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4)
- 2023(13114)
- 2022(11513)
- 2021(10617)
- 2020(8922)
- 2019(20435)
- 2018(20431)
- 2017(38465)
- 2016(21682)
- 2015(24300)
- 2014(24373)
- 2013(23908)
- 2012(21967)
- 2011(19697)
- 2010(19439)
- 2009(17542)
- 2008(16946)
- 2007(14670)
- 2006(12650)
- 2005(10845)
- 学科
- 济(78625)
- 经济(78530)
- 管理(58641)
- 业(53698)
- 企(44354)
- 企业(44354)
- 方法(37584)
- 数学(32457)
- 数学方法(32079)
- 学(22212)
- 农(21854)
- 中国(20420)
- 财(19130)
- 业经(17541)
- 地方(16597)
- 环境(14639)
- 理论(14546)
- 制(14523)
- 农业(14483)
- 和(13483)
- 贸(13314)
- 贸易(13310)
- 易(12828)
- 技术(12805)
- 务(12065)
- 划(12027)
- 财务(11992)
- 财务管理(11970)
- 教育(11969)
- 银(11674)
- 机构
- 大学(302768)
- 学院(301671)
- 管理(116047)
- 济(108883)
- 经济(106270)
- 研究(104922)
- 理学(101170)
- 理学院(99922)
- 管理学(97890)
- 管理学院(97360)
- 中国(73661)
- 科学(72186)
- 京(65262)
- 农(62679)
- 所(55172)
- 业大(55150)
- 研究所(51171)
- 农业(49924)
- 财(48362)
- 中心(46616)
- 江(44190)
- 北京(40698)
- 范(40118)
- 师范(39567)
- 财经(39289)
- 院(38210)
- 技术(36131)
- 经(35795)
- 州(35735)
- 省(33496)
- 基金
- 项目(218236)
- 科学(168091)
- 基金(155201)
- 研究(151510)
- 家(139409)
- 国家(138276)
- 科学基金(116079)
- 社会(91463)
- 省(88159)
- 社会科(86481)
- 社会科学(86455)
- 基金项目(83431)
- 自然(79366)
- 自然科(77465)
- 自然科学(77439)
- 自然科学基金(76007)
- 划(74317)
- 教育(69553)
- 资助(63850)
- 编号(61044)
- 重点(49537)
- 成果(49217)
- 发(46205)
- 部(46085)
- 创(45178)
- 计划(43563)
- 课题(43138)
- 科研(42742)
- 创新(42188)
- 科技(39358)
- 期刊
- 济(115440)
- 经济(115440)
- 研究(82027)
- 学报(62313)
- 中国(57156)
- 农(56763)
- 科学(52363)
- 大学(44810)
- 学学(42546)
- 管理(40525)
- 农业(39428)
- 财(35385)
- 教育(35155)
- 技术(25321)
- 融(20650)
- 金融(20650)
- 业(20639)
- 业经(19653)
- 财经(17938)
- 经济研究(17859)
- 业大(17850)
- 科技(16924)
- 版(16750)
- 图书(16681)
- 林业(15391)
- 经(15195)
- 问题(14982)
- 农业大学(14201)
- 理论(13995)
- 技术经济(13436)
共检索到427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家荣 雷丽萍 汪安云 夏振远 子宏伟 管仕军
采用改进后的Arnon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探索不同白肋烟品种叶绿体色素及相关致香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时品种间叶绿素含量0.623~0.735 mg/g,变异系数7.07%;类胡萝卜素含量0.169~0.217 mg/g,变异系数11.8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2.887~4.336,变异系数18.07%;不同品种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差异>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调制后品种间叶绿素裂解的产物含量148.12~230.01 mg/g,变异系数17.39%;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53.036~91.344 mg/g,变异系数23.33%;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差异>叶...
关键词:
白肋烟 品种 叶绿体色素 致香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家荣 黄成江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顶空分离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技术,对TN90,KY907,KY908,K26,TN86,KY8959等6个白肋烟品种的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香气前体物分解转化的产物成分含量差异较明显,含量差异大于成分种类差异;不同含量的关键香气物质成分相同.综合各品种香气物成分含量及评吸结果,烟叶品质TN90最好,TN86和KY907次之,KY8959与KY908第三,K26较差.
关键词:
白肋烟 香气前体物 品种 烟叶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杰 杨虹琦 周冀衡 王勇 周旺春
以烤烟品种K326和G80中部叶为材料,分别在打顶前、欠熟、适熟、过熟阶段取样,用丙酮浸提法测定叶片主脉叶绿素含量;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和测定叶片主脉基本组织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并动态记录茎叶夹角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主脉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数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叶绿体解体加快.K326和G80在茎叶夹角为50°左右时,处于适熟阶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军 宋朝鹏 刘建军 刘冲 王涛 宫长荣
以四川会理、重庆武隆、湖北保康、河南汝阳、山东诸城5个烤烟产地的C3F烟叶为材料,对烤烟中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占致香物质总量的比例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烟叶中致香物质总量、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均随产地纬度的增高而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以四川会理和重庆武隆的含量最高,以山东诸城的含量最低;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金合欢基丙酮、β–大马酮、植醇、β–紫罗兰酮含量在致香物质中所占比例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和在致香物质中所占比例与评吸指标呈正相关,但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B含量与评吸指标呈负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发 杨铁钊 殷全玉 张小全 刘培玉 任庆成
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是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采取合理的氮肥调控措施提高烤烟香气质量,研究了不同氮用量条件下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叶片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鲜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随烟草生育期推进而减少,与K326相比,高香气基因型8306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不同基因型烤后烟叶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总量,随氮用量增加8306的含量升高,K326的含量降低,在基因型间则表现为8306的含量高于K326的含量。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成熟期鲜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烤后烟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烤烟 氮用量 质体色素 中性香气基础物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林 李进平 杨春雷 徐芳森
研究了自然条件和人工调控条件下,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白肋烟叶片晾制期间总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探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白肋烟晾制的合适湿度。结果表明:人工调控条件下,3个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叶片总水含量在晾制开始的前2周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然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维持到晾制结束。晾制前期的湿度对总水含量变化的影响显著,高湿对叶片失水有缓冲作用,在第1周内含水量下降不明显,低湿则加速叶片脱水。晾制开始时,烟株上部叶片含水量最高,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低,但晾制结束时各部位叶片含水量相近。与人工调控的晾房相比,自然条件下各湿度处理叶片总水含量的变化相对缓慢。对于白肋烟叶片自由水含量,不同...
关键词:
白肋烟 晾制 总水 自由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宏志 李超 谢子发 陈志华 杨兴有 刘国顺 王涛
于2007年设置品种试验并在不同产地取样对我国白肋烟主要品种各叶位烟叶的生物碱和总氮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达白1号和TN90生物碱含量相对较为适宜,生物碱组成合理,降烟碱含量较低,烟碱转化率低于6%的国际限制性标准。鄂烟1号烟碱含量相对适宜,但总生物碱含量偏高,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较高。宣汉-5和达所24总生物碱水平较高,但烟碱转化导致烟碱含量偏低,降烟碱含量增高,烟碱转化率大幅度超过限量标准,且下部叶和脚叶氮碱比过高。不同叶位烟叶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差异,一般表现为随叶位的升高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增高,但顶叶和上部叶差别较小。我国白肋烟部位间烟碱含量差异较大,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是突出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卫普 赵铭钦 李元实 孙国伟 韩富根
以烤烟品种JY-0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可以使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其中以注水处理最高;灌水处理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较对照不灌水处理有很大提高,其中也以注水处理最高;不同灌溉方法对烤后烟叶中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各处理化学成分含量比值均在适宜范围内。因此,在烟草栽培中可以采取注水的灌溉方法,以提高烟叶的质量。
关键词:
烤烟 灌溉方法 质体色素 降解产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志 凌爱芬 刘国顺 魏跃伟 李超
采用GC/MS对白肋烟不同烟碱转化程度烟叶的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碱转化导致烟叶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一些重要香气成分如巨豆三烯酮和β-大马酮含量降低,而一些糖和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糠醛、糠醇含量增加,胺类的吲哚含量增加显著。烟碱转化还导致碱性成分中的麦斯明含量大幅度增加。不同烟碱转化率样品的新植二烯、茄酮等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宏志 顾少龙 段卫东 王建安 钱华 刘清华 苏菲 刘国顺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质体色素 降解量 降解产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文信 李生栋 谭方利 黄克久 陈少鹏 郭保银 宋朝鹏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对烘烤过程中不同素质烟叶主要含氮化合物(烟碱、总氮、蛋白质)与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嫩黄烟、返青烟、高温逼熟烟和贪青晚熟烟叶绿素大量转化分别在30~38℃、42~48℃,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均呈现小幅缓慢下降趋势;不同素质烟叶烟碱转化量最大的阶段分别为48~54℃、48~68℃、30~38℃、48~54℃,总氮转化量最大的阶段分别为48~54℃、30~38℃、42~48℃、38~42℃,蛋白质转化量最大的阶段分别为30~42℃、30~38℃、30~38℃、42~48℃。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嫩黄烟主要含氮化合物与色素...
关键词:
烤烟 含氮化合物 色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顾少龙 史宏志 苏菲 李海江 张大纯 刘国顺 张水翔 钱华
为研究成熟期氮素营养状况对烟叶质量形成的影响,采用套盆设计,在基质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打顶后营养液供应来调控烤烟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探索成熟期不同氮素调亏程度对烟叶色素含量变化和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期氮素调亏程度的增加(0~100%),烟叶色素降解提早、含量降幅增大,烟叶成熟提前,调制后色素残留减少。其中,成熟期氮素供应量调至打顶前的1/4~1/2,叶片成熟落黄正常,烤后烟叶色素残留相对较少,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苯丙氨酸裂解产物类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氮素调亏程度过大时(100%),色素含量下降早,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低;不进行氮素调亏或调亏程度过小的处理(0调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英姿 洪伟 吴承祯 郑关关 范海兰 陈灿 李键
对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体色素的差异以及优势种叶绿体色素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少数优势种在某海拔梯度以外,不同叶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一般在中高海拔梯度差异最大,且2年生叶片含量高于1年生叶片;而不同叶龄间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差异性表现复杂,表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不同优势种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在海拔梯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米槠林优势种中有7种优势种不同叶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一般在A5(442m)或A6(53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云杰 杨铁钊 张小全 李飞 李丽华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率烤烟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氨气挥发量的差异,揭示烟叶品种间氮素转运规律,以期为耐氮肥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氨气收集装置测定烟叶的氨气挥发量,同时测定了叶片NH4+浓度,总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质外体相关指标。【结果】烟叶氨气挥发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叶龄60 d达到最大,中烟90、K326和NC89分别达到(16.39±1.08)、(9.92±1.04)和(4.56±0.63)μg·m-2·h-1,分别是叶龄40 d氨气挥发量的3.87、2.41和2.56倍,品种间差异显著。氨气挥发量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谷氨酸脱氢酶(GD...
关键词:
烤烟 氨气挥发 氮代谢 氨气补偿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广材 史宏志 杨兴有 周开旭 谢子发 张定贵 靳冬梅 侯涛
以四川白肋烟中熟品种"达白1号"和早熟品种"KY14×L8"为材料对不同海拔高度(700,1000和1300 m)下烟叶生长和晾制期间的温湿度及有效积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在各海拔的生育天数短于中熟品种,中、早熟品种在700 m的晾制时间差异不显著,在其它两个海拔KY14×L8的晾制天数短于达白一号。中、早熟品种在海拔1300 m生育和晾制时间都长于700和1000 m。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早熟品种各生育期和相同晾制时间内的平均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增加。早熟品种收获期提早,在晾制期间温度高,晾制过程相对较快,在高海拔地区适应性较强。中熟品种达白一号在海拔700 m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