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5)
2023(8830)
2022(8042)
2021(7651)
2020(6457)
2019(15033)
2018(15114)
2017(29081)
2016(16090)
2015(18064)
2014(18048)
2013(17897)
2012(16254)
2011(14551)
2010(14297)
2009(12808)
2008(12255)
2007(10331)
2006(8855)
2005(7406)
作者
(48031)
(39787)
(39532)
(37353)
(25243)
(19221)
(17799)
(15976)
(15139)
(14084)
(13638)
(13227)
(12461)
(12451)
(12301)
(12250)
(12146)
(11909)
(11251)
(11166)
(10208)
(9594)
(9563)
(8999)
(8956)
(8939)
(8899)
(8729)
(8118)
(8018)
学科
(58713)
经济(58647)
管理(44015)
(41646)
(35269)
企业(35269)
方法(29836)
数学(25821)
数学方法(25533)
(15301)
(15201)
中国(14065)
(13965)
业经(13050)
地方(12136)
理论(10542)
(10386)
农业(10230)
(10087)
贸易(10083)
技术(9823)
(9773)
环境(9772)
(9329)
财务(9272)
财务管理(9257)
(9087)
企业财务(8771)
教育(8703)
(8493)
机构
大学(224205)
学院(222563)
管理(90382)
(79931)
理学(79485)
理学院(78605)
经济(78039)
管理学(77153)
管理学院(76778)
研究(74300)
中国(51217)
科学(51129)
(48008)
(41523)
业大(39109)
(38368)
研究所(35742)
(34542)
农业(33031)
中心(32767)
(30625)
北京(30109)
(29071)
财经(28730)
师范(28724)
(27156)
(26181)
(25523)
技术(25042)
师范大学(23285)
基金
项目(163688)
科学(126134)
基金(116787)
研究(115215)
(104035)
国家(103197)
科学基金(87040)
社会(68966)
社会科(65201)
社会科学(65181)
(65158)
基金项目(63478)
自然(59805)
自然科(58373)
自然科学(58357)
自然科学基金(57273)
(55301)
教育(52303)
资助(48182)
编号(47047)
成果(37467)
重点(36677)
(34900)
(34406)
(34120)
课题(32215)
科研(32030)
计划(31957)
创新(31766)
大学(29912)
期刊
(82700)
经济(82700)
研究(60580)
学报(42816)
(37307)
科学(37160)
中国(36999)
管理(31384)
大学(30648)
学学(29050)
农业(26445)
(24252)
教育(23981)
技术(18301)
业经(14064)
(13975)
金融(13975)
(13750)
图书(13080)
财经(12828)
科技(12764)
经济研究(12578)
理论(11684)
业大(11676)
林业(11379)
(11075)
实践(11074)
(11074)
问题(10744)
(10690)
共检索到30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玲  徐军  刘芳  罗红梅  段娜  葛根巴图  黄雅茹  
为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棘的生理生态特征,利用LI-6400光合仪对6个沙棘品种的光合日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的P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多为"双峰"曲线,在13:00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根据Pn,Ci与Ls的变化方向,推测深秋红、辽阜1号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海滨沙棘、白丘主要是受气孔因素影响。因此,深秋红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沙棘品种,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函宁  刘明国  刘青柏  丁瑞军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张俊佩  裴东  罗红梅  单金友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种子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中国沙棘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特征值明显低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绥棱试验点供试的11个引进品种千粒质量及种子特征值均比磴口试验点高;根据种子长宽比及形状,对中国沙棘与大果沙棘进行了初步的划分。(2)大部分品种种子的宽度及长度在遗传和对环境适应上具有紧密相关性,种子厚度的遗传比较稳定,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3)种子特征指标,如种子长度、宽度、长宽比3个指标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特别是种子长度;千粒质量与百果质量呈现极显著线性相关。(4)发芽初期,中国沙棘的发芽率较引进品种高;发芽第1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罗红梅  黄铨  单金友  王春艳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磴口试验区对俄罗斯11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果实特性进行了比 较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绥棱试验点百果质量在38.33-67.59 g之间,磴口试验点为32.87-63.85 g。在供 试的品种中除卡图尼在2个试验点百果质量一致外,其余品种百果质量在磴口试验点均比绥棱试验点有不同程度 的下降。引进品种除阿尔泰新闻外,其余品种的百果质量均显著低于原产地俄罗斯,反映出百果质量随纬度下降而 下降的趋势。(2)不同品种果实横径与纵径呈紧密线性相关,即随着果实纵径的增大横径随之增大。(3)果实纵 径、横径、长宽比三个指标与百果质量均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因此可根据果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玮  李晓燕  李连国  赵灵芝  
为探讨沙棘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水分条件的适应性,更好的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棘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抗旱性,利用美国拉哥公司(LI-COR)生产的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影响其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光合速率的月均值为9.46μmol/(m2.s),蒸腾速率的月均值为6.66 mmol/(m2.s);沙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有着密切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亚红1  孙存举3  朱铭强4  孙权1  5  李兴财2  
摘 要:河北杨 Populus hopeiensis 和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为黄土丘陵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对生态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比较两种树种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别以吴起县人工栽培林内的河北杨和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两树种的叶片光响应曲线、蒸腾速率 Tr、水分利用效率 RWUE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 5 月下旬外,沙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在不同生育期均显著高于河北杨(P < 0.05);沙棘在 5 月下旬、8 月上旬和 9 月中旬的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II均显著高于河北杨(P < 0.05);且不同生育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日  刘娟娟  陈道国  董礼隆  何彩云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生长的影响,通过模拟土壤自然干旱和复水过程,研究不同程度土壤干旱下中国沙棘H.rhamnoides subsp.sinensis品种‘丰宁’‘Fengning’和蒙古沙棘H.rhamnoides subsp.mongolia品种‘向阳’‘Xiangyang’2个品种叶片水势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蒙古沙棘‘向阳’在控水第22天(19.40%)左右出现叶片干缩,而中国沙棘‘丰宁’在第33天(11.66%)左右出现,说明‘丰宁’的抗旱性要高于‘向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罗红梅  单金友  何彩云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13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生长性状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果沙棘的叶片长度在不同试验点间差异不明显,磴口试验点的叶片宽度不同程度地比绥棱试验点小,同一试验点不同品种的叶片长度与宽度亦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沙棘叶片长度明显小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宽度与引进品种相近;磴口试验点叶片长宽比明显高于绥棱,叶片长宽比的大小可作为衡量品种抗逆性或者适应性的一个指标。(2)不同大果沙棘品种的枝刺数具有很大的不同,且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枝刺数并不完全一致,在磴口试验点,许多品种的枝刺数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这可能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或反应;中国沙棘枝刺数量多,为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彩云  李梦颖  罗红梅  高国日  张建国  
沙棘抗旱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只利用单因素/单项指标评价其抗逆性,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研究对干旱胁迫下4个沙棘品种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发现:乡土中国沙棘(河北丰宁种源)品种的抗旱性最强,引进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品种的抗旱性最差,引进的4个沙棘品种抗旱能力强弱的排序为:丰宁(0.619)>楚伊(0.445)>向阳(0.390)>乌兰格木(0.274)。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脱落酸的含量可作为沙棘抗旱性的判定指标。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与对照相比,4个引沙棘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水势均下降,而超氧化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汉章  朱长进  徐永昶  高成德  李鸿启  曹满  刘英  徐爱文  王忠  
本文对4个试验点的5年生沙棘种源试验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表明,沙棘不同种源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生化成分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产地的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中纬度、高海拔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中西部种源,其早期营养生长表现出明显优势。地处高纬度、低海拔的内蒙、河北、山西等省(区)的华北种源,果实较大,成熟较早,总糖含量较高,但V_c、总酸含量较低。这为生产上种源选择、引种、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宗世祥  贾峰勇  骆有庆  许志春  张连生  梁树军  
作者于 2 0 0 3年 5月至 1 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 ,卵孵化后 ,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 ,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 .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 ,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 ,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 .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 2m以下 ,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 2 0cm以内的主根上 .从 5月至1 1月 ,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 ,6月和 1 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 .当年生幼虫则从 7月逐渐增加至 9月达到最大 ,而后又急剧减少 .从 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路常宽  许志春  张连生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cm左右,蛹期31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d,雌虫寿命3~8d。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孝达  党心德  张润志  
经过几年的调查,我们发现沙棘象对沙棘种实的危害相当严重。1987年延安南泥湾林场沙棘的种实因该虫为害颗粒无收,在榆林、铜川也有类似情况。为此,1987-1989年我们在陇县关山对其生物学进行了研究。一、分布、形态特征及为容(图1) 沙棘象(Curculio hippophes Zhang)分布于陕西省的陕北、渭北和关山等地区,沙棘种子被害率达20-80%。成虫除产卵时在果实上留有产卵孔外,还啃食果皮作为补充营养,使果实失去利用价值。幼虫蛀食种仁并引起大量落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延霞  骆有庆  宗世祥  王荣  罗红梅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玲丽  王辉  孙道杰  冯毅  闵东红  李学军  
比较了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与多穗型品种豫麦 4 9相比 ,大穗型品种鲁麦 91 - 3具有较好的光合源和光合能力 ,在整个灌浆期旗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灌浆中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 ,叶面积系数 (L AI)衰减迟缓 ,叶片功能期较长。进一步提高大穗品种产量潜力的途径是 ,在保持或适当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同时 ,较大幅度提高收获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