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7)
2023(5843)
2022(4880)
2021(4237)
2020(3498)
2019(7541)
2018(7213)
2017(13213)
2016(7492)
2015(7678)
2014(7396)
2013(7097)
2012(6381)
2011(5799)
2010(5383)
2009(4923)
2008(4849)
2007(4041)
2006(3379)
2005(2724)
作者
(25573)
(21402)
(21293)
(19856)
(13327)
(10731)
(9301)
(8663)
(8087)
(7472)
(7274)
(7014)
(7009)
(6913)
(6764)
(6605)
(6455)
(6414)
(6140)
(6001)
(5785)
(5275)
(5048)
(4920)
(4784)
(4717)
(4698)
(4686)
(4516)
(4381)
学科
(25317)
经济(25285)
管理(20253)
(20182)
(15401)
企业(15401)
方法(12755)
数学(11692)
数学方法(11586)
(8309)
(7858)
(7565)
(6832)
贸易(6832)
(6686)
中国(6150)
业经(5856)
农业(5729)
环境(5316)
技术(4920)
(4871)
财务(4868)
财务管理(4860)
企业财务(4651)
(4316)
(4153)
产业(3910)
(3877)
土壤(3863)
地方(3795)
机构
大学(105956)
学院(105846)
(40066)
研究(39773)
经济(39425)
管理(37951)
理学(34388)
理学院(33926)
(33708)
管理学(33140)
管理学院(32991)
科学(30181)
农业(27430)
中国(27309)
业大(26141)
(22568)
(21995)
研究所(21488)
农业大学(18539)
中心(17282)
(15993)
(14666)
(14548)
(14385)
(14324)
科学院(14219)
实验(14090)
(14052)
财经(13700)
实验室(13495)
基金
项目(83990)
科学(64216)
基金(62109)
(60177)
国家(59735)
研究(49182)
科学基金(48563)
自然(35753)
自然科(34963)
自然科学(34949)
自然科学基金(34358)
基金项目(33818)
(33154)
社会(31773)
社会科(30198)
社会科学(30188)
(29339)
资助(24234)
教育(21512)
计划(20369)
重点(19812)
科技(19126)
(17998)
(17833)
科研(17398)
(17260)
(17126)
创新(16957)
编号(16534)
(15901)
期刊
(35498)
经济(35498)
学报(31723)
(29666)
科学(24165)
研究(22924)
大学(21701)
学学(21387)
农业(20114)
中国(17059)
管理(11747)
(11549)
(11482)
业大(10098)
农业大学(8573)
(7851)
科技(7152)
林业(6811)
经济研究(6803)
业经(6681)
(6456)
金融(6456)
财经(6378)
中国农业(6294)
自然(6007)
技术(5898)
资源(5470)
(5413)
问题(5202)
商业(5070)
共检索到137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素美  东先旺  陈建华  
利用 防雨设施 研究了不 同土壤 目标含水 量对夏 玉米 光合 性能 及产 量的 影响。 结果 表明,土壤水 分含量 与产量密 切相关, 夏玉米产 量形成 的土 壤水 分 临界 值为 田 间持 水量 的 45 % 左 右,最佳产量 形成的土 壤水分 临界值为 80 % ,50 % 左右 是 夏玉 米出 苗 的土 壤 水分 临界 值,70 % 左 右 是最佳出苗率 的土壤 水分临界 值。土 壤干 旱 及过 湿均 使 光合 面积 、光 合势 、干 物质 积累 强 度及 光 合速率下降, 导致大幅 度减产 。夏玉米 不同 生 育阶 段对 水 分的 需 求量 有别 ,有 益于 夏玉 米 光合 性 能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若男  任伟  李叶蓓  张萍  陈璐洁  陶洪斌  王璞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了6月15日(对照)、6月25日和7月5日3个播期,研究灌浆期低温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夏玉米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指导生产实践和实现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月25日和7月5日播期的夏玉米在灌浆期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受胁迫程度随之加剧,这2个播期的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量、群体生长率均较对照呈逐渐降低趋势。3个播期的单位面积总粒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千粒重在不同播期间差异显著,最终6月25日和7月5日播种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了17%和31%。因此,应该选择适宜的夏玉米播种时间,降低玉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马迎波  徐萌  闫洪亮  范庆锋  黄毅  张玉龙  
研究不同量玉米秸秆深还田对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含水量、容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秸秆相比,6000,12000,18000,24000kg.hm-2秸秆深还田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增产7.60%,9.40%,7.80%和4.51%;秸秆深还田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容重均优于对照,800kg.hm-2处理的土壤墒情优于其他各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秸秆深还田对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及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笃旭  徐振和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刘少坤  李庆方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的植株为中心,沿行向分别在植株两侧10 cm(T-10)、20 cm(T-20)处侧向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CK),共6个处理,研究在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刘改秀  尹伟伦  王华芳  
以盆栽牡丹朱砂磊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逐渐下降,表观量子效率(AQY)、CO2羧化效率 (CE)、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及CO2补偿点升高。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55%-40%)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严重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20%)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牡丹光合作用的最适SRWC为70%左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郜森  王恩煜  朱昌伟  杨小振  房爱民  赵晓彤  马含月  张显  
[目的]研究在日光温室秋季滴灌栽培条件下,土壤不同含水量对厚皮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土壤水分处理。[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农大甜6号”为材料,在甜瓜全生育期内,设置6个土壤水分处理,其灌水下限、上限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5%~80%(T1)、65%~90%(T2)、65%~100%(T3)、75%~80%(T4)、75%~90%(T5)和75%~100%(T6),探究土壤不同水分处理对温室甜瓜株高、茎粗、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基于果实品质指标对各水分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伸蔓期外,不同水分处理对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温室甜瓜株高与茎粗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水分处理除对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外,对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单瓜质量和可溶性总糖、V_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影响显著。除V_C含量外,灌水下限相同时,上述指标随着灌水上限的提高而增加;灌水上限相同时,上述指标在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65%处理中的表现整体优于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75%的处理。综合考虑可溶性总糖、V_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个果实品质指标的表现,不同水分处理对甜瓜品质影响的隶属函数值排序为T3(4.85)>T6(3.00)>T2(1.95)>T5(1.82)>T4(1.26)> T1(1.20),且以T3处理果实产量与综合品质最高。[结论]陕西关中地区温室厚皮甜瓜在秋季全生育期植株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100%,在此条件下甜瓜各项指标表现均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昊  程乙  刘鹏  董树亭  赵杰  张吉旺  赵斌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根系性能、籽粒产量形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探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形成、氮素吸收能力的关系,为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吸收性能、优化施肥量,促进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选用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两种地力条件下,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超高产玉米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模式(HH)、农民习惯栽培管理(FP)3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夏玉米根系特性对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万欣  刘晶  史磊  赵海岩  王延波  
【目的】阐明不同株型玉米在氮素和密度互作下获得高产的形态生理互利机理,进一步提升密植玉米综合生产力。【方法】2014—2015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以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为主区,氮素(N_1:0,N_2:90 kg N·hm(-2)和N_3:180 kg N·hm(-2))为裂区、密度(D_1:45 000株/hm2,D_2:60 000株/hm2和D_3:75 000株/hm2)为裂裂区,测定了植株形态、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等指标。【结果】施氮对节间长度、叶倾角、叶色值、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程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柏山  董会  徐丽  史亚兴  赵久然  樊艳丽  俞嫒年  
为了明确不同采收期下甜玉米籽粒含水量和物性品质的差异,以我国主推京科甜608等7个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2,15,18,21,24,27,30 d共计7个采收期处理,研究了不同采收期下甜玉米籽粒TPA物性特征值、感官品质和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各TPA物性特征参数转换成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综合指标分析,得到各参试品种不同采收期TPA物性综合评价D值。结果表明:参试甜玉米品种TPA物性特征参数、感官品质特征参数和含水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参试甜玉米品种感官品质在不同品种和采收期间存在差异,其中气味、风味、色泽和甜度随采收期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22 d左右。不同品种间,平均外观品质、气味、风味、甜度以京科甜533、京科甜608、中农大甜413评分相对较高。柔嫩度以米哥和京科甜608评分相对较高;皮薄厚以京科甜608和中农大甜413评分相对较高。通过对TPA物性综合D值、感官品质总评分和含水量的比较得知,感官品质总评分均在85以上时,含水量在76. 39%~74. 56%,TPA物性综合D值在0. 23~0. 46。平均TPA物性综合D值在以米哥、京科甜608、中农大甜413相对较低,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以京科甜533最高(80. 65),其次是京科甜608(80. 31),京科甜158和京科甜183评分相对较低,分别是76. 8,76. 7。降水速率以中农大甜413(0. 72%/d)、京科甜533(0. 77%/d)、京科甜608(0. 81%/d)相对较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萍  徐顺飞  杜庆平  王奎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苏玉31’和‘苏玉33’为材料,设置4个播期:6月17日(A1,CK)、6月24日(A2)、7月1日(A3)和7月8日(A4),测定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特征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成熟期测定产量及考察其构成因素。[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播种至吐丝的时间缩短,灌浆期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产量显著受播期影响,2013年A3处理的产量最高(‘苏玉31’为11 420.4 Kg·hm~(-2)),2014年A1处理的产量最高(‘苏玉31’为1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康国  赵秀琴  曹一平  王敬国  
本研究表明,水分适度或充分供水时,种衣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在相对含水量为35%~45%,45%~55%,65%~75%,85%~95%的水分条件下,种衣剂处理在出苗率、生物量等方面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尤其在干旱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这种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种衣剂通过提高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减少丙二醛(MDA)的累积而实现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彩云  李伟  党红凯  郑春莲  马俊永  李科江  王广才  张胜古  
以郑单958、先玉335和中单909这3个主栽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5个密度梯度下三品种的产量、产量性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及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6~9万株/hm2密度内,随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穗重呈降低趋势;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增大,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密度的增加提高了群体的光合能力;产量方面以先玉335平均产量最高,其次为中单909,郑单958最低。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产量和密度呈线性关系,中单909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关系。郑单958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的回归关系好,斜率最大,随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幅度较大,穗性状降低的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鹏  李玉红  王绮  
 采用人工老化法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甜玉米种子在老化过程中的活力变化及生理特性,检测了含水量为39.5~104.0g/kg老化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种子脱氢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的甜玉米种子抗老化劣变的能力不同。甜玉米种子含水量降至39.5g/kg,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的能力。另外,不同含水量的甜玉米种子POD同工酶谱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桂平  边大红  蔡丽君  杜雄  牛海峰  崔彦宏  
针对河北省高产夏玉米倒伏问题,选用不同抗倒性品种XY335、XD20和JD28,设置旋耕直播、免耕直播、旋耕直播+培土和免耕直播+培土4个处理,并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下玉米茎秆形态特征、机械强度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旋耕处理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重心和基部节间长粗比,显著增强茎秆抗拉力和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倒伏率最低,但穗粒数较少,粒质量与产量较低;免耕直播处理JD28、XY335和XD20的倒伏率分别为0,11.2%,10.6%,抗倒伏能力仅次于旋耕,穗粒数、粒质量及产量最高;拔节期培土明显增加株高、穗位、重心和基部节间长粗比,降低茎秆抗拉力和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其中,免耕直播+培土下XY335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玉萍  贾志宽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