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1)
- 2023(4637)
- 2022(3284)
- 2021(2797)
- 2020(2310)
- 2019(4805)
- 2018(5006)
- 2017(8999)
- 2016(5577)
- 2015(6106)
- 2014(6365)
- 2013(5921)
- 2012(5124)
- 2011(4553)
- 2010(4472)
- 2009(4039)
- 2008(4141)
- 2007(3727)
- 2006(3332)
- 2005(3179)
- 学科
- 济(18207)
- 经济(18189)
- 业(11312)
- 管理(10686)
- 企(7909)
- 企业(7909)
- 中国(7505)
- 农(7482)
- 学(7173)
- 业经(6052)
- 农业(5140)
- 方法(4833)
- 发(4532)
- 地方(4396)
- 发展(4052)
- 展(4048)
- 数学(3891)
- 数学方法(3839)
- 产业(3817)
- 制(3555)
- 财(3441)
- 信息(3367)
- 体(3230)
- 总论(3201)
- 信息产业(3166)
- 化(3014)
- 贸(2949)
- 贸易(2947)
- 易(2840)
- 银(2826)
- 机构
- 学院(78266)
- 大学(77146)
- 研究(33871)
- 农(27850)
- 科学(26769)
- 济(24264)
- 经济(23649)
- 中国(22320)
- 农业(22302)
- 管理(21357)
- 所(20378)
- 业大(20232)
- 研究所(19133)
- 理学(18077)
- 理学院(17795)
- 京(17704)
- 管理学(17078)
- 管理学院(16973)
- 农业大学(14378)
- 省(13992)
- 中心(13967)
- 江(13165)
- 室(12814)
- 科学院(12232)
- 业(12203)
- 院(12194)
- 实验(11892)
- 技术(11851)
- 实验室(11450)
- 重点(10884)
- 基金
- 项目(58262)
- 科学(42322)
- 基金(39712)
- 家(39452)
- 国家(39165)
- 研究(33984)
- 科学基金(30285)
- 省(24804)
- 自然(22199)
- 自然科(21670)
- 自然科学(21654)
- 自然科学基金(21247)
- 划(20969)
- 基金项目(20736)
- 社会(19433)
- 社会科(18260)
- 社会科学(18253)
- 资助(16001)
- 教育(14994)
- 科技(14928)
- 计划(14676)
- 重点(14360)
- 发(13337)
- 编号(12360)
- 农(12237)
- 科研(11850)
- 业(11733)
- 创(11538)
- 专项(11477)
- 创新(10992)
共检索到115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宝妹 邱珊莲 张少平 林巧莉 郑开斌
【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关键词:
嘉宝果叶片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佳璇 张妍 秦栋 刘佩 刘化禹 霍俊伟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主栽品种‘L4’、‘Berel’在果实采摘后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类黄酮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比较两品种之间的差异,确定蓝果忍冬叶片的最佳采收时期,为蓝果忍冬叶片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研依据。【方法】以果实采摘后不同发育时期(06-09-08-06)的‘L4’、‘Berel’叶片为试料,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对不同发育时期2个品种叶片的类黄酮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叶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FRAP)。【结果】(1)从蓝果忍冬品种‘L4’叶片中分离鉴定出了11种类黄酮成分;从‘Berel’叶片中分离鉴定出10种类黄酮成分,与‘L4’相比缺少了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苷为‘L4’和‘Berel’叶片中主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占总类黄酮含量的56%~57%。(2)06-23采摘的‘L4’、‘Berel’叶片中的总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7.21和20.61 mg/g,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同时该时期叶片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L4’、‘Bere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1.90,25.07 mg/g,FRAP分别为125.66,91.73 mg/g。(3)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叶片中的总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4’叶片中的类黄酮种类、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优于‘Berel’,可作为一种天然类黄酮提取的良好来源,06-23是蓝果忍冬叶片的最佳采收期。
关键词:
蓝果忍冬 叶片采收期 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 潘梓健 叶宇 程思佳 黄永芳 单体江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叶下珠次生代谢产物,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TLC–MTT–生物自显影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DPPH法测定叶下珠不同提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叶下珠不同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下珠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对木麻黄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较强,其EC_(50)和IC_(50)分别为(1.02±0.15) mg/mL、(20.14±0.58)μg/m 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保留时间9~12 min内。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的候选资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 潘梓健 叶宇 程思佳 黄永芳 单体江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叶下珠次生代谢产物,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TLC–MTT–生物自显影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DPPH法测定叶下珠不同提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叶下珠不同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下珠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对木麻黄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较强,其EC_(50)和IC_(50)分别为(1.02±0.15) mg/mL、(20.14±0.58)μg/m 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保留时间9~12 min内。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的候选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开跃 樊亚苏 李晓储 杨静
The four-year-old Michelia chapensis, M. platypetala, M. foveolata, and M. maudiae leaves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nd their ethanol extracts (light yellow liquid) were obtained by method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The antioxidant components of extracts were initially identified ...
关键词:
含笑属 提取物 大豆油 抗过氧化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小栋 马成艳 张嘉琦 黄帅
为了研究柠条叶提取物(LEC)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新鲜苜蓿中添加1%(LEC_1)、2%(LEC_2)和3%(LEC_3)的柠条叶提取物,以不添加LEC为对照组(CON)。青贮60 d后测定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表明:1) LEC_2组和LEC_3组的干物质(DM)含量和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 <0.05),LEC_2组和LEC_3组的DM损失显著低于CON组(P <0.05)。LEC_3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添加LEC显著降低苜蓿青贮pH、丙酸含量和酵母菌数量(P <0.05),显著增加乳酸菌数量(P <0.05),其中LEC_2组和LEC_3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 <0.05)。2)添加LEC显著增加苜蓿青贮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 <0.05),LEC_3组的总酚含量和总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 <0.05)。此外,LEC_2和LEC_3组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CON组(P <0.05),其中LEC添加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在90%以上。3)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排名为LEC_3> LEC_2> LEC_1> CON。综上,添加LEC可改善苜蓿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且提高苜蓿青贮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添加3%LEC对苜蓿青贮品质和抗氧化活性改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蔚茹 王安然 贺锡燕 徐金 吴树敬 陈学森 毛志泉 沈向
【目的】研究重茬土对相同砧木不同苹果品种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缓解苹果重茬障碍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hupehensis)为基砧,嫁接5种不同苹果品种(‘烟富3号’‘红将军’‘富士2001’‘宫崎短枝富士’(以下简称‘宫崎’)‘首富1号’),使用重茬土进行盆栽试验,以重茬土蒸汽消毒后种植的相同幼苗为各重茬土的对照,测定苹果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动态变化及叶片荧光参数。【结果】重茬土对同一砧木不同苹果品种幼苗株高、径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消毒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保刚 何全磊 尹丹丹 苗芳 周乐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生地黄块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生地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回流提取生地黄根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分别采用DPPH法、Feton法、FRAP法和还原能力测定法,研究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生地黄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
关键词:
生地黄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莫晓燕 徐静 张安宁
分别采用卵黄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羟自由基体系、二苯代 苦味酰(DPPH)自由基体系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检测指标,对银杏中种皮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微波提取、超声提取、 乙醇和水浸提)获得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提取液均具有较 强的抗氧化活性,而不同提取工艺可影响银杏中种皮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其中乙醇浸提液对卵黄脂蛋 白过氧化体系的抑制率为50.69%,微波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达213.96和411.26 U/L,乙醇超声提取液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9.8%和44.0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丹丹 温新宝 袁保刚 苗芳 周乐
【目的】评价牛蒡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为揭示牛蒡子的部分药用机理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极性逐渐增大的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溶剂对牛蒡子粗粉进行超声波提取,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干燥后得到粗提物。然后,分别将以上4种提取物溶解于甲醇中,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5,0.5,1,2,3,4,5mg/mL的溶液,将阳性对照BHT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5,0.05,0.1,0.25,0.5,1,2,4mg/mL的溶液,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DPPH.、.OH、H2O2和O2.-活性的清除率,并以IC50值为指标,比较4种牛蒡子提取物的抗氧化...
关键词:
牛蒡子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坤龙 陶华明 周雪峰
研究了作为渔业副产品且药食同源的海蛾(Pegasus laternarius Cuvier)的抗氧化功效和活性物质。以自由基清除活性为导向,筛选了海蛾的最佳提取方法,对并最佳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抗氧化筛选,随后用色谱、波谱技术对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研究确定75%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提取总膏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为抗氧化活性部位;在活性部位分离纯化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胆甾醇、(2s,3s,4r,8e)-8,9-二脱氢植物鞘氨醇(2’r)-2’-羟基脂肪酰胺、胆甾醇硫酸酯、对羟基苯甲醛和牛磺酸。研究结果表明,海蛾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明确,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华 曹婧 翟丽娟 薛照辉
以猕猴桃果肉为原料,利用闪式提取法制备猕猴桃丙酮提取物,在化学模拟体系下,采用清除·OH法、DP-PH·法、O2-法以及FRAP法4种方法对猕猴桃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总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猕猴桃丙酮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3.19±0.53)mg/g,总黄酮含量为(0.26±0.07)mg/g,在试验所选取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清除·OH、DPPH·、O2-的作用,以及较强的还原能力,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2g/mL猕猴桃丙酮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4.5%和82.2%,当浓度为1 g/mL时,对O2-的清除率高达90.7%。猕猴桃丙酮提取物的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亚琪 康海权 陈秋平 沈建福
以油茶蒲粗提物为原料,将其溶于水后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得到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应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粗提物及分级萃取各相的总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和全血体系总抗氧化能力(T-AOC法),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粗提物及分级萃取各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茶蒲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应用4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抗氧化能力强弱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粗提物>水相,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
油茶蒲 抗氧化 比色法 多酚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开跃 李晓储 樊亚苏 张双全 毕慧敏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芳 张子言 李德海
【目的】蒙古栎实壳富含多酚、黄酮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等功能。为了深度开发蒙古栎资源,获得抗氧化活性高且高效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这4种方法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和可溶性糖物质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官能团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提取效果和抗氧化活性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酶解法对蒙古栎实壳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最好,每100 g蒙古栎实壳的等量总酚含量高达(1.090±0.570) g,FTIR显示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在3 401、1 039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最大,分别为酚类物质特征基团羟基O-H的伸缩振动和黄酮类物质特征基团C-O-C的伸缩振动。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最强,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在0.80 g/L时,·OH清除率高达98.55%,高于VC的清除率(82.03%)。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结论】对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发现酶解法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高。因此,酶解法是从蒙古栎实壳中提取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有效方法,且酶解法提取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蒙古栎实壳活性物质的制备和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本研究结果为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提取技术的选择及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