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0)
2023(8788)
2022(7382)
2021(6654)
2020(5468)
2019(12082)
2018(11686)
2017(22126)
2016(12392)
2015(13146)
2014(12624)
2013(12508)
2012(11367)
2011(10373)
2010(10276)
2009(9420)
2008(9244)
2007(8346)
2006(7397)
2005(6186)
作者
(39365)
(33698)
(33088)
(31113)
(20618)
(16553)
(14687)
(13198)
(12692)
(11547)
(11530)
(10990)
(10704)
(10556)
(10431)
(10282)
(9938)
(9674)
(9618)
(9291)
(8881)
(8348)
(8050)
(7681)
(7593)
(7535)
(7395)
(7214)
(6912)
(6823)
学科
(50589)
经济(50536)
(44664)
(41434)
农业(29588)
管理(28326)
(20503)
企业(20503)
方法(20241)
数学(18773)
数学方法(18640)
业经(16079)
中国(11946)
(11287)
(11174)
(10052)
(10024)
贸易(10023)
农业经济(9876)
(9819)
地方(9574)
(9372)
(8903)
农村(8897)
技术(8640)
环境(8057)
及其(7863)
(7754)
(7742)
发展(7658)
机构
学院(178272)
大学(172821)
(73515)
经济(72352)
(66873)
管理(65518)
研究(63366)
理学(58580)
理学院(57936)
管理学(56865)
管理学院(56607)
农业(52255)
中国(46732)
科学(44811)
业大(44062)
(34786)
(34522)
农业大学(33338)
研究所(32489)
中心(29274)
(27957)
(26302)
(26187)
(24521)
财经(23214)
科学院(22379)
经济管理(22018)
经济学(21683)
(21570)
(21446)
基金
项目(132242)
科学(102206)
基金(96248)
(88789)
国家(87982)
研究(87229)
科学基金(73072)
社会(56832)
(54955)
社会科(53592)
社会科学(53573)
基金项目(52480)
自然(49690)
自然科(48565)
自然科学(48542)
自然科学基金(47725)
(45070)
教育(37478)
资助(37217)
(36387)
编号(33441)
重点(30100)
(29789)
(28496)
计划(28291)
(28262)
(28068)
创新(26516)
科技(26460)
科研(26277)
期刊
(79867)
经济(79867)
(70601)
农业(47722)
学报(43459)
研究(41715)
科学(35631)
中国(33037)
大学(31843)
学学(31316)
(22559)
业经(21260)
(18613)
管理(17326)
(16478)
金融(16478)
业大(14931)
(13344)
农业经济(13224)
农业大学(13142)
农村(13045)
(13045)
问题(12333)
技术(11456)
经济研究(11099)
科技(10825)
财经(10701)
世界(10022)
教育(9637)
中国农业(9301)
共检索到24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席梦利  施季森  
以杉木试管苗靠近茎尖的茎段为受体材料,研究6个影响杉木遗传转化效果的因素,初步确定杉木茎段较为合适的转化体系为预培养1~3d,OD600nm为0.1~0.4的菌液浸染10~15min,共培养3~5d,共培养基附加乙酰丁香酮(AS)80μmol·L-1,共培养后延迟3d筛选。在初次筛选培养基上共得到186个卡那霉素(Km)抗性芽,在二次筛选培养基上获得39个Km抗性芽。PCR检测有2个Km抗性芽呈稳定阳性,初步证明外源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已整合到这2个Km抗性芽的基因组DNA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利军  曾炳山  刘英  李湘阳  裘珍飞  
以巨桉无性系Eg5叶片为外植体材料,以GUS瞬时表达率和瞬时表达率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主要探讨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基pH、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3 d、菌液浓度OD600 nm为0.5、接种30~60 min、共培养基pH值为5.8~6.0、共培养基中添加150 mg.L-1AS、菌液中不添加AS、共培养1 d遗传转化效果最佳,初步建立了巨桉Eg5的遗传转化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芳  赵德刚  
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朝仓花椒遗传转化体系,以朝仓花椒叶柄及茎段为转化受体,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获得转化体系如下:外植体预培养3d,在OD600为0.5~0.8菌液侵染10min,共培养3d,延迟7d筛选,以30和50mg/L卡那霉素(Kan)进行梯度筛选。结果表明:重悬液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AS),可提高朝仓花椒Kan抗性愈伤率至24.6%;转化植株经GUS组织活性及PCR检测呈阳性,证实外源基因已导入朝仓花椒基因组中,利用本转化体系可为下一步将有重要经济价值外源基因导入花椒打下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红梅  杨永智  张治国  宛淑艳  郭蔼光  吴金霞  路铁刚  
 以水稻基因组测序品种日本晴(OryzasativaL.ssp.japonica)为材料,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质量分数2.5%的次氯酸钠灭菌30min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所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6~7d的继代培养后转化率达到95%;感染液菌浓度OD600值为0.145~0.190时,转化效率高;将抗性愈伤组织进行7d的暗培养可使分化效率提高到85%。应用本转化系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转化体,GUS表达率达到30%,并且3个月即可获得转化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景雪  杜建中  荣二花  李晓灿  孙毅  
利用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油菜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建立了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发现,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转化中,较好的转化体系是: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前进行3d的预培养。农杆菌的浸染浓度为OD600=0.2~0.4。共培养时的pH值为5.2。在转化后的分化培养基中附加30μmol/LAgNO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李三和  陈志军  游艾青  陈温福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农杆菌菌株和载体、水稻基因型、转化受体、共培养条件、选择标记基因和转化程序等均是农杆菌介导高效水稻遗传转化必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系统,需要针对特定品种(品系)、特定组织和组培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光明  李三和  陈志军  向发云  游艾青  陈温福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杆菌菌株和载体、水稻基因型、转化受体、共培养条件、选择标记基因和转化程序等。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效率的以上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翠  李喜焕  常文锁  张春锋  张彩英  
以MYB转录因子GmPHR1为目的基因,冀豆12、冀豆16和绥农14为转化受体,比较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转基因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以茎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最高,且对基因型的依赖性最小,但由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其次,以胚尖转化系统的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较高,对基因型的依赖性较小,同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强,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转化系统。而子叶节、下胚轴转化系统则表现出不定芽诱导率、植株再生率和转化效率均较低,且存在较强的基因型依赖性等不足。同时,利用上述4种转化系统,获得了3个供试大豆品种的转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王玲仙  曾黎琼  程在全  黄兴奇  
研究了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4种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制作用和对非洲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丛生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头孢类抗生素在作为抑菌剂用于非洲菊遗传转化试验时,头孢曲松钠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以200 mg/L为宜,同时该抗生素在低浓度下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丛生芽诱导率,在高浓度下则抑制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有类似植物激素的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全  李平  刘熔山  
以水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作为受体, 比较了不同外值体、vir诱导物等对根癌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基因实验体系。依据该体系,以粳籼DREW 的幼愈伤组织和籼稻D汕B的幼穗愈伤组织为受体,经农杆菌AGL1/pCAMBIA1301转化后, 获得了超过50% 的潮霉素抗性愈伤筛选率, 并获得再生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武军  魏开发  孙富丛  卢龙斗  王景雪  
以油菜下胚轴和玉米的幼胚为材料,研究19,22,25,28和31℃5个培养温度对含有Bar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油菜的转化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玉米和油菜转化的最佳温度为25℃;25℃条件下,玉米的转化效率与其余4个温度条件下的转化效率有显著的差异;22℃条件下的油菜转化效率和25℃下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荣呈  陈龙清  包满珠  孙振元  
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在根癌农杆菌介导下建立并优化了香石竹5个品种的遗传转化体系。预培养2d可明显提高转化率;香石竹品种间在转化上存在差异;培养基中添加20μmol的AgNO3抑制不定芽的分化。转化植株在含25mg·L-1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率为72 1%,GUS检测结果55%的转化植株呈蓝色,PCR扩增表明阳性率为32 2%,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艳  李保华  李桂舫  王彩霞  
以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pBIG3C为转化载体,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转化介体,对樱桃干腐病菌LXS230101分生孢子进行转化。结果表明,樱桃干腐病菌的最优转化体系为:α型分生孢子浓度为106个/mL,培养基中添加200μmol/mL乙酰丁香酮(AS),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和72 h,其转化效率为1×106个α型分生孢子产生686个转化子。随机选取转化子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发现T-DNA已整合进樱桃干腐病菌基因组中;转化子在不含潮霉素的PDA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代后,仍表现出对潮霉素的抗性,表明外源基因能在樱桃干腐病菌中稳定遗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玉明  郭琛  张家银  韩健  袁飞荣  邓子牛  
以枳壳(Poncirus trifoliate(L.)Raf.)实生苗上胚轴为试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光敏色素基因phyB导入其中,建立了枳壳实生苗的遗传转化体系,共获得27株抗性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有5株扩增出phyB基因的特异目的带;RT-PCR分析结果表明phyB基因在phyB3,phyB4株系枳壳基因组中能表达;Li-6400光合测定仪对转基因枳壳进行的光合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枳壳光合效率高于对照;转phyB基因枳壳植株在形态上与对照也存在差异,表现出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面积变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德俊  袁本威  胡甘  陈耀锋  李振岐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等芸薹属植物高效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改良油 菜等芸薹属植物性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植物in Planta转化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