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8)
2023(9245)
2022(7676)
2021(6841)
2020(5595)
2019(12454)
2018(12243)
2017(22587)
2016(12639)
2015(13395)
2014(13334)
2013(12751)
2012(11805)
2011(10576)
2010(10405)
2009(9557)
2008(9202)
2007(8124)
2006(7036)
2005(6156)
作者
(40375)
(33624)
(33507)
(31569)
(20964)
(16322)
(15026)
(13422)
(12856)
(11604)
(11602)
(11080)
(10916)
(10677)
(10641)
(10385)
(10179)
(10108)
(9702)
(9498)
(8686)
(8269)
(8225)
(7712)
(7624)
(7486)
(7436)
(7354)
(6943)
(6843)
学科
(46705)
经济(46639)
管理(36957)
(33224)
(26997)
企业(26997)
方法(20056)
数学(17282)
数学方法(17114)
(14312)
(13841)
(13009)
中国(12722)
(11348)
业经(11079)
(10258)
贸易(10253)
(10218)
(9960)
环境(9289)
农业(9191)
地方(8826)
(8153)
银行(8093)
(8035)
金融(8028)
技术(7883)
产业(7849)
(7795)
(7781)
机构
学院(178346)
大学(178119)
(69331)
经济(68007)
管理(65607)
研究(64883)
理学(57623)
理学院(56932)
管理学(55779)
管理学院(55482)
中国(46941)
科学(44606)
(44363)
(37439)
农业(35686)
业大(35637)
(34871)
研究所(32515)
(30390)
中心(28530)
(26633)
财经(24684)
(23994)
农业大学(23510)
北京(22796)
(22609)
(21941)
(21576)
师范(21059)
经济学(20967)
基金
项目(130555)
科学(101162)
基金(94831)
(88017)
国家(87309)
研究(85778)
科学基金(72530)
社会(55015)
(52564)
社会科(52157)
社会科学(52139)
基金项目(50704)
自然(49832)
自然科(48730)
自然科学(48710)
自然科学基金(47856)
(44775)
教育(38721)
资助(37602)
编号(31636)
重点(30349)
(28096)
计划(27860)
(27774)
(27583)
创新(26137)
科研(25953)
科技(25326)
(24749)
成果(24355)
期刊
(72222)
经济(72222)
研究(45638)
学报(41915)
(39055)
中国(34321)
科学(34105)
大学(29859)
学学(28931)
农业(25863)
管理(23366)
(22864)
教育(15321)
(14003)
(13562)
金融(13562)
业经(13255)
技术(13237)
经济研究(12467)
业大(12276)
财经(11987)
(11070)
科技(10405)
农业大学(10346)
(10343)
问题(9925)
林业(8996)
商业(8671)
(8198)
技术经济(7894)
共检索到25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立鹤  黄绮雯  胡先勤  胡奇伟  何广文  谭斌  李彪  
本试验评估了(Ictalurus punctatus)主产区4种商品颗粒饲料(分别记为S1、S2、S3和S4,其中S4为膨化饲料,其他均为颗粒饲料)和自行设计的颗粒饲料(记为S5)对试验阶段生长性能、体色变异、肝胰脏组织结构及形态指标的影响。7周的饲喂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蛋白含量为38%的S4膨化饲料可明显的提高养殖鱼的体重,平均增重率为262.6%,但存活率较低,仅为72.3%;而喂养S5饲料组的增重率为168.89%,且存活率为92.4%,高于其他饲料组。养殖结束后,不同试验组的肥满度、脏体比有所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投喂S2饲料组养殖鱼体体色发白比较明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庆炜  梁萌青  姚宏波  常青  吴立新  
试验以Cr2O3为指示物,以70%基础饲料和30%的待测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测定了初始体重为30±2.3 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对白鱼粉、血粉、虾糠、羽毛粉、双低菜粕、高筋粉和米糠中干物质、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鲈鱼对不同饲料原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为98.71%~41.84%。其中白鱼粉为98.7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鲈鱼对白鱼粉和米糠的蛋白表观消化率很高,均在98%以上,双低菜粕也较高,为86.86%,血粉、羽毛粉和高筋粉在62.94%~71.08%之间,虾糠仅为45.01%,显著低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明明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仲维玮  孙立威  
分别用15.0%(对照组)、30.0%、45.0%、60.0%、75.0%的菜粕配制5种等氮(粗蛋白质为34.0%)等能(总能为19.2 kJ/g)饲料,饲养吉富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4.82±0.46)g]10周,考察饲料中不同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60.0%和75.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的肝体比、脏体比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富罗非鱼全鱼营养成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兰芳  张琴  程光平  许明珠  童潼  熊向英  
分别以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饲料,对初始体重为(31.24±0.58)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比较不同糖源饲料对卵形鲳鲹生长、体组成、血液指标和糖酵解酶活力的影响,筛选出最有利于生长的糖种类。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祥泰  陈乃松  刘子科  苟仕潘  尹佳  
为了评估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各按两水平(5%和10%)配制成8种等氮和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45±0.08)g的大口黑鲈,经45 d的饲养后,采集肝脏样本进行肝脏组织的生化测定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摄食全部5%淀粉饲料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的实验鱼的肝脏颜色呈正常的鲜红色;而摄食其他10%淀粉饲料的实验鱼肝脏均显现出发白现象,同时,肝细胞体积、肝体指数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5%淀粉饲料组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肝细胞的细胞核移至细胞边位,出现空泡化现象。在5%和10%的淀粉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梓晔  姚春凤  车明晓  迟淑艳  谭北平  
本试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5.01±0.02)g],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D3组与D1组之间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2组;D3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D1和D2组;D2和D3组血清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比D1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D2和D3的肝脏空泡化面积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和D3组肝脏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显著提高,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D3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相比D1组显著上调。D3组肌肉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一碳酸含量显著升高,D2和D3组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α-LA,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增强脂质分解并抑制脂质合成,减少肝脂积累,促进肝脏健康,增加肌肉ARA、DHA和EPA的沉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武之绚  陈钟玲  于建华  胡宗福  牛化欣  常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和脂肪酶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配制2个脂肪水平(180和220 g/kg)和3个脂肪酶水平(0、2500和5000 U/kg)的6种试验饲料,即C-0、C-2500、C-5000和H-0、H-2500、H-5000。挑选270尾初重为(7.34±0.16) g的细鳞鲑,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实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63 d。结果显示,1)不同脂肪含量和脂肪酶水平对终末平均体重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肪与脂肪酶二者均对机体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同一脂肪水平,鱼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C-5000组最高。2)H-0、H-2500、H-5000组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低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5000与C-0、C-5000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0、H-2500、H-500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高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2500与C-0、C-2500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武之绚  陈钟玲  于建华  胡宗福  牛化欣  常杰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脂肪和脂肪酶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配制2个脂肪水平(180和220 g/kg)和3个脂肪酶水平(0、2500和5000 U/kg)的6种试验饲料,即C-0、C-2500、C-5000和H-0、H-2500、H-5000。挑选270尾初重为(7.34±0.16) g的细鳞鲑,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实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63 d。结果显示,1)不同脂肪含量和脂肪酶水平对终末平均体重存在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脂肪与脂肪酶二者均对机体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其中同一脂肪水平,鱼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以C-5000组最高。2)H-0、H-2500、H-5000组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分别低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5000与C-0、C-5000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0、H-2500、H-500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高于C-0、C-2500、C-5000组,其中H-0、H-2500与C-0、C-2500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士明  尹飞  孙鹏  施兆鸿  王建钢  
利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不同饲料,依次为饲料1(新鲜鱼肉糜)、饲料2(新鲜鱼肉糜+饲料)、饲料3(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4(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试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g,每组饲料设3重复,试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可显著影响银鲳的增重率,各饲料组中以饲料1组的增重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4组的增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饲料2、3组的增重率(P<0.05)。饲料系数以饲料1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3组饲料组;饲料2、3、4组饲料系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帝芝  于若梦  陈芳  卢荣华  杨丽萍  孟晓林  聂国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陆星  文华  田娟  刘伟  蒋明  杨长庚  喻丽娟  梁宏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丽萍  郑文佳  秦超彬  高风英  谢帝芝  闫潇  朱华平  卢迈新  聂国兴  
为探讨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不同糖脂比(1.5、2.3、3.9、7.0、16.5)的等氮等能饲料,以吉富罗非鱼幼鱼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糖脂比升高,吉富罗非鱼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先升高后降低,糖脂比为3.9和7.0时,WGR、SGR和PER最高。饵料系数(FCR)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在糖脂比为3.9和7.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随着饲料糖脂比的增加,吉富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在糖脂比为16.5时达到最低水平,但仅与1.5组存在显著差异。血浆甘油三酯在糖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立  屠康  潘磊庆  苏子鹏  
将80只伊莎褐蛋种鸡随机分为4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5、30和60 mg.kg-1铅,以全价饲料(铅含量为3.55mg.kg-1)为对照组,研究种蛋中铅对鸡胚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收集饲喂第25天的种蛋进行孵化,孵化9、14和19 d测定鸡胚肝脏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9 d时仅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随着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岩  李建  王学习  王琨  叶继丹  
为了探讨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斜带石斑鱼的互作效应,实验采用3×3因子设计,配制蛋白质水平(P)为38%、45%和52%,淀粉水平(S)为10%、20%和30%的9种实验饲料,分别饲喂斜带石斑鱼56 d。结果显示,38%粗蛋白与10%淀粉饲料组(38P/10S饲料组)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52P/10S组增重率最高,但与45P/20S、45P/30S、52P/20S组差异不显著。增加饲料蛋白质或淀粉水平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鱼体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肝糖原肝脂含量,而降低摄食率和鱼体水分含量。增加饲料蛋白质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野  王猛强  马红娜  陆游  孙蓬  申屠基康  金敏  周歧存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对大黄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以及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和持续24 h的饥饿实验。以葡萄糖、小麦淀粉和糊精这3种碳水化合物作为糖源,设计3组等氮等脂(48%粗蛋白和12%粗脂肪)的饲料。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51±0.02)g的大黄鱼45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饥饿实验,分别在饥饿实验开始后的0、1、3、5、7、9、11和24 h取样。结果显示,小麦淀粉组和糊精组大黄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