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2)
2023(4685)
2022(3340)
2021(2814)
2020(2359)
2019(4992)
2018(5238)
2017(9781)
2016(5925)
2015(6547)
2014(6893)
2013(6412)
2012(5659)
2011(5016)
2010(5031)
2009(4647)
2008(4815)
2007(4325)
2006(3882)
2005(3704)
作者
(19986)
(16714)
(16582)
(15789)
(10673)
(8164)
(7450)
(6722)
(6406)
(5983)
(5788)
(5534)
(5508)
(5452)
(5429)
(5273)
(5254)
(5034)
(4838)
(4817)
(4349)
(4264)
(4237)
(3916)
(3887)
(3840)
(3772)
(3769)
(3602)
(3585)
学科
(22144)
经济(22117)
(13259)
管理(12388)
(9711)
企业(9711)
中国(8008)
(7963)
方法(7189)
(6437)
业经(6436)
数学(6042)
数学方法(5813)
农业(5302)
地方(5107)
(4813)
(4404)
发展(4240)
(4234)
(4176)
产业(3971)
(3596)
金融(3594)
(3529)
贸易(3527)
(3525)
(3457)
(3416)
银行(3412)
信息(3383)
机构
学院(84892)
大学(84852)
研究(34603)
(30187)
经济(29513)
管理(26138)
(25383)
科学(24893)
中国(23204)
理学(22284)
理学院(21964)
管理学(21314)
管理学院(21189)
农业(20540)
(20073)
(18763)
研究所(18648)
业大(18554)
中心(14633)
(13513)
(13265)
农业大学(13163)
(12760)
(11906)
科学院(11895)
北京(11802)
(11419)
(11186)
技术(10990)
师范(10956)
基金
项目(59760)
科学(44328)
基金(41154)
(39507)
国家(39220)
研究(38153)
科学基金(30779)
(24684)
社会(22882)
社会科(21553)
社会科学(21543)
基金项目(21239)
自然(21113)
(21101)
自然科(20650)
自然科学(20640)
自然科学基金(20242)
教育(17082)
资助(16783)
编号(14655)
重点(14506)
(13978)
计划(13660)
科技(13446)
成果(12402)
(12179)
(12065)
(11990)
(11836)
科研(11731)
期刊
(33984)
经济(33984)
(25040)
学报(23527)
研究(22776)
中国(17564)
科学(17370)
农业(16958)
大学(15917)
学学(15258)
管理(9885)
(9753)
(9749)
教育(8897)
业大(7107)
(6863)
金融(6863)
技术(6161)
农业大学(6023)
(5978)
业经(5898)
经济研究(5554)
问题(5098)
财经(5074)
科技(5049)
林业(4736)
中国农业(4566)
(4380)
世界(3879)
自然(3859)
共检索到125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凯  李新华  赵前程  李乃洁  杨晓丽  
测定了辽宁省22种不同普通品种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这些玉米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和热力学性质。比较分析了不同普通品种玉米的淀粉糊特性、热力学性质、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普通品种玉米之间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和热力学性质等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一些具有良好的应用品质。通过对淀粉品质的全面分析,可以找出适合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玉米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王德成  赵久然  王凤格  陆卫平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和45 d)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收获期延迟,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增加速率以花后35~40 d最快,日增重达5.2%,花后40 d增加缓慢。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在花后35~40 d达到峰值,后期略有下降。收获期对糊化温度没有影响,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呈先升后降趋势,这几项指标在花后40 d最高,回复值此时最低。RVA谱特征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曾洁  高海燕  
采用试验室小型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研究玉米的挤压膨化工艺条件,并以10个玉米品种为原料,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影响因子,以简化试验分析的难度和复杂性。结果表明:玉米进行挤压膨化的条件为样品水分含量120mg.kg-1,螺杆转速200r.min-1;不同品种玉米的挤压膨化特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容积密度、水溶指数、RVATM挤压指数和RVATM冷却挤压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挤压膨化特性指标可以用3个因子来进行评价,这3个因子分别是产品的糊化程度、降解程度和膨化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的挤压膨化特性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欢欢  罗伟珊  唐龙  杨培志  呼天明  席杰军  
为推动"粮改饲",提高种养效益,本研究比较了4个玉米(Zea mays)品种和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的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种间或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澳运  钱必长  李文阳  
【目的】本文目的是为明确钾素对玉米胚乳淀粉粒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不同钾素水平,即K0、K1、K2、K3(分别施K2O 0、135、270、405 kg/hm2),分析不同钾肥水平下玉米胚乳淀粉粒粒度分布及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不同处理下玉米籽粒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双峰曲线,数目分布呈单峰曲线。以玉米淀粉粒直径3和18μm为界线,可将玉米籽粒淀粉粒划分为小型淀粉粒( 18μm) 3组。小型淀粉粒组数目占总数大约98%以上,说明玉米胚乳淀粉粒主要由小型淀粉粒组成。随着钾素水平的增加,玉米胚乳> 18μm淀粉粒体积与表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小;而玉米胚乳> 18μm淀粉粒数目百分比没有显著变化,可见钾素有利于玉米胚乳淀粉粒个体体积的增大。相关分析表明,淀粉峰值黏度、保持黏度与最终黏度与> 18μm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可见钾肥通过降低玉米胚乳大型淀粉粒比例、降低大型淀粉粒比例,进而影响淀粉糊化特性,即降低了其淀粉峰值黏度、保持黏度与最终黏度等参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蓉  柳鑫婧  李锦秀  王呈玉  张欣宇  常洪艳  刘淑霞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关键生育期不同抗旱胁迫程度下不同品种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阐明玉米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生理应激响应,为玉米抗旱稳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金庆707’‘嫩单19’及‘富单16’3个不同耐旱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抗旱棚微区试验,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S)处理5个水分梯度对玉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强,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中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45±5)%]时达到峰值。抽雄期玉米生长速率较快,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也最高,3个品种玉米酶活性从高到低分别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随干旱胁迫的增强,不同品种玉米叶片Pro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抽雄期Pro含量最高,最高可达到2 101.12 ng·g~(-1)。玉米叶片MDA含量在灌浆期最高,胁迫程度严重时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品种‘金庆707’MDA含量最低,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强,MDA含量越低。[结论]抽雄期干旱胁迫影响产量,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时,玉米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来保护膜系统,在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则较易受到胁迫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月莹   邓思情   刘松芹   罗红兵   易镇邪   邓敏  
为探究不同品种玉米苗期对镉胁迫的响应差异,筛选出耐镉性较强的品种,选用4个玉米杂交种(京农科728、郑单958、正大999、豫单9953),通过水培的方法进行镉胁迫(6 mg/L CdCl_2·2.5H_2O)处理,在镉胁迫3、6、9、12d后对4个玉米品种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镉胁迫后4个品种幼苗的根长、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总叶绿素含量整体低于对照(蒸馏水处理),豫单9953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POD活性以及MDA含量高于对照组;镉胁迫下,与其他品种相比,豫单9953的株高、根长和干质量下降幅度较大,但其鲜质量受影响较小,且其叶片MDA含量增加幅度小,POD活性强。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豫单9953、京农科728、正大999、郑单958的耐镉性依次减弱,豫单9953可作为耐镉性品种培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月莹   邓思情   刘松芹   罗红兵   易镇邪   邓敏  
为探究不同品种玉米苗期对镉胁迫的响应差异,筛选出耐镉性较强的品种,选用4个玉米杂交种(京农科728、郑单958、正大999、豫单9953),通过水培的方法进行镉胁迫(6 mg/L CdCl_2·2.5H_2O)处理,在镉胁迫3、6、9、12d后对4个玉米品种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镉胁迫后4个品种幼苗的根长、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总叶绿素含量整体低于对照(蒸馏水处理),豫单9953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POD活性以及MDA含量高于对照组;镉胁迫下,与其他品种相比,豫单9953的株高、根长和干质量下降幅度较大,但其鲜质量受影响较小,且其叶片MDA含量增加幅度小,POD活性强。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豫单9953、京农科728、正大999、郑单958的耐镉性依次减弱,豫单9953可作为耐镉性品种培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伟  钟雨越  吴权明  王文斌  高杰  刘香香  康慧敏  郭东伟  薛吉全  
【目的】研究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为高直链淀粉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高直链玉米淀粉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源自13份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和1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的籽粒为材料,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的淀粉粒表型特征、热特性、糊化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势的差异。【结果】普通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27.72%;高直链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44.22%~78.81%,可分为Ⅳ、Ⅴ、Ⅵ、Ⅶ4个级别。SEM结果显示,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A型淀粉粒形态由饱满光滑、有蜡质光泽的球体或多面体变为皱缩无光泽的不规则多面体,B型淀粉粒则由饱满光滑的小球体逐渐变为无蜡质光泽的椭圆形,直至扭曲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李新华  高海燕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RVA峰值粘度、破损值、糊化温度与DSC吸热焓值(ΔH)的影响极显著,对淀粉的RVA回生值较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王晨阳  朱云集  王化岑  
选择不同生态麦区的有代表性的9个小麦品种,分别在9个小麦主产省份种植,收获后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对小麦子粒淀粉糊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差异,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小麦淀粉的糊化参数高于四川、江苏试点;不同品种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4个试点的表现较为一致,而在四川、江苏表现差异较大。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均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对多数糊化参数的效应远大于基因型和互作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阳  张洪程  蒋达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选用强筋小麦9356、中筋小麦扬麦158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极显著影响,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播期和品种的互作效应。3个供试品种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峰值时间随播期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但参数的变化幅度不同。强、中筋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与弱筋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有明显的区别,强筋和中筋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受播期的影响较弱筋小麦大。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与播种至成熟期降雨量均呈负相关,与开花至成熟期的降雨量均呈负相关,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均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新华  李晓方  肖昕  刘志霞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测定糯米淀粉糊在不同浓度的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条件下的黏度曲线,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提高了糯米淀粉的糊化温度、热稳定性,减弱了老化程度。碱面、明矾、食盐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影响较大,而蔗糖的影响较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前程  李新华  张凯  于济洋  
采用实验室制取玉米淀粉的方法提取了17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并采用快速粘度测定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分析了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普通玉米杂交种间RVA各参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VA某些参数之间、DSC某些参数间及RVA与DSC某些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美  李娟  王玉芬  白岚方  张德健  
为探究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时间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玉米青贮用品种及青贮时间,促进畜牧业发展。选用‘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和‘A6565’ 5个品种,设置青贮0、15、30、45、60和90 d,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品种青贮30 d后pH小于4.00;青贮过程中不同品种间乳酸(LA)、乙酸(AA)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先玉1409’青贮45 d的LA最高占鲜物质(FM)的6.18%。各品种青贮45 d后营养成分变化趋于稳定;青贮90 d后‘先玉1409’的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干物质为21.73%, EE和RFV分别占干物质(DM)的5.43%、170.36%,粗蛋白(CP)损失率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CP损失率为36.63%,ADF占干物质的23.21%。综上,玉米青贮45 d后品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选用‘先玉1409’作为青贮原材料,青贮效果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