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6)
2023(9761)
2022(8695)
2021(7799)
2020(6791)
2019(15604)
2018(15452)
2017(30144)
2016(16373)
2015(18621)
2014(18355)
2013(18271)
2012(16991)
2011(15509)
2010(15632)
2009(14779)
2008(14567)
2007(13198)
2006(11217)
2005(9955)
作者
(47833)
(40021)
(39807)
(37807)
(25177)
(19178)
(18429)
(15806)
(14718)
(14205)
(13326)
(13168)
(12588)
(12456)
(12447)
(12417)
(12392)
(11840)
(11576)
(11370)
(10161)
(9814)
(9695)
(9103)
(9058)
(8997)
(8889)
(8833)
(8079)
(7980)
学科
(70783)
经济(70713)
(42547)
管理(41999)
(34254)
企业(34254)
方法(32504)
数学(27900)
数学方法(27664)
(22910)
贸易(22903)
(22216)
(19807)
(16749)
中国(16430)
业经(15608)
地方(15412)
(13480)
农业(12539)
(12157)
产业(11136)
(10903)
金融(10901)
(10588)
理论(10517)
(10370)
财务(10346)
财务管理(10315)
(10177)
银行(10144)
机构
学院(236927)
大学(233457)
(102002)
经济(100017)
管理(87428)
研究(80601)
理学(75044)
理学院(74268)
管理学(72992)
管理学院(72577)
中国(59359)
科学(48929)
(48276)
(44437)
(42826)
(41742)
研究所(37874)
中心(36555)
业大(36330)
(35589)
财经(35544)
农业(34146)
(32028)
经济学(31694)
北京(30083)
(29667)
师范(29360)
经济学院(28967)
(28783)
(28577)
基金
项目(154620)
科学(119443)
研究(113289)
基金(109422)
(95484)
国家(94743)
科学基金(79381)
社会(70605)
社会科(67101)
社会科学(67079)
(62173)
基金项目(57773)
(51813)
教育(51547)
自然(50175)
自然科(48985)
自然科学(48968)
自然科学基金(48067)
编号(47261)
资助(45071)
成果(37835)
(35486)
重点(35402)
(33897)
(32633)
课题(32532)
创新(30511)
科研(29907)
(28900)
国家社会(28812)
期刊
(112266)
经济(112266)
研究(66758)
中国(41655)
(39494)
学报(37510)
(34630)
科学(32918)
管理(29872)
大学(27354)
农业(26947)
学学(26012)
教育(21697)
业经(20307)
(20093)
金融(20093)
技术(19992)
经济研究(19153)
(18583)
国际(17145)
财经(17086)
问题(16405)
(15148)
(14855)
商业(13043)
技术经济(12327)
世界(11557)
(11386)
统计(11236)
科技(10673)
共检索到34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丹  
随着差异化产品的出现和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产业内贸易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给贸易国带来了贸易利益,更带动了贸易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但是在不同的分工体系下参与贸易国家的所得利益并不对等。从这一角度剖析产业内贸易的利益问题,使我国在短期内以及中长期内在发展产业内贸易上采取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曦  
本文通过对国际标准贸易分类法(SITC3)第7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得出我国该类产品国际分工地位在近年来虽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仍是以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产业间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处于国际分工的从属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婷  陈媛  
文章在双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基础上,将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引入分析框架,然后选取了四个解释变量,重点研究产品内分工程度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耀祥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在分析产业内贸易测度、分类及其利益的基础上,探讨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并从产业内贸易总水平、垂直差异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等角度实证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而水平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尽管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静态、动态两方面贸易利益,且中国参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所处层次较低,中国在分工进程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相当有限。若想提升贸易所得,必须在继续积极参与垂直分工与贸易的同时,加大研发投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促使生产环节或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晶  郭翔宇  
本文分别计算了12类服务部门和服务贸易总体从1999-2009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产品十一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内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香  闫国庆  
1992~2001年间,中菲产业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过去十年中菲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中,产业内贸易相对于产业间贸易略占优势;在中菲产业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工业制成品正在逐步取代资源产品而成为中菲产业内贸易的主力军;中菲双边贸易强度指数不高,因此中菲贸易合作前景还很广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鹏  
本文利用Kandogan方法测算东亚七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贸易角度研究该地区的产业分工形态。认为是产业特征、要素禀赋及国内政策差异导致东亚地区各个产业分工形态迥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烨  王珍珍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内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中国按HS编码的98章产品,计算了1999~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产品内分工这一视角分析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最后 ,结合我国情况予以实证检验 ,并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玫  高莎莎  
以台海两岸机电产业内贸易为例,对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关系理论进行论证。根据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观点,对比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比例关系的发生条件,结合台海两岸现实数据,对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作了分析。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判定两岸机电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成本比较分析台海两岸的机电产业规模,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平均成本的相关分析,以此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规模经济确实影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不过,与克鲁格曼理论不同的是,在要素比例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仍然可以发生产业内贸易。本文的分析扩展了产业内贸易成因的解释范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长春  樊卓怡  郑文文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娅玮  
一、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广为接受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低的是由格鲁贝尔(Grubel)和洛依德(Lloyd)研究时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TT:ITT=1-{|XI-Mi|÷(Xi+Mi)}其中Xi,Mi分别表示产业i的出口值和进口值。当ITY=0时,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云  陈望春  
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两国模式产业内贸易与三国模式产业内贸易,并以实证的方法对这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做一分析与比较。通过分析推导出有关这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基本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