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3)
2023(16566)
2022(14506)
2021(13648)
2020(11558)
2019(26430)
2018(26400)
2017(50586)
2016(27764)
2015(31291)
2014(31045)
2013(30121)
2012(27262)
2011(24550)
2010(24780)
2009(23018)
2008(22366)
2007(19605)
2006(17170)
2005(15203)
作者
(79289)
(65811)
(65614)
(62348)
(42092)
(31713)
(29698)
(25780)
(25083)
(23523)
(22502)
(22274)
(20955)
(20801)
(20472)
(20262)
(19811)
(19475)
(18952)
(18689)
(16465)
(16360)
(15970)
(15131)
(14802)
(14663)
(14632)
(14511)
(13247)
(12910)
学科
(106198)
经济(106005)
管理(80960)
(74052)
(62905)
企业(62905)
方法(48344)
数学(41881)
数学方法(41125)
(28305)
(27934)
中国(27306)
(24414)
业经(23551)
(22925)
地方(18954)
理论(18874)
(18674)
贸易(18663)
(18143)
农业(18016)
(17406)
财务(17303)
财务管理(17261)
(16921)
(16579)
银行(16523)
企业财务(16287)
技术(16111)
环境(16083)
机构
大学(386031)
学院(384771)
管理(149961)
(147187)
经济(143818)
理学(129774)
研究(128503)
理学院(128289)
管理学(125573)
管理学院(124897)
中国(94916)
(82220)
科学(81818)
(70726)
(65205)
(62692)
研究所(59534)
业大(58720)
中心(58099)
(56581)
财经(55972)
北京(51854)
(51373)
师范(50829)
(50697)
农业(49222)
(47015)
(45634)
经济学(44026)
财经大学(41658)
基金
项目(265620)
科学(207899)
研究(192159)
基金(191506)
(168565)
国家(166983)
科学基金(142391)
社会(119162)
社会科(112769)
社会科学(112739)
(104138)
基金项目(101091)
自然(94140)
自然科(91931)
自然科学(91909)
自然科学基金(90218)
教育(89390)
(88243)
资助(79698)
编号(78813)
成果(64390)
重点(60154)
(57945)
(55708)
(55097)
课题(54737)
创新(51435)
科研(51209)
教育部(49477)
大学(49429)
期刊
(161420)
经济(161420)
研究(111719)
中国(74462)
学报(63689)
科学(57889)
(57000)
管理(55435)
(54349)
大学(47859)
教育(45755)
学学(45080)
农业(39172)
技术(33234)
(31242)
金融(31242)
业经(26710)
财经(26675)
经济研究(25845)
(22738)
(20777)
问题(20434)
图书(19599)
科技(19015)
(18552)
理论(18004)
技术经济(17424)
统计(17213)
现代(16720)
实践(16446)
共检索到561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正才  
一个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特征如何,无疑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但在诸多因素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因素。本文对几个典型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后发现,在成熟的发达国家中,国家规模越大的政府提供保障性公共住房的比例一般也越低,更主要用间接的经济手段提供住房保障。原因在于国家规模越大,对公共住房委托监管的幅度和层级就越宽越多,监管的代理成本也越大,政府能有效提供公共住房的比例就越低。我国是大国,要在继续巩固住房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保障中低收入者居住水平的改善,并着重扩大面向低收入者的公共租赁房建设以及廉租补贴的范围,优先保障他们的居住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诗雨  
一、美国住房保障制度。美国城市住房的商品化、私有化程度很高,住房保障的基本政策取向是帮助低收入居民解决住房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会先后通过了《住房法》、《国民住房法》、《住房和城市发展法》等法案,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作出具体规定。美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是发展商业性的房屋抵押贷款保险。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正才  
通过对典型国家的住房保障模式比较后发现,在成熟的发达国家中,国家规模越大的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一般也越低,更主要用间接的经济手段提供住房保障,原因在于国家规模越大,政府直接提供的效率越低下。所以,我国在继续巩固住房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应该运用经济手段保障中低收入者居住水平的改善,并着重扩大公共廉租房建设和廉租补贴的范围,优先保障低收入者的居住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卫欣  刘碧寒  
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特色。重点分析了美国从供需两方面进行补贴的保障模式、英国的混合产权补贴方式、日本的住房保障三大支柱,同时,还比较了德国、韩国和新加坡三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差异。概括出这些国家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存在的矛盾,即从补贴卖方到补贴买方的转变,根据发展阶段确定需要补贴的卖方以及以需求补贴为主导的特色补贴模式。最后,对国外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公房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政府与民间团体以及政府与城市中低收入者之间存在的三大矛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玉坤  裘丽岚  
住房保障是各国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时采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总结其住房制度的共同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文  
本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1)政府应作为构建和实施主体,在维护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干预住房市场,为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2)明确住房保障的目标范围,根据住房发展所处阶段决定保障方式;(3)注意住房保障的层次性;(4)大力提高财政支付能力和发展住房金融;(5)住房保障实施手段从“砖头补贴”向“人头补贴”转变;(6)建立动态调节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国平  曾洁雯  
我国当前面临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体制建设问题。本文通过对国际住房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为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华  刘国栋  
积极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第一,强化政府在廉租住房建设中的责任,保证廉租房供应。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建立相应惩罚措施,对于阻碍廉租住房发展的地方政府应给予严厉处分。廉租住房建设是社会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具有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多方面的性质,地方政府应会同社会保障部门,尽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对其建设进行保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余劲  李凯  
从俄罗斯青年住房保障实施的对象、制度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俄罗斯青年住房保障制度对缓解俄罗斯青年住房矛盾、人口矛盾的积极成效,采用数据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为缓解"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政府应该强化公共住房保障职能,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住房补助,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住房补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群  宗跃光  
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涉及相对单一的私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以共有产权形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应用共有产权理论并结合姜堰、如皋、淮安等城市试点实践加以分析,这在产权理论上是可以探讨的,在现行法制下是可行的,在实践中是可操作的,但应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燕  张协奎  
文章为总结我国住房保障方面的研究动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住房保障的四个大方面进行有见解地归纳总结,使研究动态思路清晰,供后续研究和建设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罗云毅  程选  汪文祥  杨萍  岳国强  高振宇  黄英  郑思齐  任荣荣  
住房保障的本质含义是救助,是保障"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住房",主要形式应是廉租房。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应打破"二元"体制下对城镇范围内住房和居民群体的分割,而以整个城镇范围为基础,需要考虑迁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以及城中村住房在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估算,城镇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大约占城镇常住家庭总数的5%、并且每年增加40万户左右。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提供的小面积住房比例相对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例是足够的,现阶段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城镇住房保障方式应以"人头补贴"为主、"砖头补贴"为辅。近年住房保障建设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事权和财政支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晖  
20世纪,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主要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住房保障制度。分析和借鉴其中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一要切实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强化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中的主体地位;二要切实明确中央、省及市县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中的责任;三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动态调节机制;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动住房保障制度的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溯战  
从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角度看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颇具特色 :突出市场机制并强调社会责任 ,但国家力量欠缺。美国的上述制度安排既有其优势又存在缺陷 ,表现为效率较高 ,而公平不足。分析美国制度的优劣 ,对于正在构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极具借鉴意义 ,主要表现在 :( 1)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 2 )突出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 ;( 3 )加强第三部门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颜秋  
各个国家都依现实情况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论文对典型国家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国家住房保障经验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通过研究得出,中国应选择能在自由市场与国家干预之间达成平衡,介于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的"中间道路"住房保障模式,进而提出有助于完善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