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1)
2023(8735)
2022(7244)
2021(6289)
2020(5201)
2019(11460)
2018(10683)
2017(19393)
2016(10998)
2015(11836)
2014(11323)
2013(11082)
2012(10405)
2011(9351)
2010(9131)
2009(8334)
2008(8131)
2007(7246)
2006(6264)
2005(5564)
作者
(37441)
(31053)
(31015)
(29047)
(19738)
(15247)
(13628)
(12266)
(11926)
(10827)
(10786)
(10307)
(10240)
(9965)
(9926)
(9641)
(9589)
(9259)
(9104)
(9081)
(8266)
(7672)
(7481)
(7158)
(7103)
(6958)
(6831)
(6826)
(6444)
(6431)
学科
(40504)
经济(40453)
管理(30854)
(28827)
(22541)
企业(22541)
方法(17969)
数学(15721)
数学方法(15557)
(12278)
(11863)
中国(11360)
(11247)
(10284)
贸易(10276)
(10037)
业经(9643)
农业(8317)
(7659)
地方(6987)
(6960)
财务(6952)
财务管理(6936)
(6830)
金融(6829)
技术(6717)
环境(6636)
企业财务(6580)
(6445)
银行(6385)
机构
大学(159911)
学院(157761)
研究(63241)
(61663)
经济(60523)
管理(55169)
理学(48332)
理学院(47704)
管理学(46675)
管理学院(46436)
中国(45551)
科学(44207)
(42993)
(35500)
(35084)
农业(34656)
业大(33965)
研究所(32959)
中心(27281)
(25939)
(23899)
(23746)
农业大学(22708)
北京(22034)
(21675)
财经(21175)
科学院(20304)
(20105)
(19440)
研究院(19204)
基金
项目(116967)
科学(89719)
基金(85466)
(81599)
国家(80987)
研究(72987)
科学基金(65919)
自然(47111)
社会(46136)
自然科(46041)
自然科学(46022)
(45382)
基金项目(45289)
自然科学基金(45256)
社会科(43786)
社会科学(43773)
(40100)
资助(34570)
教育(32319)
重点(27744)
计划(26402)
编号(25609)
(24968)
(24595)
(24324)
科技(24276)
科研(23916)
创新(22906)
(22350)
专项(20274)
期刊
(62565)
经济(62565)
研究(42156)
学报(41530)
(37510)
科学(33185)
中国(31310)
大学(29360)
学学(28381)
农业(25441)
管理(19745)
(18973)
(14515)
(12806)
金融(12806)
教育(12692)
业大(12598)
经济研究(11541)
林业(10472)
业经(10456)
财经(10446)
技术(10168)
农业大学(10148)
(9966)
科技(9393)
(8982)
问题(8432)
(7977)
国际(7881)
中国农业(7282)
共检索到229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栋  刘勇  田书勇  张锋  冯雪瑾  张亚男  李晓丽  赫淑华  
【目的】探讨苗圃育苗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毛白杨苗木的生长节律、形态及生理响应规律,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白杨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3个土壤水势阈值(-20、-40、-60 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并以生产上常规灌溉作为对照(灌溉起始阈值<-80 kPa),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模型并划分生长阶段,研究不同土壤水势下毛白杨苗木生长节律、苗高地径生长、生物量分配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常规灌溉(CK)相比,以-2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能够显著促进苗木生长,苗高、地径平均提高了29.33%和24.12%,生物量显著增加了176.17%,且茎根比优于-40和-60 kPa处理。(2)不同土壤水势处理下,毛白杨苗高、地径苗期生长均呈现“S”型曲线,且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进行苗高和地径生长的预测和分析;同时苗木苗高与茎生物量、地径和根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苗高、地径的测量值估算苗木生物量。(3)根据毛白杨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规律可将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成活期,移苗至移苗后15 d;生长初期,移苗后16~53 d;速生期,移苗后54~138 d;木质化期,移苗后139~220 d。(4)毛白杨苗木茎养分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规律,根养分质量分数随土壤水势升高总体呈降低趋势,常规灌溉下苗木茎、根养分质量分数最大,显著高于各处理15.14%~46.43%;养分单株质量规律与质量分数规律相反,-20 kPa处理下苗木各养分单株质量最大,高于常规灌溉处理100.08%~237.51%。(5)以-2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时,苗木质量指数综合评定结果最优,苗木质量最佳。【结论】土壤水势对毛白杨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距地表10 cm处以-20 kPa作为速生期灌溉起始阈值时,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和养分单株质量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笑超  刘勇  李进宇  李世安  孙明慧  万芳芳  张劲  宋协海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容器植苗方法,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苗高、地径趋于稳定,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丽  刘勇  乔栋  冯雪瑾  王凯  鲜李虹  陈佩青  
【目的】了解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的灌溉参数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毛白杨苗期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为材料,于苗木木质化期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以土壤水势值降至-20、-40、-60、-8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阀值),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个生长季后,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幼树保存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造林3个生长季后,木质化期灌溉起始阀值为-40 kPa处理的毛白杨保存率最高,为9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保存率与苗期茎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2)-40 kPa处理的毛白杨造林1~3生长季的树高增量和胸径增量最大,分别为0.6 m、2.32 m、2.91 m、8.55 mm、54.58 mm、78.79 mm,分别显著高出对照0.47 m、1.40 m、1.29 m、5.55 mm、43.83 mm、48.83 mm。3)木质化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苗木在造林3个生长季后的叶片含水率等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4)苗期木质素含量与幼树的木质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造林后3个生长季结束时,除-20 kPa处理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木质素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木质化期对毛白杨苗木进行合理灌溉是有必要的,可在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木质化期合理灌溉所造成的木质化程度降低以及生理影响在造林后会得到恢复。在与本试验地条件相似地区培育毛白杨苗木时,木质化期最适宜的灌溉起始阈值为土壤水势-40 kP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丽  刘勇  乔栋  冯雪瑾  王凯  鲜李虹  陈佩青  
【目的】了解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的灌溉参数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毛白杨苗期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为材料,于苗木木质化期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以土壤水势值降至-20、-40、-60、-8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阀值),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个生长季后,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幼树保存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造林3个生长季后,木质化期灌溉起始阀值为-40 kPa处理的毛白杨保存率最高,为9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保存率与苗期茎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2)-40 kPa处理的毛白杨造林1~3生长季的树高增量和胸径增量最大,分别为0.6 m、2.32 m、2.91 m、8.55 mm、54.58 mm、78.79 mm,分别显著高出对照0.47 m、1.40 m、1.29 m、5.55 mm、43.83 mm、48.83 mm。3)木质化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苗木在造林3个生长季后的叶片含水率等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4)苗期木质素含量与幼树的木质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造林后3个生长季结束时,除-20 kPa处理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木质素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木质化期对毛白杨苗木进行合理灌溉是有必要的,可在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木质化期合理灌溉所造成的木质化程度降低以及生理影响在造林后会得到恢复。在与本试验地条件相似地区培育毛白杨苗木时,木质化期最适宜的灌溉起始阈值为土壤水势-40 kP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丽   刘勇   乔栋   冯雪瑾   王凯   鲜李虹   陈佩青   
【目的】了解毛白杨苗木木质化期的灌溉参数对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影响,为生产上科学制定毛白杨苗期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为材料,于苗木木质化期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以土壤水势值降至-20、-40、-60、-80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常规灌溉为对照,共5个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个生长季后,研究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幼树保存率、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造林3个生长季后,木质化期灌溉起始阈值为-40 kPa处理的毛白杨保存率最高,为93%,与对照有显著差异。保存率与苗期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2)-40 kPa处理的毛白杨造林1~3生长季的树高增量和胸径增量最大,分别为0.60 m、2.32 m、2.91 m、8.55 mm、54.58 mm、78.79 mm,分别显著高出对照0.47 m、1.40 m、1.29 m、5.55 mm、43.83 mm、48.83 mm。3)木质化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毛白杨苗木在造林3个生长季后的叶片含水率等生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4)苗期木质素含量与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正相关。造林后3个生长季结束时,除-20 kPa处理幼树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的木质素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木质化期对毛白杨苗木进行合理灌溉是有必要的,可在不影响苗木木质化程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后的早期生长;木质化期合理灌溉所造成的木质化程度降低以及生理影响在造林后会得到恢复。在与本试验地条件相似地区培育毛白杨苗木时,木质化期最适宜的灌溉起始阈值为土壤水势-40 kP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苗苗  刘勇  李国雷  彭玉信  刘春和  赵建松  王书红  蕫彪  王长伟  赵蕊蕊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 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 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 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陈艳  张志毅  李新国  
为研究施肥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处理苗木 ,结果表明 :在苗高生长结束后的秋季进行了一次性施肥 ,促进苗木对N ,P的被动吸收 ,提高了苗木的抗寒性 .既有速生前期施肥又有秋季施肥的处理 ,不仅提高了苗木的生长量 ,而且增强了苗木的抗寒性 .在室内应用相对电导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以及生长恢复试验对各施肥处理苗木的抗寒性进行了测定 .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在提高苗木抗寒力的作用方面大小顺序为 :秋季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2 ,秋季施 1/ 2 >速生前期将肥料全部施入 >速生前期施 1/ 3 ,速生后期施 1/ 3 ,秋季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硕   刘勇   彭玉信   郑志伟   常笑超   王文霄   杨帆  
【目的】适地适树是植树造林的基本原则,毛白杨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平原、黄河中上游平原等地区,而这些区域普遍存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土地。因此,研究盐碱胁迫对雄性毛白杨良种苗木的影响,可为今后盐渍土开发利用和良种苗木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北林雄株1号’作为雄性毛白杨良种苗木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浇灌盐水的方式模拟盐碱环境,盐碱类型分为中性盐NaCl、中性混合盐Na_2SO_4+NaCl、碱性盐NaHCO_3和碱性混合盐Na_2CO_3+NaHCO_3。不同盐碱种类设置150和300 mmol·L~(-1)两个浓度。【结果】不同类型盐碱胁迫均会使苗木生长受到抑制,且高浓度下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中性盐胁迫对植株地上部生长影响较大,高浓度NaCl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相较对照下降了56.61%,而碱性盐胁迫对植株根系生长抑制更强;碱性盐胁迫会显著降低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而低浓度的NaCl处理可以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植株根、茎、叶中的Na~+含量在盐碱胁迫下显著增加,中性盐处理下植株根部控制Na~+的能力强于碱性盐胁迫,且植株由根系向上选择性运输营养元素的能力强于碱性盐胁迫;在高浓度下,Na_2SO_4+NaCl处理的根向叶选择性运输K~+能力相较对照提升了707.20%,但随着浓度增加,植株自身离子调节能力受到抑制。【结论】综合来看,碱性盐胁迫对雄性毛白杨良种苗木生长和生理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翟明普  伊伟伦  
本研究对阳坡、阴坡、半阳坡土壤水分进行了3年的定位动态观测,并用常规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常数,结合落叶松、樟子松的耐旱特性,指出该地区主要树种的造林成活所需土壤水分是较为充足的.这对长期以来人们所认为的春旱是造林成活的主要限制因子的传统观念是一种修正,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该地区人工更新造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钢  马履一  陈凤  周寅杰  王文浩  张兵  苏淑钗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采用称重法测定耗水量,同步测定气象因子,对比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油茶苗木气体交换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W1(田间持水量(FC)的95%~100%)、W2(FC的80%~85%)、W3(FC的65%~70%)梯度下,试验期间晴天苗木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耗水量(Wc)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Pn和Gs的峰值出现在10:00—12:00间,大小排序为W2>W1>W3,而Tr和Wc的峰值出现在12:00—14:00间,大小排序为W1>W2>W3;W4(FC的45%~55%)的Pn、Tr、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目义  高荣孚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2年生油松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短期的土壤干旱处理对提高苗木抗旱的可能性.处理Ⅰ、Ⅱ、Ⅲ、Ⅳ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5%、18.8%、27.1%和34.2%.处理Ⅰ的光饱和速率只占处理Ⅱ的88%,而处理Ⅰ的单株干重只有处理Ⅱ的60%,单株叶面积为45%.光饱和速率与单株干重的相关系数为0.87,而叶面积乘光合速率与单株干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土壤干旱严重地影响了单株总叶面积.所用中偏重壤土上,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处理Ⅰ的净光合比处理Ⅱ、Ⅲ、Ⅳ下降慢.在土壤含水量为10%左右时,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零,而暗呼吸仍有正常值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元  孙琪  蔡年辉  周丽  陈诗  王大玮  李悦  段安安  许玉兰  
【目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中国西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对9个种群油松生长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松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油松各种群1年生苗高、地径生长与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显示出相关性;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都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高与地径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早进入速生期。根据Logistic方程将油松各种群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不同种群苗高、地径进入速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雯怡  聂立水  李吉跃  沈应柏  张志毅  
为探讨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毛白杨新无性系83号插条苗为试材,于2007年3—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苗木对硝态氮(NO3-15N)和铵态氮(NH4-15N)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施肥后28 d,苗木对两种氮肥的吸收利用达到最大值,其中,标记NO3-15N肥吸收率为0.36 g/株,利用率达35.98%;标记NH4-15N肥吸收率为0.15 g/株,利用率为14.53%。②苗木NO3-15N肥平均利用率(19.75%)约为NH4-15N肥(7.95%)的2.5倍。③施肥后各个时期,全株的NO3-15N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华  叶力勤  安巍  张昆  王亚军  石志刚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平均值±标准差法,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1年生硬枝扦插苗分级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以地径和侧根数为分级质量指标。结果为:Ⅰ级苗,地径>8.0 mm,侧根数>11条;Ⅱ级苗,地径4.5~8.0 mm,侧根数在3~11条;Ⅲ级苗,地径<3条。通过对不同质量苗木定植初期生长指标定期调查,Ⅰ级苗和Ⅱ级苗在定植2个月后成活率均在95.0%以上,而Ⅲ级苗低于90.0%;Ⅰ级苗一次枝长度、生长速率和二次枝数量比Ⅲ级苗提高了17.8%,25.6%和187.5%;Ⅱ级苗比Ⅲ级苗提高了6.5%,4.9%和25.0%;且Ⅰ级苗二次枝数量极显著高于Ⅱ级苗和Ⅲ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香凝  孙向阳  王保平  乔杰  崔令军  黄瑜  
为了进一步了解Larrea tridentata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对其经营管理、栽培措施及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测定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供水良好的情况下,L.tridentata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都变成单峰曲线,日平均值明显降低,特别是蒸腾降到极低水平,反映出苗木具有很强的减少水分损失的能力;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重,光合作用的变化以气孔调节为主,说明L.tridentata以气孔调节适应干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