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3)
- 2023(3644)
- 2022(3017)
- 2021(2595)
- 2020(2001)
- 2019(4525)
- 2018(4304)
- 2017(8411)
- 2016(4486)
- 2015(4786)
- 2014(4724)
- 2013(4572)
- 2012(4289)
- 2011(3940)
- 2010(3856)
- 2009(2978)
- 2008(2997)
- 2007(2630)
- 2006(2216)
- 2005(1943)
- 学科
- 济(15542)
- 经济(15513)
- 管理(14170)
- 业(12651)
- 农(9638)
- 环境(8773)
- 企(8451)
- 企业(8451)
- 贸(6173)
- 贸易(6172)
- 易(6102)
- 方法(5983)
- 学(5622)
- 数学(5299)
- 数学方法(5261)
- 产品(4836)
- 划(4817)
- 中国(4613)
- 市场(4084)
- 农业(4062)
- 农产(3608)
- 农产品(3608)
- 出(3556)
- 资源(3466)
- 和(3465)
- 规划(3449)
- 环境规划(3387)
- 价格(3359)
- 产品价格(3297)
- 生态(3086)
- 机构
- 学院(62198)
- 大学(61518)
- 济(27068)
- 经济(26636)
- 管理(23625)
- 研究(23574)
- 理学(20479)
- 理学院(20251)
- 管理学(19946)
- 管理学院(19841)
- 中国(16634)
- 农(15831)
- 科学(15353)
- 京(12940)
- 农业(12683)
- 业大(12505)
- 所(12395)
- 研究所(11577)
- 中心(10893)
- 财(10444)
- 财经(8671)
- 江(8597)
- 院(8471)
- 经济学(8264)
- 北京(8176)
- 农业大学(8069)
- 经(7971)
- 科学院(7556)
- 经济学院(7484)
- 范(7302)
- 基金
- 项目(46630)
- 科学(36305)
- 基金(34542)
- 家(33120)
- 国家(32406)
- 研究(31444)
- 科学基金(26280)
- 社会(20185)
- 社会科(19186)
- 社会科学(19177)
- 基金项目(18197)
- 省(18140)
- 自然(17942)
- 自然科(17517)
- 自然科学(17511)
- 自然科学基金(17191)
- 划(15764)
- 资助(13800)
- 教育(13185)
- 编号(11316)
- 重点(10809)
- 发(10672)
- 部(10103)
- 计划(9853)
- 创(9805)
- 科研(9504)
- 创新(9268)
- 科技(8923)
- 业(8843)
- 农(8761)
共检索到88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张守攻 姜春前
木质林产品碳流动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自然碳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支持中国参加气候变化谈判,亟须掌握主要缔约国木质林产品的碳流动及其变化。分别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缺省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等方法估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木质林产品的碳排放和碳储量,以及不同转化因子对其碳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中国、巴西和加拿大等4个国家木质林产品的碳排放和碳储量结果均较高,中国的木质林产品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碳库;采用的计量方法不同也将导致结果差异,储量变化法和生产法估算日本产品是一个碳库,但大气流动法的结果却相反;此外不同的转化因子将造成碳储量变化的结果差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张守攻 雷静品
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的使用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碳平衡。为解决目前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归属和碳排放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为将来中国制定林业政策和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参考,对比分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缺省法、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等4种计量方法在计量范围、碳储量归属和碳排放分配及其应用等方面的不同;然后从中国未来承担减排责任和不承担减排责任两方面分析了选择不同方法将给中国带来的潜在影响。储量变化法对中国较为有利,建议中国应率先加强不同计量方法学应用潜在影响方面的定量研究,并补充完善计量参数不确定方面的研究内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红强 季春艺 陈幸良 聂影
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国际贸易的碳计量和分配问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HWP议题谈判的焦点。依据IPCC指南,核算1961—2011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储量和碳排放,继而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流动对减排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碳储量流动不断增长,应用不同的IPCC碳量核算方法会对附件I贸易国的碳减排产生不同影响。木质林产品进口提高了储量变化法核算的碳清除贡献;运用大气流动法,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与使用已成为碳排放源。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国际贸易 碳流动 气候谈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明辉 关鑫 李坚
木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化石燃料来提供能量,本文依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的2007年木质林产品数据,计算了中国木质林产品200年内的碳储存和碳排放,分析得出木质林产品的产消特点对温室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木质林产品能够储存碳,同时在非科学化的贮存和加工过程中也含有程度不等的碳排放,从而降低木材的碳汇效应,但可以通过增加木质林产品产量、开发洁净能源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等方法来提高木质林产品的碳汇效应。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碳汇 碳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鲁德 朱臻
伐后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又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的一部分。为合理估算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达喀尔会议上确立了3种估算方法框架,即: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在3种方法的框架下,利用寿命分析法和逐步递归法计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结果显示:①分别利用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估算我国1961-2000年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证明我国的木质林产品是一个碳库,并且这个碳库的碳储量一直在增长;②3种方法估算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是11.72,8.58和7.53 Tg.a-1;③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亮 吴红梅 缪东玲
在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低碳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木质林产品的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分析了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现状,从隐含碳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法估算出近10年来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木质林产品贸易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对比发现,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存在的隐含碳排放主要是由于贸易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不先进、减排力度不均衡、缺乏国际合作等问题导致。提出了调整进出口结构、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木质林产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红强 季春艺 杨惠 聂影 陈幸良
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下简称HWP)的碳储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研究HWP碳储量并对其进行功能管理,对我国政府提高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并参与气候谈判、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的HWP碳量核算模型,研究了1961—2011年中国HWP的固碳功能,继而比较分析了中国HWP碳储量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从总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上核算的中国2011年度碳储量值分别为6.76×108t碳和2.58×108t碳;从年增长量看,储量变化法、大气流动法基础核算的中国HWP碳储量增长平均值为1...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HWP 固碳功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 胡明形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互补性指数分别从出口、进口两个方面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72个国家在6类木质林产品上的贸易联系紧密性及互补性,重点找出具有贸易潜力的地区、国家及产品。研究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市场与贸易潜力市场分布不相符;中国具有贸易潜力的出口木质林产品主要是人造板、家具,而进口产品主要是原木、锯材、木浆;"一带一路"多数国家属于"潜力开拓型",各国具有进出口贸易潜力的木质林产品差异较大。因此,应合理科学规划,与重点地区、国家在重点产品上开展贸易合作,挖掘贸易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 胡明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木质林产品的重要进口市场。从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方面选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原木、锯材、木浆、纸和纸板的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从沿线国家进口锯材、原木、纸和纸板贸易潜力较大;纸和纸板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印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木浆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等,锯材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等,原木进口潜力较大的国家有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不同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总体上来看,产品互补性、是否属于亚太经合组织、是否属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实现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潜力的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先 罗尧 安栋
简要介绍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运用"钻石体系"定量分析了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大基本要素以及机会和政府两大辅助要素,找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中"钻石体系"各要素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导中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实践,并提出解决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臣 刘之月 万志芳
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木质林产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仍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林产品贸易增长是由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主要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最后结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铭君 彭红军 王帅
以单个营林企业和单个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营林企业生产木材和森林碳汇、制造企业消耗木材和碳排放权,研究营林企业最优营林规模、制造企业的最优碳减排策略。文章分析了碳排放限额和碳减排成本对林产品供应链各主体的利润及其决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约束政策越严格,越有利于促进营林企业扩大营林规模;碳排放权价格较高时,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会通过技术减排的方式缓解获取碳排放权成本上升的压力。最后,提出对政府决策碳排放限额有借鉴性的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兰会 张丹青 符颖佳
以2002、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计算了我国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隐含碳排放,并应用LMDI分解法对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隐含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隐含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木质林产品行业的隐含碳排放主要用于出口产品使用,中间产品消耗的碳排放水平比较高,在碳减排方面存在较大的空间。木质林产品行业隐含碳排放的拉动因素按其促进效应的大小依次为:经济产出、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则是抑制木质林产品行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隐含碳 碳排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彦锋 姜春前 张守攻 雷静品
森林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伐后木质林产品(harvested wood products,HWP),以下简称木质林产品。木质林产品是森林资源利用的自然延伸。通过森林采伐和产品使用将森林固定的碳转移到产品中,但这部分碳在过去往往被忽略(Dewar,1990)。据估测,全球每年的产品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涵义 碳质量 分类 核算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帅 彭红军 孙铭君
以营林企业和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木质林产品供应链交易模型,对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下的生产与减排决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供应链上存在有效的碳汇转移价格区间,在该区间内进行价格合作有利于提高各企业的利润;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不仅能够缓解制造企业技术减排的压力,而且有利于营林企业提高碳汇林的营林规模,但是会减弱制造企业减排履约的强制性及减排政策的有效性,不利于制造企业提高成品市场销售量。因此,为保证木材和林业碳汇的稳定供给,供应链企业双方应通过协商制定合适的碳汇转移价格。
关键词:
碳约束 木质林产品 碳汇定价 碳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