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
2023(1427)
2022(1280)
2021(1120)
2020(1102)
2019(2290)
2018(2287)
2017(3818)
2016(2539)
2015(2581)
2014(2528)
2013(2508)
2012(2418)
2011(2255)
2010(2131)
2009(1952)
2008(1933)
2007(1686)
2006(1385)
2005(1179)
作者
(10658)
(9079)
(8963)
(8338)
(5593)
(4588)
(3929)
(3849)
(3313)
(3233)
(3231)
(3060)
(3025)
(3024)
(2955)
(2903)
(2767)
(2711)
(2575)
(2544)
(2542)
(2308)
(2180)
(2146)
(2130)
(2040)
(2035)
(2023)
(2016)
(2003)
学科
(6152)
经济(6147)
(3770)
(3625)
管理(3316)
方法(3242)
数学(2976)
数学方法(2943)
(2510)
企业(2510)
(2051)
(1946)
(1906)
玉米(1887)
(1740)
玉蜀黍(1728)
(1728)
蜀黍(1728)
地方(1582)
中国(1437)
农业(1379)
(1325)
水产(1283)
动物(1196)
(1170)
土壤(1168)
(1120)
森林(1120)
(1088)
动物学(1040)
机构
学院(35210)
大学(35076)
(18474)
研究(17587)
科学(15670)
农业(15366)
业大(12979)
(11728)
研究所(11226)
中国(10208)
农业大学(10075)
(8982)
经济(8748)
(8569)
(8544)
(8511)
实验(8431)
实验室(8111)
(8099)
管理(8073)
重点(7739)
科学院(7270)
理学(7240)
理学院(7062)
中心(7055)
管理学(6668)
管理学院(6633)
技术(6037)
(5967)
(5627)
基金
项目(29648)
(21954)
国家(21826)
科学(20579)
基金(20280)
科学基金(15881)
研究(13449)
自然(13231)
(13112)
自然科(12917)
自然科学(12908)
自然科学基金(12654)
(11455)
基金项目(10817)
科技(10082)
计划(9474)
资助(8665)
(7738)
重点(7730)
专项(7315)
社会(7010)
(6783)
社会科(6588)
社会科学(6584)
科研(6558)
(6531)
教育(6079)
(6021)
农业(5917)
创新(5798)
期刊
学报(17755)
(17240)
科学(12058)
农业(11749)
大学(11166)
学学(11055)
(7933)
经济(7933)
中国(7148)
(7096)
业大(6149)
研究(6147)
农业大学(4997)
林业(4835)
中国农业(4038)
(3839)
自然(3324)
科技(3108)
自然科(3022)
自然科学(3022)
科技大(2592)
科技大学(2592)
农业科学(2588)
农学(2581)
华北(2581)
西南(2580)
管理(2503)
农林(2484)
(2484)
(2405)
共检索到4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童淑媛  宋凤斌  徐洪文  
试验研究了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在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叶片衰老的形态变化。在灌浆期内,两个品种植株下部和顶部叶片的衰老进程明显快于中部叶片,并且平展型玉米的表现更为明显。两个品种穗位叶以上叶片的衰老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成熟期时,除了第17、18两叶以外,平展型玉米各叶位叶片的衰老比例均高于紧凑型玉米,致使其单株叶面积显著低于紧凑型玉米。籽粒灌浆后半阶段叶片的衰老速率显著高于前半阶段,平展型玉米在灌浆后半阶段叶片的衰老速度明显高于紧凑型玉米,这可能是引起两个品种单株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有效缓解灌浆后半阶段顶部叶片的衰老将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特别是平展型玉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熹  俞美玉  陶龙兴  黄效林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丙二醛积累减少;2.烯效唑对离休旗叶片有保绿作用;于小麦齐穗期喷施20~40×10-6,烯效唑药液750kg/hm2,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4g,增产12%~1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畅  王洋  
良玉99目前是我国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的紧凑性高产玉米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吉林种植区域的高产潜力,开展了行向和种植方式两者相配置的田间试验,在南北行向、东西行向和南偏西20°3种行向下,采取3种不同种植方式,研究不同行距行向组合对成熟期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cm+40 cm行距种植下的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模式;南偏西20°行向玉米不同部位可溶性糖含量低于东西行向;南偏西20°行向种植的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其他2种行向高;南偏西20°行向玉米穗位叶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南北行向,但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低于南北行向;南偏西20°行向玉米下部叶片脱落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行向。说明玉米叶片在生育后期受到行向的影响要大于行距,高光效种植方式更有利于延缓玉米叶片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志晓  张小全  毕庆文  汪健  黎根  邱妙文  杨铁钊  
以烤烟K326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前膜后草、地膜覆盖、无覆盖3种不同覆盖方式下烤烟成熟期根系活力和叶片衰老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前膜后草覆盖方式下,烤烟成熟期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较强,MDA含量较低,烤烟衰老速度缓慢,延长烤烟成熟期,提高烤烟经济性状;而地膜覆盖方式下,烤烟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下降,烤烟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烤烟衰老速度加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川  俞炳杲  
0.1~1.0μmol/L Na_2SeO_3处理不同程度地延缓了玉米连体叶片的衰老,其中1μmol/L 效果最好。30C 黑暗条件下,1μmol/L Na_2SeO_3处理,玉米离体叶的 H_2O_2和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变化平稳;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比活力,处理比对照变化平稳。可见以适当浓度硒处理玉米叶片可以降低其 H_2O_2水平,减轻膜脂过氧化,延缓衰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立双  张玉芹  杨恒山  毕文波  刘志雄  
为探讨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以金山27为试材,紫花苜蓿地为前茬,连续4年采用同一高产栽培方案种植玉米,吐丝期开始,每10 d 1次,测定不同层位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苜蓿轮作玉米后,玉米产量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与种植玉米第一年相比,第二、三、四年产量分别下降了9.7%,13.6%和19.1%。苜蓿轮作玉米后,不同种植年限玉米吐丝后叶片衰老速率随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生育进程差异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玉米种植年限增加而下降,吐丝后20 d到叶丝后40 d...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丽  朱婷  兰龙焱  方海富  李宁  张强  牛德奎  张文元  胡冬南  郭晓敏  
【目的】探讨果实成熟期不同品种油茶的养分差异及磷素的利用能力,为后期施肥提供指导,以提高油茶产量。【方法】以8年生油茶‘长林23’‘长林55’‘赣无12’‘赣无16’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油茶叶片测定其形态指标、养分含量、磷组分含量,并探讨养分与磷组分的关系。【结果】1)4个品种油茶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其中,‘赣无12’的叶面积最大,‘长林23’的叶面积最小;‘长林55’的叶形指数最大,‘赣无16’的叶形指数最小;2)‘赣无16’的叶片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赣无12’。‘长林55’与‘赣无12’的C∶P显著高于‘长林23’与‘赣无16’。3)‘赣无16’的核酸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结构磷含量显著低于‘长林23’。4)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构磷与叶片全氮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核酸磷与叶形指数、叶片全氮、叶片N∶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残余磷与叶片全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长林23’‘长林55’‘赣无12’‘赣无16’4个品种油茶的叶片形态存在差异。在果实成熟期,品种对油茶叶片的碳含量、氮含量、C:P、结构磷和核酸磷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全磷和N∶P、C∶N、代谢磷和残余磷无显著影响;‘长林23’的磷利用能力最高,‘长林55’和‘赣无12’次之,‘赣无16’最低。因此,在油茶施肥和养分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油茶品种的叶片养分特性和磷组分差异调整施肥比例,科学合理增施氮肥和磷肥,以克服南方红壤磷素缺乏的养分限制因子的不利影响,提高油茶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  吴春胜  胡文河  徐百军  王思远  谷岩  
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施用水平的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4种保护酶(SOD、POD、CAT和APX)活性均显著升高,MDA和H2O2含量与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则降低,当氮肥达到400 kg.hm-2,则呈现相反趋势。花后同一时期的同一氮肥处理下,玉米不同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CAT和APX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穗位叶、穗位上第5片叶、穗位下第5片叶。玉米不同层位叶片SOD活性从大到小,开花初期(0~10 d)依次为:穗位叶、穗位上第5片叶、穗位下第5片叶;开花中后期依次为穗位上第5片叶、穗位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健  赵宇  李锦锦  杨青华  谌涛  马兴立  
以玉米品种豫单2002和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及其化学调控。结果表明:两品种4个叶位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第5叶位除外),但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与豫单2002相比,郑单958各叶位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下降较慢,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豫单2002。经拌种处理能提高各个叶位叶片SOD、CAT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降解速率及MDA积累速率。综合分析表明,拌种处理能有效控制或延缓叶片的衰老进程,维持叶片生理功能,提高玉米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林川  俞炳杲  
滇中高原玉米吐丝后叶片具有功能期长、衰老延缓的特点。成熟时90000株/hm2,单株绿叶数平均在8片以上,LAI达4.1。成熟前果三叶Chl含量仍保持在吐丝时的85.7%~95.2%,MDA含量变化平缓,光合速率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强度后期下降缓慢。温度处理进一步证实,当地温凉的气温(18.4℃)是叶片衰老慢的主要原因。20℃与30℃处理相比,前者叶片衰老过程中H2O2、MDA变化平缓,含量低,CAT活动性随H2O2水平相应变化,但滞后1~2天。较低的温度可以改善叶片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进而延缓衰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昆仑  靳立斌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目的】研究综合农艺管理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播期、播种方式、密度、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和收获时间等农艺措施进行优化组合,设置综合农艺管理试验,共4个处理:按当地农户习惯即麦田后期套种玉米、苗期一次性施氮和苞叶变白、籽粒变硬时收获等设置为处理1(T1);在此基础上改套种为直播,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施肥时期,延迟收获时间,设置为处理2(T2);在T2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施肥量,增加磷、钾肥比例,将氮肥分次施用,增加种植密度,以期达到最高产量,设置为处理3(T3);在T3的基础上减少施肥量,进一步优化施肥时期,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设置为处理4(T4)。然后以T4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贵龙  陈绍江  孟庆翔  
以普通玉米品种CAU80和饲料专用玉米品种FC3为对照,以高油玉米品种HOC647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牛的体外消化试验,研究了HOC647玉米秸秆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和纤维组分消化率随籽粒成熟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籽粒成熟度的提高,HOC647秸秆的水溶性糖、淀粉、粗脂肪含量以及干物质、NDF消化率都呈线性提高(L;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浚  俞炳杲  王万超  宋令荣  李坤阳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切除玉米(掖单6号)雄性花序和果穗以及应用5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去雄的花轴切口等方法,分析比较了这些处理对植物顶叶和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穗位叶为界,生殖生长前期,与下部叶片由下而上逐步褪绿的同时.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仍继续增加至抽雄后30d才开始大幅度下降.整个生殖生长期间,越近果穗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越稳定,雄性花序可促进顶叶叶绿素含量上升,果穗在抽穗后30d内可延缓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下降.ABA和乙烯利可抑制顶叶叶绿素含量上升,它们与BA、GA3和NAA的作用相反.作者还从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相互作用的角度对玉米整株叶片衰老顺序作了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振芳  孟瑶  顾万荣  王泳超  李丽杰  张翯  曾繁星  魏湜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措施对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为东北春玉米化控栽培增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选用东农253为玉米试验品种,设置5万,6万,7万,8万株/hm2这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结果表明,7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玉黄金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到13 290.95 kg/hm2。合理密植是获得高产的保障,化控剂的增产作用以密度增加为前提;随密度增加,清水处理株高逐渐增加,单株干质量降低,而玉黄金的使用降低了株高,增加了干质量,为获得高产创建了条件。随密度的增加,清水处理叶片SPAD值降幅增加,叶片的衰老程度增加,玉黄金处理后能增加叶片持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子山  杨程  高辉远  李耕  刘鹏  
【目的】阐明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降解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活性的关系,为选育长效光合持续期的作物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使用保绿型玉米品种"齐319"(Q319)和早衰型玉米品种"黄早4"(HZ4)为材料,在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的条件下,用乙烯利诱导离体叶片衰老,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OJIP test)和820 nm光吸收曲线技术,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系统1(PSI)和光系统2(PSII)光化学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光化学活性下降与叶绿素降解的关系。【结果】在衰老过程中,与保绿品种相比,早衰品种HZ4叶片的光能吸收能力、能量的转化效率以及PSI和PS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