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3)
2023(11851)
2022(10483)
2021(9833)
2020(8295)
2019(19064)
2018(19098)
2017(36617)
2016(20118)
2015(22341)
2014(22504)
2013(22308)
2012(20299)
2011(18212)
2010(17913)
2009(16145)
2008(15679)
2007(13521)
2006(11596)
2005(9945)
作者
(60396)
(50076)
(49756)
(47311)
(31794)
(24375)
(22500)
(19971)
(18890)
(17860)
(17114)
(16853)
(15876)
(15787)
(15462)
(15434)
(15418)
(14937)
(14302)
(14251)
(12742)
(12295)
(12139)
(11375)
(11281)
(11260)
(11260)
(10988)
(10260)
(10072)
学科
(76833)
经济(76753)
管理(58519)
(57548)
(48597)
企业(48597)
方法(38944)
数学(33867)
数学方法(33448)
(19820)
(19142)
(18767)
中国(18340)
技术(18000)
业经(16824)
地方(14917)
理论(13605)
农业(13479)
(13074)
贸易(13070)
(12768)
(12703)
(12684)
财务(12615)
财务管理(12591)
环境(12417)
(12373)
企业财务(11994)
(11022)
(10467)
机构
大学(285218)
学院(283789)
管理(114224)
(105896)
经济(103462)
理学(100063)
理学院(98951)
管理学(97124)
管理学院(96624)
研究(95315)
中国(66490)
科学(64201)
(61048)
(52223)
(49149)
业大(48542)
(46020)
研究所(45601)
中心(42491)
农业(41491)
(39924)
北京(38059)
财经(38019)
(37179)
师范(36745)
(34721)
(34705)
(32840)
技术(32748)
经济学(30479)
基金
项目(205537)
科学(159726)
基金(147445)
研究(144749)
(131112)
国家(130071)
科学基金(110299)
社会(88676)
社会科(84039)
社会科学(84013)
(81870)
基金项目(79259)
自然(74689)
自然科(72967)
自然科学(72946)
自然科学基金(71607)
(69184)
教育(66283)
资助(61012)
编号(58057)
重点(46219)
成果(45870)
(44428)
(43248)
(43211)
创新(40394)
课题(40222)
科研(39923)
计划(39722)
大学(37295)
期刊
(108581)
经济(108581)
研究(77296)
学报(52596)
中国(50409)
科学(46434)
(46284)
管理(39833)
大学(38298)
学学(36313)
(33909)
农业(32984)
教育(31345)
技术(26645)
(18761)
金融(18761)
业经(17857)
财经(17643)
(17562)
经济研究(17061)
科技(16885)
技术经济(15211)
图书(15133)
(14923)
业大(14307)
(14055)
问题(13924)
理论(13623)
资源(12842)
林业(12799)
共检索到393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青  李侠  张春晖  李学科  杜桂红  李海  谢小雷  
【目的】选取不同品种鸡为研究对象,分析肉鸡原料肉以及蒸煮肉样品质,为筛选鸡肉蒸煮加工专用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测定10个不同品种鸡原料肉的16项品质指标以及经过蒸煮加工后肉样的9项品质指标。对所测得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原料肉品质与蒸煮肉样品质的相关性;运用因子分析筛选出蒸煮加工的品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确定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合理-满意度"的评价方法,确定综合评价得分;并结合聚类分析,将10个品种肉鸡分为不同等级;运用回归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模型验证。【结果】不同品种鸡胸肉基本品质指标之间呈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煮制,样品的剪切力、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均增加,肌节长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森林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针对乡村森林经营的特点,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森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经营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森林生态因子划分、权重确定及其适宜性分级与定量化,运用综合评价法原理提出生态适宜性指数来定量表达林分和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浙江省上虞市岭南乡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0.57,接近适宜水平,表明现实森林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生态适宜性指数涵义明确,评价技术简便可行,结论直观且具可比较性,对乡村森林经营规划和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京磊   吴波   王国良   柴士名   周圆  
为筛选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以10个粮饲兼用或青贮专用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各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以及全株养分含量等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供试的10个玉米品种的鲜草产量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无显著差异,但各品种的干草产量(10.2~20.1 t/hm2)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来玉721’为最高,其他依次为‘大京九4059’‘登海605’‘粒隆915’‘登海652’‘郑单958’‘鲁单211’‘中航611’‘豫青贮23’和‘鲁单256’;穗产量(3.7~12.2 t/hm2)呈现类似规律。2)各品种之间的株高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株高以‘大京九4059’最高,为246.4 cm,‘登海605’最低,为185.6 cm;叶片持绿性以‘豫青贮23’最高,为97.2%,‘中航611’最低,为87.1%;叶长和叶宽均以‘郑单958’最高,分别为69.1 cm和9.0 cm,‘鲁单211’最低,分别为49.8 cm和5.3 cm。3)各品种养分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淀粉含量在25~36 g/100 g,粗蛋白含量在7.01~8.95 g/100 g,中性洗涤纤维(NDF)在32~47 g/100 g,酸性洗涤纤维(ADF)在16~23 g/100 g,除了‘豫青贮23’外,其他玉米品种均达到青贮玉米一级标准。4)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8.99%,‘粒隆915’等6个玉米品种的综合得分为正数,其他4个玉米品种的综合得分为负数。综上,‘粒隆915’‘登海652’‘豫青贮23’‘来玉721’‘郑单958’和‘大京九4059’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俊文  U.G.Butko  
该文研究和探讨了置换蒸煮以及部分蒸煮液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对成浆的得率、物理强度和漂白性能的影响.文中对红松、落叶松的KP法和MKP法蒸煮以及落叶松KP浆、MKP浆的漂白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KP法相比,MKP法蒸煮具有成浆得率高、强度好、易漂白、低成本、低污染等优点,且尤其适用于连续蒸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娄胜霞  
以公里格网为基本单元,基于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系统评价遵义市不同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与限制性。研究表明,遵义市人居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自然适宜程度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其中44.41%为一般适宜区、54.13%为比较适宜区以及极小比例为临界适宜区;遵义市人居环境自然条件较好,地形、地被、水文和气候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不明显,其中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性最强,其次是地被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馨宇  张琪  杨再强  韩佳昊  
[目的]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播期内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可能遭遇的主要灾害类型、合理利用全国的气候资源、布局设施农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我国692个标准气象站1990—2019年逐日气象资料,针对设施农业全年皆可生产的特性,将全年分为12个播期(每月1日移栽),考虑高温、低温、日照、大风4个方面,对各个播期进行单气象要素适宜性评估,运用集优法对各个播期进行综合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各省设施西红柿的生产成本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1)低温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华东北部和西南北部地区7月—次年2月的播期;高温不适宜区主要在我国华东南部、中南南部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中南部2—7月的播期;日照和大风的不适宜区不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日照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华东南部地区和西南东部地区,大风不适宜区主要出现在我国青海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2)在7月—次年2月的播期,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华北南部地区;3月—6月的播期中,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变为我国华东南部地区以及中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3)各省设施西红柿的多年平均生产成本与综合气候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费与低温、大风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且大多数播期都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验证了气候适宜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论]我国设施农业在不同播期下遭受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对于7月—次年2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是由低温、大风造成;对于3—6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由高温、寡照带来。研究结果为设施作物生长提供最优气候条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宪时  许钟  王际英  刘爱东  张秀珍  
根据我国消费、生产现况和鲐鱼的加工特性,在国内外现有的调味煮品加工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一种新型调味煮干品——鲐鱼鱼肉干。改进后的工艺特点:(1)将采肉后漂洗改为去皮和去发下脂肪后采肉,避免了鱼皮、皮下脂肪的混入,省去了漂洗、脱水等复杂的工序和设备;避免了水溶性蛋白质等的流失,提高了成品率。(2)产品熬煮后烘干至水份活度0.70左右,能在常温下保质四个月以上,避免了传统调味煮熟品高糖高盐、容易破碎和保存期短或需包装后高温杀菌等不足。(3)制品形状由方块改为片状,使其易于熬煮入味及烘干,包装美观,外观更具商品性。另外,对影响制品品质的加盐成型、熬煮、干燥等重要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圣彦  梁国付  曹新向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依据集水农业技术的特点和要求 ,提出了集水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总结了河南省卫辉市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实施中的 5种模式 ,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5种技术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得出“山坡、道路、庭院集水和地膜覆盖集水区 +水窖 +低压管道滴灌 +地膜覆盖冬小麦、玉米田免耕秸秆覆盖和玉米、麦田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效果最好 ,可以认为是同类地区发展集水农业的最佳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威  赵卫权  苏维词  
以黔中地区作为研究区,采用GIS与RS技术,选取地形、土地、植被、气候、水文与石漠化等自然因子,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在评价单因子人居适宜性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探讨黔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黔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4.16~88.97之间,平均值为50.02,空间分布上从西北向北、东、南,从中山地貌区域向低中山、河谷、槽坝区域递增,地形起伏度是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限制因子;(2)整个黔中地区以一般适宜区为主,占黔中地区总面积的31.76%,其次是临界适宜区,占25.16%,然后是比较适宜区23.13%,不适宜区为10.19%,高度适宜区最少,仅占9.76%;(3)最适宜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小,植被覆盖度高,海拔高度适中,且降雨丰富、地表水资源丰富的中东部区域,不适宜区域分布在毕节市境内七星关区、大方县以及织金县等,平均海拔高度在1 700 m以上的区域,其余零星分布在研究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利  韩增林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及地域组合模式。区域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结论,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及组合模式,可见区域发展方向的适宜性评价是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域组合模式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大连市为基本研究案例,以流行的、通用的GIS技术为支撑,在首先界定单项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理论思路、工作流程、技术环节以及结果表达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丽荣  卢建坤  李欣原  邓春凤  
综合运用Yaahp软件分析、层次分析法、Delphi法、文献解析与问卷调研等方法,对功能改造活动的调研数据建立判断矩阵,选取22个指标并计算推演指标权重,建立传统村落码头的功能改造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并提出相应的量化评价方法,推导出传统村落码头空间功能改造适应性的七个关键要素。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与功能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同广  郑国强  王智勇  王林林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日渐增多;基于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杨娇娇  李瑞娟  
乡村旅游是响应国家振兴乡村建设的重要措施,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是旅游开发前的必要一步。文章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以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基础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为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为框架的适宜性评价模型。最终得出哈尔滨乡村生态旅游属于高度适宜地区,从而进行适宜度区域划分,为哈尔滨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莉  李韦  冯长春  李天猜  郝文璇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将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湖南湘江新区进行了栅格尺度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并通过对现状用地和评价结果的对比,详细探讨了湘江新区今后城镇建设扩张的主要潜在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分布情况,并有效划分出了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2)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不但能克服多准则评价中各指标分类的不确定性,还能根据模糊集理论有效划分出不同的评价类别,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俊  张永恒  席建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的逐渐加剧,避暑旅游已是当前夏季人们最迫切的旅游需求。本文以目前中国避暑旅游资源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避暑旅游基地建设的空间适宜性分布。研究采用UTCI通用热气候指数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对多元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加权求得避暑旅游基地综合舒适度指数,并对舒适度等级进行分析评价,目的是构建以国家A级景区为核心区,周边服务产业为半径的一批产业要素链齐全、旅游环境舒适,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避暑旅游基地。研究表明:(1)中国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总体分布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周边地带和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半岛的滨海地带和部分西南地区;(2)具体分布以中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滨海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