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0)
- 2023(3273)
- 2022(2908)
- 2021(2736)
- 2020(2372)
- 2019(5275)
- 2018(5268)
- 2017(9547)
- 2016(5644)
- 2015(6413)
- 2014(6441)
- 2013(6180)
- 2012(5969)
- 2011(5373)
- 2010(5497)
- 2009(5033)
- 2008(5259)
- 2007(4839)
- 2006(4289)
- 2005(3779)
- 学科
- 济(20525)
- 经济(20502)
- 管理(13849)
- 业(13058)
- 方法(10529)
- 企(10305)
- 企业(10305)
- 数学(9143)
- 数学方法(8967)
- 学(6864)
- 农(6315)
- 中国(4883)
- 财(4196)
- 业经(4179)
- 贸(4092)
- 贸易(4089)
- 农业(4082)
- 理论(3987)
- 易(3959)
- 制(3740)
- 教育(3272)
- 地方(3207)
- 环境(3139)
- 划(3007)
- 技术(2927)
- 和(2832)
- 教学(2706)
- 体(2691)
- 银(2686)
- 银行(2656)
- 机构
- 大学(84513)
- 学院(83471)
- 研究(31269)
- 济(28546)
- 管理(27956)
- 经济(27831)
- 理学(24172)
- 理学院(23820)
- 农(23401)
- 科学(23133)
- 管理学(23104)
- 管理学院(22968)
- 中国(21955)
- 农业(18920)
- 京(18311)
- 业大(18093)
- 所(17819)
- 研究所(16563)
- 中心(14053)
- 江(13616)
- 农业大学(12710)
- 财(12156)
- 省(11796)
- 范(11602)
- 师范(11380)
- 北京(11231)
- 技术(10930)
- 院(10766)
- 州(10385)
- 室(10380)
- 基金
- 项目(57462)
- 科学(43106)
- 基金(40381)
- 家(38174)
- 国家(37850)
- 研究(36219)
- 科学基金(30425)
- 省(23570)
- 自然(21688)
- 基金项目(21600)
- 社会(21510)
- 自然科(21205)
- 自然科学(21195)
- 自然科学基金(20835)
- 社会科(20311)
- 社会科学(20302)
- 划(20202)
- 教育(17163)
- 资助(16951)
- 编号(13847)
- 重点(13566)
- 计划(13163)
- 科技(12443)
- 发(12067)
- 部(11871)
- 成果(11663)
- 创(11578)
- 科研(11417)
- 创新(10859)
- 农(10557)
共检索到124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华 王果 郭雅玲 赖凌凌 吴明言 廖雯 续子杰
对8个乌龙茶品类(永春佛手、白芽奇兰、铁观音、漳平水仙、武夷水仙、闽北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名丛)共82个茶叶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总量(∑REOs)为0.62-10.11 mg·kg~(-1),各品类∑REOs几何平均值大小为:铁观音>闽北水仙>永春佛手>武夷水仙>武夷名丛>武夷肉桂>白芽奇兰>漳平水仙.供试茶叶轻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含量(∑LREOs)明显高于重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含量(∑HREOs);镧(La)、铈(CE)、钕(Nd)和钇(Y)等4种元素的含量(CE含量最高)高于其他稀土元素,此4种元素含量之和达到∑REOs的80%以上.茶叶的∑LREO...
关键词:
乌龙茶 稀土元素 轻稀土元素 重稀土元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磊 林锻炼 高志鹏 孙威江 付凤富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武夷山市、南靖县供试茶园茶树和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探讨稀土元素在茶树和土壤中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全量为99.24-312.87 mg.kg-1,中值196.68 mg.kg-1;土壤中的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为9.13-159.94 mg.kg-1,中值37.34 mg.kg-1.同一茶园土壤表层(0-25 cm)、中层(25-50 cm)、下层(50-75 cm)中的15种稀土全量无显著差异,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部分茶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茶区茶园土壤中的稀土含量也有差别.茶叶中的15种稀土总量为...
关键词:
乌龙茶 土壤 稀土 分布特性 累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寅峰 沈惠娟
在适宜条件下, 稀土对林木许多生理功能都有积极作用。稀土在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增强营养代谢水平, 提高抗逆性等方面效果显著。稀土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有关酶和内源激素水平及活性而发挥作用, 其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27
关键词:
稀土族 林木 生理效应 机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程薇 章力干
以1 4 7 Pm ( N O3 )2 溶液 (质量浓度32×10- 3 μg/m L, 放射性比活度为962 k Bq/m L) 喷施牧草, 并用其饲喂食草动物 (豚鼠),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豚鼠对1 47 Pm 的富集性。结果表明, (1) 喷施于牧草的14 7 Pm 被动物摄入后, 大部分通过粪便较快排出, 连续饲喂25 d 后, 其排出率为6105% 和7554% ; 连续饲喂13 d 后以普通饲料继续喂养31 d,1 4 7 Pm 排出率为6892% 和7582% 。(2) 滞留于鼠体的1 4 7 Pm 在脏器组织间呈不均匀分布, 其中, 肌肉内含量较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鑫磊 俞晓敏 龚智宏 林宏政 郝志龙 张妍 金心怡
以福云六号和黄旦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为原料,按照绿茶、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的加工方法制成相应的茶类,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QqQ MS)测定鲜叶原料和不同茶类的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芦丁(槲皮素-3-氧-鼠李糖基-吡喃葡萄糖苷)和咖啡碱含量,探究不同茶类的加工工序对茶树鲜叶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鲜叶相比,各茶类中的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绿茶下降最少,乌龙茶和白茶次之,红茶下降最多;白茶中的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低于乌龙茶,酯型儿茶素含量与乌龙茶相当.各茶类中的氨基酸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绿茶中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其他组分较低;乌龙茶中的茶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绿茶略有降低,但谷氨酰胺、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组分积累较多;红茶中除了亮氨酸有一定的积累外,其余大部分氨基酸组分含量均为最低;白茶中除了茶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较低外,其余大部分氨基酸组分含量有较高的积累.白茶中的芦丁含量与鲜叶相当,而比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高出1.5倍左右.咖啡碱在鲜叶和白茶中的含量最高,在红茶中的含量最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永玲 杨彩根 蔡春芳 吴萍
将泥鳅卵放入不同浓度的稀土溶液中进行孵化 ,观察胚胎发育状况 ,结果表明 :稀土浓度为2 5mg/L时 ,泥鳅胚胎发育时间最短 ,为 2 4 30h ,稀土浓度为 1 5mg/L时 ,孵化率最高 ,为 84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江振莹
在鲤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硝酸稀土,研究稀土元素对鲤鱼增产效果,经过116d的养殖对比试验得出:鲤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硝酸稀土能够促进鲤鱼的生长,平均提高鲤鱼单产14.1%(9.3%~16.8%)(P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鲤鱼 增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宏兵,王立军,董云社,王世杰,罗建美,孙媛媛
本文对稀土元素在农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的分布、迁移与归宿特征作一系统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增加,进而产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利用性的的重要参量。目前的实验结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不尽相同,推测主要与其母质的组成及所处气候等环境条件相关。最近国际上已对稀土元素的水化学过程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水体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通常与土壤中稀土的含量多少相一致,在外施稀土的条件下,在施用后短期内稀土在各器官分布与施用部位密切相关,目前对植物体内稀土元素存在位置和赋存状态的实验结果差别明显,对植物中稀土元素的超富集机理不清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波 李莹 韦华 孙长青
在热障涂层系统中,最外层的陶瓷层起到隔热、降低基体温度的作用。在热障涂层实际工作中,涂层的工作环境是冷热交替的,而并非长期在单一的高温条件下服役。为了解决涂层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易疲劳开裂问题,添加稀土元素以阻碍陶瓷层相变。通过热震试验和观察其表面形貌表明:掺杂稀土元素的陶瓷层热震循环次数最高且表面形貌最平滑致密,说明在热障涂层陶瓷层中掺杂稀土元素可以使热障涂层的使用性能更加优越。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陶瓷层 稀土氧化物 热震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涛 曹秋娥 刘润昌 何雪峰 温光和
以铁观音清香型茶、铁观音浓香型茶、黄金桂清香型茶、黄金桂浓香型茶4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香型安溪乌龙茶为研究对象,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将其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以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GC-MS法对不同香型安溪乌龙茶提取物进行分析,比较各香型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和致香成分的差异。同时将其应用于卷烟丝束当中,评价卷烟抽吸品质,探讨其在卷烟滤棒中应用时的增香效果。结果表明,黄金桂清香型茶超临界萃取物中致香成分最为丰富,特征成分含量较高,同时与卷烟烟气的谐调性较好,能显著改善卷烟的抽吸品质,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南奇
分析了 1 7种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元素 (REE)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1 )基性岩浆岩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总丰度最高 ,红砂岩者最低 ;(2 )岩浆岩和喷出岩者的 REE科勃尔分布模式仍表现出母岩特征 ,沉积型者则相对平稳 ,但海相沉积型者变异显著 ;(3 )各类母质发育者∑ Ce/∑Y特征值达 3 .5 -4.7,∑ Ce与∑ Y分馏特征明显 ;(4 )砂页岩等 4种母质者δCe正异常 ,火山喷出岩等 3种母质者 δCe相对稳定 ,酸性岩浆岩等 1 0种母质者 δCe负异常 ;紫砂岩母质者 δEu正异常 ,页岩等 3种母质者δEu相对稳定 ,基性岩浆岩等 1 3种母质者 δEu负异...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土壤母质 地球化学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潜 彭婵娟 杨洁洁 杨江帆
通过闽台两地问卷调查,运用DEA模型测算并比较闽台两地茶农乌龙茶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福建省乌龙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上高于台湾地区,纯技术效率水平二者相当。在以DEA所得乌龙茶茶农生产效率值为因变量基础上,选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等七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乌龙茶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茶园面积仅对台湾地区乌龙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仅对福建省乌龙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叶品种、乌龙茶茶叶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接受技术培训则对两地乌龙茶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乌龙茶 生产效率 农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潜 彭婵娟 杨洁洁 杨江帆
通过闽台两地问卷调查,运用DEA模型测算并比较闽台两地茶农乌龙茶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福建省乌龙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上高于台湾地区,纯技术效率水平二者相当。在以DEA所得乌龙茶茶农生产效率值为因变量基础上,选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等七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乌龙茶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茶园面积仅对台湾地区乌龙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仅对福建省乌龙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叶品种、乌龙茶茶叶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接受技术培训则对两地乌龙茶生产效
关键词:
乌龙茶 生产效率 农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志龙 陈贤玉 金心怡 蔡银笔 陈寿松
以台湾翠玉乌龙茶品种为材料,按照闽南乌龙茶全速包造型工艺,参照企业茶叶生产在造型工艺中的常规烘焙时机,对造型叶采取不同烘焙时机处理,分析其理化品质,研究不同烘焙时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时机对造型工艺中造型叶叶温和容重的影响显著,复包揉阶段A3处理(比常规烘焙时机推迟3次包揉烘焙)的容重较A1处理(常规时机烘焙)显著增加(P=0.0149<0.05),其他各造型阶段造型叶容重变化不显著,对造型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且毛茶感官审评结果无显著差异,表明闽南乌龙茶造型工艺中烘焙时机仅对造型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乌龙茶 造型 烘焙时机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