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5)
2023(3093)
2022(2616)
2021(2397)
2020(2077)
2019(4529)
2018(4337)
2017(8334)
2016(4837)
2015(4888)
2014(5002)
2013(4816)
2012(4529)
2011(4093)
2010(4014)
2009(3531)
2008(3608)
2007(3160)
2006(2607)
2005(2329)
作者
(16696)
(14118)
(13877)
(13163)
(8872)
(7083)
(6143)
(5508)
(5247)
(5092)
(4955)
(4715)
(4707)
(4656)
(4556)
(4538)
(4242)
(4172)
(4147)
(3979)
(3827)
(3445)
(3445)
(3330)
(3221)
(3135)
(3088)
(3076)
(3008)
(2969)
学科
(14465)
经济(14445)
(11985)
管理(10931)
(9686)
企业(9686)
方法(7812)
(7116)
数学(6907)
数学方法(6823)
(4857)
(3732)
土壤(3719)
中国(3521)
(3511)
(3477)
财务(3473)
财务管理(3465)
(3460)
企业财务(3401)
技术(3076)
(3051)
银行(3031)
(2969)
金融(2969)
(2888)
业经(2740)
理论(2419)
(2412)
贸易(2412)
机构
大学(67521)
学院(67188)
研究(27727)
(22463)
经济(21929)
(21300)
科学(21257)
管理(20640)
中国(18608)
理学(18229)
理学院(17915)
管理学(17409)
农业(17398)
管理学院(17291)
(16475)
业大(15792)
研究所(15621)
(14265)
中心(11560)
农业大学(11053)
(11008)
(10859)
(10543)
实验(10390)
(9995)
实验室(9959)
(9952)
(9924)
科学院(9655)
重点(9483)
基金
项目(51748)
科学(39068)
基金(37704)
(37303)
国家(37070)
研究(29821)
科学基金(29239)
自然(22129)
自然科(21653)
自然科学(21641)
自然科学基金(21259)
(20443)
基金项目(19937)
(18586)
社会(17806)
社会科(16894)
社会科学(16887)
资助(15787)
教育(13483)
计划(13244)
重点(12901)
科技(12528)
(10959)
科研(10900)
(10861)
(10761)
(10282)
创新(10212)
专项(10208)
编号(9542)
期刊
学报(21787)
(20863)
经济(20863)
(18926)
科学(16073)
研究(15862)
大学(14464)
学学(14188)
农业(12740)
中国(12218)
(8866)
(7569)
管理(7218)
业大(6473)
(5526)
金融(5526)
农业大学(5285)
林业(5130)
(4971)
财经(4783)
教育(4640)
科技(4444)
(4083)
中国农业(4000)
经济研究(3900)
自然(3845)
技术(3626)
自然科(3209)
自然科学(3209)
科技大(3049)
共检索到91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红英  徐剑  黄志宏  白音  张伟群  安超华  王晓维  李婷  
为评价斑茅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复垦潜力,2011年6月分别对韶关矿区新温屋村和简屋村(分别对应于正在生产中的铜铁矿和铅锌矿附近)、下塘村(位于停产25年的钨矿附近)和无矿场污染的桐子坪村这4个样地的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进行土壤pH、土壤重金属、斑茅重金属及根系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土壤pH从小到大的排序是:新温屋村(3.84)<下塘村(5.74~6.07)<桐子坪村(7.23)<简屋村(7.24);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是:简屋村(31.54)﹥下塘村(25.01~27.01)﹥新温屋村(7.33)﹥桐子坪村(1.12);斑茅对Cu富集系数结果是:新温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静微   魏真真   代英   王毛   李伟   袁方柯   陈玉林   马玉兰   泽仁措   肖敏  
【目的】揭示若尔盖国家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方法】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的5种土壤(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褐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土壤理化性质与菌群结构的关系。【结果】①在土壤细菌分类研究中,共鉴定出36个门,其中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②在不同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中,亚高山草甸土(YGS)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高,表明该土壤中细菌群落数量和多样性最高。③在不同土壤细菌β-多样性分析中,褐土(HT)、沼泽土(ZZT)、亚高山草甸土(YGS)以及风沙土(ST)相互高度重叠,表明该地区这4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而草甸土(CD)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P<0.05)。④对不同生境的RDA冗余分析中,放线菌门与土壤pH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与土壤pH和全钾(TK)呈正相关;厚壁菌门与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含水量(MC)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若尔盖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多样性,以及这些差异与环境因子的强相关性。该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同时也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智英  张亮  李玉辉  何晓岚  
选择云南石林喀斯特景区地带性植被(原始林)及受人为干扰形成的次生林、灌丛、草地、云南松林5种生境, 进行雨季、旱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型土壤动物种类、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与干扰状态具有明显关系。景区内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腹足纲、倍足纲、膜翅目和正蚓目,而正蚓目仅 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出现,且数量较多,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示物种;无论旱季或雨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 数、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以原始林最高,而受人为干扰最重的灌丛和草地则最低;该区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 有明显的表聚现象;5种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均较低,而受人为保护的次生林与原始林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  赵琴  李迪强  李密  谷志容  
为探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Tullgren干漏斗法和罐诱法对八大公山亮叶水青冈林、枫香林、光皮桦林、栲树林和耒阳市南京乡半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成林、未垦复油茶成林8种生境的土壤跳虫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Tullgren干漏斗法共分离出土壤跳虫1 830头,隶属4目10科19属;罐诱地表节肢动物12目24科34属1 136头。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地表植被和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平安  方光新  李慧  贾宏涛  谭金芳  
为了了解围栏这一人为手段对山区草地植被下土壤动物的影响,在草原围栏措施下,对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地下根系、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实地监测,比较了草原围栏内外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个体数量及生态分布。结果表明,围栏内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标高于围栏外,如类群数围栏内为19种,围栏外为8种;个体数围栏内为234个,围栏外为125个;Shannon-Wiener指数围栏内为0.653,围栏外为0.498;即围栏有利于草原植被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持和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龚玉梅  时项峰  王新谱  
The soil 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in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habitats in Shabianzi,Ningxia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fauna and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was analyzed. Total 4 270 species of sandland soil animals we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臧建成  孙涛  翟云霞  格桑曲珍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方法】于2014年5-10月,对位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实习农场青稞田内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对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捕获土壤动物536头,隶属3门9纲19目。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动物门线虫纲咀刺目Enoplida、节肢动物门蜱螨亚纲真螨目acariformEs和弹尾纲弹尾目棘跳科onychiuridaE,分别占土壤动物总数的12.87%,26.31%,17.54%;常见类群为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正蚓目aranEEida,蛛形纲蜘蛛目aranEaE和甲螨目oribatida,原尾目富芫科fujiEntom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垚城  覃林  王雅菲  邹慧  谭玲  何友均  
【目的】研究不同经营模式对东北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合理确定东北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模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哈尔滨市丹青河林场的传统森林经营(FM1)、目标树森林经营(FM2)、调整育林法森林经营(FM3)和无干扰森林经营(FM4)4种经营模式的东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经营模式林分中设置3块(上、中、下坡各1块)50 M×50 M样地,并将每块样地划分为25个10 M×10 M样方,在每个样方中心采集0~20 cM土层样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4种经营模式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差异,并探讨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碳源种类利用的影响,以及4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忠佩  吴晓晨  陈碧云  
【目的】研究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性状的变化特点,为制订合理的耕作施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亚热带地区的一个小流域,通过田间采样分析,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矿化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结果】土壤有机碳、全N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的呼吸强度变化均表现为稻田(菜地)>竹林>园(旱)地,0~15cm、15~30cm稻田(菜地)土壤有机碳和全N含量平均比园(旱)地土壤高76.4%、59.8%和80.8%、67.3%,0~15cm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强度分别是园(旱)地土壤的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宇  王鹏  韦月平  
【目的】本文探讨了不同稻田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蟹共作稻田(SDHXZ)、非洲雁共作稻田(SDFYZ)和单作稻田(SDKBZ)3种栽培模式表层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240 070个有效序列,3157个OTU,48个门,115个纲,224个目,391个科,721个属和1343个种。Venn图显示3个处理组共有的细菌OTU数是1525个,SDFYZ特有OUT数最多为357个,SDHXZ的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SDFYZ和SDKBZ,说明SDHXZ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其他2个处理。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pH和氨态氮相关性较大,丰富度则与硝态氮呈正相关。3个处理的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基本相同。PCoA分析图显示3个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结论】SDHXZ表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最高,具有更好的土壤细菌生态基础。该研究可为合理选择水稻栽培模式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绾彤  孟彤  齐彬  张威  张兆荣  林冬梅  林占熺  刘艳玲  
对6个菌草品种种植前后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检测,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菌草土壤的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种植菌草的对照组(P<0.01),酸性磷酸酶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1),脲酶与速效氮、速效磷、全氮和有机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蔗糖酶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P<0.01).种植不同品种菌草后,巨菌草、象草、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指数AC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桂牧1号真菌多样性指数CHA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中多数细菌和真菌优势菌属均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之,种植菌草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奎瑜  赵久成  郭霜  王帅帅  张传进  庞师婵  杨尚东  
【目的】分析红椎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着生真菌的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栽培正红菇或人为措施提高正红菇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同区域的马尾松林、桉树林和荔枝园土壤为对照,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不同林(园)区土壤生物学性状特征,并在门和属水平上对土壤真菌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红椎林土壤的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域林分土壤(P0.05,下同);红椎林土壤的β-葡糖苷酶活性最高,氨肽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区域,磷酸酶活性在4种林(园)区土壤间无显著差异;红椎林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丰富度Ace指数和Chao指数均显著低于马尾松林、桉树林和荔枝园土壤,表明红椎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最低。基于门分类水平,担子菌门真菌是红椎林土壤的优势真菌门,占比92.26%;基于属分类水平,红菇属真菌占比78.37%,是红椎林土壤的优势真菌属。【结论】土壤肥力不是正红菇长出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红椎林土壤具有富集担子菌门红菇属真菌的能力,红菇属真菌的繁殖与生长需要专一的共生体与特定环境,是红椎林能出产正红菇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崎  吴鹏飞  王群  文勇立  高艳美  张荣芝  龙伟  
【目的】明确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9月在川西北红原县的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内选取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15 sheep/hm~2)、中度放牧(medium grazing,mg,22 sheep/hm~2)、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36 sheep/hm~2)及无放牧(对照)(no grazing,ng,0 sheep/hm~2)4个样地。使用vortis便携式吸虫器采集地表小型节肢动物;用环刀采集0—5、5—10和10—15 cm层土样,每层采2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建成  宋美成  黄智  张盼盼  
为了解色季拉山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21年5—9月,在色季拉山阳坡,海拔3 400~4 500 m范围选择8个不同海拔,用土钻五点法采集样地0~10 cm深土样,用Tullgren漏斗分离并手捡大型土壤动物,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相似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表明:1)色季拉山(阳坡)8个海拔共捕获土壤动物17 522只,隶属于11纲23目63科(群)。弹尾目(Collembola)和真螨目(Eucaridae)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量的时空动态具有较大差异;2)海拔3 700 m的土壤动物个体数季节差异最显著(P<0.05);4)β多样性表明色季拉山阳坡相邻海拔土壤动物类群相似性较高,海拔差距越大相似性越低。随海拔梯度和时间变化,土壤动物的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均有较大差异。综上,色季拉山(阳坡)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季节变化及海拔梯度变化敏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泽宇  张莉  张全发  刘伟  王根绪  王长庭  胡雷  
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青海省不同林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大通1#、湟中和尖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大通2#、循化和乐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居中,民和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则较低;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民和最低,其他林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循化、尖扎、湟中>大通1#、大通2#、乐都>民和;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大通2#、民和>乐都>大通1#、湟中、循化、尖扎;各林型的土壤全钾含量变化均不显著;不同林型条件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总体表现为大通1#、尖扎!湟中!循化!大通2#!乐都!民和,4种林木对土壤养分的分布和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