文恩  李宁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中镉(Cd)毒害的敏感性分布规律,测定基于保护95%水稻品种的土壤中Cd对不同水稻毒害的生态风险阈值HC5,为中国水稻Cd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南方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水稻土,通过外源添加Cd制备成0、1.2、4.8、10、40、120 mg·kg-1的Cd污染土壤,以中国水稻主产区18个常规不同水稻品种为试材,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测定不同Cd污染土壤对不同品种水稻的生物量、植株Cd含量及不同水稻Cd吸收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影响。通过国际最新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逻辑斯蒂克分布模型(Log-logistic distribution)对不同水稻基于生物量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成江  王树会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烟株对铅的吸收及其体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铅添加水平在0.5g/kg以下时对烤烟生长影响较小,小于0.5g/kg时有促进作用,但大于等于0.5g/kg有一定抑制作用.烟株能大量积累铅,主要积累于根部.未添加铅时,烤烟铅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红壤、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富集铅能力最强;在铅添加水平为0.2~0.5g/kg时,烤烟铅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土、红壤、紫色土.随着铅添加量的增大,烟株各器官铅含量逐渐升高,但增长率呈下降趋势,铅在烟叶和烟花的分配率不断降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旭  黄鑫浩  胡丰姣  朱凡  梁惠子  王仁杰  楚晶晶  朱雅荃  
采用人工控制方法,研究4种木本植物榉树、毛红椿、栾树、木荷在不同浓度的Pb、Zn处理下体内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情况及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4种木本植物对Pb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769.14、468.60、419.88、1 098.15 mg·kg~(-1),表现为:木荷>榉树>毛红椿>栾树,转运系数均小于1,地上部分富集系数表现为:毛红椿>木荷>栾树>榉树,根系富集系数表现为:木荷>毛红椿>榉树>栾树。榉树、毛红椿、栾树对Zn的最大累积量分别为144.83、154.96、166.23 mg·kg-1,低Zn浓度处理下,榉树、毛红椿、栾树中Zn主要累积在根系。重金属Pb、Zn对植物叶片的K、Ca吸收存在促进作用,对Fe存在抑制作用。榉树、栾树、毛红椿、木荷在Pb处理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富集与转运能力,然而毛红椿、栾树、木荷耐Zn能力较差,榉树耐Zn能力最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桂娟   韩瑞宏   王俊梅   佘婷婷   李志丹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通过三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1:水培+400mg·L-1 Pb;T2:水培+800mg·L-1 Pb;T3:泥土栽培+400mg·L-1 Pb),研究铺地黍根茎叶分别在处理5、15和25d的Pb亚细胞和化学态分布特征,旨在探明铺地黍在不同浓度Pb胁迫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重金属耐受机制与动态迁移转运规律。结果显示,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T1→ T2)和泥土栽培向水培的转变(T1→T3),铺地黍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而随处理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5)。其中,T1,T2和T3处理下的根Pb平均含量(3次时间测定的均值)分别为5148.56,6721.51和257.73 mg.kg-1,相应的茎/根比率分别为1.37%,1.44%和26.42%。铺地黍主要通过细胞壁的固定解毒Pb伤害(其平均最高占比达69.10%-T1,73.13%-T2和66.55%-T3),其次是细胞器固定,而可溶性组分含量最低,各组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器官的细胞壁Pb含量表现为T2>T1>T3。根和茎的化学态Pb主要分布在活性较低的HAc和HCL态,叶的各化学态Pb提取率趋于均衡(11.49%~23.81%之间)。根Pb总量在15d出现拐点(T1和T3),即5d→15d显著上升(P<0.05),而15d→25d缓慢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Pb胁迫下的铺地黍根吸收浓度在15d达到极限,这很可能是铺地黍在根部启动了某种逃避机制。总体上,铺地黍在纯水培条件下的根Pb富集能力显著大于泥土栽培,用于污染河岸带深水区的净化优势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萍萍  李建东  殷红  孙备  孙佳楠  王国骄  燕雪飞  
【目的】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群落,分析三裂叶豚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05-28-06-28,利用样方法,调查沈阳东陵公园附近公园(5个样点)、农田(3个样点)、高速公路附近(4个样点)、桑园(4个样点)和路边(4个样点)5个生境中,三裂叶豚草分布样点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所调查生境分布样点中,共有杂草28科71种,其中以菊科、藜科、蓼科居多。从发生频率>10%的34种杂草在前2个主成分上的负荷量可以看出,影响三裂叶豚草的主成分因素是人为干扰程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可知三裂叶豚草是喜干扰且适宜生活在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生境内,据此将分布样点分为3个聚类群。随着人为干扰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波  薛晨阳  许玉凤  高英美  陈鲜  王文筠  
为初步探究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入侵对撂荒农田早春植物群落的影响,比较了三裂叶豚草入侵样地和非入侵样地常见早春本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物种丰富度及群落α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入侵样地群落组成仍然以葎草(Humulus scandens)、葶苈(Draba nemorosa)、藜(Chenopodium album)等1年生杂草为主,未入侵区域则加入了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两种多年生植物,说明三裂叶豚草入侵或许会影响弃耕地植物群落的搭配,使其长期处于一种由三裂叶豚草主导的退化状态,抑制了群落的演替;三裂叶豚草入侵样地葎草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3760和0.9640,显著高于其余植物。葎草是一种缠绕藤本,三裂叶豚草对其光合作用影响较小,同时葎草会加剧下部冠层中的光限制,所以葎草在三裂叶豚草入侵过程中有可能不仅与三裂叶豚草存在竞争关系,同时也间接充当了协助者;葶苈、鹅肠菜、藜和蔊菜(Rorippa indica)生态位宽度分别减少0.4456,0.7526,0.156,1.1603,入侵样地本地植物生态位重叠系数平均值为0.647,高于未入侵样地的0.583,说明三裂叶豚草入侵会显著降低早春植物的生态位宽度,提高本地植物间生态位重叠系数,干扰植物对资源的利用,增强植物间的竞争;入侵样地植物Pielou均匀度、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显著低于未入侵样地,说明三裂叶豚草入侵会显著降低早春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本试验结果表明,入侵种三裂叶豚草对植物群落的消极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生长季与其重叠的植物群落,有可能在生态方面产生更为广泛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林  梁宗锁  许兴  李树华  
为验证春小麦叶片中灰分及其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Δ的关系,进行了3个处理的盆栽试验,即田间持水量(FC)为(45±5)%,(55±5)%和(75±5)%。测定了扬花期的蒸腾效率(地上部干物重/蒸腾水量)、旗叶Δ、灰分含量以及钾(K)、镁(Mg)、钙(Ca)含量。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扬花期旗叶Δ13C有显著差异,在重度水分胁迫处理(T1,(45±5)%FC)条件下,旗叶中的灰分含量与(呈显著正相关。在中度水分胁迫处理(T2,(55±5)%FC),扬花期旗叶中的K的含量与(呈显著负相关;在T2和正常灌水处理(CK,(75±5)%FC)下,扬花期旗叶中Mg的含量与Δ13C呈显著正相关,蒸腾效率(T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