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4)
- 2023(8633)
- 2022(7885)
- 2021(7506)
- 2020(6309)
- 2019(14776)
- 2018(14856)
- 2017(28716)
- 2016(15847)
- 2015(17779)
- 2014(17780)
- 2013(17634)
- 2012(16009)
- 2011(14295)
- 2010(14065)
- 2009(12604)
- 2008(12038)
- 2007(10163)
- 2006(8692)
- 2005(7267)
- 学科
- 济(58623)
- 经济(58558)
- 管理(43877)
- 业(41527)
- 企(35192)
- 企业(35192)
- 方法(29903)
- 数学(25892)
- 数学方法(25605)
- 农(15105)
- 学(14602)
- 中国(13996)
- 财(13959)
- 业经(12993)
- 地方(12087)
- 理论(10472)
- 和(10319)
- 农业(10171)
- 贸(10071)
- 贸易(10067)
- 技术(9763)
- 易(9759)
- 环境(9624)
- 务(9341)
- 财务(9284)
- 财务管理(9269)
- 制(9043)
- 企业财务(8780)
- 教育(8636)
- 划(8454)
- 机构
- 大学(220235)
- 学院(218701)
- 管理(90101)
- 济(79685)
- 理学(79269)
- 理学院(78415)
- 经济(77808)
- 管理学(76990)
- 管理学院(76621)
- 研究(72173)
- 中国(50012)
- 科学(48826)
- 京(47060)
- 农(38860)
- 业大(37135)
- 所(36836)
- 财(34464)
- 研究所(34248)
- 中心(31981)
- 农业(30836)
- 江(29972)
- 北京(29519)
- 财经(28685)
- 范(28652)
- 师范(28337)
- 院(26307)
- 经(26143)
- 州(25035)
- 技术(24164)
- 师范大学(23006)
- 基金
- 项目(160142)
- 科学(123867)
- 基金(114522)
- 研究(114023)
- 家(101241)
- 国家(100408)
- 科学基金(85224)
- 社会(68757)
- 社会科(65014)
- 社会科学(64995)
- 省(63546)
- 基金项目(62204)
- 自然(58017)
- 自然科(56639)
- 自然科学(56626)
- 自然科学基金(55571)
- 划(53697)
- 教育(51734)
- 资助(47333)
- 编号(46815)
- 成果(37247)
- 重点(35550)
- 部(34348)
- 发(33581)
- 创(33382)
- 课题(31791)
- 科研(31135)
- 创新(31057)
- 计划(30455)
- 大学(29401)
共检索到298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永芹 田晓龙 甘建忠 潘晨 张文清 夏玮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古蜡梅’‘花蝴蝶’‘扬州黄’和‘111-1’中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品种蜡梅花的精油产率及香气成分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蜡梅花精油得率存在差异,其中‘花蝴蝶’>‘扬州黄’>‘古蜡梅’>‘111-1’,并分离和鉴定出45、24、30和18种化学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蜡梅花精油中的重要组分,共有组分使得不同品种蜡梅花香气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
蜡梅花 品种 精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 吕兆林 邹小琳 任璇 胡建忠
研究同一产地3个不同品种金银花精油的成分,并探索其化合物组成的异同。本实验以3种典型的忍冬科金银花(菰腺忍冬、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提取率较高的精油提取装置提取其中的精油,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组分分析。3个不同品种的金银花共检出125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NIST11标准质谱库检索及人工图谱解析,确定了118种化合物结构。灰毡毛忍冬精油组成以烃类、酯类、醇类为主,其中所占比重最大为醇类,高达71.17%(C10的醇类相对含量为68.93%);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为C5C10(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芹 向林 陈龙清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吸附6个蜡梅基因型鲜花的香气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共检出45个成分,其中鉴定了37个,只有18个共同出现在6个样品中。帖烯在花香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反式β-罗勒烯和芳樟醇的含量丰富,另外苯环型化合物乙酸苄酯也在花香成分中占有大的比重。但是各个主要组分在不同的基因型中相对含量差异很大,结果表明不同蜡梅基因型的花香成分存在质和量的变化。此外,选取在颜色表现性状上具有代表性的蜡梅中、内被片,通过一系列的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在200~600nm范围内的扫描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蜡梅花色色素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含有橙酮或/和查耳酮、二氢黄酮或/和二氢黄酮醇及具有邻二...
关键词:
蜡梅 GC/MS分析 颜色反应 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在对栽培蜡梅品种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蜡梅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分析了蜡梅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依据。遵循《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与品种演化规律,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确定蜡梅品种分类的依据,制定蜡梅品种分类的三级标准。按照花色将蜡梅品种分为3个品种群:蜡梅品种群、白花蜡梅品种群和绿花蜡梅品种群。认为花色、内被片颜色、花型、花径大小及花期是蜡梅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而叶片特征、果实形状、株型及枝条特征仅作为辅助依据。同时提出,进行蜡梅品种识别应抓住典型的、较为稳定的性状以及某些品种特有的个性,而非典型、不稳定的性状不应该作为品种区分的依据。
关键词:
蜡梅 品种资源 分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钰 王艺光 董彬 肖政 赵宏波
【目的】比较梅花Prunus mume不同品种间的花香成分差异,了解梅花花香成分组成,为梅花花香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品种群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了20个梅花品种的花香成分,明确梅花花香的特征香气物质,分析梅花不同品种群的花香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并按照花香成分组成对梅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20个梅花品种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物,其中苯环/苯丙烷类化合物种类最多且相对含量最高,在梅花各品种中的相对含量均高于85%。乙酸苯甲酯、苯甲醇、丁子香酚、甲基丁香酚、苯甲醛和肉桂醇是梅花花香的主要成分,朱砂和宫粉品种群花香化合物数量最多,其次是跳枝和绿萼品种群,玉蝶和垂枝品种群花香化合物数量较少。聚类分析表明:根据花香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20个梅花品种可分为5类。【结论】梅花不同品种群的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均有差异,不同花香成分对不同品种梅花香气的贡献也有差异。图1表11参28
关键词:
梅花 品种 花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云琴
蜡梅花黑斑病是蜡梅花部的重要病害,也可为害嫩叶.病原为属半知菌亚门之 Alternariacalycanthi(Carr.)Joly.该文为1989~1991年系统研究的总结,对发病规律,包括适温、越冬与越夏以及防治试验均作了报道.用退菌特(80%,500倍液)防治该病,效果最好.并对蜡梅花黑斑病的全面防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蜡梅 退菌特 发病规律 半知菌亚门 花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敏 周明芹 向林 吴华 陈龙清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蜡梅鲜花与干花中的挥发油,并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鲜花与干花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57%、0.71%。从蜡梅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62%;从蜡梅干花中鉴定出41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08%。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主要成分为石竹烯、长叶烯、β-揽香烯、大叶香烯、茅苍术醇、α-愈创木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曹亮 张启翔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其中适合‘铁骨红’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QL培养基,即QL大量元素+P培养基微量元素+MS有机成分+2倍MS铁盐+30 g/L葡萄糖,该培养基解决了黄化、顶端死亡等组织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改良QL+1.0 mg/L 6-BA+0.05 mg/L NAA+0.5 mg/L GA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改良QL+0.3 mg/L ...
关键词:
梅花 组织培养 茎段外植体 离体快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鲁涤非
该研究通过对蜡梅形态特征的实地调查与观测,讨论了蜡梅品种分类的标准与等级问题.并确立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原则,提出以花大小、花形、花色及内被片紫纹等作为品种分类标准的4级分类系统,并划分了分类标准的等级.此外,该文还应用这一分类系统对武汉地区的蜡梅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命名,初步调查、整理并定名了3类5型16个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鲁涤非
该文在观察大量蜡梅形态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蜡梅品种分类原则及标准,以蜡梅花的大小作为第1级分类标准,内被片紫纹作为第2级分类标准,构建了一个新的蜡梅品种分类系统。
关键词:
蜡梅 品种 分类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梅 刘青林
本文比较了中国和日本梅花品种分类系统的差异。中国的品种群分类和日本的系性分类标准不一致,部分品种间不能明确对应。近年,两国相互引进的品种数量较多,有少量品种名存在差异。中国引入日本品种达70多种,包含了各个品种群,以江梅、朱砂、宫粉品种群为主;日本引进中国品种30余种,以宫粉、朱砂品种群为主,主要从武汉引进。中国梅花应用的主要方式是建设梅花专类园以供栽培和欣赏,梅花盆景的制作多为传统方式,梅花切花品种的筛选工作也有初步进展。日本的梅花栽植范围较广,多应用于园林造景,盆景则以矮化的小型盆梅为著。两国的梅花插花都是以古典插花为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
梅花 品种 引种 对照 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果 李彦 吕英民 张启翔
对全国梅花品种资源进行规范、系统的实地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云南、湖北、四川、浙江、山东、北京等地,得到350个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出了36个性状,对其中255个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
关键词:
梅花 品种 数量分类 聚类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素红 包满珠 黄燕文 陈龙清
品种是人们长期培育的成果,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对它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对品种资源的研究也多见报导.陈俊愉对品种的传统形态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褚孟嫄对一些果梅品种的同工酶及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满珠报导了野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