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0)
2023(7928)
2022(6633)
2021(5943)
2020(4947)
2019(10699)
2018(10579)
2017(18975)
2016(10883)
2015(11629)
2014(11597)
2013(10815)
2012(9951)
2011(8845)
2010(8515)
2009(7812)
2008(7479)
2007(6586)
2006(5544)
2005(4758)
作者
(35134)
(29517)
(29110)
(27430)
(18338)
(14406)
(12924)
(11785)
(11260)
(10222)
(10211)
(9749)
(9551)
(9292)
(9257)
(9176)
(8858)
(8788)
(8392)
(8350)
(7760)
(7207)
(7105)
(6697)
(6685)
(6558)
(6451)
(6421)
(6096)
(6075)
学科
(35550)
经济(35496)
管理(28458)
(26234)
(20026)
企业(20026)
方法(15396)
数学(13609)
数学方法(13493)
(11706)
(11527)
中国(10466)
(10227)
(8736)
业经(8318)
(7841)
贸易(7840)
农业(7754)
(7608)
(7301)
地方(6994)
(6697)
银行(6638)
技术(6471)
(6407)
金融(6400)
环境(6345)
(6321)
(5912)
财务(5892)
机构
学院(148927)
大学(148217)
研究(55972)
(54742)
经济(53591)
管理(52625)
理学(46153)
理学院(45547)
管理学(44524)
管理学院(44281)
(41748)
科学(40181)
中国(40019)
农业(33723)
业大(32560)
(31742)
(30878)
研究所(28974)
中心(24793)
(23987)
农业大学(22386)
(22380)
(20479)
(20445)
财经(19364)
北京(19202)
(18778)
技术(18489)
科学院(18249)
(17993)
基金
项目(111969)
科学(85390)
基金(80209)
(75938)
国家(75322)
研究(71347)
科学基金(61444)
(45248)
社会(44670)
基金项目(43256)
自然(43165)
社会科(42253)
社会科学(42242)
自然科(42203)
自然科学(42184)
自然科学基金(41413)
(38954)
教育(32020)
资助(31544)
编号(26482)
重点(26148)
计划(25157)
(23829)
(23688)
科技(23544)
(23008)
科研(22460)
创新(22263)
(21412)
成果(19956)
期刊
(55480)
经济(55480)
学报(39363)
(37370)
研究(36655)
科学(30610)
中国(30359)
大学(27524)
学学(26768)
农业(25087)
(18123)
管理(17614)
(13769)
教育(13295)
业大(12227)
(11115)
金融(11115)
技术(10632)
业经(10458)
(10449)
农业大学(10398)
经济研究(9911)
科技(9325)
财经(9216)
林业(8297)
(7918)
问题(7559)
中国农业(7056)
商业(6965)
自然(6931)
共检索到21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经伟  张云贵  李志宏  冉传贤  张恒  刘青丽  李雪华  石俊雄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整治烟田土壤(黄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旨在为快速改善烟田土壤物理性质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配施石灰、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炭、石灰+玉米秸秆、石灰+玉米秸秆炭的田间试验,测定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土壤团聚体质量、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贡献率等指标。[结果]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石灰或再配施玉米秸秆有利于减少水稳定性团聚体中较小粒径组分的质量分数,玉米秸秆较玉米秸秆炭更适于配施石灰以降低水稳定性大团聚体中小粒径组分的质量分数。在常规施肥条件下,玉米秸秆较玉米秸秆炭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耀蓉  王强锋  朱彭玲  张亮  夏中梅  侯勇  
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生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测定,探讨了土壤改良剂不同施用量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各处理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5.34%~27.48%之间,pH提升幅度为7.2%~22.7%,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施用改良剂能促进土壤细菌、放线菌的繁殖,增强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施用改良剂200 g·m-2能有效改良土壤,显著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玉米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家伟  张翔  司贤宗  李国平  李亮  孔德辉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烤烟养分吸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不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处理能提高前期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在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1.1~1.8,7.5~13.6 mg/kg。中部叶养分分析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前期烟株中部叶全氮和全磷含量,并能显著提高烟叶中钾的含量,在成熟期增幅达0.14~0.26 mg/kg。从产量和产值上看,在相同施用土壤改良剂条件下,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N3水平(N:82.5 kg/hm2)最高,平均达2 990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提高烟叶的产值,提高幅度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汤文娟  熊又升  徐祥玉  袁家富  王娟  黄丽  
采集冷泉烂泥型和冷浸烂泥型冷浸田土壤,设置不添加任何物质和分别添加白云石粉、生物炭、粉煤灰、聚丙烯酰胺和混合改良剂等6个处理,在持续淹水和干湿交替2种水分管理下进行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测定培养后第30、90、180和360天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水稳性。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改良剂对冷泉烂泥型和冷浸烂泥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达到180d时基本稳定;在持续淹水条件下,改良剂对2种类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短暂促进作用,且不稳定。在几种改良剂中,粉煤灰和混合改良剂(粉煤灰+生物炭+聚丙烯酰胺)对2种类型冷浸田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均表现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和蓉  陈琼贤  郑少玲  严小龙  
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以下简称NSM)施入氮、磷、钾养分水平差异较大的3种土壤,分别进行了土壤恒温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土壤恒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施用NSM后,土壤碱解氮含量下降,提高了土壤对氮的保蓄能力,可以减少氮的淋失和挥发损失;玉米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酸性土壤施用NSM后,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玉米对氮的吸收,提高氮的吸收利用效率。施用NSM后,养分水平较高的土壤1,氮吸收利用效率提高5.43%-12.31%;养分水平较低的土壤3,氮吸收利用效率提高5.14%-36.3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胜涛  刘景辉  张磊  陈勤  李倩  陈峰  
【目的】探明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不同土壤改良剂单施及其复配对马铃薯水分生产效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研究了聚丙烯酸钾(PAA)、聚丙烯酰胺(PAM)和腐殖酸(HA)3种土壤改良剂单施和复配处理对马铃薯水分生产效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复配和单施均能明显提高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0~4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增加马铃薯产量,且PAM与HA复配的增产效果最好,达32.89%。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水分生产效率,单施最高为PAA,较CK增加16.78kg/(mm.hm2),提高了20.08%,与单施PAM差异不显著;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志华  徐小林  李大明  柳开楼  余喜初  叶会财  胡惠文  
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_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_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_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_N)和氮素回收率(RE_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_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_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_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_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_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中良  郑建利  孙哲  焦娟  田昌庚  高俊杰  刘世琦  
研究土壤改良剂对设施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土壤改良剂提供科学依据。选择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石灰氮、福气多、阿维菌素和基质)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品质及产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拮抗菌数量,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在番茄生长后期较中期有所降低;基质栽培处理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产量最高,分别为8.75mg/100g,78.60 mg/kg;可溶性糖含量为2.85%~3.29%;对照、基质栽培和阿维菌素处理糖酸比分别为7.57,6.91,7.70,口感最好;产量以基质栽培处理为最高,达139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函  吕波  张林  姜存仓  
在红壤中添加外源铝并种植作物,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铝富集土壤的铝毒缓解效应差异及潜在机制。采用酸性红壤做盆栽试验,添加外源铝,并施用土壤改良剂腐殖酸(HA)、生物炭(C)和生石灰(CaO)种植小白菜,设置CK、HA(0.3%HA)、C(2%C)、CaO(0.3%CaO)、Al(1 mmol/kg Al 3+)、Al+HA(1 mmol/kg Al 3++0.3%HA)、Al+C(1mmol/kg Al 3++2%C)、Al+CaO(1mmol/kg Al 3++0.3%CaO)共8个处理,分析腐殖酸、生物炭和生石灰对铝富集红壤不同形态活性铝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毒会显著降低小白菜的出苗率和鲜质量,提高小白菜铝含量;而施用改良剂能缓解铝毒对小白菜的抑制作用,改善小白菜的生长状况,降低小白菜铝含量,Al+HA、Al+C和Al+CaO处理小白菜鲜质量较Al处理分别增加86%、775%和1 014%。添加外源Al较CK处理土壤pH降低0.17个单位,活性铝总量显著增加,而添加改良剂后活性铝总量减少。此外,Al处理交换性Al 3+含量较CK处理上升11.17%,Al+HA、Al+C和Al+CaO处理交换性Al 3+含量较Al处理分别下降11.81%、59.63%和87.82%,而单聚体羟基铝离子Al(OH)2+和Al(OH)+2含量却上升。因此,在土壤中加入外源铝显著降低土壤pH,加重酸化,且交换性Al 3+增加,抑制小白菜生长;施用改良剂腐殖酸、生物炭和生石灰后交换性Al 3+含量降低,小白菜生长状况得到改善,其中生物炭和生石灰还能有效增加红壤pH。因此,改良剂通过对土壤pH、养分含量和交换性Al 3+含量产生综合作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培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星  张平究  包先明  张璐璐  张海霞  韩燕青  
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PAM(J)、PAM+生物炭(SJ)和PAM+泥炭(NJ)为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改良剂对淹水条件下培养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土壤抗悬浮能力和土壤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处理(CK、NJ、J和SJ)>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大小顺序为:J(58.73±0.57%)>SJ(48.27±3.58%)>NJ(34.47±2.02%)>CK(2.31±0.15%)。在室内风浪扰动模拟实验中,扰动后上覆水体悬浮物浓度(SS)和水体磷浓度的大小顺序均是:CK>NJ>J>SJ,且CK显著大于NJ、J和SJ。添加PAM(J)、PAM+生物炭(SJ)和PAM+...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星  李明德  吴海勇  刘琼峰  
选取酸性水稻土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和水稻盆栽试验,分别施用生石灰(Q)、白云石粉(DP)、钙镁磷肥(CMP)以及土壤改良剂1号(M1)、2号(M2)、3号(M3)和4号(M4),分析其土壤pH值、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磷含量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剂对酸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改良剂(CK)比较,使用改良剂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P<0.05);Q、DP和M2处理交换性钙含量增加显著(P<0.05),DP、M2、M3和M4处理交换性镁含量增加显著(P<0.05);M1、M3和M4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效磷含量(P<0.05)。盆栽试验与土培试验相比较,施相同改良剂的土壤pH、交换性钙、镁、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红霞  冯浩  吴普特  王百群  
【目的】通过对冬小麦施用一种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探讨调亏灌溉下该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氮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西农979"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灌水(灌水量分别为0,1.467m3/hm2)、新型土壤改良剂(施入量分别为0,1 500kg/hm2)和氮肥(纯氮施入量分别为0,160,288kg/hm2)3个因素不同水平进行完全随机组合设计,共12个处理,研究亏灌条件下,新型土壤改良剂和氮肥配施后,成熟期冬小麦产量、土壤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型土壤改良剂和氮肥单施或配施均能改善成熟期冬小麦土壤水分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志东  李超  郭俊杰  林勇  黄浩  蔡一霞  陈泽鹏  邓世媛  陈建军  王维  
为解决广东梅州烟区烤烟生产过程中因播期不适和土壤酸化等引起烤烟产量和品质下降问题,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了4个播期为主处理和3种浓度土壤改良剂为副处理的大田裂区试验,分析了不同播期和土壤改良剂用量对烤烟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迟,烟株的苗龄期和大田生育期缩短,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的大田生育期无明显影响。2播期对烤烟的株高、茎围及叶面积有影响,且随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花叶病发病率随播期的推迟而上升;土壤改良剂能够增加烤烟的株高和茎围,对发病率和叶面积的影响不显著。3早播的产量和品质均较晚播的好,添加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使烤烟中微量元素的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桂君  Brian Ohsowoski  John Klironomos  李玉  
生态环境退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受损生态系统的合理、有效修复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受干扰后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靠其自然演替过程进行恢复,进程会极其缓慢。侧重于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平衡的重新构建角度,分析采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生物炭、有机肥以及AM真菌菌剂对退化生态系统改良的潜在可能性,并进一步讨论不同改良剂混合施加可能产生的联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试图为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土壤碳吸收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